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1、简述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答: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涉及一部分非 *** 公共组织的 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
2、简述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类型。
答:(1)线性结构;(2)职能结构;(3)线性—参谋结构;(4)矩阵结构。
3、简述一手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
答:(1)无结构访谈法(2)实地观察法(3)非参与观察法(4)参与观察法
4、公共政策的个案分析方法的步骤
答:A 明确个案研究的目的和内容;B 制定研究计划; C 实施个案研究; D 整理分析材料,形成结论。 E 起草研究报告
5、公共政策的个案研究的证据来源包括
答:A 文献 B 档案记录 C 访谈 D 直接观察 E 参与观察 F 物理人工制品
第二章 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1、简述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
答:(1)公共问题的形成。(2)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3)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
2、简述中国 *** 的政策变成国家意志的法定程序。
答:(1) *** 中央与国家机构联名发布政策。(2) *** 中央提出政策创议。(3) *** 决策以党提出的政策原则为依据。
3、简述行政决策的定义与当代中国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
答: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权力和职能范围内,按一定程序和方法做出的决定,包含以
下形式:①行政法规;②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③部门规章 4、简述公共政策与法的联系。
答:(1)在法治国家,公共政策与法的制定和执行主体都是公共权力机关。
政策和法都是国家意志的表现法和政策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标准。都是国家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工具。在法治国家,法和政策的制定可以具有相同的程序5、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答:(1)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性;(2)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统一;(3)应然与实然的统一;
(4)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6、社会政策的核心价值
答:社会正义;社会公正;社会协调;社会稳定 7、阐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1)管制功能。(2)引导功能。(3)调控功能。 (4)分配功能。
第三章 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1、试述公共政策主体系统的构成。
政策制定系统。该系统居于整个系统的核心地位。其基本功能是:认定政策问题; 确认政策目标;组织政策方案的设计;主持审议备选方案并最终进行政策抉择;完成政策合 法化程序并正式发布政策。政策执行系统。该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为政策方案的实施做好准备;有效实施政策方 案;分析和总结执行情况。间接主体系统。其基本功能是: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提出公共问题;影响公共政策 制定;影响并改变政策环境;填补政策直接所无法达到的空间。2、简述社会团体、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的作用。
答:(1)政策信息沟通(2)影响并制约公共决策(3)稳定公共政策秩序(4)角色替代 3、简述大众传播对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
(1)推动公众议程尽快转化为政策议程;(2)价值取向和利益导向的引领者;(3)构建“第二现实”。
4、简述大众传播对提出公共问题的推动
(1)监测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和提出公共问题;(2)促进信息交流,释放社会多元诉求;
(3)制造“焦点效应”,催生热点公共问题
5、简述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
公共政策是环境的产物。对于具体的政策主体系统来说,存在两种不同的政策环境:一种是 政策系统所处的一般环境,包含地理自然环境; 经济环境; 政治法治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国际环境,其中经济环境对于公共政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种是具体环境。
6、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公共决策体制的特点。
当代中国实行的公共决策体制是由中国 *** 领导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民主集中制是人大制度的组织原则。7、试述政策系统运行的主要步骤。
答:(1)利益输入。(2)利益综合。(3)政策形成。(4)政策发布。(5)政策执行。(6)政策反馈。
8、试述大众传播对公共政策评估和调整的影响。
答:(1)及时收集和反馈公众对政策的意见。(2)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政策评估。(3)推动公共政策的及时调整。
第四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1.简述政策过程的渐进主义模型。
答:(1)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 *** 活动的持续(2)决策者把决策看做一个典型的一步接着一步、永远没有完结的过程。
2、简述政策过程的精英模型。
答:(1)社会分为有权的少数和无权的多数。(2)统治人的少数不代表被统治者的多数。(3)非精英只有接受精英的基本观点,才能进入统治集团。(4)精英们在社会制度的基本准则和保持现代社会制度不变等方面意见一致。(5)国家政策并不反映民众的要求,而只反映盛行于精英中的价值观。(6)精英对民众的影响多于民众对精英的影响。
3.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 *** 为了解决有关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自的、 指标和效果。特征:(1)问题的针对性;(2)未来的预期性;(3)目的的多元性 4.简述集团主义政策过程模型的基本命题。
(1)是各集团争取影响公共政策的行为过程(2)是相互竞争着的集团之间达成力量平衡的过程; (3)集团获取公共政策资源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4)在任何时候,公共政策都反映占支配地位的集团的利益(5)随着各集团的力量和影响的消长,公共政策将变得 有利于其影响增加的那些团体的利益。
5.简述“上下来去”政策执行模型的内涵。
