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2022年已接近尾声
这一年
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
上天、入地、下海
2022年都达成了哪些硬核成就?
一起重温这些“高光时刻”吧!
开门红!我国第二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并网发电
1月1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迎来新年“开门红”: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开始向电网送出第一度电,成为全球第三台、我国第二台华龙一号并网发电机组。每台华龙一号机组装机容量116.1万千瓦,年发电能力近100亿度,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
“中国天眼”重大发现登上《自然》封面
1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中国天眼(FAST)最新科学成果。国家天文台科研团队利用FAST首次获得原恒星核包层中的高置信度的塞曼效应测量结果,为解决恒星形成三大经典问题之一的“磁通量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证据。
嫦娥五号为“月球有水”再添“实锤”
1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行星科学团队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在《科学进展》上发表。这项研究利用嫦娥五号携带“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所探测的数据,首次获得了月表原位条件下的水含量。研究显示,1吨月壤中大概约有120克“水”,1吨岩石中约有180克“水”。
科技让北京冬奥会更精彩
从国际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到航天级技术打造的国产雪车,从助力运动员减阻、防切割的服装面料到能健康监测的智能遥控床,从实现冬奥场馆100%绿电供应到世界首例单板大跳台与空中技巧的赛道剖面转换……科技元素已成为北京冬奥会一大亮点。2月16日,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技办奥的情况时透露,共有212项技术在北京冬奥会上落地应用,为实现北京冬奥会的“简约、安全、精彩”提供有力支撑。
引汉济渭!人类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
2月22日,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实现全线贯通。这是人类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标志着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全面发挥工程效益奠定了基础。
十七年磨一剑,两河口工程建设开创九项世界之最
3月18日,我国海拔最高的百万千瓦级水电站,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6台机组实现全部投产发电。该工程建设开创九项世界之最:295米高土石坝海拔世界第一;同类型坝综合难度第一;高边坡群施工规模世界第一;泄洪抗冲旋挖桩群水电施工规模世界第一;泄洪系统洞室群施工规模、复杂程度世界第一;放空洞进水塔高度世界第一;进水塔高度世界第一;电站封堵堵头数量及挡水高度世界第一;发电机线棒绝缘技术达到世界第一水平。
“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
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在约45分钟的授课中,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生动演示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深入浅出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展示了部分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了在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
3月25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第2台机组——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正式具备商运条件,至此,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有力支撑了我国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跨越。两台机组年发电能力近200亿度,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6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32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4亿棵,经济社会和环保效应显著。
刷新世界纪录!我国科学家实现100公里量子直接通信
据清华大学4月7日消息,该校物理系龙桂鲁教授团队与电子系陆建华教授团队合作,设计和实现了一种相位量子态与时间戳量子态混合编码的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统,通信距离达到百公里,是当前世界最长的量子直接通信距离,有助于实现无中继条件下城际量子直接通信。
我国干细胞制备技术获得重要突破
4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我国干细胞制备技术重要突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联合中心邓宏魁研究团队,首次在国际上报道使用化学小分子改变人类体细胞,获得新一代的干细胞制备技术,未来可用于治疗糖尿病、重症肝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
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再添新技术
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还原合成高浓度乙酸,进一步利用微生物可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4月28日,该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催化》上。这项突破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技术,为进一步发展基于电力驱动的新型农业与生物制造业提供了新范例。
我国在珠峰成功架设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
5月4日,我国珠峰科考队员成功登顶,在珠峰成功架设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并首次利用高精度雷达,测量峰顶冰雪厚度。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开展了超过6次的珠峰科考活动,包括70年代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这是2017年第二次青藏科考以来学科覆盖面最广、参加科考队员最多、采用的仪器设备最先进的综合性科考,是人类在珠峰地区开展极高海拔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一次壮举。
我国成功研制出9.4T超高场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
据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5月18日消息,该所王秋良院士团队成功研制出9.4特斯拉(T)超高场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专家认为,这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对该技术的垄断。 目前,国际上仅有英国特斯拉工程有限公司掌握该项技术,并已在全球装机5台。此次的研究成果在我国超高场人体磁共振成像磁体技术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也让我国成为首个掌握该项核心技术的亚洲国家。
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交付运营
5月20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交付运营,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产业实现了由0到1的进阶发展。10万吨级的养殖工船可以有效利用深远海适宜海域进行长期游弋式养殖,躲避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也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适应我国特有的大陆架地貌,“国信1号”首创的“船载舱养”模式,使我国海洋渔业养殖从近海走向深远海。
全球最大、我国首款首制!“传奇太阳”号交付
5月26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建造的8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传奇太阳”号在中船长兴造船基地命名交付。“传奇太阳”号是全球最大浅水航道第四代,也是我国首款首制江海联运型LNG船,该船总长239米,型宽36.6米,填补了中国浅水航道LNG船的空白。
我国首条零碳沙漠公路建成
6月2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建成投产,新建的86座光伏电站散布生态防护林带中,展现出别样“光”景,公路沿线植被彻底告别了柴油机发电灌溉的历史,实现公路全线零碳排放,塔里木沙漠公路自此成为我国首条零碳沙漠公路。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由陈冬担任指令长。
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
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舷号为“18”。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我国建成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7月1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天链二号03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正式建成,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能力大大提升。当前,我国已经成功研制了两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第一代已成功发射天链一号01至05五颗卫星,第二代已成功发射了天链二号01至03三颗卫星。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真凶”
