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毛主席一生叱咤战场数十载,自然是接触了不少人,也结交过不少生死之交。而这些人的年纪又有不少比毛主席年长。
然而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些英雄也会面临老去和死亡。按道理来说毛主席和这么多人有深交,他们去世后毛主席都应该到现场为他们辞行。
然而事实却是,建国后,毛主席常常公务缠身,老友们相继去世,也未必能够抽出时间送他们最后一程。
据统计,建国后,毛主席统共只参加过三个人的葬礼。他们都是谁呢?又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一、 患难知己——陈毅元帅
1972年1月9日,陈毅元帅与世长辞。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葬礼,毛主席此时已经79岁高龄。
此时的他身体已经出现了大大小小的一些老年疾病。原本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医生和秘书都不建议他再到陈毅元帅的葬礼去。
一是明白他和陈毅元帅是多年来的至交,陈毅元帅此番去世一定给毛主席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尤其毛主席现在已经是一个暮年的老人了。
老人家更是见不得这种,目睹自己身边的战友一个个逝去,难免就会联想到自己的生后事,不免触景伤情。二来,毛主席当时身体状况已经不如从前那样健朗了。
八宝山路途遥远,如果毛主席非要前往,肯定免不了一路舟车劳顿。这对于他的身体来说,又是一笔不小的“消耗”。
综合很多因素考虑,他身边的医护人员和秘书都不建议他前往送陈毅元帅最后一程。
起初毛主席也完全能够理解身边人的考量。而且他身为一国主席,他身上还肩负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希望。
在国家还没有完全稳定发展之前,他不能允许自己生病。所以官方公布陈毅元帅的遗体告别仪式将在八宝山举行时,他并没有要求自己非要前往八宝山送陈毅元帅。
白天,毛主席还是早早地就开始工作,一直忙到夜晚,然后在秘书的再三请求下才会去休息。
但是约临近陈毅元帅的葬礼,毛主席就越恍惚,这种情绪还一度被带到大工作中。秘书给他年工作报告的时候,常常会发现一向认真严谨的主席竟然在发呆走神。
终于,在1月9日这天,压抑着自己情绪很久的毛主席终于还是爆发了。尽管在这天白天他还是照常早起去单位工作。但是,越到夜里他的情绪就越低沉。
因为今天,就是他的好友陈毅元帅的葬礼。如果今天他真的为了自己的身体而选择不去见陈毅元帅最后一面,那就意味着,他们此生从此天人两隔,再也不复相见。
毛主席和陈毅
这天,毛主席出奇地没有让秘书亲自来劝自己,到了下班时间,他就早早地回家休息了。看起来毛主席终于肯为自己的身体健康打算了。
然而,那天半夜,毛主席在床上翻来覆去也没有办法睡着。仿佛一闭上眼,就能看到他与陈毅元帅在战场上相识相知的日日夜夜。
毛主席和陈毅元帅,可以说是相互成就的一对好友。1930年陈毅元帅身陷困境,陈毅元帅在困境中苦苦挣扎了三年多,期间也多次向外界其他好友写信求助。
然而,回应他的除了能力有限,还有就是急于和他撇清关系的人。
陈毅元帅
尽管陈毅元帅一开始想到请毛主席帮忙。但是也都因为考虑到毛主席任务繁忙,而且一度在中央担任要职,出于政治考虑应该也不方便解救自己。
但是眼看自己的“刑期”一天天接近,陈毅元帅万般无奈还是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请求毛主席出面帮忙。
令陈毅元帅没想到的是,毛主席在收到他的信后,隔天就给他回了信,最终在毛主席的帮助下,陈毅元帅终于还是成功“脱险”了。
后来建国后,有一段时间,毛主席的工作受到林彪等人的干扰。很难顺利进行下去。在很多同志对毛主席的信任有动摇的时候,陈毅元帅就是坚定选择站在毛主席立场上的那个人。
再说道到陈毅元帅葬礼这天半夜。毛主席再也没有办法压抑内心的心情,于是连夜赶完了八宝山,就为了送陈毅元帅最后一程。
据当时在场的人回忆,那时毛主席只穿了一件风衣,风衣里面还有来不及换下的睡衣,毛主席悲痛地握住陈毅元帅夫人的手,哭泣道:“我赶来送陈毅元帅最后一程了。”
不难想象,毛主席在得知陈毅元帅去世以来,究竟经历了多久的折磨。他要花多久,才能接受,自己的生死好友去世的事实。
果不其然,毛主席自参加完陈毅元帅的葬礼后,回来就大病一场。
后来,历史上甚至一度认为,毛主席就是参加完老友陈毅元帅的葬礼,心理受到了不小打击,身体才会变得越来越虚弱,最终在几年后去世。
二、 戎马一生——罗荣桓元帅
建国以来,毛主席参加的三场葬礼,其中一场就是罗荣桓元帅的。罗荣桓元帅是我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
毛主席参加罗荣桓追悼会
多年在战场上的拼搏很快让罗荣桓元帅患上了严重的疾病。直到1941年才确诊为肾脏类疾病。
早期,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疾病而耽误革命工作,照样带兵,照样打仗。疼得严重了,就吃一点止疼药,吃完继续打仗。身边不止一次有人劝他,要不然还是回到后方先养养病吧。
但是罗荣桓元帅同志一听到这样的劝诫就会生气,他严厉拒绝了他人的提议说道:“我是中国的军人,就是死了也是死在战场上变成军魂!绝不会躲起来苟且偷生。”
后来,日夜的操劳还是让他的病情恶化了。在病情最严重的时候,他甚至一度不能行走,这个时候就再也不能不回到后方治疗了。
试想,如果此时病情恶化的罗荣桓元帅还是坚持要在战场上继续带兵,那他这样不能行走,也不能劳累的身体。对部队来说,可能只是适得其反,还拖累了行军步伐。
罗荣桓元帅
如此一来,罗荣桓元帅只好选择回到后方进行治疗。可是大病初愈不久,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完战场,继续带兵打仗。他的敬业精神影响了很多将士,其中也包括毛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元帅还是继续奋斗在祖国的一线,继续为祖国建设社会主义。他身边的人曾这样评价过他“建国前是战士,建国后是工程师。”