(1)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下来去”模型,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的
政策执行研究路径;(2)政策执行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3)政策执行是一个“实验一推广”的过程;(4)政策执行是一个“执行一总结”的过程
第五章 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1、简述公共政策的概念
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 利益的方案。
2、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
①客观的事实或问题情境;②问题的察觉;③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⑤团体或组织活 动;⑥ *** 或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
3、简述出公共问题的主体有哪些
(1) *** 部门(2)政治人物(3)政党组织(4)利益集团(5)大众传媒(6)专家人士 及咨询机构(7)公民和社会团体(8)政策网络,包含利益型、意见型和混合型网络
4、试述公共问题认定的步骤。
答:一、邓恩把公共问题认定分为四个步骤:问题搜索、问题决定、问题详述与问题感知。 二、帕顿和沙维奇把问题认定划分为七个步骤
(1)对拟认定的问题进行初步观察。(2)勾勒出该问题的边界的轮廓。(3)搜寻事实依据。
(4)列举目的和目标。(5)明确政策封套。(6)匡算政策相关者潜在的成本和收益。
(7)再次审视对该问题的表述。
5、试述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
答:(1)关联性与公共性(2)客观性与主观性(3)历史性与动态性
第六章 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1.简述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
(1)它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2)它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
评估标准。
2、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基本目标/元目标
(1)公平(2)效率(3)自由(4 )安全
3.简述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
答:(1)实事求是;(2)面向未来;(3)系统协调;(4)明确具体;(5)伦理考量。
4、政策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
a 结果;b 目标人群;c 执行机构;d 法规; 5.简述政策对话的含义。
政策对话是政策论证的特殊形式之一;政策方案的拟制者或其他的提供者就方案的政策主张与决策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政策对话的目的是最终能够选择和制定高质量的公共政策根据对话的目的可将政策对话分为共识性政策对话和冲突性政策对话两类情况6、可行性评估
(1)技术可行性(2)经济可能性(3)政治可行性(4)行政可操作性 7.政策学习的类型。
(1)工具学习 (2)概念学习或者问题学习 (3)社会学习
第七章 公共政策执行
1.简述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答:(1)执行者因素;(2)资源因素;(3)工具因素;(4)环境因素。
2、政策对象的概念及特点
政策对象即政策执行主体在实施政策过程中所发生影响和作用的承受者。特点:①政策规定 性②受动性③主观差异性
3、简述政策失灵的定义及其主要表现/原因
政策失灵通常又被称为“政策失效”和“政策失败”其实质是指政策执行之后,政策不一定 总是能产生政策主体所希望的结果。主要原因有
①执行机制与执行者素质的缺陷;②利益群体或压力集团的影响。③政策执行原则把握不好;
④政策执行环境的影响;⑤目标群体的不配合或抵触。
4、试述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原则与机制。
答:一、原则:1、忠实原则。2、民主原则。3、法治原则。4、创新原则。 二、公共政策执行要重点构建和完善以下机制:
1、公共政策信息沟通机制。2、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机制。
5、公共政策的激励、责任与监督机制激励机制。
(1)激励机制。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①引入竞争机制;②打破级别和工龄限制③科 学地规范晋升制(2)责任追究机制。构建公共政策执行的责任追究机制应重点建立、健全 以下几项制度:①首长负责制;②目标责任制;③岗位责任制;④对公共政策执行主体违反 法律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3)监督机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对政策执行情况及时地跟踪评估和监督,构建公共 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
6.试述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及其特点。
答:所谓公共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 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特点 (1)目标的导向性;(2)内容的务实性;(3)行为的能动性;(4)手段的权威性。
第八章 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1、简述公共政策的非正式评估。
答:非正式评估是指没有严格的专门组织机构,评估主体、评估形式和评估内容也没有固定 化,但最后仍有某些评估结果的评估。既可以是记者采访中居民对某项政策的随意评论,也 可以是 *** 领导人视察某地的即兴评说。
2、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
(1)是获取政策运行可靠和有效信息的重要手段;(2)是进行政策调整、提出政策建议的重要依据;(3)是检验政策结果的必要途径;(4)是重新配置政策工具和政策资源的基本前提;(5)是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有效策略;(6)是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要保证
3、简述公共政策监控的含义及内容。
答:公共政策监控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政策监控的主体;政策监控的对象;政策监控的目 的;政策监控的过程。
简述公共政策监控的功能。(1)使政策制定过程合法化(2)确保政策执行过程的有效性;
最大限度地反映政策运行过程的客观现实,体现政策评估活动的价值取向。明确政策调整活动的方向。试述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答:(1)事实标准。主要包括:政策效率、政策效益、政策影响、回应性。 (2)技术标准:
(3)价值标准:其内容包括:A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 社会公正;C 社会可持续发展。试述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答:(1)政策信息、资料(2)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3)政策目标(4)政策的沉淀成本(5)政策评估方式、方法和规范
第九章 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
1、简述政策变动的含义是什么?
