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到底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到底什么是爱?(蒋巴法)),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到底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到底什么是爱?(蒋巴法))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到底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到底什么是爱?(蒋巴法))

爱是caritas,不是love。

Caritas / 慈善,无虑性别,无虑种族、无虑阶级、无虑意识形态。

它不自夸,不膨胀,无野心,不想象恶,甘愿受苦,信奉真理,凡事授信,永不绝望。

它永不认输。

爱是人类借以穿透一切 *** 、消解一切恶念,最终战胜一切罪恶的神性内核。

是人所能行最近于神的事。

爱(love)与欲(desire),它们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

爱是生之法则,欲是生之手段。

好比自然法则掌管阳光雨露,但万物生长也需要自发去吸收水分,光合作用,扎根,觅食。

爱给了你生的机会,但你需要持续拥有“欲”来继续存活。

只不过这个“欲”需要遵行爱的法则、接受爱的引导。

人要吃饭、追求美、追求效率、获得尊严、渴望永存……这些都是中性的,甚至是必须的,有什么不好呢?

除非,有一种情况,就是当“欲”不再被爱引导,为了满足“欲”而造成伤害的时候。这就不仅是“欲”,而是“贪”了。爱是不伤害,贪却必然产生伤害。

比如纵欲过度会伤害身体。

求之不得而心生恨意,会伤害对方。

贪恋钱财强迫剥削,会伤害自由。

穷奢极欲过度消耗,会伤害自然。

追求名利不择手段,会伤害公平。

The list can go on……

这些行为普遍受到社会的谴责,但如果你细察的话,这里面哪一个行为的出发点不是无害的呢?最后导致伤害的,是“贪”,不是“欲”。

而“贪”这件事,还有一个吊诡的地方,那就是它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不足才贪。

如果充足还有余裕,贪就消失了。

所以中性的欲变为恶性的贪其实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

——人的匮乏以及对这匮乏的知觉。

比如,我这里有两个梨,但有三个小朋友,你要怎么分?

注意,这不是在考数学,而是在考伦理。

人类伦理观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资源不够分。

不够分怎么办?建立次序;不遵守次序怎么办?接受谴责。

所以两个梨三个小朋友怎么分?大的要让着小的,最大的小朋友要做出牺牲,剩下两个小朋友就好分了。

但如果大的小朋友还执意要吃梨呢?不想牺牲呢?

那就是不懂事,就是馋,就是坏,就是贪。

看到了吗?

是吃梨本身这个欲不好吗?

不是。如果我们有三个梨而不是两个梨,让每个小朋友都有梨吃,就没什么“不懂事” “馋” “坏”这样的指责,也就不存在“贪”了不是吗?

在匮乏的状态下,中性的欲也会变为贪。

因此,在物资缺乏的年代,浪费是可耻的;粮食稀缺的年代,暴饮暴食是可耻的;战争年代,谈情说爱是可耻的;经济大萧条年代,写诗和弹琴都是可耻的。

如果看不到匮乏这个前提,大多数人会把欲等同于贪。似乎有欲望就是可耻的,“欲”是始作俑者,是万恶之源,是爱的反面。

这其实是对“欲”极大的误解。

并不是“欲”不好,是过分的“欲”不好;并不是过分的“欲”不好,而是在手段有限的情况下超过手段所能满足的过分的“欲”不好。

爱,欲,贪。

它们之间的互动可以是人类前进的动力,也可以成为阻力。

关键看我们怎么认识它们的关系,摆正它们的位置。

由爱引导欲,可以消除贪。

爱是创生的力量,欲是创造的工具。在爱的法则下,“欲”推动着人类的发现、发明、创新、与生产,带来物质和精神极大丰富,每个人都全然充足和满足。我有无穷无尽的梨,不管有多少小朋友要跟我分,我有什么舍不得?

