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前言:近年来,淄博热电集团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导向,着力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不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内涵,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即日起,本报将开设“以企业文化铸就高质量发展内驱力”栏目,讲述优秀家庭美德标兵故事,带大家零距离感受榜样力量,探寻他们在履行社会、家庭责任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邹立军:久病床前有孝子!他照顾父亲九年如一日
在淄博热电集团,邹立军照顾卧病在床9年多老父亲的事情被大家交口称赞。他和妻子用锲而不舍的坚守,诠释了父子亲情和人间大爱,成为单位和邻居们纷纷点赞的尽孝楷模。2019年,他的家庭被市委宣传部、市妇联、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评选为淄博市“最美家庭”。无论是公司的检修工作,还是孝老敬亲,他“行且坚毅”,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和人生中,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年过半百的邹立军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勤劳善良,为人诚实厚道。“在奶奶生病卧床的时候,父母就十分孝顺,天天坐公交回沣水老家照顾奶奶。”邹立军说,他自幼就受到父母的良好传统美德教育。
2013年,邹立军的父亲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此前就长期患有糖尿病、血栓的老人,后因多病齐发被送入医院抢救。生活不能自理,完全不认人,大小便失禁……看着躺在病床上的父亲,邹立军更加细心地照顾侍奉老人,日夜坚守在病房。“或许是病痛折磨,父亲变得烦躁易怒。病发时,‘六亲不认’,需要使用镇静药物才能让他安静下来,24小时不睡觉,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很难想象当时的情景……”回想起那段压抑的日子,邹立军说:“当时确实无法接受,茫然不知所措,很长一段时间,心里还是不能相信,痴呆和瘫痪会是父亲的终局。”体力透支,加之思想上的压力,他差点崩溃,“可以说如果没有妻子的支持和好朋友们的帮助,那段时间就差点抑郁了。”
邹立军在父亲生前为他细心准备的医疗气垫床,为了让卧病在床的父亲舒适些
虽然治疗及时,度过了危险期,老父亲出院时已卧床不起了,自此生活不能自理,需要24小时照顾。多年来,年迈的老母亲也是小病不断,几乎每周都去医院打点滴,“有一次,我陪老母亲去急诊打针时,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自己前来打针,无人陪伴,她老伴还躺在养老院里,看她孤单的身影,我忍不住扶她出门,老人触景生情眼泪直流,老人有3个孩子,却都不在身边……当时我心里感到很难受,父母老了一定不离父母左右,要尽心照顾好他们。”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就是这份心底的情愫,邹立军一直坚守了九年多。
2019年春节期间,邹立军母亲因心梗突然离世。照顾父亲的责任更大了,邹立军夫妇承担了24小时照顾老父亲的义务,精心伺候在父亲病榻左右。由于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加上吞咽有困难,必须喂流食,他和妻子一日三餐用料理机把饭菜磨碎,把气垫床摇到舒适的位置,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喂,一顿饭常常要吃上一个多小时。除在饮食上给老人悉心照顾外,还要照料老人的个人卫生,洗头、刮胡子、剪指甲等等。天热的时候,每天都要给老人擦洗身子,及时换洗被褥,一年365天,屋子里一点异味都没有。为了让老人更舒适一些,两口子专门学习了一些护理常识,定时为老人翻身、 *** ,在他们的照顾下,老人从未长过褥疮,提起此事,知情人都是由衷佩服。
邹立军作为企业的一线检修人员,平时工作较忙,但他尽力做到工作和照料老人两不误。他总是忙完工作后就急急忙忙往家赶,和妻子照顾好老人,等老人睡熟后,他才能躺上一会。夜里还要定时给老人翻身、倒尿,很少睡个囫囵觉。由于长时间无法深度睡眠,邹立军患上了神经衰弱,“每天能睡4个小时,都会觉得很奢侈。”
1天两次喂药,注射1次胰岛素,两三天辅助老人大便一次,每天倒尿几十次,不到两小时就要帮老人翻身……除了上班时间,邹立军基本上都在老人身旁度过。无论是学习还是活动,只要外出需要住宿的活动,他统统不参与。对此他毫无怨言,印证了那句古人话:“父母在,不远游”。
九年多来,邹立军始终如一的悉心照顾着父亲,以实际行动感动着家人,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直到今年上半年,父亲安然离世。大家从心里对他表示由衷的称赞和敬佩,他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一段真情诗篇,体现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莉莉 高钊 见习记者 李帅 通讯员 王连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