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在中秋节这一天是必食之品。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被称为「宫饼」。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时至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广式、京式、苏式、潮式等月饼广为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这十款传统月饼,你吃过吗?
传说古时候某年北京闹了一场严重的瘟疫,广寒宫中嫦娥仙子命专门为她捣仙药的玉兔下凡,救治疾苦百姓,即兔爷。兔爷用红白两种药治好全城百姓后返回月宫,这两色药便演化成自来白、自来红月饼。
苏式月饼制作技艺实际上是古代苏州人乃至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结晶,它的具体出现时间已经无法考证,直至清乾隆三十八年稻香村的出现,这项技艺才开始真正被收集、整理、改良、创新、传播。历经两个多世纪,在稻香村和其它老字号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全面发展。至今可以有文字记载的,确切的传承艺人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吴金堂一代,在此之前的艺人确切史料已经丢失,至今有五代传承。
“广式月饼”起源于1889年,当时城西有家糕酥馆,用莲子熬成莲蓉作酥饼的馅料,清香可口,大受顾客欢迎。光绪年间,这家糕酥馆改名为“连香楼”,那种莲蓉馅的饼点已定型为现时的月饼。
宣统二年,翰林学士陈太吉品尝该店月饼后大加赞赏,但觉“连香”二字不雅,建议改成“莲香”,并手书了“莲香楼”招牌,沿用至今。广州市由“莲香楼”始,各食肆、饼家纷纷仿效生产月饼,又形成“陶陶居”、“广州酒家”、“金口月饼”、“趣香”、“大三元”等月饼名牌,“广式月饼”逐渐闻名海内外。
滇式月饼历史悠久,相传,明末清初,退据昆明的南明小朝廷的永历皇帝(约在公元1649-1656年),终日忧愁,不思茶饭。一位御膳厨师急中生智,别出心裁地选用云南的火腿精肉切成碎丁,混以蜂蜜、精糖包馅,蒸制点心奉上,称之为"云腿包子"。因其香浓味醇,甜咸适宜,皇上吃了龙颜大悦,连声赞美。从此,列为御膳厨中的应时点心。
麻饼生产的技艺最早可追溯到唐代以前,延续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麻饼”的主要原料为“芝麻”,芝麻在汉朝时由西域传入中原,隋唐时称“胡蔴”,用其作原料制成的饼称“胡麻饼”。据隋·杜分卿《不烛宝典》载:“四月十五日,僧众安居至此日……以百味饼食安于蓝盆中”这是僧人用盘盛麻饼等糕点上供的记录,又据唐代僧人慧琳《一切经备义》载:“唐时称烧饼胡饼等皆为胡食,盖自西域胡人传入。”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胡麻胡仁为胡饼的制作增添辅料。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诗赞许胡麻饼,《寄胡饼与杨万洲》诗:“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得看似辅兴无”,可见胡麻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据《衢州府志》、《柯城区志》记载:贞元四年间年仅17岁的白居易随父白季庚到衢任别驾时,白居易对衢州麻饼赞赏的诗在衢州麻饼店业广为流传。当时的衢州也盛行吃胡饼,后来“胡饼”又改称“麻饼”,中秋节时饼店业推出各种不同的麻饼,成为人们赏月时品尝的佳品。从此,麻饼成为在衢州这座古老城市食文化中的首推点心。
秦式月饼,也就是陕西月饼,是以鲍鱼月饼、茶月饼、玉米月饼、无糖月饼等为主要特点,荤素兼备,以素为主,糖、油、胎料比较突出,馅心多放青红丝、玫瑰、桔饼等果脯。
徽式月饼是一种徽州地方特色的月饼。其主要特点的:小巧玲珑,洁白如玉,皮酥馅饱。主要产地是徽州,即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县。
桥墩月饼是浙江平阳苍南地区的汉族名小吃。浙南的闽南人明末清中叶从闽而来。以其产地苍南县桥墩镇而得名。浙南的中秋习俗是外婆给外孙送月饼。那时候一般都叫做大饼。大饼确实挺大,最大的要赛过土灶的锅盖,重达十斤。
晋式月饼起源于清崇德三年(1638年),太原城内一家糕饼铺的郭姓、杜姓、林姓师徒三人专做晋饼的营生。一次饮酒过量误了时辰,使和好的面发了酵,不能再做传统的饼皮,三位师傅乘着酒劲,索性掺了生面,并加了碱面,制成一种包馅饼,没有想到的是所做出的饼比以前做的晋饼更加酥软和香甜。这种饼一上市,立即得到高度追棒,竟引发了抢购热潮。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郭、杜、林师徒三人,便把这种饼叫做“郭杜林”。因为郭杜林饼的由来多半是因为师徒三人酒醉后的率性所致,因而人们还为这个饼起了个别名——“醉饼”。
潮式月饼为传统糕点类食品,又叫潮汕朥饼。属酥皮类饼食,主要品种有绿豆沙月饼、乌豆沙月饼等。潮式月饼身较扁,饼皮洁白,以酥糖为馅,入口香酥。猪油是传统潮式月饼的主角,最为传统的潮式月饼主要有二种:一种拌猪油称作朥饼;一种拌花生油称作清油饼。一般把潮州本土制作的、具有浓郁潮州乡土特色的月饼都称为朥饼。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大江南北各色的月饼也表达着这一地区独特的饮食文化,这特色的背后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积淀。随着时代的变迁,月饼的种类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无论怎样改变,依然不变的是我们对家的思念。
幅员辽阔的中国,还有很多风物不为人知。跟随“玉兰旅行”,带你见识地道的中国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