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缤纷绚烂的三国舞台上,诸侯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因为诸侯混战频繁,不时有文臣武将改换正营,成为降将,其中有些人遗臭万年,也有些人却能青史留名。
我们今天主要介绍蜀汉朝堂上最重要的10位降将,他们有人能登临武将之首大将军的位置,也有人成为一代谋主,同样也有人反复背叛,甚至杀死蜀国最高官员。
我们今天讲的降将主要以史书《三国志》为依据,与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情节会稍有差别。
另外,诸如关羽之类比较牵强的降将不列入内,如黄忠、魏延这种跟随效命主公投降的也不算在内,只算在战争尚在进行时候背主的投降将领。
姜维:官职最高的降将
了解三国的人应该对姜维并不陌生吧,毕竟他是诸葛亮之后,最坚定的北伐大将军,所以在《三国演义》里,他被塑造成了诸葛亮的弟子,继承诸葛亮遗志 ,其实与真实历史相差不远。
姜维是天水郡人,一直在魏国统治下,出仕后担任天水郡参军,在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无奈之下投靠诸葛亮。
诸葛亮死后,他的实际继承者其实是蒋琬,但是后主刘禅为了收回权力,并未将蒋琬封为丞相,而是先后以尚书令、大将军、大司马的身份领衔文武百官。
蒋琬之后,蜀汉最高官员就是蜀汉四相的费祎,也先后担任过尚书令、大将军,不过到他这里就没有大司马了 。
247年,蒋琬已经去世,姜维被升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成为仅次于费祎的官员,但是他们二人却政见不合。
姜维一力主张北伐,而费祎却主张休养生息。
在249年的时候,姜维北伐之际,还曾受到费祎制裁,使其所领兵不超过万人。
所以在费祎时期,姜维虽然受到后主刘禅的重用,但是却一直在费祎的压制下,不能顺利北伐,直到第二年费祎被刺,姜维成为大将军,这才开始主持北伐大计。
费祎死后,姜维以大将军的身份成为百官之首,一介降臣能做到如此地步,古来鲜有。
法正:最聪明的降将
法正与孟达是老乡,都是扶风人,早年投靠刘璋。后来张松劝刘璋引刘备入蜀,就推荐法正与孟达前去做使者,将刘备引入蜀中。
除了张松之外,法正是最早的暗中投靠刘备的益州官员,但是他的做法就比张松高明的多,最后张松被杀,而法正无恙,直到刘备入主益州之后,被其重用为谋主,君臣相得。
何为谋主?
就是出谋划策的主要人物,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曾明确记载过许多谋主,比如田丰、许攸、荀攸、张昭等人。
毫无疑问,刘备麾下最有名的谋主就是法正,《诸葛亮传》中就有这么一句话:“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
这是刘璋投降之后,刘备自领益州牧时的情节,当时庞统已死,所以没有将庞统计算在内。
从这里可以看出,谋主与统兵的将领是两回事,与肱股之臣也不同,谋主并不需要过多去参与政事,去带兵打仗,主要是为主将出谋划策。
所以诸葛亮虽然也经常为刘备出谋划策,但是他不是谋主,而是肱股之臣,言外之意是谋主的事他也做,但并不仅仅是以谋主的身份来侍奉主公。
比如刘备入蜀、攻打汉中、夷陵之战时,诸葛亮都是留在后方为刘备坐镇统筹,并不跟随着出谋划策,这就是谋主与肱骨的差距。
法正能做到谋主之位,主要是他善奇谋,机智多变,所以才能以降臣身份备受刘备信任与重用。
李严:最受刘备器重的降将
只看电视剧的话,对李严这个历史人物也许印象不深,毕竟刘备死后,诸葛亮的光辉遮盖了所有蜀汉官员。
事实上,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不仅只有诸葛亮一位托孤重臣,还有一位就是李严,并明确表明李严掌管内外一切军事。
