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中国道教流派(道教最古老的宗派),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中国道教流派(道教最古老的宗派)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中国道教流派(道教最古老的宗派)

道教当今两大派别,正一道与全真道。在这俩总派系之下,支派繁多。下面,我将我所知道的有传承历史可考证的,宗教界大都认可的教派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正一

1.天师道(龙虎宗)(现分台湾和大陆两支)

2.净明道(忠孝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3.茅山以及其分支法教(茅山支派繁多,少部分正宗,假的多。)

4.清微派(著名雷法派系,上海,台湾都有所传)

5.神霄派(著名雷法派系,现已基本不独立活动,基本并入大宗派)

6.天心派(已基本失传)

7.西河派

8.南宫宗(符箓派系,已基本失传)

9.灵宝派(又称阁皂宗,已基本失传)

10.东华派(已基本失传)

11.闾山派

12.排鼓橹教

13.太一教(虽归正一,但规定道士必须出家,现已失传)

14.梅山派

全真

1.龙门派(支派为丹台碧洞宗、金山派、西竺心宗等)

2.华山派

3.清净派

4.遇仙派

5.随山派

6.南无派

7.嵛山派

8.隐仙派(三丰派)

如果按照道教学理的划分,有积善派、经典派、符录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这五大类。

如果按照地区的划分:

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山派、华山派、

嵛山派、老华山派、鹤山派、霍山派、武当派。

等十个大类。

如果按照历史上的道家创始人来划分:

尹喜派(关尹)、正阳派(钟离汉)、

纯阳派(吕洞宾)、海蟾派(刘操)、

三丰派(张三丰)、萨祖派(萨守坚)、

*** 派(张伯端)、伍柳派(伍冲虚、柳华阳)、

重阳派(王中孚)、少阳派(王玄甫)、

金山派(孙玄清)、阎祖派(阎希言)

等十二个大类。

如果按道门来划分:

混元派(太上老君)、南无派(谭处瑞)、

清静派(孙不二)、金辉派(齐本守)、

正乙派(张虚静)、清微派(马丹阳)、

天仙派(吕纯阳)、玄武派(真武大帝)、

净明派(许旌阳)、云阳派(张果老)、

虚无派(李铁拐)、云鹤派(何仙姑)、

金丹派(曹国舅)、玉线派(樵阳真人)、

灵宝派(周祖)、太一教(萧抱珍)、

全真教(王重阳)、正一教(张宗演)、

真空派(鼓祖)、铁冠派(周祖)、

日新派、自然派(张三丰)、

先天派、广慧派等二十四个大分类。

在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上:

正一宗(张道陵)、南宗(吕纯阳)、

北宗(王重阳)、真大宗(张清志)、

太一宗(黄洞一)、五大宗派

另有:天师道、全真道、灵宝道、清微道四大道教派别的划分法。

此外还有;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道教八派的说法。军师府。

经统计,把105个派系名字列出,供同修们参考。

1.方仙教

2.服饵派

3.房中派

4.黄老道

5.巫鬼派

6.早期道教

7.宫观道教

8.士族道教

9.民间道教

10.神仙道教

11.符水道教

12.道教派

13.经箓派

14.辟谷派

15.胎息派

16.南宫派

17.占验派

18.积善派

19.丹鼎派

20.金丹派

21.雷法派

22.剑仙派

23.外丹派

24.内丹派

25.清净派

26.阴阳派

27.孤修派

28.双修派

29.文始派

30.少阳派

31.北宗

32.南宗

33.中派

34.东派

35.西派

36.伍柳派

37.三丰派

38.三峰派

39.青城派

40.犹龙派

41.千峰派

42.女子内丹流派

43.五斗米道

44.太平道

45.李家道

46.帛家道

47.干君道

48.清水道

49.上清派

50.灵宝派

51.三皇派

52.天师道

53.北天师道

54.南天师道

55.茅山宗

56.阁皂山派

57.楼观道

58.高玄派

59.洞渊派

60.北帝派

61.天台派

62.升玄派

63.重玄派

64.老华山派

65.神霄派

66.清微派

67.东华派

68.欢心派

69.武当派

70.榔梅派

71.西河派

72.穹窿山派

73.真大道教

74.太一教

75.净明道

76.正一道

77.龙虎宗

78.正乙派

79.玄教

80.新武当派

81.全真道

81.1军师府

82.龙门派

83.南无派

84.华山派

85.嵛山派

86.遇仙派

87.随山派

88.清静派

89.隐仙派

90.广慧派

91.阎祖派

92.南宫派

94.金山派

95.西竺心宗

96.云巢派

97.天柱观派

98.金鼓洞派

99.桐柏宫派

100.碧洞宗

101.霍山派

102.觉云派

103.吕山三奶派

104.南五祖

105.北七真

经箓派

以信奉某一符箓为特征的道派统称为经箓派道教。晋代出现的三皇派(传三皇经)、灵宝派(传灵宝组经典)、上清派,皆为经箓派道教。南朝陆修静总括三洞经典,将三种道派统称为经箓派。唐代经箓派道教盛兴一时,各派别之间并无逾越的界限,但有严格的道阶品位制度,按传授经戒法箓品位的高低来区分道阶品次和道位职称。如受正一盟威法箓等正一派经典者称正一盟威弟子,可以为人上章斋醮。在每一道派中,又有不同的道阶,正一派中即有弟子、真人、法师等不同道阶。自正一派再受洞神箓及其经典,称太上洞神法师。修洞真经箓有功再迁受高玄法箓,受《道德经》、《老子西升经》等高玄派经典,便可升为太上紫虚高玄弟子、高玄法师。自高玄部再迁受升玄法箓,称灵宝升玄内教弟子。由升玄部再迁升太上灵宝洞玄弟子、无上洞玄法师。再逐次迁升洞真法师、三洞法师、大洞法师,达到最高一级道职。经箓派经典和法箓以正一派为低,上清派为高。唐代以后,金丹派兴起,龙虎山正一派天师道统领三山经箓派道教(阁皂山灵宝派、茅山上清派、龙虎山正一派)。经箓派道教遂成为和金丹派道教分立的大宗派。

辟谷派

易心莹《道教分宗表》又称葆和宗。祖述鬼谷子、张良,以吐纳、服气、休粮为法门。谓此宗炼真气以稽(禾旁应为提手旁)有形,绵绵不绝,而寿永无极。若躐阶躁进,强咽鼓努,必樱暴虐之患,痛疽奇疾,而自蹈戕身之壑。辟谷在早期道教修炼中,亦被用作开发人体潜能的仙术,其术较易得气,促使体质变化。

胎息派

易心莹《道教分宗表》称为长淮宗,祖述矩(矢字旁应为犭字旁)神氏、中广真人,以住气、内观、神定、胎息为法门。论胎元,返先天,悟死生之大理,不由乎天而在于我。若不调灵冲关,迁神转境,则促龄秽躬,日体不仁。胎息是魏晋神仙道教中成熟的仙术,修道者多以此开发人体潜能,体道修仙。

南宫宗

据易心莹《道教分宗表》,南宫宗别名灵图、符箓、天罡。其法门有阴阳、五行、六壬、奇门、神符、秘咒、罡令、禹步、假形、解化,实即精于法术的符箓派道教,祖述九天玄女、鬼臾区。又云:南宫宗者,望气知方,遁世密法,趋吉避凶,剑气除邪,或假形而蜕化隐影。及放者为之,则魇盅术、魑魅行,狂惑四方,颠倒黎庶,而不容于世。剑仙派亦为南宫派。

占验派

以传习占验术数为主和道派。汉代周易象数学发展到高峰,逐步衍生出各类占验术数,称为术数学,传习占验术数的道士组成道教占验派。这些占验术数有奇门遁甲、六壬课、太乙神数、六爻易占、文王课、推命术、相术、堪舆、图谶、望云、省气等,用以预言社会人事的的吉凶祸福。占验派著名道士有管辂、郭璞、李淳风、袁天纲等人。占验派多系神仙道教或民间道教所为,后世全真教只重内丹,不尚占验。

积善派

道教有劝善的社会功能,一些道士以为积德行善可成仙,形成积善派。积善派道士信奉《太上感应篇》、《功过格》、《阴骘文》等善书,认为修仙必须积阴德,立善功。该派道士以儒家伦理道德、佛教因果报应、道教积善立功的思想在社会上劝善,延揽信徒。

丹鼎派

原指内丹派。在内丹南派男女双修的阴阳栽接术中,由于要用女鼎,故双修派亦称丹鼎派。宋元以来阴阳栽接丹法盛行,因之社会上将内丹派泛称丹鼎派。尔后又有分道教为经典派、符箓派、积善派、丹鼎派、占验派的说法。近人梁启超就将道家从学术上分为玄学正派、丹鼎派、符箓派、占验派四家。今人一些著作沿袭此说,将以炼丹求长生的道派泛称为丹鼎派。如一般人认为天师教、茅山教、闾山教为经典派道教,全真教称为丹鼎派道教。

金丹派

原指秦汉以来重外丹黄白术的道派。黄白术即炼金术,以人工制造的药金和药银为主。外丹术即炼丹术,由炼金术发展而来的,以炼制声称服后不死成仙的丹药为主。二者合称金丹术,精于金丹术的道士组成了金丹派。唐末五代时内丹学兴起,以人的身的精、气、神为大药炼丹,亦称金丹派。而后外丹派和内丹派结合,称黄白术为地元丹法,内丹术称为人元丹法,炼丹术称为天元丹法。或将外丹黄白术统称地元丹法,阴阳双修的栽接术丹法为人元丹法,清净孤修的丹法为天元丹法。宋元以来丹派和道派合一,金丹派道教成为和经箓派道教分立的大道派。别外,后世习金丹术的道士尊崇八仙之一的曹国舅,创立道派,亦名金丹派。

雷法派

雷法派是以内丹和符箓结合而成的的道派。主张内炼成丹,外用成法;可以将符箓召摄雷将,以自身五脏之气和天地五行之气感应,可以呼风唤雨,役使鬼神。宋徽宗好符箓道教,有侍宸九人,会行雷法。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等,皆属雷法派道教。雷法以内丹功夫为体,以符箓法术为用,降妖捉鬼,炼度亡魂,召神驱邪,兴云致雨,多有效验。

剑仙派

明清时代小说家多言道教剑仙之事,谓炼剑成功,能身剑合一,收发自如,白光一道,百步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陈撄宁《杨善半月刊》载梁海滨等为剑仙。并谓剑仙功夫,为修炼人体肺金之气,内丹外用,用以御敌。道书中载剑仙颇涉怪异,修炼方法亦甚神秘,传法只许师寻弟子,不许弟子寻师。剑仙又可御剑飞行,踪迹不定,有云修自身之气和古剑之气合一者。《道藏》中未见剑仙修炼法门的著作,仅录此略备一格。

外丹派

以炼制外丹黄白为修炼方术的道派统称外丹派。外丹相对内丹而言,起源较早,由秦汉方仙道中精于炼金术和炼丹术的方士承传而来。道教中的外丹派在魏晋神仙道教中较兴盛,葛洪的金丹道实际上便是外丹派。唐代外丹派发展到高峰,由于柳泌的铅汞说传入宫廷,毒死了不少官僚的皇帝,因之败落,但未失传。宋元以来,外丹派作为地元丹法,仍为仙家所研习。

内丹派

以修炼内丹为承传的道派。相对外丹派而言。内丹派采用外丹黄白术语,但含义根本不同。内丹派以人身为鼎炉,精、气、神为药物,呼吸为风,意念为火。运用意念和呼吸的程度为火候,以精气神的凝合体为还丹。由于内丹方法的不同,内丹派道教又分成不同流派,如文始派、少阳派等。

清净派

内丹功法类别。清净丹法反对男女双修的阴阳栽接之术,称阴阳全在自已身中,修炼自身的精气神即可结丹。清净派源于古代的行气之术,后来和服气、存思等功法结合,唐代又受禅宗影响,并和老、庄的坐忘、心斋等功夫融会贯通。元代邱处机创龙门派,倡清净孤修的丹法,斥阴阳丹法为已求人。而后又有伍柳派,将清净派丹法发展成熟,习清净丹法的道派亦称清净派。

阴阳派

内丹功法类别。即双修派。《参同契》云:“物无阴阳,违天背元”。丹家以天下万物皆须阴阳配合才能成丹的道理,认为内丹的人体修炼工程也须男女双修,阴阳配合才能结丹。女子外阴而内阳,如坎()卦;男子外阳而内阴,为离()卦。内丹家利用阴阳栽接的功夫将女子的先天真阳(即水中金)采回来,补入男子离卦中间阴爻的位置,称为取坎填离,是阴阳派丹法的基本功夫。

孤修派即清净派。

双修派

内丹功法类别。以男女阴阳栽接术修炼为宗旨。秦汉时房中家和神仙家结合,将房中术和行气术结合升华,发展为男女双修的阴阳派丹法。以男女阴阳栽接术修炼的内丹家称双修派。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传开双修派丹法秘术。而后吕洞宾、张伯端、刘永年、陈致虚、陆潜虚、张三丰、李涵虚、仇兆鳌等人,皆精于双修派丹法。双修派丹法要用女鼎,但不同于房中御女之术,其目标不是追求性 *** 的房中之乐,而是采取先天一炁结丹长生。

文始派

道教内丹修炼派别。祖述文始真人关尹子,以《文始真经》为丹法要旨。此派功法以虚无为本,以养性为宗,为丹法中最上一乘。修炼下手即以最上一层炼神还虚做起,主张修一已真阳之炁,以接天地真阳之炁;盗天地虚无之机,以补我神炁之真机。教人无所有,无所为,无所执,虚之极而无极,从而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内不见我,外不见人,一无所见,则我通天地,天地通我,我与天地,似契似离,同于大通,“浑人我,同天地”。这是此派丹法的最高境界,为出神入化,通向大道之仙径。由于此派只主张以神御炁,不讲求精炼炁,更不讲火候药物,因而是一种直指大道的顿修法。

少阳派

内丹流派。称传自东华紫府少阳帝君王玄甫,因而称少阳派。据称王少阳传钟离权,钟离权传吕洞宾,后开南宗、北宗、中派、东派、西派、青城派、崆峒派、三丰派等多种流派。另一派称传自文始真人关尹子,由麻衣道者传陈抟、火龙真人。文始派以虚无为宗,属无上至真之妙道,顿超直人,修性而兼修命。少阳派则主性命双修,炼养阴阳,以有为法而至于无为法,便于人手,次弟分明,流传甚广。因而有内丹仙学以文始派为最高,以少阳派为最大的说法。

北宗

道教内丹学的重要流派。创于南宋时期原北方金人统治地区长安一带,该派尊东华少阳、钟离正阳、吕岩纯阳、刘海蟾、王囗为“五祖”,实际创始人为王囗。王囗(1112—1170),号重阳子。本为咸阳名门,善属文也习武。48岁时出游,在甘河镇遇仙人得内修真诀,遂“尽断诸缘,同尘万有”,潜修于终南山下,并开始收徒传道,以“忍耻含垢,苦已利人”为传道宗旨。金大定七年(1167)远游山东,在胶东半岛度化七位弟子,即马钰丹阳(1122—1183)、谭处端长真(1122—1185)、刘处玄长生(1146—1203)、丘处机长春(1147—1227)、王处一玉阳(1142—1207)、郝大通广宇(1140—1203)、孙不二清净(1118—1182),号为“七真”,其中邱处机所创的龙门派影响最大。“七真”再传有赵玄悟、尹志平、李志常、于善庆、宋德方、綦志远、李志远、赵道宽,以至于元代的陈致虚,明清时期的伍守阳、柳华阳,乃至刘一明、闵小艮等也属该派支流。该派追求“全真而仙”,其修炼以清净为主,即以“识心见性”为首要,以炼心炼已为基础,同时不废精气的的修炼,王重阳说:“识心见性全真觉,知汞通铅结善芽。”(《重阳全真集》卷一第一)这是把“识心见性”的炼心与“知汞通铅”的炼气作为“全真”的两个基本内容。相对于南宗“先命后性”的功法,北宗丹法以“先性后命”为特征。关于清净炼性,北宗各家皆以此为上乘丹法,不二法门。王重阳说:“诸公如要真修行,饥来吃饭,睡来合眼,莫打坐,莫学道,只要尘冗事屏除,只要心中清净两个字,其余都不是修行。”(《重阳全真集》卷十第十二)马钰说:“清静者,清为清其心源,净为净其囗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扰,故情定而神明生焉。炁海静,则邪欲不能干,故精全而腹实焉。是以澄心如澄水,养囗如养儿,囗秀则神灵,神灵则囗变,乃清净所致也。”(《丹阳真人语录》)丘处机说:“吾学惟贵见性,水火配合其次也。”(《长春真人语录》)北宗之所以重视炼性炼已,一来由于该派本身即是道释儒合流的产物,受佛教“明心见性”的影响至深。二来由于该派在性命关系的问题上有独到的见解。如在丘处机看来,形体有生有灭,神性却无生无灭,故“有形皆坏,天地亦属幻躯,元会尽而终,只有一点阳光,超乎劫数之外,在人身中为性海,即元神也。”(《长春真人语录》)因而修炼在根本意义上来说,乃是全其真性,真性圆明,本命方能彻达。但是,重性功并非不讲命功,该派也讲求神与气的结合,如王重阳说:“气神相结,谓之神仙。”(《重阳教化集》卷三第十二)关于炼气,王重阳对精神有着不同前人的理解。他认精为性,认血为命,“精血者,是肉身之根本;真气者,是性命之根本。故曰有血者能生真气也,真气壮实者自然,聚精血成形也”。(《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既然精血不离,性命相关,因而炼性不能不炼真气。丘处机在《大丹直指》中进一步予以说明:“金丹之秘,在于一性一命而已。性者,天也,常潜于顶。命者,地也,常潜于脐。顶者,性根也。脐者,命根也。一根一蒂,天地之元也,祖也。。。。。。。顶中之性者,铅也,虎也,水也,金也,。。。。。。脐中之命者,汞也,龙也,火也,根也。”所以说,北宗各内修大师,亦无不“知铅通汞”,无不通晓“降龙伏虎”。南北二宗之分本不于哪一派单修性或命,实际上,两派都兼修性命,只是在先后、主次以及下手功夫上有所区别而已。南宗“言命者多,方性者少”,北宗则“三分命功,七分性学”;南宗主张以实腹炼命下手,北宗则主张虚心炼性下手,如明伍守阳《丹道九篇》便把“炼已还虚”作为下手功夫。南北二宗在运用修炼手段促进神气凝结而成仙胎这一关健问题上是一致的。北宗和南宗在元代经陈致虚的大力会通实现了合流,从此成为全真教内部的两宗。这种合流所以能实现,除政治上的考虑及宗教事业的发展的需要外,还在于南北两宗的丹道思想皆承继钟吕的丹道思想。另外北宗龙门派的清修丹法与南宗白玉蟾清修支派在吸收佛教内容促进修炼仙胎等问题上,有许多的共同点。北宗也有习阴阳丹法的的支派,如刘处玄、马珏,马珏传宋德方,宋传李双玉,李传张 *** ,张传赵友软(缘督子),赵传陈致虚(上阳子),即阴阳双修派。但北宗以邱处机的龙门派最盛,传清净孤修丹法,为北宗丹法正宗。北宗的主要著作有:王囗的《重阳全真集》、《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重阳授丹阳二十四诀》;马珏的《神光灿》、《丹阳真人语录》(灵隐子王颐中集)、《洞玄金玉集》;丘处机的《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噃(口字应为石字旁)溪集》、《清天歌注》(王道渊注)、《长春真人语录》;孙不二的《孙不二元君语录》;陈致虚的《金丹大成集》、《上阳子金丹大要图》、《悟真篇三注》等。

