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为什么欧洲不是亚洲(如果中国和欧洲一样),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为什么欧洲不是亚洲(如果中国和欧洲一样)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为什么欧洲不是亚洲(如果中国和欧洲一样)

最近重读《人类简史》,关于亚洲与欧洲,有一项非常有意思的数据对比:

在1775年,亚洲占了全球经济总额八成的比重。光是印度和中国,就占了全球生产量的2/3。相较之下,欧洲就像个经济侏儒。

在1950年,西欧加美国的生产量占了全球超过一半,而中国只剩5%。在欧洲主持下,出现了一个新的全球秩序。

那们,为什么明明在工业革命之前,中国无论是经济体量上,还是在技术发明上,其实都可以说是碾压欧洲,而最后,开启工业革命,率先进入现代文明,继而重塑世界体系的,是欧洲,而不是中国呢?

答案其实也正在这项数据对比中,正因为中国在旧秩序里的压倒性强大,所以有了一大批在这个秩序里的既得利益者,同时他们也是这个秩序里权力和资本的掌握者,对于新秩序带来的未知性,会让他们成为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最大阻碍者。

意思就是,弱者想推翻现有秩序,重建新秩序,重新分配资源和权力,而强者,只想维护现有秩序。

那现在问题就成了:为什么在1775年以前,中国可以如此强大,而欧洲却严重落后?

答案在于中国在大部分时间里是统一的王朝,而欧洲则恰恰相反,在大部分时间里,他们都处于列国分裂状态。

在农业文明社会,统一的王朝可以有效集中资源建设大型的水利灌溉设施,同时治理水患,有利于农业生产;

而稳定的社会环境,对于“播种-灌溉-除草-悉心照料-收获”,这种需要近乎一年的农业生产节奏来说,是保障收成(也就是经济产出)的重要前提。

且中国的王朝,一直以“士农工商”为行业地位排名,国家也一直秉持“重农抑商”的政策。

每到春耕季节,皇帝往往还会率一众文武“扶犁亲耕”,以劝农桑。而每遇灾年,帝王也会亲自出宫祈雨,这些都显示在古代中国,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普通百姓,都相当重视农业生产。

反观欧洲,从古至今,基本都处于分裂状态,曾经的罗马帝国在某种意义上统一过欧洲,但统治基础非常薄弱,战乱一直未曾稍歇。

以早期的罗马为例,他们曾为战神雅努斯建有一座神殿,并且规定,在战时,神殿大门保持打开,在和平时期,神殿大门保持关闭,而自神殿建立之日起,这座神殿的大门就鲜有关闭的时候。

后来的查理大帝,拿破仑,包括希特勒,都曾试图一统欧洲,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那么问题又进一步:中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历史上甚至一度更广,且广得多,清朝最高到1300万平方公里!想起外兴安岭,都依然令人顿足心痛),欧洲是1016万平方公里,非常接近,那为什么中国可以完成王朝的统一,欧洲却不行呢?

答案则在于地理因素。

首先中国有横贯中西的两条大河:长江和黄河,且东西坡度缓和,这能让两个大河流域的上下游之间很容易往来交流。

而中国的南北之间,又没有明显的难以跨越的阻碍,比如秦岭一线,也是比较容易即可翻越的,如此以来,又可以开凿人工运河沟通南北,经济、文化上可以轻易实现交流与融合,军事和政治上自然也容易实现统一。

反观欧洲,就不具备这样的统一条件,欧洲境内的两条河流,多瑙河和莱茵河,相比于长江黄河,就小得多,流域也不广,且欧洲包括许多分散的小型核心地区,没有一个大到足以长期控制其他地区,所以每个核心区都能长保独立。

以古希腊为例,那么小一片地方,在被亚历山大的马其顿王朝统一之前的上千年时间里,一直处于分裂的状态,最多的时候可能同时有200多个城邦国家并立。

相距并不遥远的斯巴达和雅典,可以发展出完全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景观,从古希腊在政治和文化上分裂状态的一斑,或许可以一窥欧洲历史不能完成统一之全豹。