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三国志·李严传》
因为刘备临死之前最大的仇敌就是东吴,所以令李严统领兵马留镇永安,目的是为了防备东吴,谁知道无形之中给李严上了一道枷锁。
刘备死后,诸葛亮力主与东吴和谈,再续盟约,于是永安暂时并无兵事,而这个统兵的辅政大臣相对来说也就“毫无作为”,也相对失去了 一些权力。
后来,诸葛亮主持北伐之际,趁机就将李严一撸到底,贬为平民,只能说他也许统兵还行,在政治交锋中,远远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而李严实际上也是降臣。
李严原本是荆州人,年少有名,被刘表提拔为秭归县令。后来曹操南征,李严前往益州投奔刘璋。
因为曹操入荆州之时刘表已死,所以这一次还算不上投降。
到了益州之后,刘璋非常信任李严,将其任命为成都县令,虽然看似与秭归县令同级,可是成都乃是益州治所所在,实际地位天差地别。
公元213年,刘璋以李严代为护军,前去统领绵竹军队,抵抗刘备,然而李严却率部投靠了刘备。
无论当时刘璋、刘备形势如何,刘璋如此重用李严,却得到这样的回报,想必在益州官场上李严的形象也因此一落千丈,导致后来诸葛亮要对付李严之时,无人替他说话。
无论如何,作为刘备临终之前唯二的托孤重臣之一,刘备对他的器重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马超:名气最大、最“孝顺”的降将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第一“带孝子”马超获得了“五虎上将”的美誉,被人称赞。
然而,真实历史上的马超,其人品真是一言难尽。
公元208年,马腾被曹操任命为九卿之一的卫尉,带着一家人前去邺城为官,而长子马超被留下来统领军队,留守凉州。
211年,马超不顾身在曹营的父亲、弟弟们,拜杀母仇人韩遂为义父,起兵反曹,导致后来他的父亲、弟弟们一家一百多口被曹操诛杀。
兵败之后的马超回到凉州,继续作乱,又导致自己的妻子被杀。无奈之下,狼狈而逃的马超投奔汉中张鲁。
张鲁开始准备将女儿许配给他,听谋士一席话,顿时反悔了。
谋士说:“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
但是张鲁还是答应了马超借兵反攻凉州的请求,结局当然是反攻不成,于是他背弃张鲁去投靠了刘备。
不得不说,马超投靠的时机非常好,当时刘备围困成都,双方正在僵持之际,成都城大粮多,而刘备人困马乏,苦无支援。
正在这时,马超来投,虽然没有兵马,但是刘备暗中送给他一批人马,让他招摇来到成都城下,顿时吓得刘璋屁滚尿流,开城投降。
因为马超原本是一地诸侯之故;另外,刘备的下一步目标就是汉中,进而占据雍、凉,还需要马超在凉州的影响力;再加上刘璋投降上,马超毕竟有功。
所以刘备当时就将马超封为平西将军,并在刘备进位汉中王之时,以武将之首的身份劝谏,之后被封为四大将军之一的左将军。
当然,马超虽然官位很高,看似很受重用,实际上因为他的性格原因,刘备一直防着他,从不给他单独带兵的机会,所以这个左将军别说跟都督荆州的前将军关羽相比,连张飞、黄忠都不如,也就空有一个高高在上的身份。
所以后来彭羕不得志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找马超套话,彭羕的本意如何暂且不论,马超听到彭羕的话,第一个反应竟然是告密!
可想而知,马超在刘备麾下是多么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刘备疑心,而要了他的命,所以这才不惜背上小人之名,以骠骑将军的身份亲自向刘备告密。
在人们心中,马超的名气是很大的,但是他的人品往往是让人诟病的,这也导致投靠刘备之后,他碌碌无为,只能黯然谢幕。
夏侯霸:最令人意外的降将
夏侯霸是曹魏宗室名将夏侯渊的次子,身为曹魏宗室,父亲夏侯渊战死于蜀汉战场上,自己从长大成人之后,也一直战斗在抵抗蜀汉的前线上,最终竟然会叛魏投蜀,不得不说,这结局真是令人惊掉下巴!