南宗

道教内丹学的重要派别。创始于北宋张伯瑞,流传于南方广大地区。该派以“先命后性”修炼方式著称。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又称 *** 派、天台宗。

张伯瑞(987—1082),字平叔,号 *** 。浙江天台人。“少业进士”不第,后为胥吏,因触犯“火焚文书律”“坐累谪岭南兵籍”。在四川成都遇真人刘海蟾授真诀,于是作《悟真篇》,传法于石泰,依次传于薛道光、陈楠、白玉蟾。这五人后被誉为“南宗五祖”。因张伯瑞等人皆不曾出度为道士,自白玉蟾始为道士传法,且白玉蟾著述最丰,弘扬法门最力,故俞琰《席上腐谈》认为南宗形成于白氏。实际上,白氏一系所传丹法乃是《悟真篇》中清修思想的发挥,此一宗脉下传夏宗禹、俞琰等,史称南宗“清修派”。除此以外,南宗还有发挥《悟真篇》阴阳思想的“阴阳派”。阴阳派始于张伯瑞之徒刘永年(《三乘秘要》称张伯瑞有两个嫡传弟子,一是石泰,二是刘永年。)刘传翁葆光,翁传若一子,再传陆墅、戴起宗、陈致虚,以至于明清时期的陆潜虚、彭好古、甄淑、陶素囗、仇兆鳌等。其实石泰、薛道光亦习阴阳丹法。故南宗以阴阳双修为正宗。南宗修丹讲求“先天后性”,张伯端《悟真篇》;“虚心实腹义俱深,只为虚心要识心,不若炼铅先实腹,且教收取满堂金。”明彭好古解注说:“虚心为性功上事,实腹为命功上事,二者俱有深义。然人心浮动,如何得虚?不若炼铅服气,先实其腹,使金精之气充溢于身,然后行抱一之功,以虚其心,则性命双修,形神俱妙,而大修之事毕矣。”(仇兆鳌《悟真篇集注》)此一述一注,指明南宗修丹的底蕴。仇兆鳌《悟真篇集注例言》也说;“《悟真篇》中,言命处多,言性处少。”又说:凡解注《悟真篇》者“大都详于命而略于性”。南北二宗虽然皆主张双修性命,但在具体修炼过程中处理性命关系时,南宗明显的则重于炼形炼气。如石泰说:“真精与元气,此是大丹基。”(《还源篇》)南宗阴阳丹法分为七个步骤:凝神定息、运气开关、保精炼剑、采药筑基、还丹结胎、火符温养、抱元守一。按其修炼阶次实际分为四层:筑基、炼精化囗、炼囗化神、炼神还虚。其中始终不离火候、药物之妙用,对火候法度、温养指归的阐述比北宗都细密一些。同北宗一样,南宗也深受佛教思想影响,其言修炼常常仙佛参半,也极重视炼心炼已,但不像北宗那样下手处即求炼心炼已,而是放在修炼的第四层上,亦即是以命功起始,性功了终。南宗白玉蟾清修支派主张独身清修,认为一已之身就是一完整天地,乾坤、阴阳二性俱足,无须外求,无谓“自耕自种自烹炼,一日一粒如黍然”,(《道藏辑要·白真人集》)俞琰认为,丹经中的夫妻等实指阴阳二性,而这些又皆为已身所有;又说:“人知吾身自有日月,则往来不穷之妙,只在吾身而不必索之高远矣。”(《易外别传》)阴阳派发挥《悟真篇》中阴阳交媾的思想,主张男女双修,即采取同类坎中真阳,以接补已身离中之阳。这种采补式修丹法又分三乘。中、下乘行“体交法”;上乘则行“神交法”,即男不宽衣,女不解带,男女对坐,性情相交,气化感应,从而双修双补,利已不损人,双方皆获采补之益,与采战御女之术有分别。鉴于此术有被人误解而步入歧途的危险,阴阳派大师皆不肯轻传。南北二宗在元代实现合流,其分殊限于全真教派内部。南宗之“祖”降为“真人”,原来的“五祖”加上刘永年、彭囗成为“南七真”。阴阳与清修两派在丹法上虽仍保持独立发展,却也有渗透融通的情形。如陈致虚的丹法就有会通南北二宗、清修与阴阳二派的特点。南宗的主要金丹著作有:张伯瑞的《悟真篇》、《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奇经八脉考》;石泰的《还源篇》;薛道光的《还丹复命篇》;陈楠的《翠虚篇》;白玉蟾的《海琼问道集》、《海琼传道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入》;夏宗禹的《人物镜笺》、《阴符经讲义》、《悟真篇讲义》;俞琰的《周易参同契发挥》、《易外别传》、《玄牝之门赋》;翁葆光《悟真篇注释》、《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悟真篇注疏》(戴起宗疏);陆西星《悟真篇小序》;彭好古《悟真篇注》;甄淑的《悟真篇翼注》;仇兆鳌的《悟真篇集注》等。

中派

道教内丹学的一逐步形成门派。始于元代。由李道纯开创。原本无宗名,因其丹法以“守中”为要,有别于南北东西丹派,故名。李道纯(生卒年不详),号清庵,别号莹蟾子。活动于元初,出自南宗白玉蟾门人黄金蟾的门下,但他自称其宗脉为“全真”,故为江南最早的全真道士。其丹法源于张伯瑞的《悟真篇》,但更具全真教道派道儒释三教融合的特色。明尹真人弟子、清黄元吉等也被视为中派。这一派不像别的丹派,它既无立宗,又无明确的宗教承绪,李、尹、黄等人只是在丹法上具有一致的倾向性,才被视为同一派别。该派在丹法上特点是:糅合道儒释思想,将清修理论集中于一个“中”字上。李道纯《中和集》开宗明义:“《礼记》云:‘喜怒衰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未发谓静定,中谨其所存也。故曰中存而无体,故为天下之大本。发而中节谓动,时谨其所发也。故曰和发无不中,故为天下之达道。诚能致中和于一身,则本然之体虚静而灵,静而觉,动而正,故能应天下无穷之变也”。这是把儒家“致中和”思想融于道教的修炼论,这个“中”也就是道教修炼所欲达到的目标,即致中和于一身,就可以成应变无穷的“仙”了。这个“中”又是修丹过程中所要体认的的“玄关一窍”。他说:“夫玄关一窍者,至玄至妙之机关也。今之学者多泯于形体,……但著在形体上都不是,亦不可离此一身向外寻求。诸丹经皆不言正在何处者,何也?难形笔舌,亦说不得,故曰玄关。所以圣人只出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关明矣。所谓中者,非中外之中,亦非四维上下之中,不是在中之中。释云:不思善,不思恶,正凭么时,那个是自已本来面目,此释家之中也。儒曰:喜怒衰乐未发谓之中,此儒家之中也。道曰:念头不起处谓之中,此道家之中也。此仍三教所用之中也。”(同前)这个“中”既是先天之有,却要通过后天的修炼才能成就,此即守中之功法。明尹真人师弟《性命圭旨》同样把守中看作守“性命之根”,这个中又叫“真中”,他们说:“无极者,真中也,故曰圣圣相传在此中。此中就是尧舜允执之中,孔子时中之中,子思未发之中,易之黄中通理之中,度人经之中理五囗之中,释迦之空中之中,老子之守中之中。然中字有二义,若曰中有定存在者,在此中也;若曰中无定在者,乾坤合处,乃真中也”。真中也就是李道纯所说的“玄关一窍”。清黄元吉则把所有内炼性功、命功功法归结为守功一法,他说:“昔论吾道,始终只是一中,始也守有形之中,以炼精而化气;终而守无形之中,以炼虚而合道。”(《道门语要》)这种守中之法又叫做“中黄直透”,即不用后升前降,不用开合,不用面壁,就能升仙。清代闵小艮,亦传中黄直透功夫。由于中派皆以儒说道,故被视为“教外别传”。中派的主要著作有:李道纯的《中和集》、《莹蟾子语录》、《三天易髓》;尹真人弟子的《性命圭旨》;黄元吉的《乐育堂语录》、《老子道德经精义》、《道门语要》等。

东派

道教内丹修炼的重要派别。开派于明嘉靖、隆庆年间。创始人陆西星,字长庚,号潜虚,又号方壶外史。扬州人。少习儒术,九次参加乡试未中,遂弃儒服,着装道衣,抗迹尘外。自称吕祖纯阳降临其所居“北海草堂”,亲授丹法要诀,即著说立说,开丹法新门派,因其活动于浙江一带,故称东派。明末孙汝忠、清人傅金铨等为此派之支流。此派虽称上绪吕纯阳,然而不立宗门,其修丹法门实承南宗一系,从《悟真篇》中开出新意,力主阴阳同类双修。陆西星认为传统丹经中所说的“阴阳”,也就是指男女,他说:“金丹之道,必资同类相合而成。阴阳者,一男一女也,一离一坎也,一铅一汞也,此大丹之药物也。夫坎之真囗谓之铅,离之真精谓之汞。先天之精积于我,先天之囗取于彼。何以故?彼,坎也,外阴而内阳,于象为水为月,其于人也为女。我,离也,外阳而内阴,于象为火为日,其于人也为男。故夫男女阴阳之道,顺之而生人,逆之而成丹,其理一焉者也。”(《金丹就成篇》)在他看来,仙胎大药须有先天之精与先天之囗的交媾和合,这在《周易》中就已阐明:“精气为物,游魂为交”。然而作为阴中之阳的先天之囗产自女方,作为阳中之阴的先天之精产自男方,男女各自皆不足铅汞二物,因此需要取坎女之阳,补离男之阴。“阴阳之精互藏其宅,有不可以独修者”。(《玄肤论》)但是,陆氏在此又强调说,这种取坎填离的主要作用在:取坎以“补其既破之离也,填其既虚之画也,复其纯阳之体也”。(《金丹就正篇》)因而这种阴阳双修法尤其适用于破体的中年人和老年人修持,竹破竹补,人破人补;虚而补之实,弱而补之强,损而补之盈。至于“童初之子皆胎也”,不必依双修法行持。此派虽主阴阳男女双修,但与御女采战之单补修法不同,此派主张用鼎而不采战,铸剑而不入炉,补铅而不伤彼,利已而不损人,其实际修持过程集中在“凝神聚气”一法上,促成神交气交,双修双补。明末朴真道人在所著《玄寥子》中对此派丹法评价尤高,认为“较印度瑜珈术与密宗双修法所用者,尤为上乘而简妙”。此派的著作主要有:陆西星的《金丹就正篇》、《方壶外史丛编》、《悟真篇注》、《周易参同契测疏》、《 *** 金丹四百字测疏》、《玄肤论》、《七破论》;孙汝忠的《金丹真传》;傅金铨的《证道秘书十七种》等。

西派

道教内丹修炼的重要派别,开创于清嘉庆咸丰年间。创始人李西月(初名李元植),字涵虚,号团阳。四川乐山长乙山人。自称曾遇张三丰,从事三丰派丹法,编订《张三丰全集》。后遇纯阳吕祖于禅院,得传真旨,修成仙径。自开西派,以别江、浙之东派。其丹法特点是清净与阴阳合用。该派修丹基本上分为两步,第一步主清净自然,第二步主阴阳互用。清净自然为修丹的基本功夫,李西月说:“心为一身之主,神为三品之上乘。惟心与神,是二是一,是不可不辨也。老君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故常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陆潜虚曰;‘调息之法,自调心始;凝神之法,自调息始’。此是圣贤仙佛之梯航,吾人人德之路也。下手学道者,必摄念归静,行、住、坐、卧,皆在腔子里,则守静始能笃也。盖有念为妄心,无念为真心,人能收念于平日,而还其所止之地,乃能专心于临时,而坚其入定之基”。(《道窍谈》)这是明确的把静定炼心作为炼丹的下手功夫。据此,他提出了个九层炼心法。李氏认为,清静炼心功夫做的好,就能水自然清,火自然生,神自然交,气自然会,风自然正,车自然行,抽自然抽,添自然添,退自然退。一旦做到了清静自然,就要“资同类而补真身”,即行阴阳双修法。他说:“内炼已者,将彼家之铅,炼我家之汞,使其相生相克也;内养已者,亦用彼家之铅,养我家之汞,使其相资相守也”。(《道窍谈》)彼家之铅为阳铅,为外药;我家之汞为阴汞,为内药。因而采炼即是“采彼家阳铅,炼我家子珠之气”。同东派一样,西派也将阴阳双修法限定在破体之中老年男女,因为本元走漏,精气神落于后天,自身不能俱足铅汞二物,才求之于彼。童子先天未破,自我俱足,只用清养即能得仙胎。西派的阴阳双修法也是气交神交法,不同于下乘泥水丹法,所谓“犯淫丧失长生宝,洒肉穿肠道在心”。(张三丰《无根树》)此派功法层次多,显的繁琐复杂,如筑基分为小筑基、大筑基,炼已分为内炼己、外炼己;筑基又分为养己一层,养己又分为自养、相养,并发明内养己、外炼己罚心传工诀;炼心法分为九层,药物分作三层,炼功分为五关。因而不及东派明了简易,易于为人所把握。西派传代大江西派九字:“西通道、大江东、海天空”。西派的主要著作有:李西月的《道窍谈》、《三车秘旨》、《九层炼心法》、《后天串述》、《无根树道情注释》、《文终经》、《太上十三经》;汪启囗的《性命要旨》、《教外心法》;柯怀经的《养生篇》等。

伍柳派

道教内丹修炼的流派。伍真人为北宗龙门嫡嗣,自署龙门第八代弟子。此派由明末清初的伍守阳、柳华阳所开创。伍守阳(1574—1644),号冲虚子,江西吉安人。“十龄奋志明经学,得遇重阳祖七篇。十三岁初生异志,念念寻真求出世。十六许可批其文,不向桥门争二试。廿龄名利便休心,儒衣敝履幡然弃”。(《仙佛合宗语录·伍真人修真歌》)遇曹还阳得授“仙佛合宗全旨”,又遍考仙圣之书,参悟真谛,著《天仙正理直论》,又著《仙佛合宗语录》。柳华阳(1736—?),本为儒生,起家科第,后弃儒入禅,又出佛皈道,“凡三教之师靡不参”,竟未了彻慧命之旨。幸遇合伍冲虚师传其秘旨,“豁然道悟。乃知慧命之道即我所本来之灵物”。遂著《慧命经》、《金仙证论》。此派修丹力主清静修持,仙佛合宗。伍、柳皆不言阴阳男女,强调修丹只用先天,忌用后天,尤重“一点真阳”之先天祖囗的炼养,认为内药、外药皆原本先天祖气,所谓外药,是指“祖囗从生身时,虽隐藏于丹田,却有向外发生之时,即取此发生于外者,复返还于丹,是以虽从内生,却从外来,故谓之外药”。(《天仙正理直论·药物直论》)所谓内药,是指采外药炼成还丹大药,“全不著于外,只动于发生之地,因其不离于内,故谓内药”。(同前)外药为生而后采,内药为采而后生,“实止此一囗而已”。又如对于“鼎炉”,阴阳家多以男女为喻,伍守阳则明言外鼎指丹田之形,内鼎指丹田中之气。伍守阳在《天仙正理直论》中开宗明义地讲:“是囗也,神也,仙道之所以为双修性命者也。且谓今也以二囗为论,所以明人生仙佛之理也》。”伍、柳既以仙道为宗,又参佛法为用;既证论《黄庭经》、《胎息经》、《坐忘论》,又征引《楞严经》、《大般若经》、《华严经》,仙佛合为一体。与北宗比较,伍柳派丹法繁琐一些,不像北宗丹法简易,其于炼己、药物、鼎器、火候、效验、任督、防危,以及伏气、胎息、真意、大小周天等无不叙说详明。因其说理浅近,指点显明,加上仙佛共用,因而影响遍及国内外。但由于道佛两门之上乘精义,却犹有未尽之处,故而此派功法更合于养生却病之修为。

