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林俊杰 渺小而伟大(如何评价林俊杰伟大的渺小),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林俊杰 渺小而伟大(如何评价林俊杰伟大的渺小)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林俊杰 渺小而伟大(如何评价林俊杰伟大的渺小)

评分标准请看这里:

里斯特:歌曲评分标准第一版(适用于专辑评分、单曲评分,不适用于满分神曲长评)12 赞同 · 6 评论文章

3. 穿越(Stay)

作曲:林俊杰

作词:林雨果

编曲:吴庆隆

作曲:9

作词:9.2

编曲:9

演唱:10

制作:9

总分:9.24

乐评开始前,让我用实体专辑的官方介绍开场:“在完美中似乎有着不完美,而在不完美中又看见真正的完美,这样冲突却又独特的感受,让人彷佛穿越了时空限制。”

我相信大多数听众,第一次听到《穿越》时,总会有一种想要穿越到最初,重新生活、重新开始的冲动;但同时,他们却舍不得现在所珍惜的无数回忆和往事。其实,从钢琴键被按下的那一刻,这首《穿越》想表达的情感就很矛盾:既有压抑、痛苦和悲伤,也不失奔放、洒脱和自由。不论从编曲上钢琴独奏和电子音效的融合,还是从作曲上充满新意的结构设计,都在时时刻刻印证着这一点。而我也一直很偏爱这种反差极大的歌曲,因为它能为听众带来额外的、饱含更多思考和想象的元素。我一直强调,《伟大的渺小》这张专辑,气质独一无二;而仅仅《穿越》这首单曲,就为专辑的格局明显更上一层。

放回歌曲本身,各方面皆没有特别大的短板;所以,在五项评分标准上,我都毫不犹豫地给出了9分及以上的高分。首先,它的作曲就非常有创新:第一段主歌的音高低至G2,形成了比《生生》更加性感的低音炮。开场的音高就低至如此,就目前而言,本就充满新意;而对林俊杰的作品而言,更是绝无仅有。得益于音高的优势,配合上前奏的钢琴和合成器的“穿越”音效,这部分的旋律很轻松突出了它“压抑”的主情感。到了第二段主歌,音高终于攀升到G3;对于大部分男生来讲,这里的音域是最容易演唱的,也是全曲唯一一处对男生歌手友好的部分。在副歌段,配合着合成器的编曲,林式的高音爆发开始:音域突然飙到G4左右,最高攀升到连续的C5;此时压抑的情感终于转变成洒脱般的发泄。这种作曲方式不仅别具一格,更带来了极为恐怖的演唱难度:不论是低音的控制,还是高音的爆发,都需要极强的控制力和细节上的处理能力。而作曲,抛开很棒的创新,仅论惊艳度和耐听度,其实都不错甚至优秀。然而,从流行乐的角度来看,尽管这首歌的副歌段行云流水,却还是缺乏了点记忆点。相比于上一首专辑主打《伟大的渺小》和之前提到的《生生》,这里的副歌段,并不能做到让听众立刻记住它的旋律。所以,我最终决定给这首歌的作曲一个9分;我坚信,这首歌的作曲并不是核心。

轮到歌词,不得不说,“林大湿”的歌词终于给力了一回。上一专的《不为谁而作的歌》虽说作曲完美,却在作词上某些部分仅仅是“差强人意”。而这一首歌的歌词,在意境的创造和渲染上,更加到位和吸引人。我在沉睡中重生,窗外黎明变黄昏,梦在将醒未醒时,成真;心被烫伤的疤痕,眼角逝去的青春,仿佛就像奇迹般,再生。回到2003年,一心追求音乐梦的林俊杰,不断地在那一年中,于梦想和学业中挣扎。自认为在音乐有天赋的他,却在这一年又一年中,徒劳无功,一无所获。尽管如此,却无人为他指明方向,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人,一旦陷入自我怀疑之时,便是万劫不复之日。而穿越到2016年,林俊杰写下这首《穿越》之时,也是他正在转变歌曲风格的那一年。在这过程中,他一直在思考,这样行动的真正意义,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如同13年前,那个青涩且单纯的22岁少年一样。在这样的矛盾之中,这首歌词被渐渐描写出来:“就让整个穿越变成一场误会,不能化解,梦里我没有,梦醒没有我,谁穿越?穿越谁?如果我没有,如果没有我,谁穿越?”连续对世界的发问,也正是突出了这首歌矛盾的情感。所以,这首歌词真的写得很优秀,用词虽不高级,却很应景且突出主题。