但是欲若不接受爱的引导,不遵循不伤害的法则,任性而为,也许可以得到一时的享受,但是不可持续。于是在匮乏中贪求,越贪求越匮乏,越匮乏越贪求。

这就像地球的环境。

当人类遵循爱与自然的法则善待环境从事生产的时候,自然回馈给人类的是可持续的无穷无尽的资源。

但当人类为了最大化满足私欲,罔顾爱与自然的法则,大肆砍伐、捕捞、种植、猎杀的时候,人类自己最终也会陷入生存的绝境。

爱与欲不是对立的。

爱根本就不是要禁止欲,克制欲。

人对欲的戒备和厌恶,实际上是对失去了爱的引导黑化了的贪的警惕。但人们搞错了,错以为欲望是罪魁祸首,从而导致对人合理的自由和欲望的束缚和否定。

本来爱是要籍着“欲”来创造、来更新,在匮乏中去想办法,不够就去生产,缺乏就去创新。不要怕,只要信!这才是上帝的命令。

结果人的选择是什么?梨不够多就要牺牲老大。

这是什么?

这就是是内卷啊。

这不是我们现在引申出来的内卷含义,而是内卷这个概念最初的含义。

最初的内卷根本不是指白热化的竞争,正相反,它指的是在面临匮乏中裹足不前,以伦理的复杂性取代生产力的进步性,导致整个社会发展停滞。

比如格尔茨在研究印度尼西亚水稻农业时发现,面对人口压力和土地短缺,爪哇人的应对方法是省吃俭用,共同分担贫困。他们不断增加社会制度的复杂性,却没有尝试任何技术和生产上的变革。最终整个印尼社会发展停滞。

禁欲,是对发展的限制,这才是与爱的原则背道而驰。

在爱的法则下,人的欲望应该是被满足的。因为爱就是要不断的创造,没有欲还创造个啥?

人对欲望的克制是在资源匮乏和爱的能力还不成熟的情况下不得不产生的伦理制度。但这个阶段终会过去。

当人类学会遵循爱的原则从事生产和创造的时候,我爱你的方式将不再是以我的克制来换你的克制,而是以我的自由来换你的自由。不再是以我的禁欲来换你的禁欲,而是以我们共同欲望的满足为基本的意愿和诉求。

爱充塞天地,有爱就有欲。

我们现在因这欲而痛苦,那是因为还不够爱,还不够满足。

但解决办法不能是通过压抑欲而达到爱,而要通过学习爱而拥抱欲,去创造,去生产。

“有爱饮水饱”,说的不是爱帮助人忍耐,而是爱帮助人创造。有爱,水都可以变为酒。

什么时候在爱里满足了,什么时候就能充分享受“欲”所带来的美好。

爱情本该是强大的。因为爱情发出的对象是那个将要接受爱的人,不是我们自己。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当你真爱过一个人,你就知道,自爱是多么容易,爱一个人是多么的“违反天性”。爱情和自爱是两件事情。自爱是天性,爱自己,自己的感受最重要,“我”是不是心动,是不是舒服,是不是爽。而爱情是对另一个人发出的,它在乎的是对方的好处。

爱情很难。

被奉为崇高的,都是很难的东西。比如忠诚、正直、公义、利他、无私、牺牲……是没有人能够完全做到的。

因为达不到,所以崇高。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但是现在人们渴望的爱情,大多数时候不是那个艰难的爱情,而是一种被人宠爱、呵护、自己成为世界中心的「爱情」。

这种「爱情」可以给你的人很多,让你觉得被呵护、被宠爱也不是一件多难的事。甚至只要学习一些技巧、一些手段就能达到。

但是这样的「爱情」是有代价的。

因为你的爱是建立在私欲被满足的基础上。而人的私欲是个无底的深渊。欲望的黑洞效应会将你获得满足的阈值越拉越高。以至于你越被纵容,越不知足,越要索取,乃至索取更多。

到最后,先不说你的爱人还能不能满足你无尽的求索,单是你自己就会变成你最讨厌的那类人——自私自利贪得无厌之人。

这不是真正的爱情。

真正的爱情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你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真正的爱情是完全利他的。但这个「利他」与你所渴望的宠爱不同。真正的爱情应该总是为了你的益处着想,而不是总要满足你的欲望。

甚至有的时候为了你的益处,我不得不拒绝你的欲求。

这种爱,对爱的人和被爱的人来说,都是极艰难的修行。

是我们凡人皆尽一生所追求、却无法真正企及的高贵的情操。

所以爱情崇高。

它需要不断的操练、自省、试错、和忍耐。很多时候极其痛苦,叫人心如刀割,痛哭流涕。有的时候需要背负羞辱、承受委屈;还有时候为了ta的感受必须克制非常想做的一件事,再有的时候为了ta的益处,可能要断然决然离ta而去。

这样不舒服的爱、麻烦的爱、委屈的爱、舍己的爱,你还仍然渴望吗?