三丰派

道教内丹修炼的派别。由元、明时期的张三丰开创。张三丰,生卒年及出生地皆不详。清李西月考定张三丰名全一,字三丰,辽阳人。清汪锡龄认为他生于元代定宗年间。三丰丹法融会文始丹法与少阳丹法的特长,以清静阴阳,双修双成为显著特点。三丰丹法下手即讲求清静炼心养性,《玄机直讲》:“夫功夫下手,不可执于有为,有为都是后天,今之道门,多流此弊,故世间罕金真;亦不可着于无为,无为便落顽空,今之释门,多中此弊,故天下少佛子。此道之不行,由于道之不明也。初功在寂灭情缘,扫除杂念,除杂念是第一着筑基炼己之功也。”《玄要简·道情歌》:“未炼还丹先炼性,未修大药且修心。心修自然丹信自,性清自然药材生。”张三丰强调修丹过程中有为与无为的并用,但无为是指“得丹之道,脱胎神化之功”,有为“非采战提吸之术、九一动摇之法,乃安静虚无之道,守雌不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大道论》)可以说,张三丰的《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等主要论著大都讲的是清静丹法。只是在《无根树》及后人缀合的《全集》中才有阴阳修法。《无根树道情》:“无根树,花正偏,离了阴阳道不全。金隔木,汞隔铅,阳寡阴孤各一边。世上阴阳男配女,生子生孙代代传。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又说:“女子无夫为怨女,男子无妻是旷夫。叹迷徒,太模糊, *** 孤修气转枯。”这是是明确主张逆修阴阳,栽接互摄。但《无根树》又主张双修而不“犯淫”,“犯淫丧失长生宝,酒肉穿肠道在心”。这虽一种双修派的上乘丹法,合清净与双修为一体,与所称“三峰”下乘丹法有别。张三丰著述甚多,清李西月辑刊成《张三丰全集》,然而真伪难辨。一般认为《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等几部较真。

三峰派

道教内丹修炼流派。由房中术发展而来。由朴阳子《三峰丹诀》而得名,曾盛极于明代。此派修炼主御女采战,行采人精气之泥水丹法,向来被人认为是旁门邪术。此派修丹始于筑基炼己,煨炉铸剑;中经提采而摄补,炼化以周天;终默运而柔用,得药以抽添。行动时步骤则复杂,有踵息炼气、聚气开关、金玉两炼、抱元养虚;又有择地选鼎、择时用鼎(其中又有用破鼎、中鼎、老鼎、以及九鼎法之不同)、降龙伏虎、妙用神剑、追摄气血、擒住真铅、转化阴阳;还有颠倒造化、玉液接命、金液还丹,面壁、脱胎、出神等等。还配有整套诀法,如封精诀、回精诀、炼精诀、大锁金阙诀、倒吸西江水诀、过关服食诀、内铸诀、外铸诀、大灌顶诀、小灌顶诀、煨炉诀、吹笛诀、开洞天渠诀、神用诀等等。乃秘传男女双修之功法。

青城派

道教内丹修炼的派别。相传起始于青城丈人,又有李八百等人习传之。薛道光《悟真篇三注》:“张 *** 仙翁遇青城丈人,授金液还丹之妙道。”意谓张伯瑞曾师事青城丈人。此派论著有《青城秘录》、《大道玄指》。其功法综合南北阴阳与双修的长处,又上肇关尹子,形成以虚无为体、以简要为用、心平实为功的基本特点。由于此派功法习传多为“密符”,“授受均极不易”,故知者甚少。近人萧天石自称得览《青城秘录》、《青城玉房诀》等,了悉其旨归,在其《道家养生学概要》、《道海玄微》中作了阐述。青城派修炼最重一个“无”字,自“虚无”二字去体认参证。因而主张,功法下手即从最上乘起,修得上乘,中下乘之效验可兼得,无为而有为,无作而有作。该派认为无修而有修,斯为大修;无成而成,斯为大成;无德而德,斯为大德;无有而有,斯为大有。在“清静无为”中突出地讲求心无为,即心性清静无为,反对只知求清静于外,不知求清静于内。因此,心性清静无为,便生有为,心清静无功,便生有功。同时,在静观止念过程中切忌沉思冥想,切忌妄生意象与心象,从而与禅宗的参悟法相区别。青城丹法的“无为”修持集中体现在历代的口诀上,即“守无致虚”。其中分三个层次:初步入手功夫为“守中致和”;第二步为“了一化万”,第三步为“万化归一,一归虚无”。然而其“诀中诀”久已不传,故修持者通常难以把握见验。青城功法虽采南派阴阳双修法,但仅限于上乘双修法,即男不宽衣,女不解带,“千里神交,万里心通”,相传青城丈人说:“采补之道,非房中采阴补阳之事。而系采天地之气以补我之气,采天地之精以补我之精,采天地之神以补我之神。因天地之化,以造我之化;因天地之命,以续我之命;天地之气不息,则我之气不息矣;天地之化不止,则我之化不止矣;天地之命不坏,则我命亦不不坏矣。因天地之生生不已以成我之生生不已;则天地之命常新,而我之亦常新矣。”(引自萧天石《道家养生学概要》)这种双修法实际上是心交形不交,情交貌不交,气交身不交,神交体不交。因而青城派之双修法可称为“清修中主双修者”。据萧天石介绍,《青城秘录》中对阴阳逆用法、乾坤返还法、大灌顶法、小灌顶法、阖辟天机法、钩提秘术、铸剑九法、三温鼎法、九温鼎法、采摄秘要、火候详指、炼药九诀、龙虎丹法别传、出神还虚指等均有详实阐释。尤其对女子修炼法有详尽论述。

犹龙派

又称隐派或隐仙派,为元明间张三丰真人所创。据说张三丰之丹法出自陈抟,陈抟传麻衣道者李和,麻衣道者传火龙真人,火龙真人传张三丰。张三丰名全一,一名君宝,号张邋遢,有超常的人体潜能,性格洒脱不羁。此派以高蹈隐逸为宗风,故称隐仙派。又由于此派称兼得老子门下文始、少阳二派丹法之传,又称犹龙派。参见“隐仙派”条。

千峰派

内丹流派。为清末千峰老人赵避尘所创。赵避尘,道号顺一子,晚年称千峰老人,北京昌平县人,约生于清咸丰十年(1860),自称于光绪初年曾因得便血之病随祖母至千峰山桃源观拜刘明瑞为师,得南无派丹法真传。后又于光绪二十一年三月(1895年4月)至金山寺拜了然、了空禅师,求得柳华阳丹法全诀,至民国九年(1920)开始收徒传法,创立千峰派。约于1937年羽化。他著有《性命法诀明指》,入手功夫先观两眉之间的祖窍,并看鼻准,其丹法吸收禅宗功夫,为北宗清静丹法。千峰派至今尚有传人。此派丹法正宗,师传清楚,为后世学者研究传统内丹功夫留下了可靠的根据。

女子内丹流派

女子内丹功法,世间绝少传授,丹书中亦一鳞半爪而已。综其源流。(1)南岳魏(华存)夫人派。亦称存思派。奉《黄庭经》为宗,存思身神积气成真,男女皆可炼。其功法见于陈樱宁《黄庭经讲义》。(2)谌姆派。亦称外金丹派。由谌姆传许逊、吴猛。以许逊《石函记》、吴猛《铜符铁券文》为主经,传天元神丹之烧炼与服食,兼以符咒修炼。(3)中条山老姆派。亦称剑术派。《吕祖全书》记其源流,以剑术风炼钢成道,分“法剑”与“道剑”两般作用。(4)谢仙姑派。仙姑名谢自然,十余岁童女即修道,故亦名童女派。童女未行经。身中元气充满,可免去筑基功夫,以辟谷休粮、服气、安神、 *** 入手,以清静无为法得道,传《太清中黄真经》功法。(5)曹文逸真人派。以《灵源大道歌》为祖经,以清心寡欲、神不驰外、专气致柔、元和内运为要诀。此派为女子清修派功夫,男女皆可用,功法纯正,陈樱宁《灵源大道歌白话解》述之甚详。(6)孙不二元君派。亦称清静派,传太阴炼形之法,从斩赤龙入手,有《孙不二元君法语》、《坤道功夫次第诗》等传世。陈樱宁有《孙不二女丹诗注》记其功法。(7)女子双修法。此派功法繁杂,有上中下三乘,下乘为房中秘诀,有养阴驻颜之方;中乘有采阳补阴之术;上乘有双修双成之诀。其中有玄女、素女、采女派所传合阴阳之术,有夏姬调和巽艮驻颜留春之方,有赵飞燕内视之法。女子双修派称其丹法为吕祖亲传,亦称吕祖派。有《真金诀》、《女丹要言》等丹书。另有《西池集》,亦载女丹秘传。其丹法要知庚甲、辨有无、坐宝龟、着甘露,去浊留香、月照寒潭、骑牛赴月撞金钟、捉的金精锁毒龙,最终达到“救人兼救己,内外两功收”的目的。《悟真篇》“大小无伤两国全”,实亦双修派功夫。

五斗米道

早期道教重要派别。东汉顺帝时(126—144)沛国(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即张道陵)于西蜀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一说为四川剑阁县境)创立。他托言太上老君降受道法造作《正一经》、《天宫章本》等道经符书二十四篇,自号“太清玄元”。所创此派本名正一道或正一盟威之道,由于道教徒尊道陵为天师(一说他自称天师),又称天师道。又因入道者须交纳信米五斗(汉时的一斗约等于今日的二升),故世俗称之为五斗米道(一说因崇拜五方星斗和斗姆而得名)简称“米道”。信奉“太清玄元无上三天无极大道太上老君”为主神的众多天君、神官,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为主经,以济世救人、长生成仙为宗旨,教人奉道守诚,诚信为善。其道术主要是召神劾鬼,符咒驱邪,兼及导引、行气,房中,炼丹服药等。通过给山村农民治病,获得民众信仰。“百姓翕然奉事之以为师,弟子户至数万”(葛洪《神仙传》卷四)。于是设立祭酒,分领其户,在信徒集中处“立治署职”,作为基本组织单位和宗教活动场所,也就是分布各地的传道教区。到汉安二年(143)设二十四治(绝大部分在今四川境内),首治阳平治县有中央教区性质,张陵以阳平治都功印、三五斩邪雌雄剑为掌教信物及传嗣法器。张陵仙逝(156)后二十余年,汉灵帝光和(178—183)巴郡人张修,于巴郡、汉中传播五斗米道,其法基本承袭张陵而又有所发展。设奸令、祭酒负责讲习《老子五千文》;除用符咒治病外,还“加施净室,使病人处其中思过”。设鬼使,专为病者祈祷。承袭古代关于天官(天帝)赐福,地官(地祗)赦罪,水官(水神)解厄的神话传说,祷时书写病人姓名及服罪之意的文书三份,一份“上之天,著山上”,一份“埋之地”,一份“沉之水”,叫做“三官手书”(《三国志》卷八《张鲁传》注引《典略》)病者常出五斗米以谢,俗称“五斗米师”,时人“竞共事之”。中平元年(184)响应黄巾起义,“寇郡县”,后败亡。张陵之孙张鲁,承袭祖传道法,利用刘焉的权势,据有巴郡、汉中,不置长吏,以祭酒为治,建立教政合一的政权近三十年。他以“鬼道”(即五斗米道)教民,初学者皆为鬼卒,入道较久并受到信任者为祭酒。是统领部众的骨干,统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各治头大祭酒统属自号“师君”的张鲁领导,建立宝塔式的教阶级制和官阶制。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诸祭酒统辖区内皆作义舍,内备米、肉,为过往行人免费提供食宿。有小过者,责修道路百步以抵过。对犯法者,宽有三次而再犯,才处刑罚。史称“民夷便乐之”,朝廷“力不能征”。从张陵到张鲁宣讲《老子五千文》的讲义是为《老子想尔注》。《想尔注》从宗教神学解说《老子》,如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道设生以赏善,设死威恶”;“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治国之君务修道德,忠臣辅佐在行道,道普德溢,太平至矣,吏民怀慕则易治矣;悉如信道,皆仙寿矣。”宣扬信道、修道、行道,治身可得仙寿的教义,在道教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建安二十年(215),张鲁投降曹操,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大量道徒随之北迁,五斗米道发展到中原地区,随后更向东南传播。两晋时期世家豪族也纷纷加入,王羲之家族即“世事张氏五斗道”。四川和江浙地区农民多有利用五斗米道起事者。孙恩、卢循领导农民起义,转战十余年(397—411),“八郡一时俱起”,有众数十万人。南北朝时,在北方,嵩山道士寇谦之,自称奉太上老君之命,“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建立“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的新天师道,称北天师道;在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整理道教经书,编著较系统的道教斋戒仪范,称南天师道。唐宋以后,南北天师与上清、灵宝、净明等道派逐渐合流。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张道陵三十八代后裔张与材,受封为“正一教主”,统领三山(茅山、阁皂山、龙虎山)符箓,始正式公开称为正一道,并为此后各符箓道派的总称。元代以后,与全真派同为中国道教的两大派。故所谓五斗米道,乃汉魏两晋间世俗对张道陵所创正一道(即天师道)的称呼,此称呼只见于官修史书而不见于道教典籍,自南北朝以后不再有此称谓

太平道

早期民间道教重要派别。东汉灵帝熹平(172—178)年间,冀州钜鹿(今河北平乡)人张角(?—184)创立。崇奉黄天(中黄太一)和黄帝、老子,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称“黄天太平”,故名。张角是“黄巾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东汉中叶以后,朝政为外戚,宦官轮番把持,互相倾轧,政治黑暗,横征暴敛,有增无减,加上水旱频仍,疫病流行,农民四起反抗。“诸明图谶者,皆言汉行气尽,黄家当立”(《三国志·魏书·武帝》注引《典略》)。时张角自称“大贤良师”(李贤注谓“良”或作“郎”,即郎中医生。)其弟张梁、张宝自称大医。兄弟三人皆行医业。“太平道貌岸然师持九节杖,为符咒,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宣传《太平经》“乐生”、“好善”是天下人所受天地之性的思想;斥责少数富豪“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主张自食其力,人人有权享用社会财物的太平世道,深得广大农民拥护。史载: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遂以“方”为单位组织道徒,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共置三十六方,各方均立首领统帅,而统一服从自称天公将军张梁角、地公将军张梁、人公将军张宝弟兄的指挥,实行教、军结全的临战体制。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并用白土在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门上书写“甲子”二字,大造甲子年要取代汉王朝的舆论。到了甲子年即中平元年(184)初,开始调兵遣将,大方马义数次到京师策动宦官封婿(女字应为讠字旁)、徐奉等为内应,“约以三月五日内外俱起”。事被张角弟子唐周告密,汉灵帝下令车裂马元义于洛阳。搜杀在京道徒千余人;命冀州追捕张角等。张角等被迫提前于二月起事。“七州二十八郡同时俱发”,“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起义者皆著黄巾以为标志,史称“黄巾起义”。奋战十余个月,张角病逝,张梁、张宝先后战死,太平道组织领导农民反抗东汉王朝的斗争,在官军的重兵围剿下归于失败。但它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并对后世农民利用宗教形式组织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有重要影响。

