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日思夜想的辫儿哥哥?《探清水河》凄惨程度不亚于梁祝。”抖音短视频 Logo
抖音几乎是追赶潮流的年轻人必备的手机 App,在这样一个充斥街头文化、咖啡文化等十分“洋气”的潮流短视频软件中,竟然惊为天人地火了一位相声演员——张云雷,连郭德纲都称张云雷为“抖音表演艺术家”。
张云雷火的同时,也带火了一个传唱了近一百年的北京小曲《探清水河》。
探清水河是一首北京小曲,地道的北京民间艺术。最初一版曲成应该在清末时期。歌词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当时京城蓝靛厂火器营(火器营即古代军火库。北京地铁十号线现仍有地铁火器营站。据郭德纲说其对应的具体地址是现在的北京市海淀区昆玉河小区),但故事的真假已无从考证。看过电影《智取威虎山》的朋友可以回忆一下,杨子荣在伪装成土匪进入土匪窝后跟土匪们唱过这么几句“提起了宋老三,两口子卖大烟......”一边唱一边用盒子炮打节拍,很带感。其实这唱的就是探清水河。
「良曲俊存」
这一版是原汁原味的北京小曲,您戴上耳机闭上眼镜听,仿佛就看到了老舍先生《茶馆》里描述的一幕幕情景。江湖艺人端坐台上,在三弦的伴奏下,京腔京韵地将清水河的故事娓娓道来,此时您正坐于台下,与三五知己好友提笼架鸟,品茶聊天。享受这老北京生活中惬意的一刻。
赵俊良北京小曲专辑《良曲俊存》但这种字正腔圆的唱法并不能被所有人所欣赏(确切说只能被少部分人所欣赏),大部分年轻人觉得这种唱法听起来“硌耳”。其一重要原因在于老先生唱曲“不倒字儿”,因为“倒字儿”是北京小曲中最大的忌讳。(举个例子解释何为倒字:一句唱词比如“桃叶儿尖上尖”,其中“叶”字发音为四声,若您唱的时候给唱成了“桃噎”,“桃爷”,“桃野”,这就算“倒字”,在旧时艺人如果唱倒了字,说明艺人学艺不精,火候不到家,会被观众叫倒好。)
因最初版的《探清水河》以这种规矩的北京小曲唱法,故其流传的圈子有限。
德云社改良
接着就是德云社版本的,德云社的我听过五版,郭德纲版,陶阳版,闫云达版,张云雷的传统版和张云雷的吉他版。前四版其实都师承郭德纲。
郭老师是个有争议的人,但其对传统曲艺做出的保护挖掘这方面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郭对传统的探清水河的曲韵进行改良,并删去了四更里涉及到18R的内容。听起来既不牙碜,又使它能进一步符合大众的欣赏标准。
然后就是张云雷的吉他版
个人感觉张云雷的柳活儿造诣极高,唱功在德云社可以说是头牌。再说这个吉他版。据我所知他是第一个将传统的探清水河加上流行元素的人。这首用吉他代替三弦伴奏的探清水河仍保留了部分三弦的旋律,但是却让这首传统小曲听起来有些民谣的风格。又进一步促进了这首小曲在观众间流行。
德云社相声演员张云雷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注:张云雷的吉他版发布自他自己的微博@小辫张云雷,是他录了个完整版视频自己剪切掉了一更到五更的唱然后上传的。删减的原因是完整版太长,微博视频上传不了。)
背后的故事堪比《梁祝》般凄美
《探清水河》是流行于北京海淀区火器营村的叙事歌曲,讲述了清末民初发生在火器营村的一个凄惨的爱情故事。据郭德纲介绍具体地址是现在的北京市海淀区昆玉河小区。
昆玉河小区的清水河 图片来源:携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青年男女,女的叫大莲,男的叫小六,大莲因为父母抽大烟耽误了婚姻大事,喜欢上了小六,两人夜晚幽会被父母发现受到责罚,大莲一时想不开跳了清水河,而小六受不了大莲的离开,也随她一起跳了河,一对年轻人成了苦命鸳鸯,后来用这首曲子来纪念两人真挚的爱情故事。整首曲子详细的描述了事件的整个过程。在让我们得到听觉享受的同时,又能了解到整个事件的过程。
清末民初时期,《探清水河》有众多版本,《探清水河》最后唱词部分。小六和大莲这对痴情的人都没有一个好的结局。最主要的目的是教育子女要安分守己。在当时年代,故事传唱开始,并不是为了歌颂爱情,而是为了遏制自由恋爱!
老戏本《探清水河》但是令当时的人没想到的是,现如今,《探清水河》这个小曲竟然变成了宣扬自由恋爱的小曲。
并且在一百年后,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文字编辑:许文达
排版设计:许文达
文章封面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文章发表日期:2018年5月21日
允能社,还给你所有的笑声
投稿邮箱:yunnengs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