如果你仍然渴望,那么恭喜你,假以时日,你一定可以体会到爱情的崇高之处——它会让你和你所爱的人都成为这个世界上更加美好的人。

爱本身就是一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举动。英文有一个表述叫“stick my neck out”,把身体最脆弱的地方暴露出来。

爱就是stick my neck out。

即便对方是懂爱的人、会爱的人,你还是会感到痛苦。因为这本质上与对方无关,而与人自身的欲望有关。

爱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人的爱总会有所欲求。爱有多强烈,欲望就有多强烈。

所以佛教叫人不要爱,无爱既无忧,无爱既无怖。

不爱最安全。

不爱就不会产生欲望。

爱了就一定会产生欲望。这个没有办法。这是由人的缺乏而来。也是人与上帝的区别。上帝没有缺乏,所以上帝爱而无求。

父母在子女某一阶段是类似上帝的爱。但子女越长大,父母的期待和欲求越强烈,痛苦就越多。

总之,人在缺乏中产生欲求,在欲求中产生爱,在爱中更加欲求,在欲求中感到更加缺乏和不安。

痛苦由此而来。

因此要爱而无怖,其实也简单,就是「自足」。

只要自己感到不缺乏了,爱人的时候就不会有太多欲求。当然不会完全没有欲求,毕竟我们不是上帝。欲望还是会有,但比较可以受控。欲望达不到满足也比较可以忍耐。

痛苦呢?也还是会有。

只要我们一天为人,就一天不会摆脱爱人的痛。

但这个痛是对人有益的。

这个痛可以让人心软。

这个世界,至少在目前这种状态下,需要因爱而痛的人。由这样的人去怜悯和安慰其他痛苦的人,去原谅和医治那些因为能力不足而导致的伤害和撕裂,去展现和传递忍耐中常存的盼望和信心。

这种生产性和创造性的痛,是与爱的一体两面。

不要逃避它,要学习运用它。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今天追本溯源的说一下爱这个概念。如果你有英语基础,对深入的理解这个概念会大有好处。

下面是拉丁文版本、英王钦定本和中文和合本的对照。这三个版本本身有无数的小版本差异,我们这里不去打这个口舌官司,只看最显然的大局。

为什么要选Bible?因为我们现在在东亚所谈的这个“爱”的概念,不是一个本来直接存在于东亚文化里的原生概念,

为什么选择这三个版本?

这个拉丁文版本,是基督教被立为罗马国教后确立的正典版本。

带着你们一个词一个词的过一过。我先说明一下——我并不专精拉丁文,也并不主张你们以这里的答案为标准答案,因为与其说断言文字的原意就是如此,不如说这些是我个人的理解。

Caritas patiens est, benigna est.

Charity suffereth long, and is kind.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patiens。这是“病人”吗?这是耐心。专指忍耐痛苦的耐心。也因此,会将忍耐病痛的人称为patient。

suffereth - surffers - 受苦

Caritas non aemulatur,

charity envieth not;

爱是不嫉妒

envieth - envy - 嫉妒

non agit perperam,

charity vaunteth not itself,

不自夸

non inflatur.

is not puffed up.

