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丁礼仁于2月10日驰援温州,目前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担任医疗专家组成员。他在日记中回忆了一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经过1个多月的救治,最终成功撤离ECMO、脱离呼吸机的过程,他说:“撤机获得成功,此时患者激动地为我们每个人竖起大拇指,双眼泪如雨下。回顾1个多月的救治历程,医护人员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当我们看到一个个重症和危重患者顺利康复时,内心充满了喜悦,这是对我们最好的褒奖和激励。”
与即将隔离休养的同志们合影留念
丁礼仁日记
3月6日 温州 小雨
早春气象,极为多变。昨日阳光明媚,草长莺飞,今日又蒙蒙细雨,寒气逼人。和往常一样,我们8点准时早交班,开始一天的忙碌。
与往常不同的是,我们发现了很多新面孔,一打听才知道,两周一轮的人员交接开始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文内简称“温附一”)新冠隔离病房和ICU自1月下旬运转,至今已度过6周,进入病房的医护也已更换过三轮。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越来越多患者康复出院,楼下的普通病房住院病人数已大大减少,“清零”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与新来的两位医疗组长合影(最左为ICU卢颖如主任、最右为呼吸科林全主任医师)
不过,留下的少数几位危重患者的治疗却非常棘手。他们深部痰液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持续为阴性,说明肺部病毒可能已被清除,但造成的“白肺”及其肺纤维硬化能否逆转,仍然未知。
交班带来的消息总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三天前才顺利撤 *** 外膜肺氧合(ECMO)的患者,几天来病情平稳,今天有望脱下呼吸机;忧的是,有个病人出现败血症和肝功能衰竭的倾向,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早交班后,我们开展短暂的讨论分析,并调整了部分重要的药物医嘱,并进行新老同志交接仪式。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大家已结下深厚友谊,纷纷合影留念。
驰援温州4周,崔巍主任,我和俞佳萍3位已融入这个新的集体。同院俞佳萍护士来的第3天,就进入隔离病房第一线,工作时间已超两周,按规定可享受两周的隔离休养,但她选择继续坚守岗位。巧合的是,她是今天即将脱机患者的责任护士之一,而且是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位。
这是一位中年男性患者,于2020年1月31日由外院转入。入院之时病情危重,医院先后予以高流量吸氧和无创呼吸机治疗,病情曾一度有所改善,但在2月12日突然恶化,遂行紧急气管插管,配以呼吸机辅助通气。眼前,是胸片上逐渐变白的双肺;耳边,坏消息不断传来。每个人觉得其好转的希望非常渺茫,却没有一个人放弃积极地救治。
2月22日上午,潘景业院长、崔巍主任带领我和呼吸科陈彦凡副主任查房,发现在吸入最高浓度的纯氧下,呼吸机的参数已在设置的高限,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掉到90%以下,心率加快,急查血气分析提示二氧化碳分压迅速上升,接近正常人的两倍,床边的胸片提示大白肺,患者呼吸急促,命悬一线!怎么办?崔巍主任和我及陈主任一起向潘院长建议,必须尽快上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以让患者的肺得到尽可能地休息,借以争取逆转病变的可能。由于患者气管插管已经10天,1周内撤除呼吸机的概率低。为尽可能地减少气管插管带来的并发症,我们必须先行气管切开,再行ECMO。一场生命的接力赛瞬时展开。先是行气管切开术,接下来是精干的ECMO小组,在半个小时内顺利完成各项操作,机器的流速和气流均正常,仅10多分钟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就上升到100%,增快的心率逐渐降至正常。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在ECMO团队和护理人员的细心呵护下,机器运行始终平稳。到2月27日以后,患者病情出现好转的迹象。首先是胸片的白肺范围开始缩小,再者是超声图像上显示肺实变的情况正在消退,呼吸机的参数也同步改善,到29日持续向好,3月1日好转趋势加强,胸片提示的大白肺已烟消云散。历经10天的苦苦等待,我们终于拨云见日,看到胜利的曙光。
3月3日上午,在潘景业院长和崔巍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起下达了撤离ECMO机器和管路的指令。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在半个小时左右就完成了。置管的伤口并无渗血和出血。病房外的夏景林书记带领的专家团队和浙江卫视等新闻媒体做了视频连线采访。在镜头前,崔巍主任、我和俞佳萍有幸作为驰援专家做了发言。视频连线后,仍然带着呼吸机的患者在写字板上写下“谢谢你们”“主要是你们的功劳,我很有信心”等感激的话语,这一刻,我们内心激动。
3月3日撤离ECMO后患者写的话语
3月6日脱离呼吸机后与查房医生的合影
3月6日上午,崔巍主任带领ICU科主任卢颖如、我和呼吸科林全副主任一起查房,走到这位患者的床旁,看到他呼吸平稳,呼吸机支持条件已达撤机的阈值。于是,我们与驰援温州的呼吸治疗师廖亿兴一起,将其呼吸机撤离,观察发现其非常平稳,没有气促,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7%左右,撤机获得成功。此时,患者激动地为我们每个人竖起大拇指,双眼泪如雨下。回顾1个多月的救治历程,医护人员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因痛风持续发作、走路十分困难的医疗组长陈彦凡主任,已连续3周战斗在隔离病房,每天穿防护服进出两次;许多护士姐妹们清晰白净的脸庞,被N95口罩折磨得惨不忍睹,洁白的双手也因反复清洁,变得粗糙和蜕皮。
和他们一样,崔巍主任和我每天都战斗在第一线,不分工作日和休息日。当我们看到一个个重症和危重患者顺利康复时,内心充满了喜悦,这是对我们最好的褒奖和激励。虽然我们每个人早已身心疲惫,但唯有坚持不抛弃、不放弃,患者才能拥有生的希望。我们坚信,只要度过疫情严寒的冬天,便能看到春色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