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属于禅宗公案的故事(禅宗公案集锦),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属于禅宗公案的故事(禅宗公案集锦)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属于禅宗公案的故事(禅宗公案集锦)

达摩见梁武帝。

一 公案原文

梁武帝问达摩大师:“如何是圣谛第一义?”摩云:“廓然无圣。”上问:“朕建寺斋僧有何功德?”摩云:“无功德。”帝曰:“对朕者谁?”摩云:“不识。”帝不契,达摩遂渡江至魏。

这是《碧岩录》中的第一则禅宗公案,非常有名,略知禅学者都有所耳闻,其中有关达摩东渡的故事,更成为日后中土禅宗兴起的历史根源。

对这则公案的解说,一向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我只说说我的看法。

一 廓然无圣

梁武帝问了达摩三个问题,第一问是:“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这一问,是本则公案的核心关键。

所谓圣谛,是佛学的专有名词,据说又分为真谛和俗谛。真谛、俗谛合二为一,就是圣谛。

但实际上,这些名相分析,都是无谓的文字游戏,在禅宗公案中,根本用不着这些花胡哨。

梁武帝不过是问:“佛教的最高义理是什么?”

在禅宗公案中,类似的问法还有:“如何是佛法第一义谛?”

达摩回答:“廓然无圣!”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空空旷旷,没有圣人!”(廓然即空旷之意。佛教所说的圣,多指佛菩萨。“释迦摩尼”的本义,就是释迦族的圣人。)

这是什么意思呢?

有人说,达摩的意思是:佛法的最高境界,就是凡圣不分。

可要是这样的话,达摩说“凡圣无别”,岂非更加明白直截,何必打马虎眼,说什么“廓然无圣”呢?

其实,达摩的意思很简单,他说“廓然无圣”,指的是释迦摩尼成佛之前的世界。

释迦摩尼创立了佛教,也是第一个佛(佛经中说,在释迦牟尼佛之前,还有很多佛,但这只是神话物语,并非历史的真实)。那么在释迦之前,这个世界本没有佛,自然是“空空旷旷,没有圣人(佛)”了。

这实在是一个最简单的事实!

可是,且慢!这个最简单的事实,为什么是“圣谛第一义”呢?

释迦之前没有佛,他的成佛,全靠自悟和自度。释迦成佛之后,信佛修行的人都说自己在“学佛”,可是他们应该想一想:释迦摩尼没有成佛的时候,他成佛是向谁学的?

想通了这个问题,自然就明白什么是“圣谛第一义”。

禅宗强调“自性自渡”。

六祖慧能在《坛经》中说:“迷时师渡,悟时自渡。”又说:“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药山惟俨禅师说:“大丈夫当离法自净。”

这些说法无非是强调自悟和自度。

禅宗还有一句话说:“佛不渡众生,众生皆自渡。”亦是此意。

达摩说“廓然无圣”,就是告诉梁武帝:佛教的最高义理,就是要像释迦摩尼的成佛之路那样,靠自己开悟!

如此而已。

二 儒家的类似说法

其实这个道理,儒家也讲过,而且讲得更加清楚明白。

陆九渊与朱熹在鹅湖辩论,朱子主张,要学做圣贤,必须读圣贤书。

陆九渊问:“尧舜之前,有何书可读?”

尧舜之前无书可读,他们是怎么成为圣贤的?

陆九渊这一问,跟达摩的“廓然无圣”,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 建寺斋僧无功德

达摩的回答,梁武帝没听懂,所以他又问了第二个问题:“朕建寺斋僧,有何功德?”

建寺斋僧无非是为礼佛,可是达摩分明已经告诉了梁武帝“廓然无圣”的道理:要成佛,全靠自己开悟,那你何必求神拜佛呢?

“佛不渡众生,众生皆自渡”,这个道理,梁武帝终究是不明白。

禅宗有一句歇后语,问:观音合掌,所求何人?

谜底是:求人不如求己。

只这一句,便尽了禅宗奥义。

四 是谁不识

达摩的第二个回答,梁武帝仍旧不懂,因此他第三次发问:“对朕者谁?”

达摩曰:“不识。”

设身处地想,梁武帝必定认为达摩在搪塞他:你怎么可能不认识自己?

