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越剧袁雪芬全集(越剧演员袁雪芬的简介),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越剧袁雪芬全集(越剧演员袁雪芬的简介)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越剧袁雪芬全集(越剧演员袁雪芬的简介)

袁雪芬(1922.3.26~2011.2.19):女,浙江嵊州市甘霖镇上杜山村人。越剧袁派创始人,工正旦。历任上海越剧院院长、名誉院长,上海对外友协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等。11岁入四季春越剧科班,14岁开始在杭州演出。1938年到上海,1942年起致力于女子越剧改革。1953年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1955年 *** 总理吴努授予她金质奖章。1956年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优秀影片奖”荣誉奖。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

袁雪芬——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

艺术特色:袁雪芬擅长依照人物的特定性格和感情创腔,不追求曲调的花哨,而注意以情带声,以真情实感和润腔韵味扣人心弦。在演唱上,她气息饱满,运腔婉转,喷口有力,吐字坚实而富有弹性,运腔中运用欲放又收、抑扬有致的处理,形成特有的韵味美。她常根据唱词的寓意,采用特殊的节奏形式,改变原来较为平稳的字位节奏,使唱腔和唱词语气紧密结合起来。

代表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祥林嫂》、《香妃》、《绝代艳后》、《一缕麻》等。

“新越剧”的标杆

袁雪芬进入四季春科班学戏,初学的是男班的丝弦正调腔,出科后与女子越剧四工腔时期的代表人物王杏花同台,唱腔受其影响比较大。1942年10月,袁雪芬倡导越剧改革,剧目多数为悲剧,越剧原来曲调单纯、活泼、跳跃的四工腔不能适应,袁雪芬从人物出发,在传统唱腔音调进行中,频繁地、重复地运用变音,就是7音,形成唱腔音调,逐渐形成一种激进的、下行的旋律的特点,呈现出哀怨深沉的唱腔格调。

袁雪芬

“剧务部”

之所以把1942年袁雪芬的改革定位“新越剧”的标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袁雪芬建立了“剧务部”——编导音舞美演制综合艺术。

袁雪芬成立剧务部后,善于识才、惜才、重才、护才,招笼了一批在文化上、艺术上有特色,有见地的“先生们”的加入,编导音舞美,改变了原有的创作的方法,有了固定的剧本,有情有节,根据全剧总体布局,整体情景,实行定腔定谱制,在这种情况下,基本走上了规范的道路。袁雪芬的创作思路反对“全盘拿来主义”,坚持“演员唱腔制”,“袁派”的每一出戏,每场戏,每一个人物,每一句唱腔,每一件服装等,袁雪芬本人无不亲力亲为,参与其中,共同创作。

“尺调腔”

袁雪芬在1943年11月演出《香妃》时与琴师周宝才合作,在唱腔方面有更大的突破,初步形成了尺调腔的雏形,此后尺调腔逐渐丰富,不但使越剧唱腔在板式结构上得到了完善,在唱腔曲调上也增强了抒情性和戏剧性,为越剧音乐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越剧最早出现的流派之一——“袁派”就是在尺调腔的基础上形成的。

袁雪芬——《香妃》

“梁山伯与祝英台”

袁雪芬认识马樟花时,和祝英台的年纪一样——年方二八;马樟花和梁山伯一样,十七岁。这是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小姑娘,马樟花外号“闪电小生”,爱时髦,旗袍花式绝不重复;袁雪芬则相反,她爱穿布衫,也不爱首饰,一条大辫子梳着。据说两个人走在路上,“一个像小姐,一个像大姐”(袁雪芬)。

袁雪芬(左)与马樟花

“合演”

虽然性格和外表迥异,但是两人都是好演员。那时候没有剧本和台词,全靠两人现编。她们能够互相激发,看见对方的表情,眼泪就会自然涌出来。《梁祝》也成为这一生一旦的主打剧目之一。1941年,马樟花出嫁前,两人最后一次合演这出戏,“从台上哭到台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越剧《十八相送》剧照,袁雪芬(左)饰祝英台、马樟花(右)饰梁山伯

“分离”

