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海子死前的诗(诗人海子生前状况),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海子死前的诗(诗人海子生前状况)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海子死前的诗(诗人海子生前状况)

1989年3月26日,诗人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生命永远的停在了25岁,海子的逝去是中国现代诗坛不可填补的巨大损失。海子生前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中说道: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至今,海子已经去世28年,在春光中,并未有十个海子复活,他依然长久地沉睡。如今,海子已经脱离了自身而直接成为诗歌精神、诗人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如海子一样英年早逝的诗人不在少数。他们的生命如流星一般转瞬,但他们所留下的诗篇却光焰万古,不废江河。国之学小编在此,向大家介绍下中国历史上十位英年早逝的诗人及他们的代表之作。

曹丕(187—226)

曹丕即魏文帝。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文学家。公元220—226年在位。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享年39岁。曹操次子。代汉称帝,都洛阳,国号魏,建元黄初。

自从《世说新语》中编造了曹丕逼迫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之后,曹丕在普罗大众心中的形象,便似乎是一个嫉恨曹植才学,一直迫害曹植的小人形象,更遑论诗人形象,但其实,历史上曹植在曹丕去世六年后方才离世,而且,曹丕爱好文学,创作和理论都有成就。其诗在形式上受民歌影响,语言通俗,描写也较细致,其诗作《燕歌行》是文人七言诗中最早的优秀之作。所著《典论·论文》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著作。有《魏文帝集》,已佚,后人有辑本。

明末大儒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评价曹丕与曹植之诗时曾说:“曹子建铺排整饰,立阶级以赚人升堂,用此致诸趋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纸挥毫,雷同一律。子桓精思逸韵,以绝人攀跻,故人不乐从,反为所掩。子建以是压倒阿兄,夺其名誉。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中略)曹子建之于子桓,有仙凡之隔,而人称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论大抵如此。”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善哉行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度宫中商。

感心动耳。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

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使我心愁。

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王勃(650或649—676)

唐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父,渡海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他和卢照邻等皆企图改变当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诗风(见杨炯《王子安集序》)。其诗长于五律,偏于描写个人经历,多思乡怀人、酬赠往还之作,风格较为清新流丽。其文多为骈体,重辞采而有气势,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以《滕王阁序》尤为著名。有《王子安集》。

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珮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李贺(790—816)

唐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韩愈曾为之作《讳辩》。和沈亚之友善。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诗中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但也有刻意雕琢之病。有《昌谷集》。

苦昼短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

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

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刘希夷(651—约679)

唐诗人。字庭芝,汝州(今属河南)人。高宗上元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从军,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白头吟》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宋之问欲据为己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死时不到三十岁。原有集,已失传,《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代悲白头翁(一作白头吟)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王令(1032—1059)

北宋诗人。字逢原,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以教书为生。其诗语言粗犷,风格劲健,颇受韩愈、卢仝影响。《梦蝗》、《暑旱苦热》等诗,或描写社会生活,或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为时所称。王安石甚推重其文章和为人。有《广陵先生文集》、《十七史蒙求》。

春晚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暑旱苦热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高启(1336—1374)

明诗人。字季迪,长洲(治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与杨基、张羽、徐贲齐名,称“吴中四杰”。明洪武初, *** 预修《元史》,为翰林院国史编修。授户部右侍郎,不受。后被太祖借故腰斩。其诗豪放清逸,诗中强烈的个性色彩,颇引人注目;部分作品对民生疾苦有所反映,对明的统一也有歌颂。是明代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又能文。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附《扣舷集》词)。

梅花九首·其一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梅花九首·其九

断魂只有月明知,无限春愁在一枝。

不共人言唯独笑,忽疑君到正相思。

歌残别院烧灯夜,妆罢深宫览镜时。

旧梦已随流水远,山窗聊复伴题诗。

陈子龙(1608—1647)

南明抗清将领,文学家。字卧子,号大樽,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进士。曾与夏允彝等组织“幾社”。南明弘光帝时任兵科给事中,见朝政 *** ,辞职归乡。清军破南京后,在松江起兵,称监军。事败,避匿山中,结太湖兵抗清。组织松江第二次起义失败,在苏州被捕,乘隙投水死。其文学主张继承后七子传统,有复古倾向。清兵南下后所作诗歌,感时伤事,悲愤苍凉,风格一变为云间诗派首席,前人誉为“明诗殿军”,并对清代诗歌与诗学产生较大影响。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清词中兴的开创者,有《陈忠裕公全集》,另编有《皇明经世文编》。

辽事杂诗

卢龙雄塞倚天开,十载三逢敌骑来。

碛里角声摇日月,回中烽色动楼台。

陵园白露年年满,城郭青磷夜夜哀。

共道安危任樽俎,即今谁是出群才!

秋日杂感

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

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

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

夏完淳(1631—1647)

南明抗清将领、诗人。原名复,字存古,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十四岁从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允彝兵败自杀,又与陈子龙等倡义,受鲁王封为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昜军事。昜败,他仍为抗清而奔走。被捕后不屈被杀。所作诗赋,抒发政治抱负,反映其斗争经历,悲歌慷慨,有《南冠草》、《续幸存录》。

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即事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黄景仁(1749—1783)

清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人。家贫,早岁奔走四方,以谋生计。后捐为县丞,未补官而卒。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的情怀,也有愤世疾俗的篇章。七言诗较有特色。亦能词。有《两当轩全集》。

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绮怀十六首·其十五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苏曼殊(1884—1918)

中国文学家。原名玄瑛,字子穀。后为僧,号曼殊。广东香山(今中山)人。留学日本。漫游南洋各地。能诗文,善绘画,通英、法、日、梵诸文。曾任报刊翻译及学校教师。与章炳麟、柳亚子等人交游。参加南社。其诗多感伤情调。小说运用浅近文言,描写爱情故事,颇细腻生动。有《断鸿零雁记》、《碎簪记》等作。还翻译拜伦、雨果等人的作品。另撰有《梵文典》,今不传。有《苏曼殊全集》。

本事诗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本事诗

相怜病骨轻于蝶,梦入罗浮万里云。

赠尔多情诗一卷,他年重拾石榴裙。

更多海子死前的诗(诗人海子生前状况)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