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根据最近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开是大势所趋。锦州想要继续保持比较严格的清零状态,都要专门发出通告跟市民去交流。以前是绝对不会发这种通告的。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疫情防控政策放松,已经是一个大势所趋了。
但是很多朋友最近发现,各地的政策还会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有些大城市,继续提出很严格的要求。我朋友家乡的小城市,连续取消了十多天的外地航班。
他们很疑惑,说这是在公然拒绝吗?
其实不是的,因为中国太大了,每个地方的情况不同,医疗资源、经济状况、疫情状况都不一样,所以防疫指挥者的政策也不一样。
而且,所有的公共政策,只要延续一段时间,都会有它的惯性,不管是在观念上、方法上、利益上,都会有惯性。
我们经常讲,高速公路上的收费站,只要一旦修起来,就很难拆掉。任何一个公共政策,只要推行一段时间,就会产生围绕公共政策的利益结构,而调整公共政策,很多时候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问题、科学问题,也涉及到一个利益再分配的问题。
船掉头需要时间,尤其像中国这么大的船,掉头一定是需要时间的。
在掉头的过程当中,各个地方肯定有不可避免的一段时间,处于不一致,甚至不要说跟别的地方的配合和衔接,自身都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混乱状况。这种混乱,是所有政策转向过程当中,都不可避免会出现的,所以大家也要为此做好准备。
我们这个国家,既不能完全牺牲经济来搞疫情防控,也不可能像欧美这样,为了经济完全放弃弱势群体,既要照顾穷人谋生的需要,也要照顾老人和身体不好的人。
那么在这个政策转型期,普通人应该怎么办,才能更好的照顾自己和家人?
第一点,我还是觉得要普及疫苗,围绕国产疫苗,也有一些争论,我个人还是挺有信心的。我当时是有机会打打国外的疫苗的,但还是选择国产疫苗,我们全家打的都是国产疫苗,我觉得还是要相信自己的国家。
第二点,我觉得对于口罩、对于卫生习惯,也一定要做到位,其实像日本社会它很多地方已经不要求戴口罩了,但他们仍然戴口罩。新加坡始终是在大多数公共场合都是要做戴口罩的。我觉得口罩和消毒还是要延续下来的,尤其是公共场合戴口罩,应该是一个强制性的义务。
口罩已经被明确验证有效了。大家想想带口罩的这几年,普通感冒是不是都比以前少了?说一千道一万,不感冒是不是比感冒要好?
在未来防控政策转换,我个人觉得,中国社会应该也会有1~2个月会面临一些轻症或者无症状很普遍的情况。咱们都把话说的实实在在的,所有的政策都有代价。
大家也问过我担不担心,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也很担心。但是这是大势所趋,不是个人来选这个事情对我是不是最有利。长期封闭我们坚持不了,国家坚持到这一步,毒性已经不强了,我们已经很幸运了。
说实话,方舱这些东西,修完以后,很有可能就是一次性的,但公共卫生意识,它有可能会让中国人在很长的时间内都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