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十二个“月”加起来,从来就不等于一年。
若想将真正意义上的年、月、日放在一套体系中,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倘若只求“精准”,不考虑实际使用,那就可能出现:
下午还是二月,临近傍晚突然变成三月了……前些年四月春光明媚,这几年四月大雪纷飞了……跨年的时点每年不同,不上网查都不知道几点几分几秒敲钟……为什么公历貌似可以平衡年月日呢?因为“月”的概念实际上被换掉了,公历的“月”早已和月亮没什么关系。比如
今年2月15日月圆,可能明年2月5日就月圆了……在公历的计算规则中,本质上只处理“年”和“日”之间的关系,所以只需要通过“闰日”来调整偏差。多出来的那天,原本插到哪个“月”都一样,毕竟历史上“月”的天数可以人为修改。
在农历的计算规则中,既要处理“年”和“月”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月”和“日”之间的关系,所以既要有“闰月”,每个“月”的天数也不能固定不变。
因为“年/月/日”原本的意义,在农历中都一直保留着:
年,对应地球公转周期,在感知中表现为季节变化月,对应月球公转周期,在感知中表现为月相变化日,对应地球自转周期,在感知中表现为昼夜变化现实中,为了便于普通人使用,历法总会载明具体哪年多少个月、哪个月多少天、哪年多少天…… 这个“多少”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总会设置成整数,否则就会出现前面提到的那些混乱。
然而,对于天体运行的周期而言,没有哪个周期是哪个周期的“整数倍”。
一个回归年,大约是365.2422日一个回归年,大约是12.37个月一个朔望月,大约是29.27-29.83日若想将真正意义上的年、日放在一套体系中,就必然要有针对“年”的“闰日”,例如公历。
若想将真正意义上的月、日放在一套体系中,就必然要有针对“月”的“闰日”,例如 *** 历。
若想将真正意义上的年、月、日都放在一套体系中,就必然还要有“闰月”这回事,例如中国的农历。
相关阅读:
除了汉语以外,还有其他语言用作为天体的「日」「月」来表示时间的吗?40 关注 · 6 回答问题英语、德语、荷兰语:「日」不相关,「月」相关
表示天体太阳:英sun、德Sonne、荷zon表示白昼时间:英day、德Tag、荷dag两组分别由不同的词源演变而来。
表示天体月亮:英moon、德Mond、荷maan表示月转周期:英month、德Monat、荷maand两组词源相关,但已分化为不同的词。其中荷兰语maand还保留了表示月亮的含义。
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日」不相关,「月」弱相关
表示天体太阳:法soleil、意sole、西sol表示白昼时间:法jour、意giorno、西día两组分别由不同的词源演变而来。
表示天体月亮: *** e、意luna、西luna表示月转周期:法mois、意mese、西mes两组也是分别由不同的词源演变而来。其中,前一组在书面语中作为语素还残留着一点表示月份的含义,但更多延伸指黑夜、暗影。后一组几乎已完全不再有表示月亮的用法了。
原问题:为什么农历误差如此之大,能闰一个月?
延伸阅读:
如何看待 2022 北京冬奥会按照国家名称汉字笔画顺序进场?
为何日语中的闪电要写作「稲妻」,有什么渊源吗?
多邻国,免费学习英日韩德法西等40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