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视频号上的内容会比抖音显得更真实一些?
从11月25日开始,中国微信用户开始频繁在朋友圈、微信群分享他们拍摄的即时视频号内容,这些未经过复杂剪辑的内容,引起了大量的传播。电厂记者观察到,播放量最高的视频有784万次观看。
但抖音还是那个抖音。
虽然同为短视频平台,视频号和抖音两者的底层逻辑完全不同。抖音依靠的是算法推荐,而视频号背靠微信的社交关系。
这决定了两者在内容上的不同。
2019年,张小龙组建视频号团队。这一年,短视频赛道上的格局是两强争霸,抖音的月活4亿,快手月活3亿。此前腾讯曾推出过不下17个短视频产品,都没有在市场上溅起水花。
腾讯旗下短视频矩阵(不完全统计)|图片来源:36氪而截止到2022年6月,根据QuestMobile数据,视频号的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超过抖音、快手达8.13亿,位列短视频赛道第一。
图片来源:QuestMobile第三方平台的数据可能是不准确的,而腾讯也从未公布过视频号的活跃用户数据。但是根据2022年Q2财报,视频号的总用户时长已超朋友圈总用户时长的80%。当时微信月活用户是12.99亿,而在最新的Q3财报中,这个数字增长到了13.09亿。
纵
腾讯推出视频号
和抖音不同,视频号天然拥有微信带来的流量红利以及与之强绑定的社交关系,这决定了视频号打法的差异化。
抖音的slogan“记录美好生活”反映出了它的价值观。换言之,只有美好的生活才值得被记录。
从算法来看,抖音是以基于算法的兴趣推荐为核心,这可以在一开始就抓住用户的注意力。用户发布的内容会进入一个漏斗模型。最初是一个200-300人的流量池,根据观看时长、点赞、评论等数据,筛选出优质内容,加大推荐权重,进入下一个更广的流量池中。
这种做法类似于“养蛊”,可以高效地筛选出所有内容中最强的那一个。但带来的问题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只有最头部的内容创作者可以被看见,腰尾部的内容创作者很容易流失。
2021年的微信公开课上,视频号团队成员数次提到了两个关键词:真人和原创。当时视频号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进来的内容都是原创的,真人创作的。这样的内容更有烟火气,让用户觉得它跟这个内容是紧密关联的。”
微信的流量分发有着“去中心化”的特点,其核心是基于社交关系链的分发。道理也很简单,在私域语境下,无论内容好坏,你的亲戚、朋友始终会关注你发布的内容。
这与朋友圈一致,微信始终抱着“人人皆可创作”的出发点。而从自我真实生活出发的内容创作,就是门槛最低、也最有价值的内容之一。
在抖音崛起之初,就用平台定义的算法作为内容分发核心,直接抓取了用户的注意力,一举打破了社交网络辛苦构建的社交关系护城河。但是成也算法,败也算法,算法带来的问题是内容同质化,容易让用户产生审美疲劳。如果你对某一类视频表现出某些的特征,例如反复观看、点赞、评论等。算法就会认为你喜欢这类视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你就会被反复投喂这类视频。
更关键的是,算法机制是弱社交连接,决定了用户和创作者不可能建立真实社交关系。
而在以社交关系为核心的内容分发中,创作者本身是掌握分发权力的。他的社交关系越强、粉丝越多,他掌握的权力也就越大,平台被相对地排除在外。
从内容角度来看,以流行度为目标,抖音上的内容主要以娱乐搞笑、帅哥美女、洗脑音乐和舞蹈为主。这使得抖音迅速占领了一部分年轻人的心智。也在大众认知中,成为一个 *** ,很难做好具有媒体属性的内容。
同时,相对记录真实生活而言,娱乐化的内容门槛更高。从脚本、表演到拍摄,都有一套相对固定的流程。因此更难反映突发事件。
而作为国民级App的微信而言,它不可能只针对某一群体,需要尽可能广地覆盖所有微信用户。张小龙在2019年组建视频号团队时,给视频号的定位是视频化的微博。
作为社交媒体,“社交”和“媒体”是微博的两个关键属性。相比抖音,它是更开放全面的内容平台,有文字、图片,也有视频。尽管微博的增长缓慢,但时至今日,依旧是中国最大的舆论广场。
从审核角度来说,因为庞大的作品量,抖音有着非常严苛的审核标准,会把视频还原成一帧一帧,依靠算法识别是否有违规现象。算法识别精度终究有限,以此也出过不少笑话。例如抖音就曾经封禁了刘耕宏的直播间,因为算法将胸肌发达的刘耕宏识别为了色情内容。
视频号当然也存在审核。但在审核期内,虽然视频不会进入流量池,但创作者仍然可以把视频分享出去,相对拥有一个窗口期。
张小龙曾经给视频号下过一个定义——是人人都可以创作的短内容平台,它是一个公开领域的内容平台。在2021微信公开课上,他提到:“视频号的意义,视频还是其次,更重要意义是有一个号在这里,通过这个号每个人都有了一个可以公开发声的身份,将来他发声的内容可能是视频,也有可能是直播的一些东西,账号的意义在这里会更大一些。”
在今天,这个意义可能更大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