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音乐考试日记350字(音乐考试周记),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音乐考试日记350字(音乐考试周记)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音乐考试日记350字(音乐考试周记)

《蔓莉》秦永​music.163.com/outchain/player?type=2&id=141858&auto=1&height=66

我最初听到的《蔓莉》是谢雷演唱的。

“我们的过去、我们的情义,怎么能忘记

蔓莉怎么你这样地忍心静静地就离去

我很伤心,从今以后不能够见到你

只有留下你往日的情景,使我常回忆

蔓莉……”

只听了几遍,这首《蔓莉》就时常萦绕在我脑子里,好听,实在好听。可是如果你仔细听歌词,就会发现这首富有节奏的舞曲一样欢快的旋律其实是悼念亡人之作,歌中的主人翁蔓莉已经告别人世——

“美丽的青山、美丽的绿水,只有我和你

蔓莉可记得我们时常快乐的在一起

我很伤心,今天一别,永远就离开你

只有希望在梦中能够时常看到你

蔓莉……

一样的青山、一样的平原,只是少了你

蔓莉怎么你这样的年轻,轻轻的就死去

我很伤心,不能和你永远的在一起

只有等待着我们死后埋葬在一起

蔓莉……”

沉痛的歌词,欢快的曲调,二者就这样“南辕北辙”地结合在一起。这种词曲之间的巨大反差使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想要查个究竟。从我一开始产生这个念头到终于坐在电脑前敲出这篇文章,大概相隔一年多——并非是我懒,而是这首《蔓莉》的前世今生扑朔迷离,使我的考据数度中断。直到今天,我才可以比较有把握地理清她的来龙去脉。

先说歌名。很多老歌名字的字数和写法有很多种,让人眼花缭乱,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如《难忘的初恋情人》,我在前面的博文《我的音乐笔记之六——令人头晕目眩的〈难忘的初恋情人〉》中已经详细阐述,当时为了弄清楚这首歌的不同名字曾大费脑汁。这就像一个人有好几张银行卡,到了还款日连自己都不知道每张卡该还多少钱。《蔓莉》这首歌被不同的歌手灌唱、被不同的唱片公司出版的时候,有写《曼莉》的,有写《曼丽》的,还有的写成《亲爱的曼莉》和《蔓莉!亲爱的蔓莉》。但权威的名字还是《蔓莉》。

谢雷的《蔓莉》是很多人熟知的,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因为这首歌太受欢迎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就是谢雷原唱(首唱)的。谢雷灌录《蔓莉》是在1967年。可是,有人比他还早,这个歌手叫黄清元,新加坡人,在1966年就录制了《蔓莉》。在60年代的新马歌坛,黄清元的地位可以用举足轻重四个字来形容。1965年他参加歌唱比赛荣获冠军,他的出现改写了新马音乐的历史,自成一格的哭腔深远的影响了整个歌坛。他也是第一位灌录黑胶唱片的新马艺人。这位戴近视眼镜、唱文艺歌曲出身的相貌平平的歌手,能成为首席巨星也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但其实如果能从深一层研究,便不难明白,黄清元的哭腔别具一格,在整个东南亚华人歌星中亦属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黄清元是新马地区歌手,《蔓莉》的出身从台湾转向了新马。在《大马中文乐坛酸甜苦辣五十年系列》这篇长文中,有这样的说法:黄霜仁,1952年在槟城锺灵中学任体育老师,直至1970年2月28日离休(文中年代似乎有误,根据槟城锺灵中学网站“退休/离职教职员”栏目所载,黄霜仁1932年至1970年在该校任职,一干就是38年)。对歌唱活动拥有兴趣,与歌台及歌星结下不解之缘,并应朋友同学之邀,为曲子填词,当年在歌台流行时代之作计有《蔓莉》《永远想你》《心上人回来相见》《安娜姑娘》《归家心如箭》《拉莉达》《送别》《第二个梦娜》等。其中尤其《蔓莉》最为脍炙人口,流行多年,为大马乐坛早期一首经典流行曲。这篇文章还提及林仲康是《蔓莉》的原唱者。也就是说《蔓莉》的曲作者不详,词作者是黄霜仁,原唱者是林仲康。

林仲康是谁?这是一个神秘人物,我找遍了网络,也不见有关此人的其他资料。只能推断他是马来西亚歌手。

而《蔓莉》的流行年代也被推至60年代,最早不过50年代。

至此,我差一点儿就给《蔓莉》下结论了。可是峰回路转,我又查到台湾歌星黄淑芬早在1962年就灌录过《蔓莉》,四海唱片发行,收录在黄淑芬的《昨夜你对我一笑》专辑中,歌曲被排在B面第2首。这张唱片里面大部份是翻唱,不过有3首左右是她自己的歌,所以不能排除《蔓莉》是黄淑芬的原唱,但也不能确定《蔓莉》就是她原唱。毕竟,神秘人物林仲康灌录这首歌的年代不详,有可能在黄淑芬之前,当然也可能在她之后。

