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补充点新内容吧,下文均是转帖的,这里提醒一下能看到的网友,我估计你们10个有9个不懂什么是中医里的肾虚。以下是肾虚的表现,自己对号入座:
对于肾虚纹这个概念,相信很多朋友就不了解了,那什么是肾虚纹?肾虚纹对身体有影响吗?
肾虚纹
肾虚纹:指腰部有类似妊娠纹一样的横纹在腰两侧。肾虚纹是皮肤缺乏水分,表面脂肪减少,弹性下降的结果,提醒你该给肌肤抗衰了!
如果你有肾虚纹并且有以下的征兆,提醒该养肾了!
1、总感觉口咸是肾虚
为什么肾虚的人口会咸呢?这是因为我们的五味(酸苦甘辛咸)跟我们的脏腑是相对应的,与肾对应的味就是咸味。
为什么肾和咸味有这么密切的关系?因为肾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归属是属水的,咸味五行归类也属于水的。
中国有句古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类聚的方法就是五行归类,在五行归类那边的类聚将五脏中的肾和五味中的咸聚在一块。
因此大家以后就要注意了,若是发觉你的口总是咸的,那就是一种肾虚的表现。
2、莫名感到恐惧是肾虚
有的病人总无缘无故的恐惧,总觉得害怕,这是与肾虚有关系的。因为在肾的情志那边,恐是属于肾的,没有原因就会害怕,那是属于肾虚,肾气不充足。
我们前面讲到过精气神,我们“气”跟“神”从哪儿来的?是从“精”来的,“精”从哪里来得?
是从肾来的,肾气虚弱,我们神智就会恐惧,出现无缘无故的恐惧的时候,大家要引起注意,恐是肾虚的表现。
3、做梦总梦见水是肾虚
大家都会做梦,甚至有的人天天都会做梦,但是如果你做的梦老是跟水有关系,或者你乘的船翻了,或者你沉到水里了,这个时候也要注意,这也是一种肾虚的表现。
4、怕冷是肾虚
有的人很怕冷,老是觉得冷,人家觉得热,他还觉得冷,夏天他要穿多一点的衣服,畏寒也是肾虚的表现。
肾是先天之本,肾中藏的精气,有几个阳气,也藏了人体的 *** 。
阳气根源于肾,如果肾虚,人体的元阳虚弱,阳气不太充足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怕冷。所以老觉得怕冷的人,肯定是肾虚的。
5、不缺觉还总打哈欠是肾虚
还有的人整天打哈欠,这个问题是肾的问题。肾主欠,这个“欠”就是哈欠的欠。
如果说你有几天没睡觉,熬的你不行了,你打哈欠,那是因为你熬夜的关系,身体疲惫的关系,当然你打哈欠也是身体的问题,如果你不熬夜整天打哈欠肯定是和肾虚有关系。
6、经常不断打喷嚏是肾虚
在临床上有很多人说我有过敏性的鼻炎,表现是不断的打喷嚏,天气稍微一变凉就打喷嚏,或者有时候无缘无故不断的打喷嚏,它也是肾虚的表现。
对于过敏性鼻炎的人,根本的问题是肾虚的问题,你老打喷嚏要找医生给你补肾。
7、脚跟疼是肾虚
还有的人会出现脚跟疼痛,脚跟痛是典型的肾虚的表现,临床上凡是说我的脚跟老疼,那自然要补肾了。为什么脚跟疼跟肾有关系呢?是因为我们的肾经是从脚底开始的。
我们前面讲肾是主骨的,脚跟有跟骨,脚跟的跟骨是我们人体最辛苦的地方,我们所有的重量都在这个上面。所以如果你的肾虚,肾气不太充分,然后你的骨头不太坚强,而这个地方承重又最多,就容易损伤产生疼痛,你的经脉运行不通畅也会疼痛,如果你足跟疼痛肯定是肾虚的。
8、面黑无光泽是肾虚
有些人面色黑,而且无光泽,这肯定是肾虚,当然黑人除外,如果你是黄种人,你的面色很黑,而且没有光泽一定是肾虚。
有的人原来面色很好,现在面色越来越黑了,这个也要注意,那是你的肾气有点虚了。
大家都有经验,特别是女性,你要是几天不睡觉的话,马上就会出现黑眼圈,出现黑眼圈就是肾虚的表现,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老熬夜,熬夜是最损伤身体的。
老年人会长老年斑,老年斑就是色素的沉着,色素沉着的后果就是皮肤颜色变黑,如果年轻人长老年斑就是肾虚了。皮肤越来越黑,这是肾虚特征性的表现。
9、经常无病 *** 是肾虚
如果一个人整天总是哼哼唧唧的,我们常说无病 *** ,老爱 *** 的人,就是一种肾虚的表现。
我记得以前在农村的时候,能见到很多妇女,老觉得哼才舒服,其实这是一种肾虚的表现。