帛家道

早期道教派别之一。以尊奉仙人帛和为祖师而得名。葛洪《神仙传》载,帛和,字仲理,辽东(治今辽宁辽阳市)人。入地肺山事董奉(三国吴孙权时人),教以行气、服术法;再去西城山事王君(王方平),命其于石室中熟视石壁,视壁三年,见古人所刻《太清中经神丹方》、《三皇天文大字》及《五岳真形图》。义有所不解,方平乃授之诀。后入林虑山为地仙。大约在西晋时,即有一批尊信帛和的道士组成一个道教小集团,活动于中国北方。《抱朴子内篇·祛惑》:“有一人于河北自称为白和(即帛和),于是远近竞往奉事之,大得致遗至富,而白和子弟闻和再出,大喜,故往见之,乃定非也。此人因亡走矣”。至东晋南北朝时,该派再传至南方江浙一带,江南许多士族信之。陶弘景《真浩》卷四:丹阳许迈“本属事帛家之道,血食生民”。卷二十:“华侨者,晋陵寇族,世事俗祷。侨初颇通鬼,常梦(与鬼)共同飨囗。”俗祷即俗神祷,为世俗对帛家道的称呼。陶弘景《周氏冥通记》卷一:陶弘景弟子周子良,寓居丹阳建康,后又迁会稽余杭,世为胄族。其注:“周家本事俗神祷,俗称是帛家道。”子良“素履帛家之事”,后得病,其姨舅“咸恐是俗神所假”。可见在东晋南北朝时,丹阳许氏、周氏,晋陵华氏等豪族,都曾信奉帛家道。帛家道信奉的经书,主要是帛和所传的《太清中经神丹书》、《三皇文》、《五岳真形图》等,也传习《太平经》。其所习方术为行气、炼丹、召劾厌胜等。该派又祷祀俗神,有较浓的厚的的民间信仰特色。帛家道在创立和传播过程中,受到太平道、五斗米道影响较大。如太平道所奉的《太平经》,史载为东汉干吉、宫崇、襄楷等人所传,而后出世之道书则将帛和列入传人之一。一说该书由老君于周末传干吉。干吉传帛和君(见南北朝所出《老君说一百八十戒序》等);一说由金阙后圣帝君传上相青童君,青童君传西城王君,王君传弟子帛和,帛的传干吉,使其演为甲乙十部,170卷(见隋唐所出《太平经复文序》等)。这些传说虽不可信,但也反映出帛家道与太平道有某种渊源。另一方面,帛家道又与天师道有广泛联系。如江东帛家道信徒中,常有兼信天师道者。如许迈师事天师祭酒李东,华侨曾诣祭酒丹阳许治受道,周子良的外氏徐家为天师道祭酒等。东晋哀帝兴宁二年(364),杨羲、许谧创立上清派,南北朝时,传播渐广。此后帛家道渐次融入上清派而绝传。

清水道

道教组织之一。天师道支派。传说为张天师家奴所创,实即一种符水道教。魏晋时期开始流行。《三天内解经》:“今有奉五斗米道者,又有奉无为囗花之道及佛道者,又有奉清水道者。”“老君使中国人奉无为大道,胡人奉佛道,楚越阴阳之薄,奉清约大道。”清水道专以清水行法治病去灾。又据《三天内解经》:“其清明求愿之日,无有道屋厨覆章符囗仪,惟向一瓮清水而烧香礼拜,谓道在水中。”《道学传》中还有清水道法师王濮阳以清水濯足治足疾,浇树使枣树复生之事,据说晋文帝即曾师事王濮阳。

上清派

尊奉上清经系的道派。上清派创始人是东晋天师道士杨羲、许谧、许逊。晋哀帝兴宁二年(364),杨羲扶乩降笔,称紫虚元君上真司命南魏夫人降授《上 *** 经》31卷,命杨羲用隶写出,以传护军长史句容许谧及其子许逊,二许又传写上清经,并修行上清经法得道。东晋末,王灵期至许黄民(许逊之子)处求上清经后,又增删润色,造作上清经法至五十余篇。江东道士慕上清经法丰博,争相传抄,故在江东地区形成传授修习上清经法的上清派。上清派以晋代女道士魏华存(南岳魏夫人)为第一代宗师,杨羲为第二代宗师。杨羲以下依经法传授次序,第三代至第九代上清派宗师是许穆、许翔、马朗、马罕、陆修静、孙游岳、陶弘景。陶弘景齐梁时居茅山传上清经法,开创茅山宗,上清派遂为茅山派所承袭。

上清派以元始天王和太上大道为最高神灵。上清派最具特点的修炼方法是存思。认为通过存思,天地之神可以进入人体,人体之神与天地之神囗混融,即可长生不老,飞登上清。上清派的存思、服气、咽津、念咒、佩符等修持方法,对道教斋醮仪式影响甚大。陆修静《三洞经书目录》著录上清经186卷,有127卷流播于世,其代表性经典是《上清大洞真经》和《黄庭经》。上清派宗师出身江东士族,其造作和传播的上清经,使道教理论更趋成熟。上清派是东晋南北朝江东地区最有影响的道派。

灵宝派

因传《灵宝经》而形成的道派。古《灵宝经》自汉末传到晋代,不断增益繁衍。《真诰叙录》称:“葛巢甫造构《灵宝》,风教大行。”刘宋初年,《灵宝经》增至五十五卷之多,陆修静将其中可信者三十五卷加以增修,立成仪轨,使灵宝派信徒日益增多,灵宝之教大行于世。灵宝派重视符箓科教和斋戒仪轨,加强了劝世度人的宗教功能宣扬普度一切人。灵宝派在修持方法等方面吸收天师道和上清道的长处成为晋末宋初很有影响的道派。金元以来,灵宝派以阁皂山为本山,成为经箓派道教的的重要分支。

三皇派

信奉《三皇经》的经箓派道团称为三皇派。三皇经源于三皇文,是一种召劾鬼神的符书。《抱朴子·遐览》:“家有三皇文,辟邪恶鬼、瘟疫气、横殃飞祸》。”《云笈七囗》卷一百六《鲍靓真人传》:“靓学明经术纬候,师左元放,受中部法及三皇、五岳劾召之要。行之神验,能役使鬼神,封山制度。”三皇经传至陆修静,被立成威仪。其道派传诵三皇经,习炼召劾鬼神的法术。唐代一度遭禁,但仍有流传。元代再度遭禁并有焚经之祸,三皇经被焚,三皇派遂绝。

天师道

张陵于汉代顺帝安元年(142)在鹤鸣山声称受太上老君之命,封为天师之位,得新出“正一盟威之道”,创立天师道。天师道创立是中国道教创立之始,天师道为张陵教团自称,因其传正一盟威之道,故后来亦名正一道。张陵本人为太学生,于汉安帝延光四年(125)始学道,为黄老道徒。黄老道奉事太上老君,习老子五千文、黄帝九鼎丹法、长生术等,又传《太平经》。张陵于汉顺帝朝带领弟子入蜀,创立天师道。当时四川盛行巫鬼道,由巫觋为魔王统领鬼兵,以巫术装神弄鬼聚敛财物,欺诳百姓。张陵的天师道,是传播《太平经》的黄老道异端教团,又结合了四川民俗进行了改造。他以符水为人疗病,传行气、导引、房中术等长生术布道,用太学里学官“祭酒”的名号设置道官,以太上老君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经典,以三官手书劝道民悔过,修道铺路,轮番供应米绢、器物、纸笔、樵薪、什物等。张陵的天师道在蜀中盛传,受到当地巫鬼道的抵抗,但张陵以道法降服八部鬼帅、六大魔王,迫使巫觋归顺天师道,不敢与天师道争道民。张陵制定禁科戒律,崇祀太上老君和太清玄元之神,禁祀淫邪之鬼,他以清约治民,不但救民疾病,又断绝淫祀淫盗,整饬社会风气,深得民心。天师道在蜀中扎根,迫使巫觋改换门庭,当了天师道的祭酒、道民。连“俗好巫鬼”的少数民族也纷纷信奉天师道。张陵于桓帝永寿三年(157)去世,其子张衡行其道。张衡高风清节,闭门修道,教团无甚发展。张衡于灵帝光和二年(179)年正月去世后,巫鬼道复兴。巴郡巫人张修篡夺了教权,将天师道和当地巫鬼道结合,道民称鬼卒,道官称鬼吏,教令称奸令,简化了布道手续和道资,一律收米五斗,故亦被称为鬼道、米巫、米贼。张修的道团迅速扩大,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秋七月,组成号称“五斗米师”的道民军队,攻夺郡县,呼应了中原太平道的黄巾起义。益州牧刘焉于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入蜀,镇压了蜀中的黄巾军,收编了张修的五斗米师,封张修为别部司马。当时汉室大衰,群雄并起,刘焉亦有异志,借口“米贼断道,不得复道”,不向朝廷纳贡。张衡之妻以道术养生,有少容,往来刘焉家布道。刘焉悦其姿色,遂任命其子张鲁为督义司马,令其与张修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张鲁与张修掩杀苏固后,断绝斜谷,复袭杀张修,利用其祖、父两代的威信,夺回了教权。刘焉死后,其子刘璋立,因张鲁不顺,遂杀其母及弟。张鲁于是自立于汉中,朝廷力不能征,遂拜主为镇夷中郎将,领汉宁太守。张鲁利用军政权力在巴蜀建立了一个道王国,划分为二十四治为政教合一的教区。他沿袭张修的一些旧章法,又作了增饰,仍称天师道。张鲁教团仍有收五斗米的教规,尊其祖张陵为天师,父张衡为嗣师,自号“师君”。平学道者,初仍按张修鬼道习惯称“鬼卒”,受道已信才按张陵教规称“祭酒”,以治头、大祭酒统帅道民,以三张为师,以《老子想尔注》教化道民,还实行建义舍、宽刑、禁杀、收租米、编户著籍等教规。张鲁的教团保持了张陵的黄老信仰,是张陵天师道和张修鬼道的结合体,但比张修教团提高一个层次,比张陵教团更适合四川民情。张鲁教团自称天师道,社会上俗称为五斗米道,或仍称为鬼道。张鲁于汉献帝建安二十年降曹,官拜镇南将军,封阆中候,诸子皆封列候,率道民北迁,次年亡,葬邺城。张鲁道团北迁后,信徒遍及全国,许多豪门士族纷纷入道,天师道教名始显,五斗米道之号遂不用。南北朝时,北朝寇谦之和南朝陆修静分别对天师道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成熟的教会式宫观道教。天师之名,来源于《太平经》。《隶续》载汉末米巫祭酒张普题字碑已自称“天师道”,但社会上对三张教团多称为“五斗米道”。《晋书·郗鉴传》称郗鉴“奉天师道”,《晋书·何充传》亦称何昙“奉天师道”,说明魏晋时史家对除对孙恩、卢循等民间天师有米道之称外,已承认了天师道的教名。据说张鲁之弟张卫因不肯降曹而战死,张卫之第四子张盛夫妻沿江入吴,定居江西龙虎山修道,传至唐末,渐渐发展成为龙虎山天师道团,宋代受朝廷囗封,称正一道。《张天师世家》载张鲁子孙传龙虎山道团事,唐宋以前世系于正史无征,有待考证。

北天师道

天师道派系之一。南北朝时,北方天师道组织涣散,科仪废弛,民间道教起义不继。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嵩山道士寇谦之自称太上老君授以天师之位,赐予《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令其宣布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伪法和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食闭炼。至明元帝泰常八年(423),寇谦之又称李普文降临嵩岳,授他《录图真经》六十余卷,以辅佐北方太平真君,劾召鬼神,传授弟子。寇谦之改革传统道教。其一,以“礼”为标准,按照忠孝原则,反对利用天师道犯上作乱,并对道民以李弘、刘举称号进行的“叛逆”行为大加指责。其二,按照儒家唯贤的原则署立道官祭酒,废除祭酒道官私署治职的作法的世袭旧制,改革三张祖孙世袭天师之位的传统。其三,取消蜀土宅治之号,不再沿用。其四,废除三张时期的租米钱税制度和男女合气之术,道民只岁交纸三十张,笔一管,墨一锭,以供治表救度之用。又用儒家伦理道德标准增订道教戒律和斋仪。寇谦之改革天师道的举措,获得北魏太武帝的支持,“于是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道业大行”。(《魏书·释老志》)经冠谦之改革后的北方天师道,学术界称之为北天师道或新天师道。

南天师道

天师道派系之一。在北魏嵩山道士冠谦之改革北方天师道后,刘宋道士陆修静也对南天师道进行了改革和整顿。针对南方天师道组织涣散,科律废弛的情况,他提出一系列整顿天师道的办法,即整顿过去的二十四治,健全“三会日”制度和“宅箓”制度,以及严格执行道官论功升迁制度等,从而加强和完善道教组织。与此同时,他还充实和完善道教的科仪规戒。他依据灵宝斋法及上清斋法等,制定道教斋仪,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的斋醮规仪,如九等斋十二法的斋醮系统。他把上清斋法视为上品,次为灵宝、三皇斋,将天师道的传统斋法列为下品,并对金箓、黄箓、明真、三元、八节、自然等斋法的具体仪式予以详细说明。使道教斋醮仪式初具完整体系,成为道教斋醮仪范的奠基人。所撰《三洞经书目录》,为中国道教史上第一部目录学著作,具有开创意义。以后道经之编目与《道藏》之分类,皆以其“三洞”分类法为基本原则。陆修静对道教的整顿和改革,扩大了道教的影响,使道教在南方得到进一步发展,统治者亦日益宠信道教。经陆修静改革后的南方道教,学术界称之为南天师道。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遂渐合流,元代均称正一道。

茅山宗

以茅山为祖庭形成的道派。它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为发展中心的别称。茅山宗的开创者是上清派第九代宗师陶弘景。南齐永明十年(492),陶弘景归隐茅山,自号“华阳隐居”。他继承杨羲、许谧、许囗所传上清经,悉心搜求散失的杨、许手书上清经诀真迹,编纂《真浩》、《登真隐诀》、《真灵位业图》等二百余卷道经,弘扬上清经法。经数十年苦心经营,上清派的教理和组织逐渐完备,茅山已成为上清派的活动中心,故此后上清派即被称为“茅山宗”。陶景弘以后,茅山宗人才辈出,影响日益扩大,至唐宋时期,走向兴盛。唐代最显要的道士多来自茅山,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茅山高道极得唐宗室的尊崇,他们不时被礼请入京,讲道德醮,出入禁中,备受礼遇。时有茅山为天下道学所宗之誉。宋代茅山历代宗师多得皇室所赐“先生”称号。至刘混康任嗣法宗师时臻于极盛。刘混康曾治愈皇后孟氏心疾,哲宗于绍圣四年(1097)敕命将其所居茅山潜神庵扩建为元符观。宋徽宗即位又敕命扩建为元符万宁宫,并赐刘混康九老仙都君玉印、玉剑,又亲书《度人经》、《清净经》、《六甲神符》赐之。时茅山已形成三宫五观,“三茅崇奉之严,未有盛于斯时也”。(《茅山华阳先生解化之碑》,刘大彬《茅山志》卷二六)茅山宗从齐梁至北宋,鼎盛百年,成为道教主流。南宋以后,渐趋衰微,但仍传承不绝,时有高道名于世。元代,名道士杜道坚人勤(力字应为见字旁)元世祖,奉玺书提点道教,住持杭州宗阳宫。其后茅山道士张雨,以能诗善画,享誉于元后期。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茅山上清宗坛归属于张天师正一道。茅山宗共有嗣法宗师四十五代,第一代魏华存称太师,第二代杨羲称玄师,第三代许谧称真师,第四代许囗至四十五代刘大彬皆称宗师。茅山宗传承以杨、许上清经箓为凭,刘混康得御赐印、剑后,传承信物增加了印剑。茅山宗奉元始天尊为最高神,骗撰人神并列的上清神谱《真灵位业图》。茅山宗的修炼理论在陶弘景时已基本形成,后经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的弘扬而趋成熟。茅山宗传承、修习上清经,也兼习灵宝经、三皇经及天师道经戒法箓。修持方法以思神、诵经为主,也倡行从术合修,结合导引、服食、药饵、外丹和气功养生诸术,以得长生之道。茅山宗著述宏富,为前期诸道派之冠。清笪蟾光《茅山志》著录《上清大洞宝经篇目》一百部,《上清二十四高真玉箓》一部,《上清大洞宝箓篇目》三十五部,及众真所著经论篇目六十二部。茅山宗是中国道教的重要道派。它不仅在隋唐时期成为道教主流,而且有系统的道教理论和组织制度,对修炼方术和斋醮仪规也有较大贡献。茅山宗与龙虎、阁皂鼎立为符箓三宗,合并入正一道后,又以小宗单独承传,直至近现代。

阁皂山派

即灵宝派。汉末以来,葛玄传古灵宝经,经葛洪至葛巢甫,创立经箓派道教的灵宝派道团。灵宝派在宋元间以阁皂山为本山,主要在民间活动。阁皂山万寿崇真宫第四十六代宗师杨伯,元代曾被封为“太玄崇德翊教真人”。宋元间灵宝派主符咒斋醮和度亡祭炼之术,但亦掺合进雷法和内丹术。参看灵宝派条。

