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一、支原体简单介绍
1.形态特征
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大小为0.1-0.3微米。由于能形成丝状与分枝形状,故称为支原体。
2.生化分型
常利用发酵葡萄糖、水解精氨酸、水解尿素等生化反应鉴别支原体。 一般能分解葡萄糖的支原体则不能利用精氨酸,如肺炎支原体;能利用精氨酸的支原体则不能分解葡萄糖,如口腔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不能利用葡萄糖或精氨酸,但可利用尿素作能源。
3.培养特性
支原体对营养需求较高,一般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动物血清,大多数兼性厌氧,有些菌株在初分离时加入5%CO2生长更好。支原体生长缓慢,在琼脂含量较少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会出现典型的“荷包蛋样”,核心部分较厚,向下长入培养基,周边为一层薄的透明颗粒区。
4.抵抗力
支原体对热的抵抗力与细菌相似。对环境渗透压敏感,渗透压的突变可致细胞破裂。对重金属盐、石炭酸、来苏尔和一些表面活性剂较细菌敏感,但对醋酸铊、结晶紫和亚锑酸盐的抵抗力比细菌大。对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不敏感。
二、口腔支原体检验依据及原理
支原体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是生物制品细胞培养生产工艺中常见的污染物,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使用精氨酸支原体培养基培养检测口腔支原体。具体操作要求为:将口腔支原体稀释至10^(-3)-10^(-5),接种在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内,每个稀释度接种3支试管,置36℃培养7-14天,观察培养基变色结果。口腔支原体可以利用培养基中的精氨酸,使培养基pH值升高,遇指示剂酚红使培养基变红。培养基中的猪胃消化粉、牛肉浸粉、酵母浸粉提供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氯化钠维持渗透压,酚红为酸碱指示剂。
三、培养基配方(g/L):
猪胃消化粉
10.0
牛肉浸粉
5.0
酵母浸粉
5.0
氯化钠
2.5
葡萄糖
1.0
L-精氨酸
2.0
酚红
0.02
pH值7.1±0.2(25℃)
四、口腔支原体固体平板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及培养结果
1.液体培养基活化
吸取保存的口腔支原体原液100uL,加入到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中,封口膜缠住管口,37度需氧培养3-4天,可发现培养管澄清且变红。说明有支原体生长且无杂菌污染。如下图所示:
口腔支原体液体培养结果
2.固体培养基二次活化
吸取经过初次活化的支原体培养液100uL,涂布于精氨酸支原体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封口膜包住平板边缘,37度培养6-10天,直到在光线下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针尖大小的菌落。
口腔支原体固体培养结果
下篇会继续讲解口腔支原体染色步骤及镜检结果并进一步说明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敬请期待!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