中医将人常发出的声音概括为“呼、笑、歌、哭、呻”五声,并分别与五脏相对应,即肝呼、心笑、脾歌、肺哭、肾呻。所以 *** 就是肾虚,现在纠正一下,不是无病 *** , *** 是肾虚的表现。
10、说话声音低沉是肾虚
古代的声音分成五音,叫做宫、商、角、征、羽,我们常说的五音不全指的是这个。
羽是什么意思?这个人的声音低沉,这个声音还有一个特点,开始还比较高,越来越低,这种音就是“羽”音的特征。
一个人说话的声音低沉,同时是一个下降的趋势,说话说着说着别人就听不见了,这肯定是肾虚,要去补肾了。
11、无缘无故总颤栗是肾虚
很多人无缘无故总爱颤栗,这个栗与前面讲的恐惧、畏寒是相关联的肾虚的表现,肾虚的人会比较恐惧,恐惧的人会颤抖,怕冷的人也会颤抖。
大家都有体会,冷的不行的时候,身体就会颤抖。所以你如果老是觉得无缘无故的颤抖,也要注意这就是肾虚的表现。
12、唾多唾少反映肾虚
口里面的口水有两种,口水比较清晰叫涎,比较稠的叫唾,如果是涎,是脾的问题,如果是唾,是肾的问题。
如果口里面的口水多还比较粘稠是肾阳虚的表现。反过来也一样,这个病人老觉得口里面很干燥,说话都很困难,事实上就是我们的口水少了,这叫少唾,少唾也是肾虚的表现。
我们正常的口腔是通过脾胃和肾来滋养的,舌头为什么能够尝出味来,为什么可以灵活的转动,我们为什么能流畅的表达,是因为有肾精和脾的滋养,所以口里面唾液的多或者少都反映了我们肾的问题。
13、身上有腐臭味是肾虚
还有,人体的气味也可以反映肾虚。如果身体上最近感觉到有一种异常的腐朽的气味,坏了!这个人一定是肾虚了。
为什么呢?腐的味道是属于肾的味道,五嗅(臊焦香腥腐)里面的腐就是肾的味道。
大家如果到我看病的地方看一看就会发现,尿毒病的病人身上就是臭的。如果身上发生腐朽的味道,说明这个人肾病很严重。
14、耳朵焦枯是肾虚
耳轮可以反映肾气和肾衰。如果耳朵是焦枯的,大部分是肾有问题,肾衰的人耳朵是干瘪的,颜色也是黑的,然后是焦枯的表现,这是典型的肾虚的表现。
15、牙齿稀松焦黄是肾虚
下面一个表现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如果你的牙齿总是有问题,稀松或者焦黄或者掉了,肯定是肾有问题。
为什么牙齿跟肾有关系呢?我们在前面讲到肾主骨,骨头是肾主的。齿为骨之余,骨头多的地方就长齿了,牙齿反映了肾。
16、疲劳=衰老衰老=肾虚
下面告诉大家肾虚的年龄结构。女性到35岁的时候,是肾气开始虚衰的阶段,这是一个转折点,按照中医的理论,女性从35岁以后应该适当吃补肾的药。
男性到40岁的时候,身体开始虚衰,这个时候也要适当补肾,这样会有健康的身体。
17、总感觉疲劳是肾虚
天天都喊疲劳:“我很忙,我很累!”累的问题是什么呢?疲劳其实是一种衰老的症状,大家想一想,正常的人会感觉到疲劳吗?不会的。
我们所说的这种疲劳不是说今天劳动了一天,我很累,我想休息一下,休息一下就可以解除的,这是一个可以释放、可以解除的疲劳。现在的疲劳是什么?是持续的不能解除的、也不能解释的疲劳,他老觉得累,一持续就是很多年。
-----------------------------------------------------------------------------
水,确实水,整体中医水平低下,一来现在的疾病基本都是严重的病,中医也没办法,治重病本身就违背中医的宗旨治未病。二来现在的中医半中不中的多,根本就学不明白中医。
中医现在能存在都得谢天谢地了,差点就给废除了,这帮人毁老祖宗的东西有一套。
但是真正有水平的中医还有,虽然凤毛麟角,总比没有强。相信以后会更多的,时间问题。
转发一篇网文:
我们为什么成不了中医高手?深思……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看完这篇文章,小药童陷入深思中……
相信每一个学中医的同志,刚刚踏入医学院校,或者刚刚接触中医之时,个个都是踌躇满志,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个悬壶济世的良医。
远的如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近的如胡希恕胡老,李可老中医,一个个高大伟岸的形象成为我们顶礼膜拜的对象。