夏侯霸的投降是非常令人意外的,但是仔细一想,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首先,经过高平陵政变,曹魏大权被司马懿一手掌控,之前备受重用的宗室将领先后被剥夺权力。
尤其是夏侯霸的顶头上司原本是夏侯霸的堂侄夏侯玄,曹爽被杀之后,夏侯玄被征调入朝堂,而新任征西将军却是与夏侯霸不和的郭淮。
如果说夏侯霸与郭淮的矛盾还不属于无解的,朝堂上的变天那就是夏侯霸头顶上的一颗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砰”地一声,让夏侯霸灰飞烟灭。
夏侯霸一个不爽之下,干脆带兵投敌。
其次,夏侯渊虽然死于定军山一役,但是夏侯霸在蜀国也是有人的,而且这人位置还挺高。
当夏侯霸来到成都之时,蜀汉后主刘禅亲自宽慰他,指着自己的儿子对他说道:“这也是夏侯氏的外甥之后”。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刘禅现在的皇后,以及早已病逝的第一任皇后都是夏侯霸的外甥女。
当年刘备被吕布从徐州赶走,刘备投靠曹操,跟随曹操攻破徐州,灭了吕布,没想到曹操并没有将徐州“还”给刘备,还让刘备带兵去与袁术交战。
刘备一个不爽之下,就干脆杀死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自领徐州牧,与张飞带兵在小沛防备曹操,让关羽坐镇下邳。
也就是在此期间,张飞带兵前去沛国谯县,抢了夏侯渊的侄女,当时这个夏侯氏才十三四岁,出身世家,又年轻貌美,于是张飞就将其强娶为妻。
不知道是张飞的基因好,还是夏侯氏太漂亮,他们的女儿也都是非常漂亮,姐妹俩先后成为刘禅的皇后。
有这一层关系,刘禅也不亏待夏侯霸,将其封为车骑将军,是仅次于大将军的重号将军。
当然,这个车骑将军,可不像马超的骠骑将军一样,有名无实,而是真正的实权将军,在后期多次随姜维北伐,参与对魏国的战事。
吴懿:与刘备最亲的降将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是《三国演义》中刘备的最佳写照,历史上的他是否做到“兄弟如手足”暂且不知,但是“女人如衣服”他是实实在在做到了。
刘备早期势弱,一直被人追着跑,所以屡次干出丢弃妻女的事儿,估计这也是跟老祖宗刘邦所学吧!历史上记载比较详细的就有如下几次:
1.196年,吕布趁刘备与袁术交战,背后偷袭下邳,掳走了刘备妻子,具体有几个不知,起码甘夫人应该在内吧。
2.刘备被打败之后,不得不与吕布求和,两人换了一个位置,刘备屯小沛。198年,刘备抢劫了吕布买马的黄金,吕布一怒之下令高顺、张辽前来攻打小沛,刘备再次落荒而逃,被吕布放回来的妻女再次落到吕布手中,这一次起码多了一个糜夫人。
3.曹操打败吕布之后,妻女暂时回到了刘备身边。后来刘备杀死车胄,没料到曹操竟然不顾河北袁绍虎视眈眈,亲自率兵前来,刘备再次落荒而逃。而镇守下邳的关羽以及刘备的妻子成为瓮中之鳖,被曹操所擒。
4.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刘备再次逃亡,在长坂被曹操率领虎豹骑追上,刘备的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落入了虎豹骑首领曹纯手中,没了下文。幸好有赵云,刘禅与甘夫人逃过一劫。
因为这些原因,等刘备占据荆州,真正有了地盘之后,竟然后宫无主,于是孙权将自己老大不小的妹妹嫁给了刘备,谁知道这个妹妹也不是省油的灯,整天带着上百着披甲执锐的侍女,让刘备欲近不能。
趁刘备入蜀之际,孙氏干脆回到了东吴,从此与刘备一刀两断。
好在此时的刘备新得益州,也不稀罕那个带刺的玫瑰花,干脆娶了寡妇吴氏为正妻。
这个吴氏就是吴懿的妹妹,也是刘备时期唯一的皇后。
为什么会娶吴氏呢?