可惜梁武帝没有回过身想一想:他又何曾认识自己呢?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梁武帝若识得自性,何须达摩再三啰嗦。

禅宗经常教人“识得自己本来面目”,又教人“领略本地风光”,都是教人认识自己。

古希腊的 *** 神庙门楣上,也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

可见东海西海,心理攸同。

五 儒家的类似说法

《孔子家语》记载,孔子曾考问弟子何谓仁、智。子路曰:“仁者使人爱己,智者使人知己。”子贡曰:“仁者爱人,智者知人。”颜回曰:“仁者自爱,智者自知。”

梁武帝既不知人(错过达摩),亦不自知,水平只在子路与子贡之间。

梁武帝的三个问题,越问越差。

他的第一个问题:“如何是圣谛第一义?”不失为一个好问题。达摩回答:“廓然无圣”,直是扫空万象,枯海见底。可惜梁武帝听不懂。听懂了,后两个问题就不必问了。

第二个问题问功德,这是“有心行善,虽善不赏”,早已落了下乘。

至于第三个问题,更说明他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识。

达摩见点化不动,遂渡江而北。

六 祖师给我洗脚

后来雪窦重显禅师讲到这个公案时,在禅堂上环顾左右,问:“这里还有祖师吗?”自答:“有,唤来与老僧洗脚!”

雪窦唤祖师给他洗脚,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明白了“廓然无圣”,就知道:圣(佛)都没有,更何况是祖师呢?

当我未成佛时,我全靠自度和自悟,无所求于祖师;当我已成佛时,我就是佛,我就是祖师,更无所求于祖师。

既然无所求,也就不怕开罪他们,无需礼敬他们,就算这里真有祖师,唤他来与我洗脚,又有何妨?

后来禅宗呵佛骂祖,无非此意。

七 儒家的类似说法

这个道理,儒家同样讲过。

孟子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舜是人,我也是人,他能成贤成圣,我亦未尝不可!有所作为的人,就有这样的信心。

这句话如果让禅宗的人来讲,他们会说:“释迦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孟子又说:“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周文王和释迦是最大的豪杰,因为他们能无所待而自己兴起。

后来王阳明说:“欲成圣贤,先做豪杰。”

只有具备了豪杰无所待而兴的大气魄,才谈得上成贤成圣。

孟子这句话如果让禅宗的人来讲,他们会说:“待释迦而后悟者,凡夫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释迦,犹悟!”

怪不得《周易·系辞》说:“天下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

————————————————————————————

既然有人看,就再更新一个公案: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公案原文

赵州示众云:“至道无难,惟嫌拣择。才有语言,是拣择,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里,是汝还护惜也无?”时有僧问:“既不在明白里,还护惜个什么?”州云:“我亦不知。”僧云:“和尚既不知,为什么却道不在明白里?”州云:“问事即得,礼拜了退。”

一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关于这则公案,胡兰成在《禅是一枝花》中拉拉杂杂写了很长,越解越糊涂。依我看,胡的解读多半是夹带私货,跟公案本身干系不大。

这则公案并不难解,我先从一件小事说起。

前两年,我经常去一家儒学传播机构做义工,每到周末,那里都会开设公益的国学讲座,向市民免费开放,讲座之后,照例有提问和讨论环节。

有一天,讲座结束,主讲老师照例请听众提问或发表看法,一个年轻人站起来,说:

“老师,你刚才把儒学说的那么好,其实儒学是农耕时代的产物,我们今天学习儒学,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按:这就是赵州和尚说的“至道无难,唯嫌拣择”,精华和糟粕之分,就是最大的拣择)

主讲老师很无奈,答:

“我研究儒学超过二十年,都还没弄明白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你讲一下,儒学里面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按:这就是赵州和尚说的“才有语言,是拣择,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里。”)

那年轻人结结巴巴发表了一通看法。

等他说完,主讲老师也不评论,只是引用钱穆先生的名言,说:

“大家对传统文化,要有一份温情和敬意。”(按:这就是赵州和尚说的“是汝还护惜也无?”温情和敬意,就是护惜之心)

年轻人不服,继续问:

“不分清精华和糟粕,难道要不加区分,一律抱以温情和敬意吗?”(按:这就是“僧问:‘既不在明白里,还护惜个什么?’”)

