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这个问题在问之前就有很多预设。
人是什么?
他的预设至少有:
1,理性先于存在(逻辑上先于)。
因为“X是Y”这种句式,就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一种形而上学的(不是马哲体系下的形而上学)提问方式。
也就是说,当我们分析人的存在时,人的概念是要受到理性的检验的,而理性本身是不需要受到其他的制约和拷问。
(最多自己制约自己)
2,人是作为无数个体组成的一个“类”的概念。
这里的人不是指某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对象,而是无数个个体所共同拥有的特征。是作为个体的人的交集。
即:“人的概念”=“张三”∩“李四”∩“王五”∩…………
3,“人”作为一个类的概念,有一个定义。或者说:人是有一个定义的。
既然我们从预设2中得到:人的概念实际上就是,张三李四王五等无数个个体的交集,那么这个交集,就必须是存在的。如果交集的结果是空集,也不存在人的概念。
清楚这些预设之后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实在难以回答。甚至是个伪问题。
现代的哲学,一般不把理性作为哲学的出发点,而是把人的存在本身作为出发点。
所谓出发点,就有点类似于欧式几何中的公理,是不证自明的。
对于人的定义,一般认为没有定义。比如典型的就是存在主义。
因为,人总是处于一个“成为自己”的过程当中。一旦你定义了人,人就成了一个永远不会变化的死物,也就是所谓盖棺定论的时候了。
所以说人的本质,就是没有本质。人总是处于一个获得本质的过程中。
(存在这个词,在哲学中基本上可以用以下几个辞来替换:定义,概念,本质,形式,是什么,物之所以是他本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