不张狂

inflatur - inflate - 膨胀,给轮胎充气。

5 non est ambitiosa,

doth not behave itself unseemly,

爱是不做害羞的事

ambitiosa - ambition - 野心

爱没有野心。

这句被英王钦定版翻成了doth not behave itself unseemly。

拉丁文版是由修士一天祈祷几个小时,然后在精神和肉体的巅峰提笔抄几个词在羊皮卷上,这样抄若干年才出一本的东西。是给各个教区座堂的镇殿之宝。

詹姆士王版本是印刷机像印报纸一样印了准备发给基本不识字、只会说英文白话的老百姓当报纸读的通俗读物。英王钦定本和莎士比亚作品一起奠定了现代英语的根基——实际上前者的作用更为根本。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它导致圣经的原意被英语文化的语境迁移了。

比如这句至关重要的“爱无野心”,被迁移成了“爱是不做害羞的事”。但微妙的是,何谓理应“害羞”的事,何谓unseemly,却是一件“皇家御准事业”。这一句转译,其实将原文的解释权轻轻巧巧的从教会的大公会议上转移到了国王御案上。

non quaerit quae sua sunt,

seeketh not her own,

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

Seeketh - seeks - 寻求

non irritatur,

is not easily provoked,

爱是不轻易发怒

irritatur - irritate - 被激怒

provoked - 被挑衅

爱不受挑衅。

non cogitat malum,

thinketh no evil;

爱是不计较人的恶

这实际上是——爱不想象恶,不向恶思索,爱不以恶意揣测人。

爱不思恶。

6 non gaudet super iniquitate,

rejoiceth not in iniquity,

不喜欢不义

iniquity 敌意的行为、恶意的行为

中文翻译成不喜欢不义,实际上是指不喜欢任何对ta人含有恶意、冀望人受损的行为。

congaudet autem veritati:

but rejoiceth in the truth;

只喜欢真理

无论一个幻觉让你如何享受,一个事实让你如何折磨,得以明了事实、摆脱幻觉,都是一件值得庆贺和欣喜的事。

爱之中根植了“事实自身永远是善”的价值观。

爱以真实为乐。

7 omnia suffert,

beareth all things,

凡事包容

suffert - 忍耐

omnia - 全向的、全部的。omni light,就是指全向射灯,一个向所有方向发射光的的灯,如同太阳那样。

beareth - bears - 忍受

这其实应该译作“凡事忍受”。但是很显然中文译者意识得到在中文语境中说“凡事忍受”恐怕因为文化心理隔阂造成极大的信仰障碍,所以他们转了个身,翻译成了包容、宽容。

但其实在拉丁文中其实就是“忍饥挨饿”那样性质的忍受。

爱以忍受包容一切。

omnia credit,

believeth all things,

凡事相信

这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迁移

就我个人理解,credit不是“相信”,而是“授信”。“相信”涉及到了信仰,是指“认信为真”,而credit,“授信”,是指“以真视之”。

credit card 信用卡,是对你的授信,是指首先假定你是真的,等你违信了再作反应。

而believe,则是认定你为真,这意味着当出现暗示你为假的迹象时,believer有拒绝采纳为证据、拒绝转为不信的义务,即坚信的义务。没有这种“对怀疑的免疫力”,是不成其为believe的,只可以称为credit。

所以,这句按拉丁文,实际上应该译为“凡事授信”,即对一切人的声称,首先当作真实的诚实的来对待,直到看到事实与此相悖。

omnia sperat,

hopeth all things,

凡事盼望

hopeth - hopes - 希望、期盼

对一切都寄予希望。也就是永远无所谓“我对你绝望了”,或者“我对这事绝望了”。

你可以决定以其他的任何理由来停止投入某事或者停止服务某人,但这不可以是因为“绝望”。

因为作为不能预测未来、不能决定历史的人类,没有逻辑上有效的能力来做出“绝望”的结论。

omnia sustinet.

endureth all things.

凡事忍耐

sustinet。现在有个很流行的概念,叫做sustainability——可持续性。sustinet,应该译为持续、坚持。

在英文里翻译为了endureth,这是一种“硬挺着直到灾难过去”的意思,其实也适合翻译为“凡事坚持”。

8 Caritas numquam excidit

Charity never faileth

爱是永不止息

numquam excidit,从不失败

never fail,从不失败

爱从不失败。

爱既然从不失败,爱自然从不认输,于是中文翻成了——

爱永不止息。

这个源头,无论是拉丁文版,还是英王钦定本,都没有将这里的“爱”对应为Love,而是caritas,charity。

Love是什么?Love是盎格鲁撒克逊语系的原生词,lubo / Liubi / Lieber / lob / lof / liob / lien 表示“快乐”、“赞美”。它是指向“快乐的情绪”,指“使人快乐”。

