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今天是个好日子,很多中学生考试结束,马上开始愉快的寒假生活 。具体能不能过好这个年,还要看自己的考试成绩了。
小商贩们说,每年考完试都是甘蔗脱销的季节,毕竟可内服也可以外用。具体怎么个用法,就看孩子的成绩了。
毕业这么多年了,一提起考试,让我最头大的就是阅读理解。这类题目动不动就问你“这个词能不能去掉/换掉”,或者问你“作者当时怎么想的”。我当时就在想,作者当时真是这么想的吗?也许,只是兴之所至,即兴之作罢了。
如果要让作者本尊来做题,能不能拿到满分呢?
我看未必
实例一
株洲市一位叫王亚的作者,自己前几年的一篇散文《清明》成了苏州市高中二年级的考试试题,这可难坏了很多考生。
很多学生在她自媒体账号下请教问题,希望能有一个满意的答案。王亚对此事还是比较认真的,自己做了一遍。结果,满分20分的阅读理解,原作者才得了6分。
但是语文老师说作者没有接受接受过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文本解读技巧,考不好情有可原。
不过王亚看着最后一题“探究作者用清明为题目的意图?”,作者看后,我当时真没这么想。
实例二
2018年天津市,期末语文试卷选用到了毕飞宇老师的《大地》的片段。成绩下来后,同学们也去问原作者文中“厚重感”体现在哪里。
作者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每一个人读一篇文章,感受都不一样。即使同一个人读同一篇文章,不同的时间感受也不同。不建议用标准化的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想。
实例三
有一年韩寒的《求医》也进入了学生的开始试卷。韩寒老师自己做的时候,8道题只对了3个,成绩也不理想。关键让大家不能接受的是,“划线部分,作者想表达什么想法”,韩寒自己都不知道了。
语文学习,不能只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最关键的人文性。过分地强调考试的标准化,过度强调写作技巧,会让孩子失去洞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道语文阅读理解题的答案,不能简简单单地用abcd四个选项来决定。尤其是问作者当时是怎么想这类问题,答案就不能是唯一,毕竟每个人经历、阅历是不同的,答案自然不同。
考试常常用一些偏题、怪题来考察学生,不能显示出题人有多高明,反而有沽名钓誉之嫌。
如果你出了一道题,原作者都不知道怎么回答。那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出题人的答案就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