此话不假,罗荣桓元帅同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一直都奋战在一线。从1927年鄂南暴动后到1963年他去世的这几十年时间内,他一直都在我党担任要职。
毛主席在听闻罗荣桓元帅同志去世后,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中。
罗荣桓元帅同志去世后不久,毛主席就提笔写下一首《七律·吊罗荣桓元帅同志》,这首诗是有毛主席亲笔写下的一首悼念诗。
熟悉毛主席诗作的读者都知道,毛主席的诗,一般都是充满气势和希望的。如同样七律系列的《七律长征》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在他的诗作中,主要都是体现他作为革命人,对革命的乐观情绪。很少能在他的诗作中读到这样悲伤的色彩。
毛主席对罗荣桓元帅同志一生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也为自己失去这样一个革命战友而悲切遗憾。
三、 人民的骆驼——任弼时
对于 *** 同志来说,任弼时的去世是令他最为意外的。他们同样来自湖南,既是老乡,更是战友。
在毛主席遭到他人的不解时,当革命思想被别有用心之人曲解时,他总是会坚定地选择正义的一方。他的一生都在走正确的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期间,他积极主张土地革命。
1935年,当长征的正确性遭到张国焘等人的怀疑时,他坚定地站在了毛主席的那一边,一方面积极维护以 *** 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一边和张国焘做斗争。
在以任弼时为首的一众正义人士坚定不移的支持下,我党终于带领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成功。
1922年,任弼时就加入了中国 *** 。可以说,如果任弼时同志没有那么早去世,建国后他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然而任弼时的身体状况本来就不佳,再加上长年累月地工作和奔波,他的旧疾多次复发。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跟组织请过一天假。
任弼时
几十年来,他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战争时期坚定维护党的领导。很多人评价他“能走一百步就绝对不会选择走九十九步”。言下之意,就是说他坚毅执着。
他身上不仅背负着中华民族的解放任务,还有令他彻夜难眠的疾病。他就这样一个人默默地背负着这一切,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
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说,1949年10月1日,一定是个值得刻入骨髓的日子。对于任弼时也不例外。
可是在那一年,让他的感官深受 *** 的不仅有开国大典上整齐的炮鸣,还有病痛的折磨。那一年,任弼时的旧疾再一次发作,这一次病痛的折磨来得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凶猛。
如今的我们回望这段历史,清楚地知道,第二年这位英雄就将不久于人世。所以我们不会对他此时的病痛发作感到意外。
青年时期的任弼时
但是,对当时的他来说、对当时他身边的人来说,这一切是那样突然和意外。本来这样一位优秀的将士,用病躯为人民奋斗一生,终于迎来了他心目中理想国度的建立。
只要他能够像常人一样健康,那么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一定是一帆风顺的。
用老话来说,他本可以开始“享福”。但是,却因为病痛的折磨,让他在1950年10月27日与世长辞了。
他才陪他用生命拼来的祖国度过了第二个生日,甚至没有来得及再好好享受一下这个国家的和平,病魔就突然将他带走。
*** 元帅在他的葬礼上评价他说:“他是党和人民的骆驼,背负着最重的行囊,走最远的路,吃最多的苦,却没有半分计较个人得失。他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16岁就参加革命,46岁就英年早逝。 他用短短三十年的光阴,却为祖国和人民创造了无限的财富。这样的英雄逝去,对党和人民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我们常说,生老病死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违背的自然规律。
这话不假,但是我们同样希望,这些“为众抱薪者”能够活得久一点,最好让他们先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让他们安详地、不留遗憾地辞别这个世界。
而不是要遭受病痛的折磨、流言蜚语的侵扰。近年来,社会上不时有个别跳梁小丑会在网络上发布一些诋毁革命英雄的言论来博取网民们的眼球。
针对这一恶劣的现象,我国在2018年5月1日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以法律来强制要求每一个公民自觉维护英雄烈士的名誉权。
任弼时、周总理和毛主席
其实国家将对英雄烈士的保护纳入法律这样的行为并不是难以理解。
当我们回望中国近代以来这数十年的战争史,不难发现如陈毅元帅、任弼时、罗荣桓元帅这样的英雄烈士大有人在。
正是因为这些英雄和烈士的不畏牺牲,英勇奋战,才能换来新中国的成立、富饶。
很难想象,如果一个国家连英雄都要诋毁,连正义都不崇拜,这样一个国家究竟会沦为怎样一番光景。
因此,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铭记这些英雄烈士。其实英雄从来就没有离去过,除非我们选择忘记。
然而浩大雄伟的革命工程之所以可以赢得最终都胜利,祖国的土地底下一定少不了白骨和鲜血。
一旦我们选择遗忘,就等于我们选择了背叛。叛徒自然不可能在烈士和英雄用白骨修筑、鲜血浇灌的黄土大地上得到善终。
因此,唯有铭记英雄,缅怀先烈,才是对他们远去的生命最大的尊重。唯愿华夏大地再无战争,告慰先烈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