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01
为什么是欧洲,而不是中国或者中东、 *** 帝国等任何一个其他社会,在近现代(文艺复兴之后)从世界民族之林脱颖而出,在之后的几百年内占据世界体系的中心呢?
当然,我们知道标准答案,那自然是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
我们知道工业革命发生了,大国间的格局改变了,因为有的国家可以制造更高吨位的军舰、生产更多的钢铁、更有效地组织它的人民。
但是,它们为什么会发生,或者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
这个问题其实更为复杂。
复杂的问题不容易被分析,更不容易被记忆,所有很多单一因素理解的方式往往被更多的人谈论,但是,就像马克斯·韦伯所说的,这根本无助于理解真实的历史。
过分的清晰化,只是学者头脑中想象的产物,也是受众思维浅显化的标志。
历史的复杂性和偶然性,会随时冲破一些看似清晰的分析。
国家的兴衰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只能抓住一些极个别的点,来分析其可能的影响,但是这也往往意味着另外一些方面将受到忽视,比如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民族士气、道德力量、文化创造力、政治能力、军事组织、动员能力、教育程度等等。
这些复杂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有可能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扮演着支配性的因素。
所以,我们来分析这个问题,只是谈其中一些可能有较大影响的点。
02
公元1500年前后,世界形势中最有影响力的权势中心有明代中国、奥斯曼帝国及 *** 在印度的支脉——莫卧儿王朝、俄国、德川时代的日本和欧洲诸国。
如果你观看16世纪世界地图时,你会发现欧洲有一个极为醒目的特征,那就是政治上的分裂。
是的,欧洲在政治上总是四分五裂,即使罗马帝国做过最大的努力,他们的 *** 也从来没能超过莱茵河和多瑙河以北多远。
而罗马陷落之后的1000年里,主要的政治权利单位的规模和基督教信仰和文化的稳步扩张相比,都是既小又局限的。
欧洲政治上的分裂是由地理状况造成的,这里没有建立骑兵帝国的大平原,也没有像长江、黄河、恒河、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周围那样广阔而肥沃的流域可以给农民提供粮食。
欧洲的地形支离破碎,众多的山脉和大森林将分散在各地的人口中心隔离开来,而从西到东的气候变化也极大。
这些地理条件使得同一控制变得很困难。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反之亦然。
03
没有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从军事和商业两方面促成了近代欧洲的发展。
首先是政治分裂带来的改进武器技术的动力。
因为存在许多竞争的政治实体,他们大多具有或者能够购买维护自己独立的军事手段,更重要的是,竞争带来了极大的动力,当时许多发明家和有学问的人,都被怂恿去设计和改进武器装备。
虽然中国明朝 *** 在当时享有大炮的垄断权,而俄国、日本和莫卧儿王朝统治下的印度也陆续取得了这种垄断权,但是,既然他们的政权已经确立,则改进和加强这种垄断权的诱因就要小得多。
而后,中国和日本更是转向闭关锁国,就更为忽视了武器生产的发展。
欧洲在军事技术这个特别领域,由于竞争而不断加强。
其次是多样化带来的商业的发展。
因为欧洲地区气候条件的多样性,各地区就形成了诸多适合交换的产品。
随着市场关系的发展,贸易蓬勃发展,这些贸易促进了欧洲的繁荣,而定期的远距离商品交易就促进了国际范围内的汇票、信贷制度和银行业的发展。
这些分散的不受压抑的贸易,以及由商人、港口和市场发展形成了欧洲的政治和社会特征。
与中国明朝 *** 一样,封建主和罗马教皇对这种贸易发展是极其厌恶的,但是欧洲不存在一个可以有效阻止这种贸易发展的统一政权。
所以基本事实是,即使别人在掠夺和驱逐商人的时候,欧洲总有一些王公和地方贵族愿意容忍商人的行为方式。
大部分欧洲政权逐渐与市场经济形成了一种共生的关系,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国内秩序,并以税收形式得到日益增长的商业利润的一部分。
这种日益加剧的商业繁荣和殖民竞争带来的军事技术发展,从合理的角度来看,是科学、技术知识与市场活力的平行发展。
在近代欧洲的发展中,其优势也许正是经济自由、政治和军事多元以及智力活动多元的一种结合,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产生了所谓的欧洲奇迹,让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发展为世界舞台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