而且,《蔓莉》的作者到底是谁也有疑问。1968年台湾美亚公司为歌手孙一华灌录了一张黑胶唱片《曼莉》,一共12首歌,《曼莉》是第一首,标注“骆明道曲,孙仪词”。骆明道,与刘家昌、翁清溪、左宏元(古月)并称台湾六七十年代四大家,代表作有《烟水寒》《风雨生信心》。孙仪,本名孙家麟,台湾著名作词家,与翁清溪(汤尼)合作填词谱曲,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比如《月亮代表我的心》。这样一来,《蔓莉》的出生地又变成了台湾。

偶然的一个机会,我看到了徐惠民(新加坡资深广播员,1979年开始在新加坡丽的呼声广播电台任播音员,2007年拜姜昆为师,成为姜昆的第27个弟子)的博客“亮丽的日子”,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黄清元有先见之明》,关于《蔓莉》写得十分详细:

“我原听说《蔓莉》是蒙古歌曲,但黄清元纠正我是新疆民歌。是的,那是‘西部歌王’王洛宾在1939年前后以哈萨克曲风改编创作的,但歌中叙述的是一对蒙古族情侣——山道儿与蔓莉的真实故事。他俩同为宣传抗日而奔波,后来女主人公不幸牺牲,临死前嘱咐爱人要把救国事业进行到底。

据黄清元说,这首原是缅怀女英雄的悲壮诗篇,经一位槟城作家添加了前面两段歌词,成了一首单纯的情歌。《蔓莉》经黄清元唱成了吉他乐队伴奏的流行歌曲,立刻风靡遐迩。那以后,这首歌的原版似乎已经失传,黄清元的版本倒成了原创,不仅在新马流行至今,还倒流回中国去,台湾的谢雷,大陆的王洁实、谢莉斯都曾推广。”

我推测文章中说的那位“槟城作家”就是槟城锺灵中学的体育老师黄霜仁。我倾向于这个说法,也就是说《蔓莉》的曲调原本是新疆民谣,被王洛宾在1939年前后改编,也可能王洛宾也填了歌词,也就是说《蔓莉》最初的词曲作者是王洛宾。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传到东南亚,被黄霜仁添加了前面两段歌词,也就是流传至今的《蔓莉》。原唱者不可考,现在已知最早演唱这首歌的是林仲康或者黄淑芬。遗憾的是,这两个人演唱的《蔓莉》我都找不到录音资料。

1968年,歌手Solo Chu录制了马来语版的《蔓莉》。这首歌在东南亚一带太火了。众多歌手在翻唱时,有人只唱前两段,也许第三段歌词过于沉痛,唱片公司担心影响销量吧。

还有一则消息也可以证明《蔓莉》的作者是王洛宾,安徽法院网登出一份裁判文书《马鞍山市花山区童话量贩式歌厅与王海成著作权侵权纠纷一案》:

2006年8月10日,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资料部出具证明一份,证明王海成已于1996年4月1日加入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成为会员,并将其父亲王洛宾创作的207首音乐作品在该协会进行了登记,其中包括涉案的19首音乐作品,即《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青春舞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牡丹汗》《沙枣花儿香》《萨拉姆毛主席》《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玛依拉》《哪里来的骆驼队》《在银色的月光下》《虹彩妹妹》《蔓莉》《曲蔓地》《花儿与少年》《康定情歌》《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

最后,整理一下《蔓莉》的版本年代:

年代不详,《蔓莉》,林仲康

1962年,《蔓莉》,黄淑芬

1966年,《蔓莉》,黄清元

1966年,《蔓莉!亲爱的蔓莉》,魏民 邝玉玲

1967年,《蔓莉》,谢雷

1968年,《曼莉》,孙一华

1968年,《蔓莉》,凌平(余子明)

1968年,《Harapan Hati Kaseh》(马来语),Solo Chu(朱江)

1968年,《蔓莉蔓莉我爱你》(粤语),陈宝珠

1978年,《蔓莉》,尤雅

1988年,《蔓莉》,方伊琪

1988年,《蔓莉》,韩宝仪

1995年,《蔓莉》,秦咏

2004年,《蔓莉》,张德兰

2004年,《蔓莉蔓莉我爱你》(粤语),胡美仪

2004年,《蔓莉》,刀郎

年代不详,《曼莉》,姚苏蓉

年代不详,《曼莉》,庄学忠

年代不详,《曼莉》,林玉英

2013-04-20

金尊白玉补:今天整理此文,发现百度百科是这样写的:发行时间1943年;原唱林仲康;填词黄霜仁;谱曲王洛宾。除了发行时间比我猜想的更早之外,其他基本与我的考据结果一致。只是我真的没想到这是一首四十年代的歌!另外,我惊喜地发现,钟灵中学新加坡校友会竟会把我这篇文章的部分段落挂到了他们的网页上:http://chungling.org.sg/7234.html。看来我的研究成果已经走出国门了。

2017-01-10

更多音乐考试日记350字(音乐考试周记)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