因为英国的崛起而导致的从拉丁文的“Caritas / 慈善”向盎格鲁撒克逊语的“Love / 使人快乐”的迁移,是“爱”这个概念的一次至关重要的异变。

真正令人叹息的,是“欲使人快乐的东西”并不能使人快乐。是Caritas使人真正的平安喜乐。

Love,并不能真的替代caritas作为“爱”的对位表述。

记住:

爱不是“love”,爱是caritas,爱是慈善。

一种行为,若不是慈善,则不成其为爱。

爱不是你侬我侬,耳鬓厮磨,缠绵悱恻,更不是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根本就不是这种东西。

你的爱体现在对方身上时,应该是一个**向上、向善、促进卓越**的力量。

总不能因为被你爱了,反而越活越萎靡了,世界越来越窄、机会越来越少、人际关系一塌糊涂,日子越来越穷困了。那叫什么爱?

爱的行为必然导致对方更加兴旺,而不是更加衰弱,这是由爱的本质决定的。

爱的本质,就是这句话

——「**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君子有成人之美**」。

上天、大地、君子所体现出的,就是爱的本质。

爱本身固然是一件无比复杂的学问,但这是指爱的机制和爱的实践来说的。就本质而言,爱其实很简单,它就是一个【**创生之力**】。

爱使其生,恨使其亡。

上天的爱创生,大地的爱孕育,君子的爱成全。无一不是生之力量、生之根本。

因此,爱所表现出来的,在宇宙的层面,即是创生万物孕育生命。在世界的层面,是激发创新守护文明,使得人类社会生生不息发展繁荣。在个体的层面,爱使个体得着完全的自由、在自由中创造和探索、传递知识和信念、让个体充分实现价值和使命。

这些就是爱的实践最终要抵达的层面。

没有ta人的爱,其实是没有自由可言的。

自己没有爱,也无法接受别人的自由。

爱是自由的唯一保证。

举点例子,别人显而易见的有不考虑你的感受的自由。没人能考虑所有人感受,因为它会导致一个荒唐的后果——如果考虑ta人的感受是行使自由的绝对前提,那么只要世界上两个感受互相矛盾的人存在,全人类都得送进监狱。

但是当别人的自由伤害了你的感受,你受到的痛苦却是非常真实的。

你因为这个痛苦而去攻击那些让你痛苦的人,那些人的自由就受到了损害。

反过来,如果别人因为自己的感受受了伤害就来要求你不准说这个、不准干那个、无论ta的行为是否合法,你的自由客观上就受损了。

而这世上有多少人存在?并不需要很多个去做“谁伤害我的感受我就伤害谁”的选择,你的自由就会几乎荡然无存。

而这还只是最基本的一条,在这之上还有无数比这更大的利益,足以让人无可辩驳的承认从对方的角度,要尊重自己的自由是**必须**要接受一些损失的。

有人可能会说是法律保证了自由,实际上并不是——因为爱是一个人遵守法律最大、最持久、最强的动力,而不是所谓的“法律威慑”。后者的效力其实是非常薄弱的,只能吓住没有足够阅历的小孩子,对那些已经摸熟了、学精了,尤其是对法律的威慑效力已经幻灭了的人作用极为有限。

对违法/打擦边球/自行“释法”可以谋取的利益的贪婪,是法律的威慑无法压制的,在最终意义上只能靠对ta人的爱自己舍弃。

更何况,有多少种**合法的**、或者**不合法但法律无法有效追究的**剥夺、削减ta人合法自由的方法?你其实随便低头抬头就可以看见。

所有人的自由,在根本上都是**靠其他人并无坚实理由的【无条件】克制自己的贪念**成全出来的。

这并不因为“没有人可以克制得一丝不漏”,或者“世界上有一些人有功能缺陷无法做到”而有什么实质的改变。

而这个**“无条件的克制”**就是爱。

更多到底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到底什么是爱?(蒋巴法))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