政策变动是政策系统的一种常态表现,是政策系统对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一 种适应性变革。
2、简述公共政策变动的原因。
答:(1)决策者的变动;(2)政策环境的变化; (3)政策资源的限制;(4)政策的失效或低效;(5)政策的合法性受到置疑。
3.简述政策接续在政策过程中的意义。
答:意义 1、政策接续有利于保持政策的稳定 2、政策接续有利于政策变动的实现。3、政策接续有利于获得社会对政策的认同。
4、试述公共政策调整的形式和程序。
答:一、公共政策调整的主要形式有:1、政策的增删 2、政策的修正 3、政策的更新
二、公共政策调整的程序 1、重新界定问题。2、提出调整方案。3、选择调整方案。4、执行调整决定。
5、分析公共政策渐进调整的主要原因。
答:(1)利益刚性的限制(2)现行政策的制约(3)公共意志的趋中(4)变革成本的约(5)人类理性的局限(6)社会稳定的需要
6、试述公共政策终结的策略。
答:策略:①重视说服工作,消除抵触情绪;②注意因势利导,营造有利气氛;③公开评估
结果,争取支持力量;④废旧立新并举,缓和终结压力;⑤通过试探试点,避免矛盾激化;
⑥终结必要的部分,减少终结代价。
7、试述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力。
—、从内部动力看,主要有:1、政策主体的变革愿望。2、政策本身的要求。
二、从外部动力看,主要有:1、经济制度和体制变革是政策创新的直接动力;2、民众诉求是政策创新的根本动力 3、地区之间竞争压力的需要;4、参与世界竞争的需要。
8、简述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
答:(1)政策废止;(2)政策替代;(3)政策分解;(4)政策合并;(5)政策缩减。
第十章 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1、简述知识的特征。
答:(1)不可逆性;(2)共享性;(3)非磨损性;(4)交换的不对称性;(5)可传播性。
2、简述政策分析的价值。
答:(1)通过整合性与科际性的分析,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2)帮助决策者减少决策失误。(3)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4)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
3、简述政策分析的过程。
答:(1)定义(2)预测 (3)规定(4)描述(5)评估
4、简述政策分析师的角色定位。
答:(1) 政策分析师应是作为在集团政策制定中的补充单元(2)政策分析师应是科学与政治之间的一座桥梁(3)政策分析师应通过引入相互竞争的不同利益和其他因素之间的博弈和互动,作为提高集体政策制定质量的方式。(4) *** 中的政策分析师的主要角色,应是向公共决策贡献更多样的职业化意见建议或方案。(5)政策分析师提出的意见、建议或方案是建立
在系统分析和定量决策理论,以及对政治科学和公共行政认识的新视角之上的。
5、简述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基本内容。
答:(1)道德品质要求; (2)行为规范要求; (3)价值判断要求。
简述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的类型。
(1)行政型政策研究组织; (2)事业单位法人型政策研究组织; (3)学术型政策研究组织; (4)产业型政策研究组织; (5)民办非企业法人型政策研究组织。试述政策学知识应用的含义以及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1)作为辅助决策的咨询机构,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提供新的观念、理论和方法;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源源不断地向 *** 输送高质量的官员和专家;(3)作为思想和知识传播机构,对公众进行政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