楼观道

亦称楼观派。南北朝至隋唐间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道派。该派的创始人为谁,现已难于稽考。《楼观本起传》称,该派由周康王大夫关令尹喜所创,历秦至汉,传承不绝。此说自然不可信。据现存资料看,魏晋时已有道士住楼观,但在南北朝以前,其道士一直很少,对社会影响也不大。楼观之开始形成为一个道派盖始于北魏太武帝时。《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载:始光(424—428)初,尹通事马俭于楼观,“太武好道。钦闻其名,常遣使致香烛,俾之建斋行道。自是四方请谒不绝”。其后,道士牛文侯、尹法兴等人接踵而至,道士增至四十余名。北魏孝文帝太和(477—499)中,道士王道义又从姑射山将门弟子六七人来楼观,大修观宇,土木工匠就役者,日常数百。楼观坛宇,一皆鼎新。王道义又“令门人购集经书达万余卷”。置楼观。再后,西魏文帝又恩遇楼观道士陈宝炽,召入延英殿问道。又召其弟子李顺兴至都,试以法术。此时大约是楼观道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楼观道鼎盛时期,是在周、隋之际及唐初。北周至隋朝间,楼观道士王延与严达皆谙悉经典,博通法术,很受朝廷尊崇。北周武帝废佛、道后,曾选王延、严达等数十名楼观道士入通道观习道。隋文帝开皇初,严达又重修楼观宫宇,度道士满120员,楼观道的规模和影响更加扩大。至唐代,因皇室认道教教主李耳为始祖,楼观道士岐晖在李渊起兵时,又赞助过李渊,李渊为皇帝后,对楼观特别青睐。武德初,敕修楼观宫宇,并赐田十顷以充基业。又令改楼观为宗圣观,以岐晖为观主。至高宗时,以尹文操为昊天观主兼知宗圣观事。安史之乱前,楼观道因王朝支持,一直比较兴盛。安史之乱后,渐趋衰落。楼观道尊尹喜为祖师。此尹喜已非春秋时之思想家,而是被改造后的老子弟子。据称,当老子将出关时,他曾请老子写下《道德经》;在老子出关后,又随老子西去化胡,成为老子化胡的得力助手。他在南北朝激烈的佛道斗争中,被道士们塑造成十分显赫的化胡人物,其形象相继出现在继《化胡经》之后的《玄妙内篇》、《出塞记》、《关令尹喜传》、《文始内传》等书中。楼观道士将所尊祖师造成如此形象,表明该派是坚持老子化胡说最力、反佛思想最浓的一个道派。楼观派以《道德经》为主修经典。《老子化胡经》和与之相关的《老子西升经》、《老子开天经》和《妙真经》等亦受重视。《道教义枢》和《甄正论》有尹喜从老子受《道德经》、《妙真经》、《西升经》的说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韦节传》说楼观道士韦节曾“注《妙真》、《西升》等经”。另外,据《楼观经》佚文,许多楼观道士又传习上清经。如《黄庭经》、《太上隐书》、《灵书紫文》、《天关三图飞行之经》、《采服日月黄华法》等十五种,足证楼道受上清派影响颇深。楼观道士的修炼方法,与其他道派不同,不限一、二种特别方术,而是杂采众家,符箓、丹鼎样样皆习。如行气、导引、断谷、服食、吞符箓,但以服食丹砂、丹药最为普遍。

高玄派

高玄派祖述葛玄,以修习老子《道德经》为主。尊奉老子和无上真人尹喜。同时还修习《想尔注》、《老子内解》、《老子节解》等经文,取得法师职位者,授予高玄派道德紫虚大箓。此派有自己特定的经戒和传承威仪,唐后融入上清道法中。

洞渊派

晋末马迹山道士王篡得《洞渊神咒经》,开洞渊道派,入唐而盛。唐代道士韦善俊、叶法善、尹惮(单字应为音字旁)等,皆为洞渊派道士。洞渊派道士受洞渊三昧法箓,其法上辟飞天之魔,中治五气,下绝万妖。洞渊派属于经箓派道团。

北帝派

上清派支派。属于经箓派道教。唐代道士邓 *** ,诵天蓬咒,感北帝授剑法,见重于唐玄宗,开北帝派。邓 *** 传其子邓德成,后有邓延康、黄洞元、瞿童、何元通传其术。北帝派传《北帝经》及北帝豁落七元符,行辟邪禳祸之事。

天台派

上清派支派。唐代上清派以茅山为本山。至司马承祯,又开天台山道派和衡山道派。司马承祯居天台山,和陈子昂、李白、孟浩然、宋之问、王维、贺知章等交游,道功甚高,传薛季昌,薛传田虚应,田传冯惟良、徐灵府、陈寡言等。天台派和衡山派皆是唐代传上清经箓的道派。

升玄派

升玄为灵宝支派。以信奉《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而得名。道士授升玄五戒后成为升玄内教弟子,逐次晋级,授以相应的经戒和法箓,直至升玄派最高一级的无上登天毕券,唐代后升玄派融入灵宝派。

老华山派

宗祖北宋道士陈抟的一个道教派别。据《宋史·陈抟传》称: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毫州真源人(或谓四川安岳人)。少业儒,后唐长兴(930—933)中,举进士不第,遂隐居武当山九室岩,后移居华山云台观和少华石室修道。与隐士李淇、吕洞宾等为友。后周显德三年(956)被召至京,问飞升黄白之术。世宗命为谏议大夫,固辞不受。宋太宗太平兴国(976—984)间,又奉召至京,甚得太宗尊崇,赐号“希夷先生”。相传年百余岁而卒。陈抟好《易》,曾著《无极图》、《先天图》、《易龙图》等,其《易》学思想对宋代理学家有很在影响。他又是内丹术的实践者和理论家,其内丹学说为宋元内丹各派理论奠定了基础。他传有弟子,但却没有开启道派。《诸真宗派总簿》载有以他为宗祖的道派,名老华山派,系后世所创,始创于何时,已难稽考。

神霄派

北宋末出现的新符箓派。创始人王文卿。其名盖肇于林灵素所编造的神话。政和(1111—1117)末,林灵素被宋徽宗召见,秦曰:“天有九霄,而神霄为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洁王者,上帝之长子,主南方,号长生大帝君,陛下是也”。(《宋史·方技传》)宋徽宗大喜,自称“教主道君皇帝”,下令天下诸州大建神霄玉清万寿宫以祀神霄大帝。神霄之名,遂眩人耳目,该派道士引以为教名。明张宇初《岘泉集》卷一《玄问》等称,神霄派源出于神霄玉 *** 王,火师汪真君为阐教之祖师。所谓神霄玉 *** 王,固属子虚,就是火师汪真君阐教(火师汪真君名汪子华,唐人《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衡岳志》人传),也难以凭信。据有关资料,此派的创始者当为王文卿,时人林灵素、张继先对创派亦有所建树。王文卿(1093—1153),字予道(或述道),号冲和子,江西南丰人。自称在宣和间遇火师汪君于扬子江边,授以飞神谒道之道;又遇老妪(据称是电母)于野泽,授以雷书数卷。“以是济人甚众,名闻江湖”。(虞集《灵惠冲虚通妙真君王侍辰记》)徽宗闻其名,遣使召见,拜太素大夫、凝神殿校籍。再升侍宸,拜金门羽客,赐号“冲虚通妙生生”。据说能预知天数,善祷雨降妖。徽宗末年,数以修政练兵事为请,徽宗不纳,乃拂袖还南丰。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卒。神霄派以传行神霄雷法,即五雷法为主要特点。此法以符箓咒术为基本内容,结全内丹术,并以内丹修炼为主,符箓咒术为辅。王文卿说:“斩勘五雷法者,以道(指内修)为体,以法(指符箓)为用。”有了内炼工夫作基础,“以我元命之神,召彼虚无之神,以我本身之气,合彼虚无之气,加以步罡诀目,秘咒灵符,斡动化机,若合符契,运雷霆于掌上,包天地于身中,曰雨而雨,故感应速如影响”。(《道法会元》)卷六一《高上神霄玉枢斩勘五雷大法》)正因此派如此重视内丹术,故与旧符箓派有很大区别,可名之新符箓派。王文卿死后,其弟子分成许多支派,继续传行于长江以南广大地区。《道法会元》卷八四《雷法说》:“祖师侍宸遇火师汪真君授以雷霆秘旨,冲举之后,流传至今。夫何五十六年之间,异派同名者杂出,以至好事者不得其门而入。”明张宇初《道门十规》也说:“神霄自汪、王二师而下,则有张、李、白、萨、潘、杨、唐、莫诸师,恢弘犹至,凡天雷、囗岳之文,各相师授,或一将而数派不同,或一派而符箓亦异,以是讹舛失真,隐真出伪者多,因而互生谤惑。”据虞集《王侍宸记》,得王文卿真传者,仅新城高子羽,高子羽“授之临江徐次举,以次至金溪聂天锡,其后得其传而显者曰临江川谭悟真云。人不敢称其名,但称之谭五雷”。入元后,谭悟真犹在人间,传庐陵罗虚舟,再传萧雨轩和周立礼,周传其子,萧则传胡道玄,人称“神霄野客”,行法于关陕荆襄江汉淮海闽浙之间。与王文卿弟子不断承传同时,亦有宗祖林灵素和张继先的支系在传播。《道法会元》卷一九八《神霄金火天丁大法》刘玉后序云:“火师传与玉真教主林侍宸,林传与张如晦,后传陈道一,下付薛洞真、卢君野,次以神霄派脉付徐必大。徐亦不得其文,卢君化于剑江,将解,而枕中出其书以付玉(刘玉自称),法传卢君,而派继徐君。”同书卷二五三《地祗绪余论》:“地祗一司之法,实起于虚靖大师(即张继先),次显于天宝洞主王宗敬真官,青城吴道显直真官、青州柳伯奇仙官、果州威惠钟明真人,相继而为宗师。其后如 *** 蜀湖广嗣法者何限,姓名昭揭宁几人。……后则有苏道济派、温州正派、李蓬头派、遇曜卿派、玄灵续派,如此等类,数之不尽。”金丹派南宗陈楠和白玉蟾亦兼传神霄雷法,白玉蟾还撰有雷法著作多种。后白玉蟾传弟子彭相,彭传弟子林伯谦。当为神霄另一支派。元代,神霄派最著名的传人为莫月鼎。他的名、字、籍贯和生卒年,诸书记载不一。据宋濂《元莫月鼎传碑》,莫月鼎,名起炎,入道后,更名沾乙,自号月鼎。湖州人。幼习科举,三试不利,乃弃家为道士。后入四川青城山丈人观,受徐无极传五雷法。继闻江西南丰邹铁壁(或作笔)得王文卿斩勘雷书,秘而不传,乃委身童隶事之,终获受其书。于是召雷雨,破鬼魅,动与天合。宋宝佑(亻字应为礻字旁)戊午(1258)被请为浙东祷雨,雨立至。元世祖至元己丑(1289)被诏,于囗京内殿试法术,立验。厚赐之,不受。命掌道教事,以老耄辞。后给驿南归,行法江湖间。所得秘籍,亦不轻传人。得其传者,唯王继华与潘无涯。后继华授张善渊,善渊授步宗浩,宗浩授周玄真。周玄真著名于元明之际。此外,莫月鼎又传金善信(1273—1331)、王惟一(?—1326)。王惟一曾著《道法心传》阐述雷法理论,强调行法必须以内炼为基础,雷霆风云仅是精气神的外在表现,不能舍本求末。以上莫月鼎所传之徒,大抵传行于苏、浙、赣、闽、粤以至湖北、陕西和四川等地。据《道法会元》卷一四七《洞玄玉枢雷霆大法》载,在无代,宗祖刘海蟾、白玉蟾一系仍有承传。薛师淳纪曰:“宗师白真人,海琼人也。”“白君得法于陈泥丸,得法于辛天君,皆神仙聚会,非偶然也。继其法者,泉州马居士之女,……(其女)以法授之翁君雷室先生,乃丹元翁状元嗣孙也。家寓建宁。至元十六年(1279),……蒲相见其天姿粹美,收置幕下。得法之后,遂回故居。……一时嗣法弟子百有余人。江东则有赵菊存,时为建宁儒学教谕。……师淳侍度师翁君三载有余,凡士夫 *** 祈禳,必令相行。……乙未(1295年)重游建宁,是岁翁君(羽化),……师淳坛下嗣法五百余人。”末署丙申(元贞二年,1296)嗣法弟子薛师淳谨纪其实。明清后,该派转衰,但亦承传不绝。明永乐间,京师有道士周思得自称得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法术。据说王灵官在宋徽宗时先从张继先、林灵素得神霄法,继从蜀人萨守坚学符术。故请于朝建天将庙于京师之西,宣德间改庙为大德观,萨、王皆封真君,被奉祀不绝。据清顾沅《玄妙观志》,苏州玄妙观,自宋以来,为历代神霄派活动之据点,许多著名神霄道士如王文卿、莫月鼎、张善渊、周玄真等皆曾寓居于此。清代,又有施道渊一系住此传承不绝。施道渊(?—1678),字亮生,别号铁竹道人。吴县人。童真出家为朝真观道士,遇异人张信符授丹诀。年十九,从龙虎山徐演真受五雷法,能驱役百神,除崇疗病。初筑室尧峰,继住穹窿山。顺治戊戌(1658),五十三代天师张洪任请于朝,赐所居额上真观,赐号养元抱一宣教演化法师。郡中玄妙观倾圮,被延主观事。晚游闽越,康熙十七年(1678)卒。传有弟子胡德果,胡传潘元桂(木字应为王字旁),潘传惠远谟,惠传张资理、施神安,已至嘉庆之世。《诸真宗派总簿》又载有几个宗祖萨守坚的道派:天山派、萨真君西河派、萨祖派等,盖皆流传于明清民国间的神霄支派。

清微派

宋代出现的新符箓派。该派自称出于清微天玉清元始天尊,故以清微为名。又谓其教在元始天尊传法后衍而为真元、太华、关令、正一四派,至十传乃由祖舒元君会四派而为一,始立清微宗派。下递传郭玉隆、傅央囗、姚庄、……朱洞元、李少微、南毕道、黄舜申。(见《清微仙谱》、《清微斋法》)据此其创始人为祖舒(据《万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五《祖舒传》称其为唐人),此说是否可信,尚待研究。从现存资料看,从祖舒到南毕道几代,事迹简略、传达室徒也少,那时是否形成有影响力的道派,实难断定。至黄舜申时,清微派始显名于世。据陈采《清微仙谱》,黄舜申(1224—?),名应炎。福建建宁人。幼颖悟,经史百家,靡不贯通。年十六,待父于广西幕府,遇官于广西的南毕道,授以清微雷法。宋宝佑(亻字应为礻字旁)(1253—1258)中曾任检阅,以雷法名世。宋理宗召见,赐号雷渊真人。至元丙戌(1286) *** 赴阙,未几,乞请还山,制授雷渊广福普化真人。他是清微派的著述大师,“覃思著述,阐扬宗旨,而其书始大备”。现《道藏》所收清微派著作,大多出于黄舜申及其门人之手。清微派主要修持清微雷法。与神霄派一样,主张将雷法与丹法相结合,而以内炼为主,符箓为辅。《清微斋法》卷上:“盖行持以正心诚意为主。心不正,则不足以感物;意不诚,则不足通神。神运于此,物应于彼,故虽万里,可呼吸于咫尺之间。”又说:“将吏只在身中,神明不离方寸。”将吏、神明皆指施行雷法时所劾召的鬼神,意谓能劾召他们,全凭作法者有深厚的内炼工夫。故该派著《清微内诀》,专言内丹修炼之道。《清微仙谱》谓黄舜申有弟子近百人。《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黄雷渊传》称:“其所度弟子,皆立石题名,立石之前者三十人,立石之后者五人而已”。此五人分为两支向南、北传播:一支以福建建宁为中心,传行于南。此支由其弟子熊道辉(号真息)所传,始传安城彭汝励,彭传曾贵宽(号尘外),曾传浚仪赵宜真(号元阳),而入于明。另一支以湖北武当山为中心,传行于北,由黄舜申传武当山张道贵、叶云莱、刘道明,再由此三人传张守清。张守清弟子甚众,后形成与全真、正一相结合的清微支派,又称新武当派,传衍不绝。明清时期,除张守清所创的新武当派继续传衍于武当地区外,北京东岳庙又有另一清微支派在传衍。据日人小柳司气太《白云观志》卷五《东岳庙志》,该庙灵济先祠所供之方丈牌位,除祀有东岳庙创建人张留孙、吴全节外,主要供奉明清民国时期住持该庙的历代清微派祖师。其中一牌位书“明朝清微派第一代禹祖讳贵黉神位”,另一牌位书“皇清羽化清微派第四代讳守谊刘公霞灵之位”(第二、三代缺祀)。所尊之第一代禹贵黉(曾任南京朝天宫道录司右玄义),当为此派之开祖,约为明中后期人。第四代之后,依次立牌,直至第二十一代。从所列名中,可看出四至二十一代的派字依次为:守、全、真、道、正、德、存、诚、传、尚、贤……。叶郭立诚在1939年作过一次东岳庙调查,获该庙一首宗派诗云:“贵崇应守全真道,正德存诚传尚贤,源洁宜良明化吉,洞中清泰幕红颜”。(载《民俗丛书》之《北平东岳庙调查》)此诗与上述牌位所记之派字完全吻合,证明至民国时,该派仍在此庙承传不绝。《诸真宗派总簿》又收有派字各异的另外八个清微支派,表明至民国时,清微派所衍的支派很多。另外,据《金盖心灯》,龙门派第八代吕守璞和第十二代费阳得都曾兼传清微法,《吕云隐律师传》:吕守璞“于清微为二十四代,于龙门为八代律师。”表明清微派自元初传达室入武当时起,即与全真相融合的传统,至清代仍相沿未变。