说完以上几个大点,再来说因为以上的一些原因,进而引发的其他一些列差异。

1、正因为欧洲一直无法完成统一,多个独立政权并立,而每个政权所占有的土地其实都比较狭小,这就导致他们在生产生活资料上很难完成自给自足,彼此有需要有贸易往来,互通有无。

而欧洲破碎的海岸线啊,适合船只停泊往来,更进一步促进了欧洲各国的商业发展,尤其是海运贸易。

商业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法律系统的完善,这又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各种的法治完善。

从事商业的人数多,且这一部分人又相对富有,就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商业阶层,这个阶层一旦达到一个规模,就会对政治产生要求,要求参政议政。

如果这个要求受阻,那他们手握大量财富、资源以及信息,完全有实力打破旧有统治秩序,重新建设一个新的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秩序,而这个秩序,就是现代文明的发端。

那么古代中国呢,不行,古代中国从来就只有农民和地主这两个阶层,皇帝本身就是个大地主。

所以王朝的更迭,往往是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原来的农民领袖成为新的大地主,大地主上位后实行一些列宽松的政策,休养生息,短暂的盛世出现,然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出现地方豪强,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激化,王朝逐渐衰落,三两百年后被新的一批农民推翻,如是循环,新旧王朝本质没有任何区别。

也就是说,古代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也不能出现在“农民-地主”之外的第三个可以形成一股新的政治势力的阶层,直到近代,才出现了城市工人阶级。

所以如果没有外来力量打破这个稳定结构,中国不太可能自觉进入现代文明,也没有这个动机,满清灭亡之后,可能是另一个叫“魏”或者叫“楚”的新王朝接力而已。

2、正因为曾经的强大,限制了技术进步的动机。

比如火药,是中国发明的,但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的火枪和火炮,则来自于欧洲。

这一点也可以归结为王朝的统一与否,统一的古代中国国力昌盛,可以供养大批的军官士卒,也有足够的后勤补给可以支撑持续的大规模的作战,在冷兵器时代,这就足够了,因为周边的敌对势力在军事实力上往往远不如中国。

就现有的兵器和技术就足以震慑四方,那就完全没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去研发更先进的武器。

明朝有个神机营,装备的就是火枪火炮,其实技术很原始,就已经打得北元军队直喊脑壳痛,可见周边势力在技术上更原始,完全没有办法激发中原王朝去搞军备升级。

这在列国林立的欧洲就完全不一样,彼此都有吞并对方的野心,如果其中一个国家发展出了杀伤力更大的武器,那他就完全可能具备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可以攫取更多的领土、资源、贸易话语权等等。

这就有了技术发明的动机,而其他国家也会在第一时间竞相模仿和超越。

3、又因为欧洲有极大的海洋贸易需求,就又催生了他们对于动力技术的强烈兴趣,因为古时候的船往往是帆船,动力来自于风力,顺风顺水你才能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商业的发展。

那如果,可以不靠风力呢?而是,有一种可以自动为船只提供动力的机器,那该多好啊,可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几时出发就几时出发。

而在茫茫的大海上,需要掌握方向,时间等等这些硬性需求,又让他们不得不对天文和地理知识有必要的了解,对这些知识的追求,其实又引发了相关领域的一系列学科的发展,科学和技术,便有了发展的可能。

当然,要展开去说的话,还有很多原因可以逐一拆解,比如宗教信仰的的原因,欧洲教权与政权的竞争等等,都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这些,又是开启工业革命和进入现代文明的必要条件。

但这要一一写起来,实在是太长了,这就已经近3000字了,就此作罢。

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全球通史》、《人类简史》、《枪炮、病菌与钢铁》等之类的书籍。

更多为什么欧洲不是亚洲(如果中国和欧洲一样)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