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以下文章来源于环球网 ,作者纪双城
“我也不想来,但邻居们说要一起来,所以就来了。”
“我不想再待在这里了,人太多了。”一名十三四岁的男孩对自己的父亲说。他一边说,一边摆弄着手里的欧盟旗帜,试图折断塑料制成的旗杆。看得出,他有些不耐烦。
听到孩子的话,父亲显得有点尴尬,他先是环顾四周,然后把手搭在孩子的头上轻声说:“还得待一会,一起来的朋友们都还没有走呢。”孩子随即反问:“为什么要一起走?我们为什么要来 *** ?”
愣了一两秒后,父亲一边拉着孩子出去,一边说:“我也不想来,但邻居们说要一起来,所以就来了。”
上周末英国议会下院表决保守党 *** 脱欧新方案,在议会外的广场上,数万人挤在那里 *** 。他们中的多数人举着留欧标语牌,口中喊着挖苦约翰逊 *** 的口号。这样的反脱欧 *** 在英国不是第一次,并没有引起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太大兴趣。但在广场附近酒吧的洗手间里,一个当地孩子和他的父亲排队时的低语对话,让记者多了几分思考。
反脱欧 *** (图源:半岛电视台)
广场上人头攒动的场面,只是面对脱欧这个争议话题,英国社会众生相的一部分。如果耐心等到议员们投票结束, *** 者散场,你就可以跟记者一样,在步行10分钟后看到沿街停靠的一辆辆大巴车准备带 *** 者们回家的景象。至少此时你不会再轻易相信 *** 的人都是随意集结的。
近日,有相对中立的本地媒体公布民调说,约7成英国人希望10月底按期脱欧。至于原因,相当复杂。同样是赞成按期脱欧,支持有协议和无协议脱欧的人都占到四成左右。如果再问这些人为什么觉得月底脱欧好,很多人会给出同一个解释——“拖不起”,但没有更具体的见解。
问题在于,不少英国人似乎已经忘记前首相梅为英国达成的脱欧方案内容。正如伯明翰城市大学脱欧研究中心研究员麦克贝对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所言,约翰逊的方案只是比梅的方案看起来口气更强硬一些。在他看来,不少英国人容易受到媒体影响,甚至为反对而反对。
约翰逊(资料图)
3年多来,关于脱欧,有一些流行说法,看似合理,其实是无稽之谈。比如“英国自认在欧盟内部不受重视”的说法,被接替前首相布莱尔在英格兰希捷菲尔德地区担任议员的威尔逊嗤之以鼻。他对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说,英国一直以来都在欧盟发挥着重要影响力,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来自英国的欧盟事务专员从来没有缺席过。但当记者问他是否针锋相对地同自己选区的民众聊过时,他却闪烁其词。记者一下子明白,一些英国人的盲从不无原因。毕竟,得罪选民,万一丢掉了议员席位,不值得。
脱欧前景陷入迷茫,而想了解英国人对于脱欧的真正看法,也有些困难,因为当地政客的言论以及舆情调查机构的追踪数据中,似乎都少了一个因素,那就是部分人只是盲目跟随他人的想法,或者被舆论牵着鼻子走。那么,究竟谁该为此负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