东华派

南宋初出现的新符箓派。该派经书述其传授源流为:玉清元始天尊、道君灵宝天尊、太华天帝、……徐来勒、葛玄、郑思远、葛洪、高敛之、陆修静、……王古、田思真、宁全真、……林灵真、董处谦、张嗣成。(《道法会元》卷二四四《玉清灵宝无量度全书》)表明该派由灵宝派分衍而来。据《灵宝领教济度全书》前《宁全真传》看,该派在王古、田思真的推动下,由南宋初道士宁全真所创。据载:宁全真(1101—1181),原名立本,字道立,法名全真。开封府人。幼养于裴氏家,长犹从裴姓。资禀纯异,敏于记忆。“凡诸子百家,医药卜筮之书,无不该贯融会。善察天文躔度,犹工于风角鸟占卜术”。家贫,无以自给。年少时,尚书王古檄充史椽。据说,王古嗣丹元真人东华嫡传,闻田灵虚(名思真)遇陆简寂(陆修静)得道,延请于家,命宁全真典侍抄录。宁全真心与道契,对经箓秘文,一见辄悟,“一日,灵虚言于尚书曰:裴氏子(指宁全真)根器深厚,骨相合仙,异日当负大名,然振起吾东华教者,必此人也。欲以上道授之,俾其掌教可乎?尚书亦欣然曰:此吾志也。遂授焉。自是修持不怠,能通真达灵,飞神谒帝,名振京师”。后遭靖康之变,奉母到南方,得杨司命所遗灵宝玄范四十九品、五府玉册符文,从此道业大进。母死,复为宁姓。绍兴中,以斋醮祈禳之功,被赐号“洞微高士”,继进“赞化”。孝宗朝,遭左街道录刘能真陷害,被囚十余日后黥隶军籍。此后,即晦迹深遁,益勤修炼,士庶归之者如市,从其学道者益众。晚年住弟子何淳真家,南宋孝宗淳熙辛丑(1181)将教务付赵义夫后逝去。东华派主修斋醮祭炼,但已融进不少内丹、雷法,表现出与旧符箓派不同的特点。如宁全真授、王契真编之《上清灵宝大法》卷四云:行灵宝法祷禳炼度者,须常修“大定之法”。于每日清晨“ *** 寂定,存心端谨,无内外想”,澄心绝虑,继而“运降宫(心)赤囗下降,玄泉(肾水)上升,心血肾精二囗交合,放丹田中孕生婴儿”,次则存想婴儿“自夹脊大度桥直上泥丸”,行周天运转。此法实际是将内丹法与上清、灵宝传统之存思想融全,以之作为行持符箓之根本。据《道法会元》卷二四四《玉清灵宝无量度人上道·灵宝源流》载,在宁全真之后,依次为王欲(欠字应为共字边)、赵德真、宋存真、张洞真、孔敬真、卢谌真、薛熙真、林灵真。前数代活动历史不详,直至薛熙真(东华先生)将教事付林灵真(南宋末)后,东华派又盛行一时。据《灵宝领教济度全书》前《水南林先生传》载,林灵真(1239—1302),原名伟夫,字君昭,灵真乃法名。浙江平阳人。因屡试不第,乃弃儒从道,舍宅为观,投礼提点戴煨。后承东华先生薛熙真,“乃绍开东华之教,蔚为一代真师”。入元后,被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命为温州路玄学讲师,后升本路道录。他以温州为传教中心,收受弟子,“在州里不下百人”,“天师门下高闲董公(董处谦)、宗师堂下闲闲吴公(吴全节)”等,亦曾受其学,“从游参妙,肩摩踵接,……可谓一时授受之盛”。据《道法会元》卷二四四《灵宝源流》所列名代祖师名单,在林灵真之后,为龙虎宗的董处谦,再后为第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既然此两代宗师皆由龙虎宗道士担任,似可证明它在元代后期已遂渐合并于正一道。

天心派

宋代出现的新符箓派。南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卷四三:“自汉天师宏正一之宗,而天心正法出矣。当其受印剑于玉局,荡妖异于寰区,法之济时,厥勋盛矣。”认为天心派由张陵所创,自是托古之辞,但可证明天心派由正一龙虎宗派生而来,邓有功《上清天心正法序》称: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临川县吏饶洞天受神人指点,掘地得“玉篆天心秘式一部,名曰正法”。“然未识诀目玉格行用之由,复遇神人指令,师于谭先生名紫霄,授得其道”。饶洞天遂被称为“天心初祖”。掘地得书,自是神话,它表明饶洞天写了一部天心正法之书。但天心派是否由他建成,尚难断定。至“绍兴之初,路真官再编天心法”。(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卷四三)天心道法由此盛行起来。路真官,名时中,曾作《无上三天玉堂大法》、《无上三天玉堂正宗高奔内景玉书》行于世,成为南宋行天心道法最著名的道士。方勺《泊宅编》卷七:“朝散侍郎路时中行天心正法,于驱邪尤有功,俗呼路真官。”天心正法原重符印,传至路时中,亦汲取新说,强调作法者须重内炼,以内炼为本。《无上三天玉堂大法》卷一:“道在我身,修之久则可以成真,吾之真元既成,将有余而补不足,所以莫非法也。”该书卷三十论炼度亡魂须先自己成就玄功,作法时,只要“使内囗以合外囗,外神以符内神,则一瞬之间报应如响矣”。南宋时,又有廖守真传天心正法,形成一个天心支派。《道法会元》卷 *** 《天心地司大法》载彭元泰《法序》:“昔宗师廖真人(廖守真)修大洞法,诵《度人经》,北帝遣殷郊护助真人修炼大丹,所到则瘟疫消灭。”《道法会元》卷二四七记其传系为:廖守真传萧安国,安国传彭元泰,元泰传史白云,白云传费文亨,文亨传陈一中。陈一中是元延祐时人,说明该系从南宋传至元代。元代,雷时中传天心正法。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五《雷默庵》传,雷时中(1121—1295),字可汉,号默庵。其先豫章人,后家于湖北武昌金牛镇。幼习词赋,通诗经,三领乡荐。后倾心道教。据说,庚午年(1270)三月三日,汉其在道坛诵《度人经》时,蒙路真官下降,授以“混元六天如意道法”,教他“大兴吾教”。并称此教由太上老君所授,“专以《度人经》为主”。(他与廖守真一系皆强调调《度人经》,与金允中所说天心出于正一天师似有不同。)此后,“四方闻其道行卓异,及其门者日众。弟子数千人,分布东南、西蜀二派。首度卢、李于宗师,及南康查泰宇,由是卢、李之道行乎西蜀,泰宇之道行乎东南。混元之教,大行于世。所著《心法序要》、《道法直指》、《原道歌》,皆发扬混元通化之妙”。据此,雷时中所传之天心派,似又可称为混元派,为天心派各支流传最盛者。明清活动情况不见记载,是否在元末已合流于正一?有待进一步研究。

武当派

兴起于湖北武当山,崇祀“真武大帝”的道派。武当山称太和山。武当道教源远流长,魏晋时期即为道士修真之地,有“仙室”之称。晋代,武当山“学道者百数,相继不绝”。(晋王韶《南雍州记》)戴孟、谢允、刘虬皆为居武当修道成仙之士。唐贞观年间(627—649),武当山道士斋醮祷雨有应,太宗敕建五龙祠,代宗时敕建太乙观、延昌观。五代时,高道陈抟隐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敕封武当真武神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真君”,宋代武当道教影响日甚,武当道士道术已显名于世。元代武当山已有九宫八观,著名道士叶希真、张守清、鲁洞云、汪真常、张道贵、叶云莱、刘洞阳、胡道玄等在武当山开宗传派,授徒数千人,明代是武当道的鼎盛时期。明成祖、明世宗先后大营武当宫观,历时数十年。新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梁、十二亭台的庞大建筑群。明成祖从全国钦选四百名高道主持武当道务,至嘉靖(1522—1566),武当山各大宫观都有道士数百人,全山计有道官、道士、军丁、工匠等一万多人。武当是道教名山,历来有各派道士居同修炼元末明初武当山道派有武当清微派、全真派、正一派、茅山派等。明洪武初,张三丰入武当山修炼,后离山远游,明成祖多次派人寻访“真仙”张三丰而不得,更扩大了武当道教的影响。张三丰居武当山修道,嫡传弟子丘玄清住五龙宫,卢秋云住南岩宫,刘古泉、杨善澄住紫霄宫,形成了以张三丰为师的道派,世称武当道派。张三丰另一嫡传弟子刘碧云,后又被尊为武当榔梅派祖师。“榔梅派”以奉祀玄帝为主,亦称武当本山派,乃正一支派,其传法系统为“碧山传日月,守道合自然,性理通玄得,清微古太无”等。张三丰武当派与全真道教义及宗风都有所不同。该派崇祀“真武大帝”,在思想上强调三教合一,以“道”为三教共同之源,以道德仁义忠孝为本,且重视修炼内丹,特别强调性功。张三丰武功高强,兼擅拳剑,武当道派内家拳技,相传即创始于张三丰。从明代开始,入武当修炼的各派道士都自称武当道,都以张三丰为祖师。北京白云观藏《诸真宗派总薄》中,以张三丰为祖师的武当道派有真武玄武门、自然派、三丰祖师自然派、三丰祖师日新派、日新派、三丰祖师蓬莱派、三丰派等。明代武当道场成为“皇室家庙”,天下高道汇聚武当,武当道地位日高,取代阁皂山,与龙虎山、茅山合称三山新符箓。《张三丰全集》和《敕建大岳太和山志》是研究武当道的主要资料。武当在明清时期拥有最庞大的教团,有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和珍贵的神像法器。武当“治世玄岳”成为天下第一名山。武当道教历经战乱兵燹,现仍有六宫二观等建筑四百多处,文物七千余件。武当道士现有一百多人。武当玄武派的内家拳驰名中外,武当道仍以修炼、武术而著称于世。

西河派

雷法神霄派的支派。亦称萨真君西河派。北宋末萨守坚,得张继先、林灵素、王文卿雷法之传,寓泉州,以道术名世,门下弟子从游者数百辈,称西河派。据《诸真宗派总薄》,其传派次序为:守道明仁德,全真复太和,志诚宣玉典,中正演金科。冲汉通圆满,高宗居大罗,武当兴法派,福海起洪波。

净明道

全称“净明忠孝道”。是宋元间在南昌西山兴起的道派,系由灵宝派分衍而成。净指不染物,明指不触物,该派以净明忠孝为宗旨,并作为教派名称。净明道的创立经历了长时间的酝酿过程。净明道尊奉东晋道士许逊(许旌阳)为祖师,称其法箓出于许逊。许逊东晋时居南昌传道与十一弟子并称十二真君。许逊死后,西山道教不绝如缕,许逊焚修的游帷观,亦历经唐代道士胡惠超重振和北宋皇帝的敕封。南宋初,西山玉隆万寿宫(原游帷观)道士周真公利用许逊信仰,致祷许真君救度,得授《飞仙度人经》、《净明忠孝大法》,即于西山建翼真坛,传度弟子五百余人,标志着这一道派的形成。但周真公一系的道派传承未久,似即湮没无闻。宋末元初,西山道士刘玉起而创教。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刘玉托称遇西山道士胡惠超下降,宣告净明大教将兴,当出八百弟子,刘玉当为师。刘玉始建腾胜道院,以善道劝化。此后刘玉先后宣称得许逊降授《玉真灵宝坛记》、《中黄大道》、《八极真诠》,郭璞降授《玉真立坛疏》,胡惠超降授道法和三五飞步正一斩邪之旨。至大德元年(1297)以“净明道”命名的道派正式形成。刘玉重新开创的净明道以许逊为净明道师(旌阳公一传),以兰公、谌母为净明启教,以西山十二真君为净明传教。又尊唐代道士张氲为净名经师,胡惠超为净明法师,东晋道士郭璞为净明监度师,合称“净明三师”。刘玉称净明扬教,为旌阳公二传。刘玉以下净明道四代嗣法宗师称净明嗣教,黄元吉为旌阳公三传,徐异为旌阳公四传,赵宜真为旌阳公五传,刘渊然为旌阳公六传。刘玉至净明四嗣教五代是净明道兴盛时期。黄元吉在西山传玉真,隐真、洞真三坛以授弟子,此后西山净明法坛法箓盛行于世。黄元吉、徐异、刘渊然皆赴京师,弘扬净明教法,广结士大夫,名重一时。黄元吉得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举荐,被元室敕封为净明崇德弘道大师、教门高士、玉隆万寿宫提点。赵宜真曾先后从张广济、李玄一,研习全真北派、南派之学。净明道与全真道、正一道保持了密切的友好关系。刘渊然以后净明道的传承系谱不明,教派渐趋衰落。清顺治九年(1652),丘处机第八代嗣法弟子徐守城入西山研修净明道,致力于西山宫观的修复。康熙三十一年(1692),徐守诚死,其弟子谭太智、张太玄、熊太岸居西山绍继净明法统。此后,净明道历史即付诸阙如。净明道以“净明忠孝”为修道宗旨。净明是指对内心修炼的要求,忠孝是对行持的要求。净明道以忠、孝、廉、谨、宽、裕、容、忍为“垂世八宝”,要求道士恪守。净明道以忠孝为大道之本,认为“忠孝立本,方寸净明,四美俱备,神渐通灵,不用修炼,自然成道”。(《净明忠孝全书》卷二)净明道的特点是融汇道、儒、释,倡导三教归一。认为道教的净明,儒教的忠恕,佛教的大乘,三教之旨,殊途同归。净明道重视封建伦理修养,具有浓厚的理学特色。《净明忠孝全书》是净明道的基本经典,由黄元吉编撰成书,是研究净明道教的重要资料。《道藏》中收有净明道经书十余种。净明道是以倡导忠孝为特色的新道派。净明道的教义,深得元明官僚士大夫的赞赏,亦受到元明统治者的重视。净明道嗣法宗师与龙虎山张天师关系密切,与全真龙门派、全真南派亦有交往,是无明时期颇有影响的一个教派。

正一道

亦称正一教、正一派。道教后期以龙虎宗为主干 *** 融汇诸符箓派而形成的符箓大派。形成时间在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以该年元成宗封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为标志。所合道派,主要有:龙虎宗、茅山宗、阁皂宗、神霄派、清微派、东华派、天心派、净明道、太一道等。该派形成于大德八年。从至元十四年(1277)起,张陵后嗣代代被敕封为天师,受命主管江南道教。江南各派的教务大政皆须听命于天师(全真道之在南方者也不例外),或由天师 *** 于朝廷(如道士敕封等),使历代天师逐渐成为江南各符箓派的共主,为组成正一道准备了领袖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历代天师受到特别尊崇,其所领龙虎宗自然获得良好的发展条件,特别是它的支派玄教的发展更是规模空前。这又为正一道的形成准备了组织条件。在上述基础上,各符箓派之间逐渐加强交参与融合,对天师龙虎宗的向心力不断加强。故以大德八年张与材受命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为标志,正一道形成。此后,全国道教皆分属正一,全真两大派,明清 *** 也只承认此两派。 *** 诸符箓派而成的正一派,以张陵后嗣(历代天师)为首领,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以符箓斋醮、降神驱鬼为主要宗教活动。该派道士允许有家室,可以不出家,不住宫观,清规戒律不甚严格。原诸符箓小派合并入正一道后,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小派逐渐与他派融合而绝传,如阁皂宗、太一道等,有的小派却在承认正一大宗下,保留着原有小宗的承传。如龙虎宗、茅山宗、武当道、净明派、清微派等。它们在明至民国间各自承传不绝。只是在明中叶后,因不得皇室有力的支持,大都式微。搜订阅号,天机录。

龙虎宗

道教派别,系五斗米道(天师道)发展到以江西龙虎山为中心的称谓。实即五斗米道、天师派的延续。以张陵后嗣迁居龙虎山建教为标志。但时间尚难考定。《汉天师世家》、《元史·释老传》等谓张鲁第四子张盛于三国或西晋永嘉间去龙虎山建教。此说疑点甚多难以置信。据史籍考察,张鲁降曹后,其子皆封列侯,但无张盛之名。《茅山志》卷十五载有南北朝时张陵几个子孙之名,有九世孙一人,十世孙七人,其中二人署籍蜀郡。梁简文帝撰《招真馆碑》,记张陵第十二代孙张道裕在天监二年(503)来虞山建招真馆,修道十余年,地点在江苏常熟。《受箓次第法信仪》收《天师治仪》,为张陵第十三工孙梁武陵王参军张辨所撰。凡此,未有一人居龙虎山。据现存资料,大约在晚唐时,张陵子孙始入居龙虎山。《龙虎山志》卷二“上清宫”条云:该宫原本为“第四代天师自汉中归龙虎山(所)建传箓坛,唐会昌(841—846)中赐额真仙观。”卷六《张谌传》:“二十代谌,字子坚,唐会昌中,武宗召见,赐传箓坛,额曰真仙观。”所云第四代天师(张盛)所建传箓坛,不可信,二十代张谌受命建传箓坛,似近事实。五代时南唐皇帝李璟在龙虎山敕建张天师庙,时人陈乔为撰《南唐新建信州龙虎山张天师庙碑铭》,碑立于南唐保大八年(950),碑中提到的是张陵第三十一代孙张秉一。此后《汉天师世家》所列各代天师,始有史籍可资佐证。据此,张陵后嗣入居江西龙虎山建教,大约始于晚唐。此时即为龙虎宗始建的大约年代。另有一说认为张鲁之弟张卫有子名张盛,不降曹氏,独自携妻去江西龙虎山修道,但史料亦不足。至宋代,龙虎宗获得皇室支持,每代首领(即每代张陵嗣孙)皆被赐号为“先生”。如二十四代张正随,赐号“真静先生”,二十五代张乾曜,赐号“澄素先生”,二十六代张嗣宗,赐号“虚白先生”等,其教派获得大发展,龙虎宗之名遂著称于世,与茅山、阁皂山并称“三山符箓”或“符箓三宗”。绍圣四年(1097),宋哲宗“别敕江宁府句容县:三茅山经箓宗坛与信州龙虎山、临江军阁皂山,三山鼎峙,辅化皇图。”(《茅山志》卷一一)入元,龙虎宗受到更大的支持。至元十三年(1276),元世祖召见张陵第三十六代孙张宗演,次年,敕封其为第三十六代天师,即正式以官方名义承认张陵子孙的“天师”称号;又命其主领江南道教。此后龙虎宗每代首领皆如此制,得到皇帝所给的天师封号和管理江南道教的职权。从而使历代天师的政治地位跃居其他符箓派首领之上,龙虎宗的发展也较其他符箓派为大。这样,天师和他领导的龙虎宗渐渐成为江南诸符箓的中心。元代中后期,以它为中心 *** 江南诸符箓派为一体而组成符箓大派正一道。此后,龙虎宗进入另一发展时期。