更不用说这首歌极为恐怖的演唱难度。从G2到C5的音域本就难以企及,而对这首歌不论是降调,还是升调,不说破坏歌曲本身意境,也仅是徒增难度,让演唱难上加难而已。目前为止,我没有见到其他人能把这首歌唱好的,包括林俊杰本人的现场,也或多或少有严重的走音,只能说出彩,但并不够完美。这么长时间,我一直期待着有一位极强的歌手,能完美将这首神曲,不论是情感,还是音准,都能完美无缺地演绎出来。希望在未来,这不是一个梦。

4. 四点四十四(Shadows)

作曲:林俊杰

作词:张怀秋

编曲:林俊杰

作曲:9.2

作词:9.2

编曲:8.7

演唱:8.5

制作:8.5

总分:8.89

仅仅看歌名,四点四十四,就能预料到,这首歌将会充满着压抑、痛苦和绝望。我一直认为,人是一个个矛盾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公之于众的A面,和不为人知的B面。而在这首《四点四十四》中,看似阳光帅气的林俊杰,选择将自己的伤口一遍又一遍地撕开,展现给大家;就像在外叱咤风云的狮子王,在不为人知的4:44,无力且无声地舔舐着伤口。

四(4),在中文中,并不吉利。由于和“死”谐音,中国人为任何东西命名时都会尽力跳过这个数字。然而,林俊杰在创作这首歌时,毅然而然为其歌名填满了“4”。每一天四点四十四那一刻,电量会剩44%,红灯会剩44秒,时间也会定格在四月44日。虽然,四月44日这个日期,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但对于每一个处于极度痛苦的人,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都身处四月44日,永恒不变,直到走出自我世界之时。可以说,这是一首比《黑夜问白天》更为癫狂,更为绝望的歌曲;分裂、深渊、暗无天日、希望渺茫,一切最黑暗、最负面的词汇,全部于这短短3分47秒内爆发。相比之下,更为细水流长的《黑夜问白天》,更像在讲述一位即将从B面走出来的人,对深陷泥潭的自己长远的道别。

作曲和作词部分,还是一如既往的优秀,且有创意。第一句歌词就点题,“四点四十四灵魂蒸发”。此时此刻,理智不断掉漆,却还要一次又一次粉刷;意识和潜意识到底谁在说话,对白交错到底有没有文法,我们不得而知。之后的歌词更是运用了《黑客帝国》的“红蓝药丸”作为意象,以比喻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在《黑客帝国》中,主角尼欧近来经常把梦境和现实搞混,于是神秘人墨菲斯给了他两颗药丸:吞下红药丸,带他了解真相,不过也许会很疯狂;吞下蓝药丸,从此让他过上正常的生活,做一个普通人。)同时,主歌段的旋律也很应景:看似平淡无奇,实为波涛汹涌,充满着内心戏。进入后一段主歌,主人公望着精彩的夜色、醉人徘徊的景色,却想安静却静不下来;旋律跟随者情绪的涨高一起攀升,为副歌段RAP的怒吼做好铺垫。而那句“祂的轮廓记不起来”中的“祂”(指“上帝”),就像我们质问苍天一样,在混乱中,主人公思考着,应该不应该将油门一踩到底,在加速度中立刻离开这个世界。当然,主歌最后一句的音高直接飙到B4,除了“痛心”,我想不出其它词汇来形容这一段。

