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通常,在大众的印象中,衣服是由棉花或者人造纤维等易燃物质构成的,一遇到明火很容易燃烧。可有一种阻燃面料做成的特种防护服却是离开火焰后立即熄灭,大家常见的消防员身上穿的阻燃战斗衣就是其中一种。同样是服装,为什么阻燃服就有这种“阻燃”的本领呢?今天,纤科特小编就和大家解析一下,这种神奇阻燃服的奥秘。
四层阻燃面料的消防战斗衣阻燃服防护原理主要是采取隔热、阻燃、无融滴碳化隔离“三大护体神功”,保护劳动者免受明火或热源的伤害。
隔热:隔热是指在热量传递过程中,热量从温度较高空间向温度较低空间传递时由于传导介质的变化导致的单位空间温度变化变小从而阻滞热传导的物理过程,一般都通常利用隔热材料来实现。纤科特(tanncot)所选取的本质阻燃纤维面料具有持久的热稳定性。耐高温性能好,220℃长期使用而不老化,250℃左右的热收缩率仅为1%,370℃以上的强温下才开始分解,400℃左右开始碳化,如此高的热稳定性在目前有机耐温纤维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较好的减缓外部热源对人体皮肤的热量传递,避免热源对人体造成伤害。
身穿耐高温阻燃服的窑炉工人正在作业阻燃:阻燃是指材料阻止延续燃烧的程度。国际上通常用「极限氧气指数」(LOI)值来定义物质燃烧的特性。「极限氧气指数」(LOI)值是助燃所需当地大气中的氧气浓度,如果 LOI 高于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大约 21%),在正常环境下无法持续燃烧。透过确认每根纤维助燃所需的氧气量,可对纤维进行易燃性等级分级,LOI 越高,阻燃性越高。tanncot用于防护服的本质阻燃纤维面料极限氧指数大于28%,属于难燃纤维,所以不会在空气中燃烧,也不助燃,有自熄性。这些优良的物理特性能促使面料燃烧速度减慢或自行熄灭,为火灾事故现象的产业工人逃生带来宝贵黄金时间。
身穿防飞溅阻燃服的冶金工人正在作业无融滴碳化隔离:大多数烧伤案例表明,服装的燃烧是人体烧伤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常规的服装多数含有化纤,化纤具有易燃性,且燃烧后会散发有毒的黑烟,不完全燃烧裂解产生融滴更进一步灼伤皮肤。而本质阻燃面料所制作的特种防护服,在燃烧后能快速碳化并不产生熔融、滴落或穿洞,从而快速构建了碳化隔离层,降低热量向皮肤的传导,防止二次伤害。
正因为阻燃服有着隔热、阻燃、无融滴碳化隔离这“三大护体神功”,故阻燃服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林业、消防、电力等存在着明火、散发火花,或在有易燃物质并有轰燃风险的工作场所的行业。根据《GB39800.3-202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的相关规定,对铸造工、电焊工、热力运行工、机械煤气发生炉工、炉前工、玻璃融化工及相近工种,提出了配备阻燃工作服的要求。随着我们国家个体防护标准体系的健全,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阻燃服这种烧不着的神奇面料,在保护劳动者的特种防护领域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