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练字的原理(练字的本质),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练字的原理(练字的本质)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练字的原理(练字的本质)

题主其实已经发现问题了,就是单纯的描摹是不可能把字练好的。

古人总结的练字方法其实是有系统的,临摹是两个意思,摹就是题主所指的描摹,细分有描红和摹写。而练字更重要的是临,临和摹的大致比例在80:20,如果是成年人,临写的功夫要更多。

临要分三个步骤,缺一不可。一是读帖,二是临帖,三是背帖

首先要对着你想要学的那个字反复地观摩、仔细地分析,从笔画到结构到章法去读。比如说"我"字:

在我没有去观摩分析的时候,我对着它直接写了一个 我

这样直接临的对吗?不对。

细节不去考虑,大的问题主要有三点

1,首撇受习惯影响,和原帖相比角度平了。

2,长横和原帖相比短了。

3,戈钩的笔画写的不对。

针对这三点去读帖:首先首撇的角度大概是45度,其次长横大约是首撇的三倍左右,最后戈钩作为最重要的笔画,要单独拿出来反复练习。

很显然,我写的依旧不像,几乎每一笔或多或少都有问题。比如撇和横还不够斜,提的角度不对,戈钩写的笨重,最后一点没有原帖轻巧,等等。如果所有问题归于一点的话,就是我对笔的控制不到家,尤其是戈钩的用笔不到家。

所以我反对说临帖就要临的一模一样才有进步,这种观点是极其幼稚的,真正好字,哪里那么容易写的一模一样。所谓的一模一样,只不过眼力不够罢了。但是对比来说,我第二遍临写的要比第一遍好,这就是进步。当然,这个进步是很细微的,离原帖还差十万八千里。

通过你去看、去读、去分析,你就了解什么样的字是好字,怎么写才是好字,你的眼力功夫到家了,手上的功夫才可能跟进。在临帖的三个方面,读帖是最重要的,有的书法家甚至只看不临,一本帖贴墙上或放手边,天天读天天看。但我个人主张读帖和临帖要同步走,从临当中发现哪儿读的不够,从读帖当中发现哪里临的不准。

临就是像我写第二遍那样,反复地对比反复地改。然后坚持重复多遍,直到你大体上记住了它的模样。这一步锻炼的是手上功夫,即从眼到手。

最后是背帖。背帖首先是要把内容背下来,背内容的目的是随时能记起自己要练什么字。古人为了方便记忆,特别喜欢写千字文。其次要背字形,要记下整个字是长的宽的扁的方的圆的,要记下每一笔大概在上一笔对应的哪个位置角度长度弧度。最后要背用笔,关键特殊的笔画是怎么写的,轻重缓急停顿发力都在哪个位置。刚开始可能觉得有点难,但其实只要是同一个书家写的字,结构、用笔、风格会有相通之处,记住一个字很多字都能推理出来,每次你需要用心的地方其实不多。这里面学的对象水平越高,你要记的东西会越多,水平越低的书家,规律性越强,你要记的反而越少。比如有知友认为田英章的法度比灵飞经强,其实不是,准确地说田楷的规律性更多,更容易上手。

等你完成了背临之后,你这个字基本上就能在日常实用中运用出来,但是还是会偶尔倒退到最早的写字状态,这就需要你长期地、反复地读帖、临帖和背帖,直到你忘记自己原先的写字方式,大体上形成新的写字方式,书法上称之为入帖。

更多练字的原理(练字的本质)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