1分08秒,在副歌段无数次“这是什么现象?”后,第二段主歌很快进入,歌词的情绪更上一层楼:“反射的我被镜子拘押,他说他认输想要回家,右脑吵左脑谁是真假?矛与盾争锋没有时差”,情绪除了挣扎,更多加入的,是绝望和悲痛,让这首歌的主题有了本质上的转变和升华。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离开这个世界,真的能躲开一切的痛苦吗?一次又一次去质问,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或许,真正能够避开痛苦,惟有从108层的高楼上,张开双臂,在生命最后一刻,去拥抱这个世界。于是,就有了别具一格的、连续B4高音的这一句:“重力加速度,路人只看精彩,我愤世但我说不出来......”就像是把这世界的黑暗面看了一遍,但是却不能做什么,除了无奈,只剩下竭斯里底过的心死。

编曲,不能说不好,但是在我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确实感觉副歌段的编曲略为嘈杂。虽然在多听几遍后就能习惯,但换作一位普通听众去欣赏这首歌,若没有特殊情结,则很难会即刻喜欢上这首歌。不过,除此以外,私以为这首编曲还是有新意和不少可圈可点之处的。比如,开头合成器的音色,由于低音的加入,让歌曲初始的听感就较为震撼,且让压抑、挣扎、绝望和悲痛的主色调贯穿始终。1分08秒后鼓点的加入,更是展现出主人公在压抑中爆发的心境。1分35秒,副歌段结束,编曲逐渐走回主歌段的风格。歌曲末尾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小彩蛋:2分43秒,第二次主歌段和副歌段之间的那句“我不想这样”,不仅取消了主歌和副歌的过渡,让歌曲的情感变化更为顺滑、真实,更突出了主人公压抑的心境和思考。整体来看,老粉丝或者有情节的听众或许会喜欢这首编曲,但考虑到更多普通听众的听感,我坚持认为8.7的分数比较合适。

至于演唱,我并不是很喜欢CD版。首先就是副歌段和结尾段的说唱,发音习惯并不很符合中文的音韵。这个问题我在《有梦不难》的乐评里就提到过:“这里的平仄咬字,在我看来,并不会提升听感,反而因为过于清晰而听起来非常尴尬;你既然做不到周杰伦式的Flow,但也不要像念经一样来念这一段,显得非常不自然,也没有将低沉的情绪感染到位”。没错,时隔多年再次回顾这首歌,我还是坚持这个想法;这首《四点四十四》说唱部分的爆发力也不很强烈,甚至还不如《有梦不难》的说唱。至于主歌段的演唱,CD版更多是平铺直叙,没有特别多的感情波动,活生生唱成了抒情歌。因此,个人认为这里的演唱并未展现出歌曲本身想要表达的感情,略为可惜。不过,相比于原版,《伟大的渺小》专辑线上演唱会的演唱,似乎更符合我对这首歌的期待:有情绪波动,有更强烈的情感表达和爆发,说唱部分相比于原版的绝望,更凸显了主人公的愤怒和深感不公(两次爆发的怒音就是证明)。如果单看演唱会版本,虽然仍未解决说唱咬字的问题,但在情感烘托到位的情况下,我还是愿意给一个9分以上的演唱。但若回到原版,我认为它的演唱,在情感烘托和说唱部分,还有不小改进的空间。

总的来说,这首歌算是整张《伟大的渺小》中,最私人、最黑暗的一首歌。林俊杰在意象的选取上别出心裁,而各方面的创新可以被称为成功,整体质量也完全不拖后腿。我在陷入人生低谷的时候,都会时不时想起去循环这首歌;而正是这首歌的宣泄,让我的情感得到了更好的抒发和宣泄。唉,人,无论在外如何光鲜亮丽,总归有那个不为人知的B面。

5. 我继续(Eagles Eye)