我们都向往成为像他们一样,屡起沉疴,妙手回春的神医,用现在的话就是高手。
但是,行医多年后却发现,真的应了那句话:读书三年谓天下无病不医,临床三年谓天下无病可医。
临床时间越长发现自己离自己的偶像们越远,困扰自己的问题越多,疑惑越多,很多时候病人在面前,自己心中却了无分寸。很多时候感到力不从心,治病疗效不佳。
这就引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成不了像前辈们一样的高手呢?
想想我们平时是怎么看病的,来一个眩晕的病人,首先不是先去进行望闻问切,而是先定性为颈性眩晕,然后纠结于X片上,哪一节颈椎出了问题?有没有骨质增生?
试问,哪一节椎体有问题,有没有骨质增生,对我们开方用药,辨证取穴有哪一点帮助?我们有没有学过,老师有没有教过我们,椎间隙变窄了,应该用哪味药?应该取哪个穴位?从我最近两例病人,疗效由不好,到最后痊愈,我体会很深。
我们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舍本求末。学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我们在日常诊断中有多少时候是真正进行了辨证论治呢?
来个感冒病人,不是先辨阴阳寒热,而是先想到了要抗病毒,不论寒热,金银花,板蓝根,一起上;一见发烧,双黄连,柴胡一起上;来个腰疼、腿疼,往往是哪疼扎哪,把辨证取穴抛到脑后,侥幸命中沾沾自喜。
但更多时候,却限于疗效不好的疑惑中。很多时候发现自己开方毫无把握,扎针只会扎阿是,或者是一些看上去更像是耍小聪明的特效穴。
行医这些年来,我发现我们中医界好大喜功,浮夸浮躁的现象普遍存在。
想我们的老前辈,那么高的水平,都还秉烛夜读到鸡叫,而我们现在中医人呢?
读过《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的有几个?搞针灸的,著名大家承淡安先生每天晚上坚持练针,我们有几个能做到?有几个读过《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
基本功没打好,却整天向往成为高手,无异于异想天开。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了一则报道,说某高校研究生用小白鼠做实验,来论断某方药对妇女痛经的治疗作用,看了之后,我只有哑然失笑了。
看看我们的中医研究者都在做什么?不客气的说这真是在给中医丢脸,抹黑,他们整天这样研究能成为高手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我的一个同学,铁杆中医,致力于经方治病。一天遇见一个在他们当地很有名的老中医,本来想要向他讨教一二,却不料,老中医竟然不识四逆汤。
这位老中医有心脏病,常年自治效果不好,我同学说用四逆汤加减治疗心脏病效果很好,老中医竟然不知道四逆汤为何方。不但不信,还说伤寒论太老,过时,不科学,应该多学杂志上所写的现代方,和各医院的协定方,令我同学好是失望。
这位老中医一辈子了,也没成为高手,我不知道他老人家在闲暇之余有没有郁闷过,自己为什么没成为高手。
凡是问为什么,大都有内因、外因两个因素,上边说的是我们自身原因。再说外部因素。
看看我们的教材,为了响应中西医结合的号召,教材编的是不伦不类。先看中药学,每一味药的最后,必然会写上这位药含某某化学成分,对某些症状有某些反应,或者小白鼠吃了后有什么反应。
再看方剂学,每个方子后面会写上,治疗某某西医病名。这就导致了,有很多医生,一见发热上双黄连,谓之能消炎,抗病毒,或者是看见某个病生搬某个方,把辨证论治抛到九霄云外。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医人意识到,要振兴中医,必须回到经典上来。或许,经方是振兴中医的一条正确大道。但是现在的中医学院里,四大经典都是选修课,什么《伤寒论》、《金匮要略》,都没有英语重要。
再到中医学院的附属医院看看,那里云集了本省的各大中医名家,但再看看,有几个用经方的。真是屈指可数。为了经济利益,哪个不是二三十位味药往上堆?