正乙派

正一道支派。由清代龙虎山道士娄近垣开启,以江西龙虎山为中心。娄近垣《重修龙虎山志》卷二《官府》条:龙虎山向分紫微、虚靖、灵阳三派,“其师长之称,实同一脉,但无定派命名,使尊卑日久难考。因定四十字。从今至后,三派合一,依次授名。四十字完,许‘辰‘字辈再续四十字,完而复续,以此例垂于永世。”其所定四十派字为:“近远资元运,久长保巨淳。道唯诚可宝,德用信为珍。秉敬宏丹箓,葆真启世人。鸿图赞景祚,圣泽振昌辰。”娄近垣以其名之“近”字为始,表明此派由他所开启。据清顾沅《玄妙观志》可略知其传代情况。该志卷三载:惠远谟(1697—1771)字虚中,号澹峰。五六岁读书,过目成诵。稍长,其家送之入玄妙观,受业于潘元珪(号梧庵)。时主席胡云庵为延师讲学,乃博览儒书,尤潜心道藏。年三十,授道纪司,雍正九年(1731),主龙虎山玉华院事。后二年(1733),京师光明殿成,被选充焚修。时娄近垣主光明殿,远谟师事之,受其法。十三年(1735)潘元珪死,南旋继其方丈席。是年秋,娄近垣以龙虎山缺提点,奏准其往龙虎山署提点之职。乾隆九年(1744),娄近垣以年就衰,招之入都相赞助,明年充御前值季。遇雨肠(月字应为日字旁)愆,行法辄应。娄近垣修《龙虎山志》,参互考订,出力为多。至乾隆十五年(1750)冬南归。乾隆三十六年(1771)卒,年七十五。著有《学吟稿》。《玄妙观志》又载:张资理(1712—1786),字一枝,号友桐,吴邑篁村人。本儒家子,年十一,出家朝真观,为沈坚苍之徒。由儒家言通道德五千之旨。符箓秘典,靡不洞贯。雍正十二年(1734),钦选入都,住光明殿,复从惠远谟受法,为御前值季法官。乾隆十四年(1749)回苏,奉娄近垣之命,往龙虎山领迎华院教事。乾隆四十一年(1776)请假回苏,次年主席玄妙观方丈。祷雨祛邪,颇著应验。乾隆五十一年(1786)卒。张资理后之传达室代不详。《诸真宗派总薄》载此派之“派”字,在“辰”字之后又添二十字,似此派至作《诸真宗派总簿》时,已传四十余代。

全真道

又称全真教,或全真派。为金代北方兴起的三个新道派之一。创始人王囗(1112—1170)。据《全真教主碑》等载,王囗,号重阳陕西咸阳人。家世豪族。早年为儒生,曾中金熙宗武举(或云未中),作过小吏。后遗世隐居。金正隆四年(1159),声言在甘河镇遇仙,得受金丹口诀。从此弃儒为道,开始创教。于终南山南时村掘地为穴,名“活死人墓”,在其中修道两年多。大定三年(1163),毁掉活死人墓,去刘蒋村结庐居住,边修行边传教。大定七年(1167)。烧毁庵堂,前往山东传教。先后收徒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人(后人称“北七真”)又先后在文登、宁海、福山、登州(今蓬莱)、莱州(今掖县),建立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至此,全真道正式建成。因王囗在宁海(今牟平)自题所居庵为全真堂,故世以全真名其教。大定九年(1169),王囗率四徒西返终南,于途中患病,次年逝世。全真道是后期道教中最大的派别之一,较之旧道教有显著特点:(一)三教合一思想比较突出。如王囗在山东所创之五会皆以“三教”二字冠首;规定以三教之经书《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为全真道士必修的经典。他和七弟子的诗文中,三教合一言论更是俯拾皆是。如“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天下无二道,圣人不两心”,“教虽分三,道则唯一”等等。尤以融合佛教禅宗理论最为突出。马钰《神光灿》:“禅为宗,道为祖”,清初全真道士柳守元《玄言正旨序》:玄宗(指全真道)“与禅宗实为相近”。(二)教义中,出世思想十分浓厚。在王囗和七弟子诗文中,极力贬斥人生之价值,宣扬人生是“苦海”,家庭是“牢狱”、“火宅”,夫妻恩爱为“金枷玉锁”,劝人捐妻舍子,“跳出樊笼”,看破功名富贵,学道炼丹,以离“苦海”。(三)在成仙信仰和修炼理论上,一返旧道肉身不死、即身成仙的追求,只追求“阳神”、“真性”不死。认为人之肉体是要死的,只有人的精神才能不死。王囗《金关玉锁诀》:“唯一灵是真,肉身四大是假,”《立教十五论》:“欲永不死而离凡世者,大愚不达道理也。”刘处玄《至真语录》:“万形至其百年则身死,其性不死也。……阴阳之外则其神不死也。”因此在内丹修炼理论上,与道教南宗相反,主张先性后命,以性兼命。以澄心遣欲为真功,以明心见性为首务。(四)在修炼方法上,主内丹修炼,不尚符箓,形成独具特色的内丹理论。在教制教规上,规定道士心须出家住道观,不许蓄妻室。为了约束道士言行,制定各项清规戒律,督促道众严格遵守。这些皆与正一道有很大区别。全真道在金代的发展有限,至蒙元前期,以成吉思汗之召见、宠遇丘处机为契机,在丘处机及其弟子们的推动下,全真道发展至鼎盛。当时全真道宫观遍布北方各省区,“虽十室之邑,必有一席之奉”。此鼎盛局面,自丘处机起,历经尹志平、李志常两任掌教,大约三十年。至元宪宗五年(1255),佛道《化胡经》之争起,元室袒佛,全真道败北。此后元室下令焚毁除《道德经》之外的一切道经,全真教遭受沉重打击,全真道鼎盛局面因之结束。故在张志敬、王志坦、祁志诚、张志仙几任掌教中,处境都较困难。又经历约三十年,元成宗即位,驰焚经之禁,全真道获得正常发展。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平定江南,全国统一。此后,原同源异流而分传于金与南宋的全真道和道教南宗,逐渐认同、融合,至元代中后期,二宗合并的条件渐趋成熟。在南宗道士陈致虚等人的推动下,二宗经过对祖师宗祀的调整,南宗最后并入全真道。合并后的全真道遂成为更大的道派,而与正一道分统天下道教。明代皇室对佛、道采取抑制、约束政策,对道教正一派有所崇奉,对全真道支持较少,全真道自此进和衰落时期。金元时期形成的统一领导核心(以北京白云观为基地)顿然解体。在此情势下,统一的全真道渐次分解成诸多小支派。主要的有“七真派”,即宗祖马钰的遇仙派,宗祖谭处端的南无派,宗祖刘处玄的随山派,宗祖丘处机的龙门派,宗祖王处一的嵛山派,宗祖郝大通的华山派,宗祖孙不二的清静派等。另外,又有一些全真道士分别组成“五祖派”,即宗祖王玄甫的少阳派,宗祖钟离权的正阳派,宗祖吕洞宾的纯阳派,宗祖刘海蟾的刘祖派,宗祖王囗的重阳派。如此众多的全真支派出现,并不表示全真道的兴旺发达,恰好反映它的衰落。它们的形成时间,最早在明代中后期,多数在明后。在明清道教衰落时期,只有龙门派因王常月的阐扬,曾经在清初一度“中兴”,其余各派,大都衰落不振。

龙门派

全真道支派。尊北七真之一的丘处机为开派祖师。《金盖心灯》、《白云观志》记有其传代谱系。称第一代赵道坚(号虚静),第二代张德纯(号碧芝),此两代生于元朝。第三代陈通微(号冲夷),第四代周玄朴(号大拙),下分传第五代张静定(号无我)和沈静圆(号顿空),再分传第六代赵真嵩(号复阳)和卫真定(号平阳),以上五代生于明朝。从诸传记叙中,很难断定是何人在何时开创了龙门派。第一代赵道坚,原为丘处机西谨元太祖随行十八弟子之一,但他随处机在1221年的西行途中,即逝世于西域的赛兰城。他处在全真道尚属幼弱时期,怎能另创其支派。后世龙门道士为了尊他为第一代宗师,遂由《金盖心灯》等对其历史进行改造,将其行谊大大延后。称他于至元庚辰,即至元十七年(1280),受丘处机传初真戒、中极戒。侍其如法行持有成时,又“亲传心印,付衣钵,受天仙戒,赠偈四句,以为龙门派计二十字,即:道德通玄静,……是为龙门第一代宗师。”又称其“修持凡三十年,功圆行满,将示化,始以戒法口诀,于皇庆壬子年(1312)……亲授河南道士张碧芝名德纯。”(《金盖心灯》卷一《赵虚静律师传》)以上所记之传法纪年,皆在丘、赵二人死后几十年,自属虚构。之所以要如此改造丘、赵历史,无非是想将后出之龙门派与丘、赵挂上钩而已。它恰好证明龙门派既非丘处机所创,也非赵道坚所创。尊赵道坚为第一代传戒律师,实为龙门派攀祖的需要。由于赵道坚历史不实,直接影响对第二代张德纯的认定。即使张德纯确属丘处机之裔,他在元代也不可能创建龙门派。因记录元代全真道活动的资料,至今尚保存很多,皆看不出元代有分衍支派的迹象。其后第三代至第六代,生当明世。据载,第三代陈通微,第四代周玄朴,第五代张静定,皆居无定所,而留居四川青城山时间较久。周玄朴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受戒,“是时玄门零落,有志之士,皆全身避咎。师隐青城,不履尘世五十余年。面壁内观,不以教相有为之事累心。弟子数人,皆不以阐教为事。律门几至湮没!住世一百一十年,始得天台道者张宗仁,承当法戒。……于景泰庚午岁(景泰元年,1450)十月望日他适,不知所终。”《金盖心灯》卷一《周大拙律师传》)可见在景泰元年前,龙门派也未形成。第五代和第六代传人,也是游方不定,传人甚少,看不出在他们周围已形成了教团。故何时形成龙门派,尚待进一步研究。至清顺治十二年(1655),王常月至北京,次年三月,说戒于白云观,三次登坛传戒,收弟子千余人。康熙二年(1663),南下江、浙传戒,几年后,再去湖北武当山传戒,从而使龙门组织由这些地区迅速向全国传播,形成龙门派的“中兴”局面。王常月被其徒裔称为龙门“中兴”之臣。这种中兴景象,有的地区延续到乾、嘉之世。龙门派在其传播过程中,又不断分衍出许多小支派。如王常月弟子第八代金筑老人在浙江余杭金筑坪启天柱观派,下传第九代潘太牧(字牧心),递传第十代王清虚(号洞阳),第十一代潘一元(字天崖);王常月弟子第八代陶守贞(号靖庵)在湖州金盖山启云巢支派,下递传第九代陶思萱(号石庵),第十代徐清澄(号紫垣),第十一代徐一返(号隆岩);王常月弟子第八代黄守正(号虚堂),在苏州启太微律院支派,下传第九代孙太岳(号碧阳);王常月弟子第八代吕守璞(号云隐)在苏州启冠山支派,下传第九代吕太晋(号全阳)、鲍太开(号三阳)等;王常月弟子鸡足道者黄守中在云南鸡足山启西竺心宗,下传管天仙,管传金怀怀,金传活死人,再传往往生等。龙门派第九代周太朗(号明阳)在杭州启金鼓洞支派,下传第十代戴清源(号初阳)、高清昱(字东篱)、方清复(号凝阳),戴传第十一代骆一中(字圣哲),再传第十二代蔡阳善(字天一),再传第十三代戴北庄,再传第十四代张复纯;第十代高清昱启天台桐柏宫支派,下传第十一代方一定(字熔阳)、闵一得(号懒云)、沈一炳(号轻云),其后不断传衍,门庭很盛。第十代陈清觉在四川青城山开碧洞宗,历传至民国,已至第二十三代。其他龙门支派尚多,难以枚举。龙门派自清初“中兴”后,一支独秀地传衍不绝,支派愈衍愈繁,地域愈传愈广。其规模不仅超过和掩盖了全真道其他支派,而且在许多省区更取代正一派,故世人有谓“临济、龙门半天下”,确非虚言。

南无派

全真道支派。尊北七真之一的谭处端为开派祖师。谭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全真道祖王重阳之弟子。座于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元世祖至无六年(1269)封“长真云水蕴德真人”,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长真凝神玄静蕴德真君”。据《南无道派宗谱》,以谭处端为第一代宗师,传至第五代宗师杨理信,时至明初,又经胡宗玄、马微善、刘至洞、周妙超、陈仙后、朱立刚,传至第十二代宗师许去乾,时为明末。再由清初第十三代宗师孔云峰,经罗霄远、郑上乘、邢功广、高成岳、曾必先、甄有虚,传至第二十代宗师刘名瑞。刘名瑞(1839—1931),号盼蟾子,隐居于京华桃源观,撰有《道源精微歌》、《盤溪易考》、《敲蹻洞章》、《清静经图注》等书,阐述内丹学,集为《盼蟾子道书三种》刊行,是该派宗师中唯一有著作传世者。刘名瑞自称:“演法于龙门,受法于志无。”似又曾受法于龙门派。该派徒众活动于华北、东北,势力、影响远不及龙门派。

华山派

全真道支派。尊北七真之一的郝大通为开派祖师。郝大通,字太古,号广宁子,全真教祖王重阳之弟子。卒于金崇庆元年(1212)。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广宁通玄太古真人”,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广宁通玄妙极太古真君”。该派活动无系统记载,仅见零星记录。清陈铭珪《长春道教源流》卷七:贝本恒,字常吉,淮阳人。年十七,礼武当袁正遇为师,后师龙门派王常月受戒律。康熙乙亥(1695)结茅武康(浙江旧县,1958年并入德清)之高池山。乾隆乙丑(1745),余杭人延主洞霄宫。乾隆二十三年卒。于《易》学颇有造诣,著有《周易参义》、《黄老旨归》。此处谓其受龙门派王常月戒律,当为龙门派道士,但《金盖心灯》卷四《沈轻云律师传》则谓其为华山派裔。曰:“贝常吉,名本恒,为华山派裔”,与龙门道士沈轻云友善,本恒有弟子李仁凝,号云峰,在沈轻云逝世后,“为封其龛,葬于大涤山之金筑坪”。卷三《樊初阳律师传》亦谓贝本恒为华山派裔,谓其又从樊太初(号初阳)学,“得其宗旨”。《金鼓洞志》又记李仁凝事:“月峰真人者,即世所称妙衷定命真人也,姓李名仁凝,皈依常吉真人为师。隐于云窝山房,好清静,修性炼命,备尝苦楚。性喜洁,最爱花木,精修三十年。”据此,贝本恒乃华山派道士,又曾参学龙门派。他和弟子李仁凝在清康、雍、乾间活动于浙江德清、余杭一带。于此可见华山派活动之一斑。《诸真宗派总簿》第十三,记有华山派之传代派字,前四句为:“至一元上道,崇教演全真,冲和德正本,仁义礼智信。”据此,贝本恒为华山派第十五代,李仁凝为十六代。

嵛山派

全真道支派。尊北七真之一的王处一为开派祖师。王处一,字精通,号玉阳子。全真教祖王重阳之弟子。卒于金宣宗兴定元年(1217)。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玉阳体玄广度真人”,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玉阳体玄广慈普度真君”。1926年北京白云观抄藏之《诸真宗派总薄》,记有该派传代派字,证明该派至那时起尚有传承。但传承及活动情况,未见记载。

遇仙派

全真道支派。尊北七真之一的马钰为开派祖师。马钰,字玄宝,号丹阳。全真教主王重阳弟子。卒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丹阳抱一无为真人”,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丹阳抱一无为普化真君”。1926年北京白云观抄藏之《诸真宗派总簿》中,记有该派传代派字,证明至那时起,该派尚有传承。其传承与活动情形不详。

随山派

全真道支派。尊北七真之一的刘处玄为开派祖师。刘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全真教祖王重阳弟子。卒于金章宗泰和三年(1203)。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长生辅化明德真人”,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长生辅化宗玄明德真君”。1926年北京白云观抄藏之《诸真宗派总簿》记有该派传代派字,其传承、活动情况不知其详。

清静派

全真道支派。尊北七真之一的孙不二为开派祖师。孙不二,号清静散人,马钰之妻,全真教祖王重阳弟子。卒于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清静渊贞顺德真人”,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清静渊贞玄虚顺化元君”。1926年北京白云观抄藏之《诸真宗派总簿》中,记有该派传代派字,不知其传承与活动详情。