作曲:林俊杰

作词:方文山

编曲:林俊杰

作曲:9.2

作词:9.5

编曲:9.5

演唱:9.5

制作:9.5

总分:9.42

单看主旋律,绝对是整张《伟大的渺小》中最惊艳的旋律线,没有之一。作曲、作词、编曲、演唱本皆属于顶级水准。

这首歌有些歌曲之外的东西,说实在的,还挺有意思。比如说,歌曲的英文名“Eagle’s Eye”(鹰眼)对应歌词“我愿潇洒如鹰,远离地球宿命”,展现出歌曲本身一直表达的主题——同样是一句歌词——“抛开过去,和自己为敌”。(顺便说一句,《我继续》原来的歌名叫《潇洒如鹰》,对应了歌曲英文名。)再比如说,歌曲的MV在高耸矗立的美国大峡谷拍摄,其壮丽而优美的景色,更是突出了歌词“逆风等待黎明,越过人生峡谷困境,随风傲视丘陵,梦想辽阔清醒”中俯瞰一切、对一切充满希望的自信。同时,在这张专辑中,经历了《穿越》的矛盾、《四点四十四》的黑暗后,终于在《我继续》这第五首歌中,逐渐回归到黎明般的情景,以及主人公试图回归自我、返璞归真的心态。因此,这首歌在专辑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若这首歌从专辑中消失,专辑本身的完整性、故事性和统一性将大大降低。

这首歌的作曲,并不复杂,但绝不简单。仅仅两段 *** 、一段主歌、一段副歌,以及无数副歌的变种段,构成了歌曲的全部。整首歌曲没有任何的间奏,在不影响大气磅礴的气场的情况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开端的主歌段比较平淡,音高一直比较低沉,甚至还在持续下行;除去为了描绘主人公看到的景象“远方无人回应,谁的琴声如此冷静,顺风的梦很轻,欲望如此透明”,以及表达自己“我愿潇洒如鹰”的愿望后,也同时为了展现出他在忍辱负重后,最终下定决心突破自我的过程。伴奏的作曲更为简洁,全程仅由“5”、“3”两个音不断重复循环构成,没有任何花里胡哨,却像主人公快速的心跳一般,为听众带来了紧张且兴奋的感觉。在主歌段唯一一句上行的句子“我仰望天空,不甘心”后,歌曲在42秒处,迅速过渡到了副歌段。和主歌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副歌段的作曲结构是从上到下逐渐下行,在打破了传统副歌写作方式(从下到上)的同时,为听众带来的震撼不降反增。从歌曲中,听众真正把自己想象成一只老鹰,哪怕它已老去,也仍能翱翔千里,在勇往直前的同时俯瞰大地。通过老鹰的比喻描绘主人公割断过去、重新面对未来的心态转变,这一段副歌简直完美;尤其是最后云淡风轻的一句“抛开过去,跟自己为敌,永不放弃”,可以说是神来之笔。然而,尽管我为这首歌的作曲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首歌的作曲分数并不是特别高。原因很简单,虽说歌曲试图用多变的编曲极力突出“层次感”的存在,副歌段仍然重复太多次了。对于初听这首歌的听众,在对歌曲不熟悉的情况下,难免会感到腻。所以,同样为了照顾普通听众的想法,我为这首歌的作曲给9.2分,算是一个同时照顾到新、老听众的分数。

编曲是这首歌最为重要的部分,因为这首歌所强调的“层次感”,在编曲部分得到了淋漓极致的展现。我愿意给予这首歌极高的评价和分数,因为,若是注重“极具层次感”这个优点的话,这首歌编曲的技术含量,足以令人拍手叫绝。第一遍主、副歌,仅仅用由吉他构成的编曲,就足以展现出主人公表达出自己“翱翔天空”的愿望和决心。此外,这一部分吉他比较偏钢琴的音色和质感,让整首编曲简单而不做作的同时,更轻易地吸引听众去聆听。1分28秒,歌曲进入第二段,鼓点的加入让歌曲更显节奏感,同时更凸显主人公上路时自信且期待的心情。副歌段时,架子鼓的音量明显被放大,曲风转变成摇滚的变化,让原本主人公的决心更显坚定。2分28秒开始,美洲印第安长笛的声音,顺着鼓点节奏的转变而加入;长笛发出的、象征着风吹过时的声音,不仅暗示了这首歌灵感的发源地——美国大峡谷,而且再一次照应了歌曲的主题。3分33秒,在副歌段重复三次后,编曲迎来了明显的变化:鼓点的节拍明显放缓,似乎诉说着主人公登顶人生巅峰时,看到的景象和感悟——正如《岳阳楼记》描绘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只要经历这一刻,前面经历一切的痛苦、纷争和挣扎,都是值得的。而最后一遍的副歌所要表达的,个人认为,与其说是主人公重新上路、进一步突破自我的计划,更像是他凯旋归来时的兴奋和喜悦。他坚信,在这一刻放出的豪言壮语“这世界,没有我到不了的距离”,会在将来再一次实现。