主讲老师无言以对,答:

“我也不知道。”(按:这就是“州云:‘我亦不知’”。)

年轻人继续:

“既然不知道,那为什么否定儒学里面有糟粕?”(按:这就是“僧云:‘和尚既不知,为什么却道不在明白里?’”赵州的不明白,其实只是不拣择)

主讲老师一挥手:

“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按:这就是“州云:‘问事即得,礼拜了退。’”)

这段对话,我承认对其进行了“艺术化”的加工,不过大体轮廓依旧保留,简直跟公案中赵州与无名僧人的对话如出一辙。

二 吾无隐乎尔

上面的小故事只是一个引子,我要写的重点,在下面。

话说《论语·述而篇第七》,记载孔子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我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说:“你们这些后生认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无所隐瞒啊!我没有什么事是不和你们一起做的。这就是我啊。”

这显然是有弟子怀疑,孔子在教学中留了一手,所以孔子作这番辩白。

其实,弟子们的怀疑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子贡不是说过吗: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这不就是说,孔子在“性与天道”方面,有所保留吗?

孔子还有一次对子贡说:

“予欲无言。”(《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我不想说话了。

吓得子贡忙问:

“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您要是不说话,我们学什么呢?

孔子答道: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天说了什么呢?四时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

可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确实不是孔子的教学风格。

这就难免令弟子们怀疑:孔子是不是藏了一手,没把全部东西教给我们?

孔子察觉弟子们的怀疑,因此郑重强调“吾无隐乎尔”,还特意补了一句:

“我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这里的关键,是“行”字。

钱穆先生解得好:

孔子在语言方面,或许有所未尽,但他的行动却是显明昭著、人所共见的。诸弟子只知道学孔子之所言,却不知道学孔子之所行,岂不闻身教更胜于言传?孔子至圣,身与道合,行与学化,其平日之一举一动,笃实光辉,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莫非妙道精义之发,又岂是语言文辞所能涵括?又何必转化为言辞,然后可学?

读了钱穆先生的阐发,文章开头公案中赵州和尚的几句话就更好理解了。

孔子说:“吾无隐乎尔”,这就是“至道无难”,因为最高妙道,孔子都用语言和行动一一演示过了。

只学孔子之所言,不学孔子之所行,这就是“唯嫌拣择”,因为言行本不二,弟子们非要二选一。

“才有语言,是拣择,是明白?”

孔子说“君子其言也讱。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意思是,话好说,事不好说,所以作为君子,说话一定要慎重,宁可显得木讷一些。

孔子做十件事,未必说一句话。如果选孔子之所言,而弃孔子之所行,岂不是丢了西瓜,捡个芝麻?这样的拣择,是明白还是不明白?

更有甚者,即使单是语言,也未必人人能做到“照单全收”,很多人读《论语》,不是也主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吗?

哲人其萎,孔子的行动早已埋藏在历史的尘埃里,只有片言只语流传下来,这是第一重拣择(言行分离);《论语》从孔子的语言中,选出一小部分,汇编成书,这是第二重拣择;再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是第三重拣择。

经过三重拣择,对“至道”还能明白几分?

赵州和尚说自己“老僧不在明白里”。

这说明,赵州和尚确实是个明白人。

三 颜回不拣择

在孔门弟子中,能做到“不拣择”的,只有颜回。

《论语》中,孔子评价颜回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孔子跟颜回谈话一整天,颜回从来没提出过不同意见,像是很愚笨的样子。这就是不拣择。

《论语》中还有一则,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颜回对孔子说的话,无所不悦,同样是不拣择。

《庄子·田子方篇》还记载了一个小故事,更加传神:

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颜回对孔子亦步亦趋,这就是对孔子的行动的不拣择。

对比其他弟子怀疑孔子留一手,颜回确乎更胜一筹,所以孔子夸他好学。

四 《论语》中的拣择

但是《论语》中也有明确主张“拣择”的。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就是拣择。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这也是拣择。

这又怎么说?

关键是在赵州和尚说的第一句话:“至道无难”。

赵州和尚也好,颜回也罢,他们的“不拣择”,都是针对“至道”而言的,并不是说对一切都不拣择,那岂不是成了是非不分、黑白不辨了吗?

可是,怎样才能知道,什么时候该拣择,什么时候不该拣择呢?

这就要看一个人的眼力如何,要看至道当前,你是不是认得出。

《老子》说:“上士闻道,起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上士、中士和下士的差距在哪里?

第一条儿,就是眼力。

————————————————————————————

更多属于禅宗公案的故事(禅宗公案集锦)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