除了她曾经是刘焉的儿媳妇之外,她的哥哥也是最早投靠刘备的将领之一。
吴懿原本是兖州陈留人,也就是所谓的东洲派系,他父亲与刘焉比较亲近,带着全家入蜀。
212年,刘备刚与刘璋开战不久,身为中郎将的吴懿与张任等人在涪县抵抗刘备,被刘备击败之后,吴懿干脆率军投降,而张任则继续抵抗。
214年,刘备平定益州之后,就将吴懿封为护军,并娶他的寡妇妹妹做了自己的正室夫人。
有了这一层关系,刘备称帝之后,吴夫人被封为皇后,吴懿也升任关中都督,在刘禅一朝被升为车骑将军。
孟达:最反复的降将
俗话说“同人不同命”,孟达与法正是老乡,二人一起来到益州投靠刘璋,又一起被刘璋派去迎接刘备,而从此之后两人的境遇却天差地别。
到了荆州之后,刘备带着法正去谋划益州,而孟达却被留在荆州统领他们二人从益州带来的4000兵,游离于核心圈外。
益州平定之后,孟达被升为宜都太守。
直到219年攻打汉中之时,孟达率兵从秭归北攻房陵,也就是这一战的胜利,成为孟达一生的转折点。
首先,这一战杀死了魏国的房陵太守蒯祺,而蒯祺又是诸葛亮的姐夫,因此二人结仇,为后来孟达之死埋下了引线。
其次,攻破房陵之后,孟达准备继续攻伐上庸,而这时候刘备竟然派义子刘封前来摘桃子。
要知道孟达投靠刘备近10年,好不容易有了立功的机会,竟然会被任命听令于一个毛头小子,所有兵马都得听刘封的命令。
不仅如此,刘封还处处与孟达作对,连他的鼓乐队都被刘封抢走,孟达却敢怒不敢言。
直到后来,荆州都督关羽让刘封与孟达支援,当时情况是关羽正兵围襄阳、樊城,胜利在望,而上庸刚刚投降,人心不稳,所以二人拒绝出兵。
不料,没有多久,形势急转而行,关羽兵败身亡。
如果关羽大胜,刘封、孟达之前的拒绝出兵自然无碍,毕竟的拒绝合情合理,可是关羽一死,大事不妙。
孟达本来在蜀国就憋屈,再加上随时可能会被牵连,干脆投降了曹魏。
在曹丕时期,孟达受到重用,上庸、房陵、西城三城合为新城,任命孟达为新城太守。
几年后,曹丕驾崩,与孟达关系亲善的大臣也相继离世,让孟达整日战战兢兢,正在这时,诸葛亮准备北伐,于是写信诱骗孟达叛魏投蜀。
谁知道,诸葛亮阴了孟达一把,也许是为了逼迫孟达投降,也许纯粹是给姐夫报仇,也许兼而有之。
诸葛亮将孟达叛变的消息告诉了与孟达关系不善的申仪,进而引来司马懿出其不意的急行军,很快孟达败亡。
孟达本是刘璋的属下,却私下投靠刘备(否则如何会听刘备的命令私自将刘璋的军队留在荆州?)后来又背叛刘备投靠曹丕,最后又叛魏投蜀。
如此反复无常,最终自食其果。
许靖:最令刘备不齿的降将
“月旦评”大家都听说过吧?