1942年2月19日,只有21岁的马樟花去世了,遗体停放在徐家汇路的上海殡仪馆里。上海越剧界的演员们都来了,袁雪芬最先来到,她一脚踢开绿纱门,冲到停放遗体的地方,一下子就扑倒在马樟花的身上,放声大哭。袁雪芬因为伤心过度,一下子吐了血,去医院检查,发现是肺病。

足足有三年的光阴,袁雪芬没有再演过梁祝。

久别重逢梁山伯,倒叫我又是欢喜又伤悲,喜的是今日与他重相会,悲的是美满姻缘两拆开。——《楼台会》

越剧十姐妹

——袁雪芬自述

1946年9月,在《世界晨报》上看到一则消息:“ *** 代表看越剧。看的是《凄凉辽宫月》”(直到解放后我才知道,是周恩来冒着危险,亲自到明星大戏院看我们的演出)。从熟悉的朋友罗林那里得知, *** 代表还看了文滨剧团的沪剧,以避免给越剧增添不必要的压力。可是对我来说,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压力问题,可见我那单纯艺术观点是何等幼稚!

这一时期,我真的很苦恼:哪里还有我创造、探索艺术的环境?我知道要争取到这些条件,靠我一己之力是绝对完不成的。如果能说服尹桂芳、竺水招、筱丹桂、徐玉兰、范瑞娟、傅全香、徐天红、张桂凤、吴小楼来参加,共同发起为造剧场进行集资活动不是很好么!

越剧十姐妹

“山河恋”

1947年7月29日,我们相聚在大西洋西菜社,签订了联合义演的“合约”。作为发起人尹桂芳、徐玉兰、竺水招、筱丹桂、袁雪芬、张桂凤、吴筱(小)楼、傅全香、徐天红、范瑞娟我们十个演员,在“合约”上签名。于是有了后来拥有盛赞的越剧“十姐妹”,有了改革合作象征的《山河恋》。

1947年越剧“十姐妹”演出《山河恋》后合影

轰轰烈烈的《山河恋》联合义演和建造剧场、学校的计划虽最终被破坏了,但经过这场斗争较量,不仅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也给了我们十个当事人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启迪和思考。

“平安”

1949年5月25日一早,我妈妈去买小菜时,菜也顾不上细选便奔回家,还大声地叫道:“雪芬,解放了,解放了……”听得出妈妈高兴得出自内心的潜台词——这下可好了,我不要每天晚上望着窗外等你是否平安回来…

1960年袁雪芬在香港

认认真真唱戏

“袁派”

袁雪芬的唱腔旋律淳朴,节奏多变,感情真挚深沉,韵味醇厚,委婉缠绵,声情并茂。在表演上,博采众长,将话剧、电影重视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写实主义表演特点,与昆曲载歌载舞、重视形体动作美化的长处吸收到越剧中,加以融化、创新。

1942年起袁雪芬致力于女子越剧改革。她的表演和唱腔柔婉细腻、朴实深沉、韵味醇厚、节奏明快,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被称为“袁派”。参与整理并主演了传统戏《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编演了历史剧和现代剧《木兰从军》、《红粉金戈》等。

1961年袁雪芬(中)和张桂凤、王文娟(右)一起探讨越剧《红楼梦》中的唱腔。

“第一”

袁雪芬的一生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她灌录过第一张女子越剧唱片,参与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该片已成为中国电影史的永恒经典。她还主持编纂了《越剧舞台美术》、《越剧艺术论》等理论著作,填补了中国越剧理论领域的空白。; 2008年2月,袁雪芬当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是首届“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她是越剧迷心目中永恒的“祝英台”“崔莺莺”“祥林嫂”...