7月14日,《细胞》在线发表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团队历时18年得出的研究成果。该团队首次发现了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真凶”——感病基因,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使小麦不易受条锈菌侵染的同时保持小麦产量不降低,开辟了抗病小麦育种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采油树成功投用
中国海油7月17日宣布,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开发项目在渤海海域锦州31-1气田点火成功,深埋于地下2000多米的天然气气龙通过水下采油树系统稳定输送到平台火炬臂,单井试采气量达31万方/天,可供1500个家庭使用1年。
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
7月24日,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冲上云霄,成功将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个实验舱——问天实验舱发射至预定轨道。我国空间站建造关键之战取得圆满成功。
“深地工程”获重大突破
8月10日,中国石化宣布,该公司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实施的“深地工程”获得重大突破。顺北803斜井测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折算日产原油244.3吨、天然气97万立方米,油气当量达到1017吨,成为顺北油气田超深层第15口“千吨井”。
“羲和号”探日成果发布
8月30日,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果正式发布。本次发布成果以新型卫星技术、太阳科学探测为主,创下五个国际“首次”,对后续开展太阳空间探测任务及提升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国际影响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液化天然气装备关键技术再获突破
9月1日,中国海油宣布,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国内最大尺寸液化天然气卸料臂在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正式投用,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液化天然气装备关键技术再获突破。国产卸料臂实现技术突破,可降低设备采购费用40%,缩短供货周期8个月,对于我国液化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乌东德水电站项目斩获行业“诺奖”
当地时间9月12日,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英文简称FIDIC)在瑞士日内瓦举办的FIDIC全球基础设施大会,正式揭晓了2022年度“菲迪克工程项目奖”,由三峡集团建设管理运行的乌东德水电站获“高度赞扬奖”。乌东德水电站成为今年9个获奖项目中唯一的能源和电力项目,彰显了中国水电行业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和“零碳”目标作出的贡献。
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投产
10月3日,由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投产,标志着我国成功解锁深水超大型导管架平台油气开发新模式。导管架平台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海洋油气生产设施,通常用于浅水海域的油气资源开发,此前我国海上300多座导管架平台的作业水深均不超过200米。“海基一号”位于珠江口盆地海域,总高度达340.5米,总重量超4万吨,两项数据均刷新了我国海上单体石油生产平台纪录。
“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
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在约50分钟的授课中,陈冬、刘洋、蔡旭哲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
10月31日,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形成“T”字基本构型,标志着我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
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正式投用
11月1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是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共惠及周边红沿河镇近两万居民。据测算,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将减少标煤消耗5726吨,减排二氧化碳1.41万吨、烟尘209余吨、二氧化硫60余吨、氮氧化物85余吨、灰渣2621吨,环保效益显著,将有效改善供暖区域大气环境,助力东北地区天更蓝。
雅万高铁试验运行圆满成功
印尼当地时间11月16日,一列由中国铁路研发制造的高速铁路综合检测列车对雅万高铁德卡鲁尔站至4号梁场间线路进行了全面检测,获取的各项指标参数表现良好,标志中国和印尼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试验运行取得了圆满成功。雅万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旅游名城万隆,于2018年6月全面开工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全线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
我国自主研制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下线
11月23日,我国自主研制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这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单位兆瓦重量最轻的风电机组,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在高端装备制造能力上实现重要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神十四乘组与神十五乘组“历史性会面”
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11月30日,神十四乘组与神十五乘组“胜利会师”,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
国际首次!空间站种出的水稻种子回来了
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12月5日,随舱下行的空间站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交付到科学家手中,返回的样品包括3个生物样品冷包和1个无容器样品袋,其中3个生物样品冷包装载的是水稻和拟南芥的实验样品。水稻和拟南芥种子经历了120天的空间培育生长,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全过程,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
亚洲最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恩平15-1平台投用
12月7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油田群投产,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恩平15-1平台投用。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油田新项目中采用无人化生产工艺的石油生产平台,也是国内首个超百万吨级海上二氧化碳回注封存示范工程。
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正式交付
12月9日,一架编号为B-919A的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启航,飞往上海虹桥机场,标志着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交付首家用户——中国东航。这是我国大飞机事业发展的又一重大里程碑,标志着国产大飞机迈出市场运营的“第一步”,也标志着中国民航运输市场首次拥有中国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飞机。这架C919有望于2023年春投入商业载客运营。
“夸父一号”卫星首批科学图像发布
12月13日,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卫星首批科学图像发布。本次发布对外公布了“夸父一号”自2022年10月9日成功发射以来,3台有效载荷在轨运行2个月期间,获取的若干对太阳的科学观测图像,实现了多项国内外首次,在轨验证了“夸父一号”三台有效载荷的观测能力和先进性。
我国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多年生稻,种一次免耕收获3至4年
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利用多年生野生种和一年生栽培种杂交,把长雄野生稻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转移到一年生栽培稻中,成功培育成多年生稻栽培品种,种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4年,即自第二季起便无需买种、育秧、犁田和移栽等生产环节,仅需田间管理和收获两个生产环节,节约生产成本,减少劳动力,是基于种间杂交培育多年生粮食作物领域的里程碑事件。12月16日,这一成果入选《科学》杂志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榜单。
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发电,至此, *** 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座巨型电站,与长江上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三峡工程“连珠成串”,共同构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一滴水发6次电,最大化地利用了长江流域水力资源。
来源:科创中国
版权保护声明:
任何商业活动、获取商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