此外,林俊杰前弱后强,逐渐坚定和自信的演唱部分,也是照应了编曲一步又一步的情绪表达。我非常喜欢原唱版本中,林俊杰极具叙事感和情绪渲染力的演唱。综合来看,编曲和演唱,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这首歌的灵魂;所以,为这两部分别给出9.5分的分数,我觉得并不过分。

这是一首极为潇洒的励志歌;在一般程度上“打动人心”之外,还通过叙事的方式,带来了极强的情绪感染性和共鸣性。我相信市面上,能做到这一层次的励志歌曲,不说数一数二,也算是凤毛麟角了。此外,这首歌能放在第五首歌的位置,与《穿越》和《四点四十四》串连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也说明了这首歌极高的地位。对我而言,这是整张专辑中最喜欢的歌曲之一。不说别的,仅仅是这一句“抛开过去,和自己为敌”,就足以让这首歌在我心中,占据一个极高的分数。

6. 剪云者(Paper Clouds)

作曲:林俊杰

作词:易家扬

编曲:Martin Tang

作曲:8.8

作词:8.2

编曲:9

演唱:9.8

制作:9.5

总分:8.81

整张《伟大的渺小》中少数的、小清新风格的歌曲。如果说从第三首《穿越》开始,林俊杰讲述了一本小说,那么这一首《剪云者》,林俊杰描绘了一本日记。初听虽不如想象般惊喜,但在之后的特定时刻、特定地点,细细品味,则值得为之喜爱。

这首歌曲所想要表达的,不单单只是恋爱时的幸福感。相反,林俊杰试着利用“云”这个意象,去尽力地反衬出一个又一个生活中的事物:除了第一段歌词中漂浮的爱、失散的爱,还有第二段歌词中的、值得珍惜的回忆。就像官方对这首歌的介绍语所说,“每一个收藏着思念的人,看着天空,剪下一片云来收藏,将曾经纪念且珍惜的,有一天会消失不见的那份情感,放进这首歌里轻轻唱来听。”但是,当我们试图翻看尘封的记忆时,我们会惊讶,原来世界是如此的多姿多彩。所以,我认为这首歌的所思所想,是让我们暂时放下曾经,去面对现实中的一切,而不是仍然挂念着虚无缥缈的记忆。偶尔怀念她,也不错;没有一个完美结局的爱情,也许不见得是件坏事。

