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为人父母者,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孩子每天的作业都要写到睡觉前,甚至还写不完,而事实上你认为他不应该写这么慢?”
“为什么孩子会咬手指头,有的甚至把某根手指的指甲盖都快咬秃了,无论你如何制止似乎都不管用?”
“为什么孩子明明看上去很聪明,但却又经常被评价为懒惰?”
“为什么孩子没有固定的朋友,甚至一个好朋友都没有?”
作为心理咨询师,在做青少年心理咨询或者父母课堂的时候,经常会被父母问“我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我的孩子为什么会那样?”
比如:
“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杨老师,你说这是为什么啊?”
“不让玩手机就发脾气,杨老师,你说这是为什么啊?”
“上课经常发呆,不好好听课,杨老师,你说这是为什么啊?”
“不想上学,一提上学就哭闹,杨老师,你说这是为什么啊?”
“天天玩COSPLAY,成绩越来越差,上学也没兴趣,杨老师,你说这是为什么啊?”
我经常会回复“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去探索。”
关于孩子表现背后的各种“为什么”,10000个孩子就会有10000个原因。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答案。
我们带着“为什么”这样的疑问想找到一些原因,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关键是,找到原因之后呢?
依照逻辑思维,我们应该去寻找对应的答案,或者解决问题的策略。
当然,有些父母也就只停留在了寻找“为什么”这个层面;
或者仅仅为了寻找一个精准而又确定的原因,从此,再无下文。
看到这里,我们需要探索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这么习惯用“为什么”的思维去看待孩子遇到的问题?
现在,我们换个视角来看“为什么”。
当你用“为什么”的视角去看待孩子的时候,看起来你似乎是在寻找原因,但是,从关系层面来看,你更像是一个旁观者在看待孩子的问题。
这样的旁观者视角会让你远离你的孩子,也会让你的孩子远离你。
这样的远离对于有些父母来讲,可以回避自己因亲子关系问题带来的心理困扰及羞耻感,尤其是自己的某些成长经历可能正在被“刺痛”着。
站在“旁观者清”的视角,有时候会让我们更有存在感以及安全感。
这种远离,一方面是空间距离,更重要的是心理距离。
当你思考“你的孩子为什么不听话的时候”,你的孩子给你的回应也许是“你不了解我,你根本不爱我。”
上面有点啰嗦,如果没有理解,不妨从头再看一遍,因为这涉及到下面我们的另一个视角。
如果上面的某些部分让你感到不舒服,并不意味着你一定错了,而是提醒你,是时候尝试一些改变了,可以有更多的方法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促进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既然我们想寻找答案,那么,我们不妨换个视角来理解孩子。
这个视角就是“怎么了”,或者是“发生了什么”
和“为什么”的视角相比,“怎么了”更容易让我们看到当下的孩子,看到他们的情绪表达和行为反应。
也更容易让我们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和困难背后的机会。
“我的孩子每天做作业都要拖延到11点,他怎么啦?他这样做必然有他的理由。”
“我的孩子上课总是睡觉,或者总是有一些违纪的行为,他怎么了?如果我是孩子,我这样做是在表达什么?”
是的,孩子的行为一定有他的理由,我们要做的是站在孩子的视角去体验一下发生了什么,我们才能真正的靠近孩子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正在经历着什么,以及他这样做背后的意义。
我们需要知道,当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困扰的时候,往往会通过躯体及行为的方式体现出来。
当然,成年人也会如此。
比如:
因为害怕考试成绩不好担心被惩罚,可能会在考试前生病;(如拉肚子、发烧等)
因为担心自己不被父母爱,可能会通过违纪等方式增加关注。(有时候哪怕被批评,也好过被忽视)
当孩子出现了一些不符合他的常规行为的时候,或者不符合他这个年龄段应有的表现时,我们要留意“这个孩子是否出现了心理困扰”。
我们要停下来看一看这个孩子“发生了什么”,“他在表达什么”。
我们要告诉自己:“他这样做必然有他的理由,他在告诉我什么?”
当你愿意站在孩子的视角去体验和思考的时候,你便有机会了解孩子在表达什么,以及需要什么。
这时候,也便有助于我们和孩子一起发现和调动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方法。
接下来就是“我们和孩子一起可以做一点什么?”
比如:
孩子每天晚上作业都是边写边玩,要写到很晚。
我们问一问自己:“孩子在表达什么?”
“如果我是这个孩子,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也许答案是“他每次写完作业都会被安排更多的作业,而他渴望可以去玩。”
接下来我们则可以有机会和孩子一起寻找如何平衡作业和玩之间的关系。
同样的,如果我们用“为什么”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也许,我们会得出更多的“为什么”。
“为什么我的孩子边写作业边玩,每天要写到很晚?”
“因为他写完作业之后,还有更多的作业等着他。”
“那为什么隔壁老王家的孩子就会自己学习,而不像我家孩子一样?”
“因为那是隔壁老王家的孩子。”
我们前面提到过,“为什么”的视角,往往促使你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带着理性去分析,而这样的过程可能呈现出这样一种感觉:“你是对的,孩子是错的”。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的视角,可以帮助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孩子遇到的困境,你更容易理解到孩子的难处,在这个基础上你将会有机会和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同时,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将有机会感受到被理解和被支持。
当你脑海里习惯性的出现“为什么”的时候,不妨刻意的提醒一下自己:“我可以换个视角来看看——我的孩子发生了什么,他在表达什么?”
教育是“言传身教”的过程,而不是“说教”的过程。
KDY杨3 次咨询5.0496 次赞同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