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北京阳台山主峰(北京市妙峰山),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北京阳台山主峰(北京市妙峰山)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北京阳台山主峰(北京市妙峰山)

阳台山属于北京的上风山水,是一处以妙峰山古香道为主线的景区。小长假期间,随着疫情闷在城里的人们,到山中放飞。走走停停,很晚才到达阳台山。

进入景区后,古香道一路向上。这条古道属通往妙峰山的中北道,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北道最为繁盛,尤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到十五的庙会期间,成千上万的香客,沿阳台山古香道抵达金顶妙峰山,场景十分壮观。全程20余公里,沿途有多个供香客饮水休憩的茶棚。

遇到的第一座茶棚名响墙茶棚,响墙就是能听到大山回音的地方。响墙茶棚年代久远,从乾隆五十二年延续至中华民国。光绪二十三年重修,设北大殿3间及配房10余间。

过大水涧,一块骆驼石赫然在路侧,因石上有双峰,石首昂立,形似骆驼而得名。可惜驼首早已残断,看不出骆驼的形状,只有3个红色大字依旧醒目!

再往上是朝阳院茶棚与金山寺。朝阳院茶棚相传始建于道光年间,最著名的是供奉在神案前的喜神“小儿像”,俗称“傻哥哥”。喜神喜欢吸烟,故过往香客就多以香烟敬献,现茶棚复建于1997年。

金山寺为进香古道最大的一处景点,传说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金水院,以金山泉、古银杏、玉清殿关帝爷“三绝”闻名。现寺院山门紧闭,据说处于扩建后的烂尾状态。庙旁有一处泉水,接水的人排起了长队,原来是纯正的金山泉!!

金山寺北侧的金仙庵,原也是著名的天津崇修堂茶棚。相传清慈禧太后的表妹金仙姑娘,因婚后家中不睦,削发为尼,隐居于此出家。门开着但谢绝参观,门前卖些水及小食品。

从金仙庵进入古香道,上行不远遇“善来金阶”题刻。原山间土路,路途难行。相传在清同治年间,慈禧太后要去妙峰山进香,太监安德海为讨好慈禧太后,斥巨资铺石筑路,重修了此道,成了“一两银子一块石”的金阶。功在后人!!

感觉过金山寺后,才是真正登山的开始,古道随山势逐渐升高,路漫漫其行远。刚踏上这古道,由大大小小的石块铺成,还赞叹它与大山的自然融合,古朴归真,但走过一段后才感知石头铺就的路,高低不平,走的时间长了吃力难行!!

瞻云庙处,乱石成堆,一块“瞻云妙”石刻依稀可见,据考还是明代文人手迹,古人好雅兴,自然是登高瞻云之佳处。刻石西侧石台原还有一座山神小庙,应为瞻云庙之由来。

到玉仙台茶棚时,已过半山腰高处,原有房数十间,前殿奉灵官,配奉江蟒爷、山神爷、傻大爷与土地爷。院内正殿奉天仙、子孙、眼光娘娘。当年风光早已不在,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一处观景品怀的遗址。

桃花山杏次第开放,古香道穿越花海群山。茶棚遗址,名人轶事,历史的天空。沿路怪石嶙峋,山峰绵延起伏,有种山里特有的浪漫!

瓜打石拔地突起,高达7米,巨石外倾而悬,仿佛风一吹就要刮倒,然千百年来欲坠不坠,令人惊叹。原来是“刮倒石”的谐音啊!

读着沿途的人文标识,如漫步长河,登山的脚步轻松不少!状元石由三块巨石围成一个夹道,与状元又有何关系呢?原来是山脚下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为了专心致志地学习,在巨石旁搭了一个窝棚,夜以继日地攻读,考中状元,一举成名,故而几块石头也出名了!!

又经哈蟆石与饭台子,但并没有看出哈蟆的形状。而饭台子其实也是一处茶棚,只是由当地村民提供的收费茶棚,而其它茶棚则是慈善免费茶棚。

终于到达峰顶的妙儿洼茶棚,原有房七八间,现遗迹无存,只立有一块牌子。山顶是海淀与门头沟的交界,登顶后是一片视野相当开阔的观景台,还有些简食摊点,一条公路伸向远方。

沿公路不远处是阳台山主峰,海拔1278米,是临近平原的第一高峰。阳台山因山峰顶部宽广而平坦故名。考虑到返程等,已没有勇气与时间再往前行,只能留点小小的遗憾!

一块红色交通线的牌子,指引到达妙峰山下的涧沟村。翻过山顶,妙儿洼茶棚到涧沟村有数公里的路。有村民在田间劳作,这一带大多种植玫瑰,等待那最浪漫的季节,再抽时间走走这段古道!

阳台山妙峰古道,山路高而平缓,明显比别处的古道要宽得多。顺原路下山,到金山寺时又特意绕路,看过鹰嘴石和日潭湖两处景致后,轻松返程!!

更多北京阳台山主峰(北京市妙峰山)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