作曲是典型的民谣作曲法,没有起伏,没有惊喜,可以说是近几年烂大街的类型(比如《成都》)。然而,这首歌的作曲,是近几年同类歌曲中,听起来比较舒服、比较耐听的一首。究其根本,个人认为,其实是《剪云者》的和声部分立了大功。首先,主歌部分非常的短,仅仅三句,却将主人公安逸、轻松的心境简单地刻画了出来。对于第一次听这首歌的听众来讲,没有和声的歌曲第一段反而很轻松,很简单;就像一位少年,在阳光下,拿出吉他,拨拨手指,顺便拨出一段旋律一样轻松和简单。其次,这首歌的副歌部分很好听。C大调的旋律很纯洁,很单纯,而“我喜欢独自记得成为一个收藏者”中“记”字的转调可以称之为神来之笔,极大地增加了这首歌的耐听度。因此,这首歌的旋律不至于由“简单”变成“单调”。到了第二遍主歌,和声加入。虽然第一句“天空的叹息没有颜色”中仅仅三层的和声(上三度、下三度)着实不够丰富,但从第二句“记忆很麻烦也很苦涩”开始加入的第二组“呜~”的和声,却令我无比惊喜。这里主人公的心态变化,从原来清净的内心,转变成沉醉于世间一切的美好事物。主人公不仅仅是喜爱着生活,更多的是享受于生活;而“享受”与“喜爱”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把握住幸福和美好事物的心。此外,1分55秒处“这么说,它真的真的不负责”这一句的旋律变化,也着实照应了主人公心态的变化。2分27秒,歌曲进入最后一遍副歌;和声由第二遍副歌中的若隐若现,变成了最后一段中的更加丰满。歌曲想要表达的心境,在这里进一步得到升华。尤其是最后那一句“哦~”的和声,让这种享受的心情达到了最高点。但在不久后的2分56秒,随着“以前深爱的,现在呢?剪下的云呢?隐形了”这句,歌曲在迎来了结尾的同时,和声也同时消失,为听众留下了深深的回味,意犹未尽。总而言之,这首歌的作曲很舒服,虽然可能不太惊喜,但由于大量和声的加入,让这首歌在所有民谣歌曲中非常耐听。

另外值得一提的一点是这首歌的作词。这首歌的歌词没有给太高的分数,主要是因为某几句歌词确实可以被改得更好。比如“我喜欢独自记得成为一个收藏者,偶而怀念她,也不错”这一句,跟前面极具意境的歌词相比,这一句确实少了点诗意,而且略显突兀。但是,纵观下来整首歌词,不得不说,不仅十分的简单和自然,而且时刻照应着这首歌的歌名——剪云者。首先,歌词本身非常温柔,非常温情,不像《丹宁执着》那么激烈,也不像《身为风帆》般的大彻大悟。这里不说加入伴奏,光是读着歌词,就如同一首打油诗一样,令人快乐和愉悦。其次,熟悉林俊杰的听众都知道,易家扬的歌词很喜欢借物喻人,或者通过比喻来传情。这首歌的主体——云,无处不在,并且时刻在飘动,时刻在结合,时刻在散去。而在歌词中,云“安静地俯瞰着我”,意味着它对我依依不舍;而我要做的,是“剪一片云拽着”,收藏起来,成为一个收藏者,并纪念曾珍惜的一切。如果将歌词中的主体“云”替换成“爱情”,替换成“回忆”,那么,这首歌的歌词,就能展示出这首歌背后的真正含义——把记忆永远封存起来,把最美好的一面留下。看似不完美的结局,恰好是对这最美好一面最好的保护。而比如“失散的爱它飘浮着呢,旅行着”、“魔术般的停在那儿”之类的句子,也很好地契合了易家扬歌词“以物喻情”的风格。所以,个人比较喜欢这首歌的歌词,也比较喜欢这首歌词的意境;但在语言上,我希望它能更多地被精雕细琢一些。

总而言之,这是一首越听越有味道的歌曲。初听时被简单不做作的作曲吸引,细细品味,则因极具意境的和声、编曲和演唱而喜欢上这首歌。现在,当我重新回顾回这首歌的时候,我后悔自己没有给这首歌更高的总分。尽管这首歌的作词确实需要精雕细琢,其他有些方面也可以做得更好,但并不妨碍这是一首不错的、小清新风格的优秀民谣。

下一章,点评乐曲《黑夜问白天》、《丹宁执着》、《身为风帆》、《小瓶子》,不见不散。

上集:里斯特:林俊杰《伟大的渺小》简评(上):总评,《圣所》,《伟大的渺小》/《Until the Day》

下集:里斯特:林俊杰《伟大的渺小》简评(下):《黑夜问白天》、《丹宁执着》、《身为风帆》、《小瓶子》

更多林俊杰 渺小而伟大(如何评价林俊杰伟大的渺小)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