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粤语到底是语言还是方言(粤语与方言的区别),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粤语到底是语言还是方言(粤语与方言的区别)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粤语到底是语言还是方言(粤语与方言的区别)

这个问题由一个在山东生活的东北人来谈,似乎显得有些怪异。

但正如《野狼disco》的歌曲背景一样,每一个70后、80后的东北男孩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接触到粤语文化的洗礼。所以这个话题由我来谈,似乎又合情合理。

各大综艺节目当中,李克勤、陈小春、张智霖等大湾区的哥哥们带着作品悉数露面,一首首经典的粤语老歌,也时常荣登央视及各大卫视,更有以《沧海一声笑》、《男儿当自强》等粤语歌曲为基础进行创作的音乐作品、舞台剧,甚至衍生作品。

粤语,俨然成了普通话之外,能够在全球华人文化圈引起共鸣的另一种声音。那么,粤语为什么能够成为普通话之外,另一个代表中华文化的语言,而且多点开花,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人口迁移的开拓者。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而使用语言的主体是人。一种语言要想在这个世界上发扬光大,要么使用的人口越来越多,比如汉语,70年间使用人口从4亿增加到14亿;要么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比如英语、西班牙语,全世界众多国家以它们为母语或官方语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社会为基础的社会、国家形态,一切发展变化都基于农业的基本盘。所以安土重迁一直是我们的国人最为认可的一种生活方式,很少进行频繁的家族、人口迁移。尤其到了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国内、国外的人口流动相对缓慢。

但是广东地区是一个例外。明代中后期开始一直到清朝 *** 战争前夕, *** 宣布海禁,但广东是比较少的几个有对外通商权利的口岸,人口迁移一直没有停歇。

他们下南洋、闯美洲,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美洲大陆等区域开枝散叶,不仅带去了原汁原味的中国岭南文化与文明,更让粤语在这些地方发扬光大。甚至于当地的语言相结合,产生了具有东南亚特色的“东南亚汉语”。

创造财富的奋斗者。

随着人口的迁移,就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商人与商会。在美国、加拿大、中南半岛等地的唐人街,普通话的被接受程度或许还没有粤语高。当地华人、华侨的领袖,大多数都是讲粤语或者闽南语的广东、福建人士。

而随着香港、澳门作为国际通商口岸地位的确立,越来越多的财富阶层在这里汇聚,他们当中有西方殖民者、有本土创业者、更有当年远涉重洋在南洋、西洋闯荡的冒险家。财富在这里汇聚,粤语也在这里发扬光大,向更远处传播,并且因为掌握了财富的力量,从而也掌控了话语权与文化的力量。

改革开放后,广东、香港的商人不断北上,为内地带来岭南文化、岭南语言的洗礼,因此粤语的声音在那些经济腾飞发展的区域不断响起。

革命理想的先行者。

粤语的使用广度、使用基础靠广大民众,粤语的地位与高度则靠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们去构建。中国近代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维新领袖之一梁启超、军队创始人叶挺、十大元帅之一的 *** 等。岭南人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叱咤风云的存在。

有了他们的风云聚会,便有了粤语在人民大众当中的耳熟能详,尽管不会说,但是多少都能听懂几句。

流行文化的缔造者。

语言生存、发展的基础是有交流和沟通的土壤;语言发扬光大,并且成为一种生命力旺盛的事物,则要求它能构建出一种文化。没有文化的语言,只是工具,能创造出文化的语言,则与文化并列,甚至高于其创造的文化,而成为一种独特的现象。

如果我们把所有文化、文艺、文学、社会、制度、器物都看作为“文化”这一广义概念。那么以此为基础,按照地域来划分,在中国境内比较有影响力的文化流派基本上有京派、陕西派、东北派、港台派。而香港,无疑是近50年来,亚洲流行文化的大本营之一。

在电影、音乐、文学等多种领域,以粤语为基础进行创作的作品,数不胜数,代表人物更是灿若群星,高手云集。

电影领域的胡金铨、徐克,音乐领域的黄霑、胡伟立,以及以四大天王等同期艺人为代表的流行文化巨星,共同缔造了香港流行文化这一鸿篇巨著。

就算你不会说粤语,但你一定看过粤语电影,听过粤语歌曲,认识以粤语为母语的文化名人。论起影响力,能与之分庭抗礼的,似乎只有广袤黑土地的老铁们。

而随着近20年大陆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领域也吸纳了更多的香港导演、歌手北上,粤语作为一种方言,似乎也像其他方言一样,逐渐式微。作为国家通行语言,还是希望普通话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还是希望粤语能够长盛不衰。

但是,没有了使用的土壤,一种语言又怎样长盛不衰呢?这似乎是一个矛盾。

更多粤语到底是语言还是方言(粤语与方言的区别)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