相信所有的中医者,谈起来都会说《内经》是基础,《伤寒》是根本,但有几个人在真正研究这些经典?高手不是说出来的。
都在说旧社会万恶,民国时期混乱,但就是在那万恶混乱的社会,我们却培养了那么多另我们现在敬仰的医界高手。在和谐美满的现在社会,我们为什么却培养不出来哪怕一个高手呢?这个问题是老话题了,不说大家也都明白。
再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前一段时间,我有一个病人,是搞中药研究的,攀谈之中,他说了一句话:中医将死于中药之手。听起来恐怖吧,但我对他的话是严重赞同的。
看看现在是中药质量,到处都是假药,劣药。到亳州中药市场看看,真是触目惊心,想买到真正的所谓道地药材,还真不容易。我浸淫中医也算有好几年了,对中药也算略知一二。
我举我自己的一个例子。我发现在我给病人所开的麻黄汤中无一例发汗者,我很郁闷,决定亲身试药。恰逢自己感受风寒,于是自己开了副麻黄汤,喝完之后,净等出汗,两个小时过去也没见一滴汗出。
这是第一次,我当时想可能是麻黄量用小了。第二天麻黄45克,桂枝30克,炙甘草15克,杏仁20克。
当我按《伤寒论》要求先煎麻黄去上沫时,却没发现什么“上沫”,药喝了之后,又是净等汗出,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出汗。
当时我就想,我是该怀疑这药呢,还是该怀疑仲景先师。到后来得出结论是所用麻黄乃是假货。
再看看我们经方派常用的几味药,半夏,我身处郑州,据我调查在郑州各大药店能买到正品半夏的只有两家药房,其余全是以水半夏冒充。
附子,现在火神派流行,很火的一味药,但附子的质量呢,炮制的工艺严重违背传统,你敢放心大胆用吗?
等等,能举得例子太多了,中药的问题,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地步了。再高的水平,也许仲景再世,开再好的方,用这样的药,高手也得变成……
正所谓: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我们为什么成不了高手,我们都应该想想。
最后,祝愿每一个立志中医的都成为高手,但要明白,成为高手的路,其漫漫兮,而遥远。
努力吧,想要成为高手的人。
大医习业第一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 、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 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大医精诚第二
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浓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 ,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 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节,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 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患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寻此二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人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今之学医者,皆无聊之甚,习此业以为及食计耳。孰知医之为道,乃古圣人所以泄天地之秘,夺造化之权,以救人之死。其理精妙入神,非聪明敏哲之人不可学也。黄帝、神农、越人、仲景之书,文词古奥,披罗广远,非渊博通达之人不可学也;凡病情之传变,在于顷刻,真伪一时难辨,一或执滞,生死立判,非虚怀灵变之人不可学也;病名以千计,病证以万计,脏腑经络,内服外治,方药之书,数年不能竟其说,非勤读善记之人不可学也。又《内经》以后,支分派别,人自为师,不无偏驳;更有怪僻之论,鄙俚之说,纷陈错立,淆惑百端,一或误信,终身不返,非精鉴确识之人不可学也。故为此道者,必具过人之资,通人之识;又能屏去俗事,专心数年,更得师之传授,方能与古圣人之心,潜通默契。若今之学医者,与前数端,事事相反。以通儒毕世不能工之事,乃以无文理之人,欲顷刻而能之。宜道之所以日丧,而枉死者遍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