《梁山伯与祝英台》(1953年电影版)

《梁山伯与祝英台》 袁雪芬(左)饰祝英台,范瑞娟(右)饰梁山伯

剧情:官家女儿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与贫苦儿梁山伯为同学,二人情义相投,相交甚笃,后祝被梁认出女儿身,两人遂私定终生,但这一愿望遭到祝家的激烈反对,并为祝英台另外安排了婚事,祝誓死不从,最后两人唯有以死相殉,化蝶双双飞去。

1953年袁雪芬与范瑞娟等主演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新中国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电影,也是袁雪芬的代表作之一,充分体现了袁派越剧的风格,比如其中的《十八相送》一折,就是一场风趣生动的戏,它以问答式的对唱形式展示了梁、祝二人不同的内心活动。唱腔中吸收了浙东民歌的因素,曲调优美朴实,节奏明朗活泼,感情丰富细腻。袁雪芬紧紧把握住祝英台的性格特点,演唱既热情主动,又含蓄内在。在整段唱中,通过对气口、收音、润腔唱法上的多种细致变化,表达了祝英台微妙的情感。

这部电影上映后,成绩斐然,1953年获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1955年 *** 总理吴努授予她金质奖章。1956年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优秀影片奖”荣誉奖。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

《西厢记》

《西厢记》袁雪芬饰崔莺莺

剧情:写唐贞元间书生张生,在普救寺邂逅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发生爱情。时河桥守将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强索莺莺为妻,崔夫人当众许愿:有退得贼兵者以莺莺许之,张生驰函好友白马将军杜确发兵解围。然崔夫人嫌张贫寒而赖婚,张生相思成疾,莺莺在侍婢红娘撮合下,夜奔西厢探慰张生,事为崔夫人发觉,拷问红娘,红娘据实以告。夫人不得已而将莺莺许配张生,但又借口不招白衣女婿,迫张上京赶考,莺莺与张生满怀离愁而别。

《西厢记》,1953年首演,后又多次修改加工,成为袁雪芬的代表作之一。根据剧本是典雅清丽的诗剧的风格和唱词多长短句的特点,为了表现莺莺这个有较高文化教养的相国小姐的高雅气质和复杂性格、内心矛盾,袁雪芬在音乐语言上有较大创新,更注重唱腔旋律的柔美婉约和唱腔节奏的多种变化,使其具有一种深邃内在的韵味。

《祥林嫂》

袁雪芬饰祥林嫂

剧情:童养媳祥林嫂在丈夫死后,婆婆逼其再嫁,她逃至鲁家帮工,后被发现,抢至山中与贺老六成亲。数年后贺老六疲病而亡,孩子又被狼叼走吃掉。祥林嫂只得重回鲁家。因两次守寡,为主人所厌,她将积蓄两年的工钱捐了门槛以期“赎罪”,却仍被鲁家逐出,在一个除夕之夜,倒毙在风雪之中。

1948年袁雪芬主演的黑白越剧电影《祥林嫂》是越剧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电影、1978年袁雪芬与金采风主演的越剧电影《祥林嫂》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戏曲电影。越剧是第一个把祥林嫂搬上戏曲舞台的剧种,至今这出戏中多段唱腔广为流传。

袁雪芬的唱腔善于运用上下句音调的高低、连断、强弱及节奏的对比来揭示人物强烈的感情变化。比如“千悔恨,万悔恨”这段唱,是祥林嫂在精神上遭受极大创伤后唱的。前八句唱腔中吸收了传统的【宣卷调】、【武林调】、【四明南词】的因素,在唱法上,把重音、喷口、气口及独特的润腔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哀怨凄切,如泣如诉。如“千悔恨”的“恨”字,“当初一撞”的“一”字,都用了七度下滑音;“到如今”、“又丧命”都采用了七度下跳,使唱腔带有一种自谴自责的感 *** 彩。后半段自“那玉历宝钞劝世文”起,唱腔转入【流水板】,人物仿佛置身于阴森森的阎罗殿,唱腔吸收了绍剧【流水】因素,采用了紧拉慢唱的形式,使阴冷凄楚、时断时续的曲调与紧密急切的伴奏形成强烈对比,真实刻划了人物惊恐万状的心理状态。

袁雪芬

从上世纪40年代的越剧改革到以“尺调”一鸣惊人,从首次将鲁迅名著《祝福》改编成越剧《祥林嫂》搬上戏曲舞台,到成功主演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袁雪芬的一生塑造了数以百计的舞台人物,为越剧艺术抒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她被誉为“越剧的祖师婆”、“新越剧的创始者和践行者”。她的离去是越剧艺术的一大损失,自她走后,越剧戏迷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袁雪芬走了,也带走了越剧的一个时代”。

更多越剧袁雪芬全集(越剧演员袁雪芬的简介)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