隐仙派

全真道支派。又称隐派或犹龙派。尊明初道士张三丰为祖师。张三丰,元末明初人。其名字、籍贯、履历,各家记载不一,传说甚多。据明傅维麟《明书》卷一百六十《异散传》载,张三丰,名君实,字玄一,号玄玄,自号三丰子。辽东义州人。常衣一衲,行经街市,乡村,旁若无人。论三教经书,吐辞滚滚。或三五日,两三月,始一食。登山,其行如飞。元未居陕西宝鸡金台观。一日辞世而逝,后复生,乃入蜀抵秦,游襄邓,往来长安,历陇岷甘肃。洪武初,入武当,登天柱峰。使弟子丘玄清住五龙宫,卢秋云住南岩宫,刘古泉、杨善登(或作澄)住紫霄宫,自结草庐于展旗峰北曰遇真观,营草庵于土城曰会仙馆,令弟子周真得守之。洪武二十三年(1390)拂袖长往,不知所之。明年,太祖遣道士访求,不得。永乐间,成祖又多次派人诏请,亦不获。英宗天顺三年(1459),封其为“通微显化真人”,宪宗成化二十二年(1486),加封“韬光尚志真仙”。张三丰虽传有若干弟子,但生前并未组建道派。宗奉他的道派,由其信仰者组成。据清李西月《张三丰先生全集·道派》,该派称名隐仙派,一称隐派或独犹龙派。并谓张三丰承火龙真人,火龙师麻衣垂先生李和,麻衣师陈抟,陈抟师文始真人尹喜。至陈抟时,又兼得少阳派刘海蟾之传,合老子门下文始、少阳二派而为一。此说荒诞之处甚多,但张三丰曾受陈抟一系的思想影响,或许接近事实。此派形成时间虽不可考,但明清民国时期确有此派承传。《诸真宗派总簿》记有多个宗祖张三丰的道派。有:自然派,三丰祖师自然派,三丰派,三丰祖师日新派,日新派,三丰祖师蓬莱派等八个。三丰崇拜最初兴起于湖北武当山,随着武当道的远播,遂在其他地区分衍出更多的小支派,上述各派反映了这个事实。

广慧派

道教支派。据《诸真宗派总簿》,为南宋道士章哲所创。章哲,“道号广慧,祖居江西南昌府武宁县三十五都顺义卿(疑为‘乡’字之误),石门仙潭人。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二月十九日降生。自幼好道,二十七岁结庵丝罗山,即今太平山也。年五十三岁,端坐而逝”。留传此派。其六十派字,系“民国五年丙辰(1916)八月初八日,由江西南昌府武宁县太平山万寿宫穆善清带来。”

阎祖派

全真龙门派支派。《诸真宗派总簿》谓为龙门“复”字岔派分支,在茅山乾元观。此“阎祖”据清笪蟾光《茅山志》卷九,当为明嘉靖、万历间道士阎希言。该书据明王世贞《囗州续稿·阎道人希言传》称:阎道人者,名希言,不知何许人。自言家山西。年二十七八时,成瘵几死,遇师诲以坐功,得无恙。嘉靖乙未(1535)、丙申(1536)间,去家学道。后从湖北武当至江苏句曲乾元观,顶一髻,不巾栉,身著粗布夹衫。盛暑辄裸而暴日中,不汗,穷冬间凿冰而浴。绝不为人道其所由得,叩之以延年冲举之术,亦不应。唯劝人行阴骘,广施予,勿淫勿杀,勿忧勿恚、勿多思而已。乾元观初极简陋,希言游金陵募资以成殿阁,并引山泉灌溉稻田数十亩。住观五十余年,于万历十六年(1588)卒。传有弟子舒本住、江本实、王合心等。笪蟾光《茅山志》卷九云:舒道人,“名本住,号一庵,金陵人”。“晚而慕道,浪迹诸名胜,至三茅郁冈之下,……结茅而栖。坚意精心,凡十余年。而道人阎希言者,始来自终南,丰腹重颔,不冠不履,舒知其不凡,拜为师。遂相与胼胝,兴复古乾元云。……与江文谷同为希言高足弟子,亨年九十有六。”又云:“江道人,名本实,号文谷,苏州玉田人。早岁弃家学道,万历壬午(1528)至郁冈师希言。尝言人生未尝无死,有尽形骸,人死未尝无生,当存精气,乃于洗心池旁培小阜祀重阳,因迭石塞牖,趺坐于中。谓其徒:每日向牖呼之,应则已,不应则入收敛遗蜕。凡呼之三年,乃不应,启石视之,坐蜕矣。故称为活死人墓。”著有《华阳真诲》行二世。又云:“王小颠,道名合心,常州宜兴人。生而慧辨,通儒术。弱冠居 *** ,即悦水云之士,作方外游,启遍诸名山,访高流,见阎希言,师事之。……先生学博而才敏,构词用意出人意表。”此云师事阎希言,疑当为师事阎希言之徒。笪蟾光《茅山志》卷三所载万历四十一年《神宗为圣母建金箓斋词》、万历四十三年《神宗三辛忏醮词》中,皆有“特命本山乾元观真道士李教顺等,祗就殿廷启建金箓”,“讽诵《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一藏”等语,此李教顺当为阎希言之徒裔。《诸真宗派总簿》记“阎祖派”派字为:“复本合教永,圆明寄象先,……”等二十字,据上记阎希言所传徒裔之辈字,与此相吻合,故所谓“阎祖派”当为阎希言所传之派系。但“教”字后传代情况不明。此后龙门派之宗师系第七代沈常敬(号太和),晚年亦住茅山传道,顺治十年(1653)卒。传有弟子孙守一(号玉阳)和黄守元(号赤阳),为龙门第八代。孙守一又传阎晓峰,为龙门第九代。孙、阎皆住茅山乾元观,但据《金盖心灯》之《道谱源流图》载,阎晓峰“所传后人改皈茅山法派”,表明阎晓峰后已非龙门派。似乾元观所传一直为阎言系之徒裔。

南宫派

全真龙门派支派。由龙门第十代李清秋开启,以广东罗浮山为中心。清梁教无《玄门必读》:“南宫祖李清秋,为龙门第十代孙,得至人传授真道口诀。道成,得证天仙。后秘授曾一贯祖师,法派曰南宫派”。李清秋生平不详。从清陈教友《长春道教源流》卷七可见其传代概况:“曾一贯,号山山,不详何许人。其师李清秋,龙门派第十代孙,得至人传授真诀,一贯传其学,恬修道成,以符药救人。康熙间人罗浮,筑道场于紫霄洞。五十五年(1716),广州旱,当道邀请求雨,雨大注,因委管冲虚观。山中五观,余四曰酥醪,曰九天,曰黄龙,曰白鹤,俱延为住持。后迁紫霄洞道场于酥醪洞,令弟子柯阳桂主之。师自居冲虚,未几羽化。”是为龙门第十一代。其弟子柯桂阳,“号善智,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家世住宦,幼习举子业。……弱冠弃家游罗浮,礼曾一贯为师。”与其师共兴酥醪观。“住山三十余年,度弟子百余人。乾隆十年(1745)六月二十日无疾而终,年五十三。”是为龙门第十二代。其后有童复魁,号慵庵,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为柯桂阳再传弟子,即龙门第十四代。乾隆五十六年(1791)入道于罗浮山酥醪观,时年三十八。复云游二十载,归后被推为酥醪观主持,复被举任道会师之职。嘉庆六年(1801)卒,寿九十八。其徒有江本源,字瀛涛,号松竹山人,广东番禺县人。入道罗浮酥醪观,通儒、释之学,能诗文,士大夫喜与之游。童复魁逝世后,继为酥醪纲住持。为龙门第十五代。又有赖本华,号介生,原名洪禧,字畴叶,广东东莞县人。幼习举业,为诸生,以诗名。后入酥醪观,礼童复魁为师。习静一室,不与人接。年八十余化于观中。有《浮山新志》、《红棉馆诗钞》传世。后有陈铭珪,字友珊,广东东莞人。咸丰二年(1852)副贡生。晚学道于罗浮,派名教友。后修复酥醪观。为该观住持,自号酥醪洞主。为龙门第十七代。光绪七年(1881)卒。传有弟子张永暗等。

金山派

全真道龙门派支派。因发源于山东崂山,又称崂山派。由龙门第四代孙玄清所创。据《玄门必读》等载,孙玄清,字元玉,号金山,又号海岳山人。山东莱州府即墨县崂山人(或谓青州府寿光县人)。自幼在崂山明霞洞出家,礼李显陀为师。后游铁茶山云光洞,遇通源予授以升降天门运筹之法(内丹法)。年十九,即墨县太和真人携住黄石宫,苦炼二十余年,颇有成就。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至北京白云观坐钵一载,大著灵异。赐号“护国师左赞教主 *** 真人”。卒于降庆三年(1569),寿七十三。1926年北京白云观抄藏之《诸真宗派总簿》记有该派传代派字。传承与活动情况未见记载。

西竺心宗

全真道龙门派支派。由龙门第八代鸡足道者所开启。以云南鸡足山为传播中心。据《金盖心灯》卷六《鸡足道者黄律师传》,鸡足道者,来自月支,休于云南鸡足山。自称野坦婆闍,华言求道士。所精唯西竺斗法,称“西竺心宗”第一百代。清顺治十六年(1659)赴京师谒王常月,赐姓名曰黄守中,遂为龙门第八代弟子。《觉云本支道统薪传》下卷《闵大宗师传》称,乾隆五十五年(1790)闵一得携王常月所传大戒书去鸡足山,黄守中犹在,闵以大戒授黄,黄以斗法密术授闵一得,闵归而纂为《大梵先天梵音斗咒》十二卷。黄守中所传“西竺心宗”,实为道教中的佛密派,其法多采用道教符箓派的“云篆”和佛教的“真言”,佛密色彩很浓。其徒多为行迹诡异、身挟绝技的江湖奇士。据载,黄守中传管天仙(派名太清),管传金怀怀(王清楚)、白马李,金传活死人(云大辫,本姓王)、李赤脚、石照山人(章大享),活死人传往往生(郭阳晓),为龙门第十二代。黄又传大脚仙、王袖虎。大脚仙传张蓬头,张传龙门道士(郭来澄)和李蓬头等。十二代后传承不详。

云巢派

全真道龙门派支派。由龙门第八代陶守贞开启。以浙江湖州金盖山为传播中心。据《金盖心灯》卷二《靖庵先生墓表》等载,陶守贞,原名然,字浩然;派名守贞,号靖庵。世居浙江会稽,祖唐应蜀藩聘,遂居蜀。幼孤,随母居蜀。母卒,至浙江吴兴依族侄陶思萱,寻入金盖山修道。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受戒于北京白云观王常月,授以卷册,遣归金盖。康熙十二年(1673)卒。传法给族侄陶思萱(号石庵),为龙门第九代。陶传第十代徐清澄(号紫垣),徐传第十一代徐一返(号隆岩)。一返兼承正一派,法名汉臣。“祷雨祈晴,无不立应”。沈一炳弟子龙门第十二代陈阳复(号樵云)亦曾得徐一返授正一法。其该派分衍为更小支派,传衍于江浙。

天柱观派

全真道龙门派支派。由龙门第八代金筑老人开启。以浙江余杭金筑坪天柱观为传道中心。《金盖心灯》卷二《金筑老人传》:金筑老人者,“字号三见而三异:《洞霄闻人志》载,盛青崖,江南桐城人,明末进士,隐天柱观;《杨氏逸林》载,樵云氏者,桐乡人,姓盛,名未详。明末进士,值世沧桑,高隐大涤,自号退密山人。《菰城拾遗》载,异人金大涤,学富五车,尝自比管、乐。明亡遂隐,初休金盖山之白云居,更号樵云,既归老于天柱金筑坪。……著作颇多,石庵辈梓以行世。”盖为清初一隐君子。曾从王常月受戒,为龙门派第八代弟子。康熙三年(1664)传潘太牧(字牧心),为龙门第九代,潘传第十代王清虚(号洞阳),王传第十一代潘一元(字天崖)。此后承传不详。

金鼓洞派

全真道龙门派支派。由龙门派第九代周太朗开启。传播中心在杭州金鼓洞。据《金盖心灯》和《金鼓洞志》载:周太朗(1628—1711),字元真,号明阳,江苏震泽(今吴县)人。父殁,舍俗出家。初礼龙门第八代孙守一(号玉阳),继礼黄守元(号赤阳)为师,嗣为龙门第九代。后游东南,于康熙三年(1664)来杭州。康熙五年(1666)结茅于西湖栖霞岭北金鼓洞,建屋修真,即后之鹤林道院。于是参玄访道者云集。先后传弟子戴清源(号初阳)、高清昱(字东篱)、方清复(号凝阳)、谢清涵(号宾阳)、金清来(号静灵)、孟清晃(号逸阳)、许清阳等。闵一得云:“当时从师(指周太朗)者,千有余人。闻之轻云子(指沈一炳)曰:全真一派,东华而下,盛自重阳(王囗),历传丘(处机)、赵(道坚)、陈(通微)、周(玄朴)祖,周传张(静定)、赵(真嵩)、王(常月)、黄(守元),……逮我明阳子周律师出,祖道南行。”与诸师“赓扬唱和。玄风庆会,自元而降,殆无有过之者。”(《金盖心灯》卷三《周明阳律师传》)表明龙门派南传后,以周太朗时期为最盛。周太朗弟子中,高清昱去浙江天台山,另开桐柏宫支派。其余住山弟子继续在金鼓山传衍。戴清源传第十一代骆一中(字圣哲),骆传第十二代蔡阳善(字天一),蔡传第十三代戴北庄(派名戴来某),戴传张复纯。时当清道光年间。

桐柏宫派

全真道龙门派支派。由龙门第十代高清昱开创。以浙江天台山桐柏宫(崇道观)为传播中心。据《金盖心灯》卷四《高东篱宗师传》:高清昱,字东篱,祖籍山东宁海州(治牟平),寄居长白。宿学儒。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已七十五,始由台湾至浙江杭州金鼓洞,师事金鼓洞派创始者周太朗(号明阳),嗣为龙门第十代弟子。周授以《南华》、《道德》、《参同》、《悟真》、《华严》、赵注《大学》、《中庸》及《心经》等。居金鼓洞鹤林道院四十余年,从游者众。雍正十三年(1735),出主天台桐柏山崇道观讲席,后启桐柏宫支派。乾隆三十三年(1768)卒。著有《台湾风俗考》三卷。高清昱传弟子沈一炳(号轻云)、方一定(字熔阳)、闵一得(号懒云),为龙门第十一代。沈一炳传弟子陈阳复(字云樵)、周阳本(字梯霞)、费阳得(字丹心),为龙门第十二代。他们又多开启更小的支派。陈复阳开启余杭南湖三元宫支派,门下有阮来宗、杨来逸、钱来玉、鲍来金等;周阳本开启余杭铜山半持庵支派;费阳得开启归安(吴县)射村开化院支派。方一定下传弟子十二代顾阳昆(字苍州),顾传十三代王来真(号峄阳),开启苏州裴嫁桥斗母宫支派。闵一得下传弟子也很多,其徒孙辈王来因等又宗祖他开启觉云支派。他本人学综三教,著述甚丰,是清代少有的著名道教学者。

霍山派

全真道龙门派支派。创始人张宗囗。《诸真宗派总薄》载:“云樵真人姓张名宗囗,字耕云。系山东登州福山县人。由光绪甲申(1884)秋间,重赴白云观传法。门下弟子等因徒众人繁,叩 *** 遵‘宗’字为第一代号。”据《白云观志》,张宗囗,又名圆囗,字耕云,为龙门派第十九代律师。光绪十三年(1887)逝世。传法给龙门派第二十代律师刘素云。《刘素云道行碑》云:刘素云,法名诚印,河北东光人。自幼好善,儒道兼优,拜十九代方丈张耕云为师。同治十年(1871)募捐五千余金为其师之传戒费,受戒者三百余人。后又募捐银刻印经板和重勒观内碑文。继任龙门派第二十代律师,又为霍山派第二代传人。光绪二十年(1894)卒。《诸真宗派总簿》载有该派“宗诚信崇绪,修善法德超,……”等四十派字。但刘诚印(素云)之后传给何人,不见记载。

闾山三奶派

净明派或正一派的分支,为民间道派。该派源于陈靖姑(奇仕妈)的民俗信仰,相传福建古田县东地名临水,于五代时有陈姓世代为巫,陈靖姑亦一女巫,父陈昌,母葛氏,教以巫鬼道之术,陈靖姑与其结谊姐妹,巫相兼,习武修道,由巫师而神,乡人祀之。据说她曾师从闾山法主许真君,得许旌阳之秘诀,又从龙虎山张天师学道,得斩妖宝剑。陈靖姑信仰的《大奶灵经》云其“传法闾山,显迹古田”,南宋时福建一带建有奇仕妈宫、临水夫人庙。泉州奇仕妈祀陈、金、李三夫人,为授胎、护产、育婴之女神,香火较盛,且有“观音签”,并以妈祖配祀,至今尚存。福州的三奶夫人为陈靖姑、林淑靖(林九娘)、李三靖(李三娘);古田顺懿祖庙中祀顺天圣母(陈靖姑)、左祀江夫人(俗称虎奶)、右祀石夫人(俗称二奶)。台湾有十六座临水夫人庙(包括台北市临水顺天堂、台南市临水夫人妈宫、高雄县三奶宫、南投县顺懿宫、台中市临水宫、宜兰县靖安宫等到),皆为道观,属三奶派道教。台湾道士多属正一派系,其中乌头司公为天师道,红头师公为闾山三奶道。要之,闾山三奶本为道教民俗信仰,在大陆至今犹存,台湾民间道派兴盛,遂发展为民间道教之一。

更多中国道教流派(道教最古老的宗派)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