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很多人都有“手麻木”的经历,有的人是偶尔发麻,一会儿就会恢复正常,有的人隔三差五就会发作一次,更有甚者麻木的同时还伴有疼痛,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但是,引起“手麻木”的原因有很多,具体介绍如下!
一、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长期血压高、血脂高或血糖高的患者,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当血管堵塞部分过大时,超过了机体的代偿功能,就会出现“手麻木”等循环不佳的表现,多为身体一侧上肢或半身麻木,一般持续几小时或数天,此时应及时就医治疗。
二、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在血压骤然升高时容易出现“手麻木”的现象。血压升高时,患者全身小动脉发生痉挛,动脉管腔变狭窄,肢体血液回流发生障碍从而导致“手麻木”。
三、痛风
临床研究显示,手麻木患者中有1%是因为痛风导致的。痛风患者都会出现尿酸盐结晶在关节部位的沉浸,当尿酸结晶沉积在正中神经处时,压迫到正中神经,就会引起“手麻木”。
四、颈椎病
久坐不动尤其是姿势不对的白领人群,或有相关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群,颈椎部位会发生病变(突出或增生),压迫手部关节的颈椎根,就会导致“手发麻”。
五、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长期血糖偏高控制不佳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而“手麻木”就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其中一种表现,多为双侧对称性手指麻木。
六、营养不良
伴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身体缺乏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比如维生素B6等),发生周围神经炎和神经根损害,最终就会引起“手麻木”。
七、臂神经压迫
由于躺卧姿势不正确,颈项偏斜或手臂受压时就会出现“手发麻”的症状,这时候,通过改变姿势或起身活动一会,“手麻木”的现象就会明显改善。
八、某些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具有导致“手麻木”的不良反应,比如呋喃唑酮、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这种由药物引起的“手麻木”,一般从肢体末端(手脚)开始,逐渐向上蔓延,通常会伴随过敏或感觉异常。
如何防治“手麻木”?
1、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
建议低糖、低盐、低脂饮食,多吃鸡蛋、鱼肉、鸡肉、新鲜蔬果等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C),多喝水,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环,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手麻木”的症状。
2、注意睡姿,适度运动。
建议平躺入睡,尽量避免压着手睡觉,枕头高度建议控制在7—9厘米,软硬适中。多做运动,运动方式上以选择慢跑、游泳、跳舞等有氧运动为宜,建议遵循“三五七”原则,即每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30—60分钟为宜),每周至少运动5次,每次运动后心率达到(170-年龄)次/分。根据每个人的年龄不同,心率的最高目标也不一样,可以根据公式计算的出,比如60岁的人,建议心率最高目标控制在心率=220-年龄=220-60=160次/分!适度运动可以提高基础代谢,改善血液循环,也有助于预防“手麻木”。
3、定期体检。
尤其是中老年人,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通过定期体检可以评估血管的好坏,必要时可以通过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银杏叶提取物等)来干预,起到“活血化瘀、改善循环”的目的,也能预防“手麻木”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