曹操的“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就是出自月旦评。
这是汝南人许劭与许靖兄弟主持的一档栏目,常每月的初一,点评当代人物,所以被称为“月旦评”。
乱世开启,这些靠口才吃饭的人也失去了以往的光辉,但是许靖凭借名士的身份,还是被很多人引为上宾。
后来战争波及到汝南,许靖四处避祸,曾逃到交州,投奔交趾太守,受到款待。数年后受到益州牧刘璋邀请,在蜀中做官,相继做了巴郡、广汉、蜀郡太守。
刘备包围成都之时,许靖觉得刘璋大势已去,企图越城投降,但是事情败露并未成功,被刘璋下狱。
等刘璋投降之后,刘备因许靖背主之事看不起他,不想征用。
这时候,刘备的谋主法正劝他,天下有的是博有虚名之徒,重用许靖,能让天下士人看到主公求贤若渴的态度,使得天下人争相投奔。
法正说得的确有一定道理,但是要知道法正本来就是刘备所谓的“背主之徒”,还是益州投奔刘备的急先锋,当然要为这些同行说话了。
法正此时正受重用,刘备不得不给他一个面子,于是将许靖任命为左将军长史,在刘备称王之后,被任命为太傅,刘备称帝之后,更是任命为三公之一的司徒。
但是,正如法正所言,刘备给与许靖高位,也只是高高供起,他从心底里是看不起这些只会夸夸其谈的名士的,所以许靖空有司徒之名,却并无实权。
王平:最励志的降将
王平原本是曹魏将领,在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之时,投降刘备。
入蜀汉十年,王平都是牙门将、裨将军之类的小将,直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才让诸葛亮刮目相看。
众所周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最终归咎于马谡失街亭,而王平就是当时马谡的副将,为马谡先锋。
在马谡上山扎营之时,王平多次规劝马谡,马谡却独断专行,刚愎自用,最终惨遭大败。
在马谡军队溃败之际,唯有王平所率领的千余人严阵以待,让张郃怀疑王平有伏兵,不敢继续进攻,这才让王平率领残兵败将平安归还。
王平因表现出众,被诸葛亮拜为参军,统领无当飞军,进位讨寇将军,从此成为蜀汉中高层将领。
之后数次北伐,王平先后立功,直到魏延死后,王平以安汉将军的身份任汉中太守,后来更是代替吴懿都督汉中,官拜镇北大将军。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是时,王平在北,马忠在南,邓芝在东,咸著威绩。”肯定了王平在蜀汉后期军中的地位。
之所以说王平最励志,不仅仅是因为一战成名,备受陈寿推崇的还有一点。
王平因为出身于军旅之中,不会写字,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但是他能口述让人代写书籍,不仅有有理有据,还有深刻涵义。王平让人读传记之类的书籍,传记在一旁听,能知其大义,名其主旨,已经很不错了。
郭脩:最令蜀汉满朝痛恨的降将
如果说以上九位之所以成名,要么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要么是因为名声太大,这个郭脩成名的方式就不太一样了,因为他是一个出名的“刺客”。
公元253年,蜀汉大将军费祎召开岁首大会,有一些地位的文武百官都在场,在万众瞩目之际,蜀汉百官之首的费祎却被当场刺杀。
刺客就是郭脩,当时官职为蜀汉左将军。
郭脩何许人也?
郭脩,又叫郭修,也叫郭循,凉州人,本是曹魏官员,官职只是一个小小的中郎将。
250年,卫将军姜维攻打西平,俘虏了郭脩,郭脩投降之后,被封为左将军,应该说是非常受重视的。
然而却在几年后刺杀了蜀国百官之首,给蜀国朝堂重重一击。
虽然用裴松之的话说,费祎也不过是“中才之相”,决定不了蜀国的存亡,也就是说杀他并无太大的意义。
但是这伤害险不大,侮辱性却极强!
半年后,魏国得知费祎被刺的消息,魏帝曹芳下令,将郭脩封侯,他的儿子袭爵,更是给了蜀汉一巴掌。
其实,经过仔细分析,不难得知,郭脩的所作所为就是一种“投机主义”,兵败投降,却又不甘心“降将”的身份,所以投机取巧,用刺杀蜀汉重臣的方式,让自己留名青史,也希望留在魏国的家人能受到优待。
在蜀汉并无亏待他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其实是很不道义的,毕竟他不是真的刺客,而是降将。
三国之中,蜀汉的降将是最多的,也是地位最高的,盖因为刘备出身低微,没有父祖为他打基础,所以一路走来,靠的就是自己,难免会接纳各诸侯的降将。而能让这些人甘心为他卖命,不得不说,这就是刘备最大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