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当民族复兴到来那天,历史会重演,周边的各个邻邦会争相效仿依付中华之。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中国人的新年英译就是chinese new year,至于东南亚国家的韩国year,还是越南year,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向谁祝贺说谁的year。
我们既然强调Chinese new year,又要叫”Chun Jie"春节。
只要按中国农历节气来的各种节日都是中国的,那些宵小之辈既想按中国农历过节,又不承认是中国文化,真的很无语,有本事就别过中国农历各个节日,所谓改名本质上就不是光明磊落的君子所为。
我们自己要理直气壮地使用 Chinese New Year的说法,但是如果遇到韩国人和越南人有异议,我们也没必要去和他们争论,知道这是历史原因带来的暂时性问题就是了。
有些人说了,我们没必要刻意强调Chinese,用spring festival,Farming New Year都可以,当然,从当下以及近一点的未来来看,带上Chinese更容易传播,或者说被知道,因为现在中国影响力是加速上升阶段。但是如果着眼更长久的未来,不带Chinese更有利于春节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传播和被世界所接受。就好像我们以前没有公历(西历),引进公历后,1月1日被称为元旦还是被称为西方元旦更为人所接受?现在一些人热衷的西方节日,比如感恩节、万圣节,如果国内一直把它称为美国圣诞节、美国万圣节,还会有这么多人去过吗?春节等也一样,要想让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更广泛地传播和被接纳、接受以至“大同”,还是不要带上Chinese这样的标签为好,这并不改变其本质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身份。
也有些人说,我觉得还是Spring Festival好。理由如下:
一是比Chinese New Year更有中国特色。春节的核心概念是“春”,但新历新年并不表示春天的到来;“中国新年”的译法只是一种为照顾外国人而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进行的解释。对于这种有重大意义的名词,我以为还是直译较好,更能突显其独特性。
二是同时Spring Festival更普适;Chinese New Year中的“中国”字样,虽然指明了这是中国节日,但同时也是一种限制。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大,外延越小。
三是上一条理由的一个推论,就是可以堵韩国人、越南人的嘴。
四是Spring Festival是按中国农历过的,所以在根子上必然是中国的节日。
说实话我也挺奇怪的,明明外国人说Chinese new-year 的居多,为什么我从小学的英语就是spring festival。
事实上,农历是中国特有的历法,基于阴历和阳历,但又不同于阴历和阳历。农历结合了古代中国人气象观测和天文观测成果,有纪年、天文、气象和文化习俗等多重意义,因此,农历是一个“混合历”。
农历之所以叫农历,是因为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历对中国农业生产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24节气是中国古代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在其他历法中是没有的。因此,阴历可以翻译成THE CHINESE FARMING CALENDAR。春节可以沿用THEN CHINESE NEW YEAR,但绝对不能翻译为THE LUNAR NEW YEAR。
我本来也想专门写一篇有关春节译名的文章,但网络上已经有人写得很详细,因此不打算再写了。但我想说的是,我们要对中国重要文化词汇和节日名称的翻译要重视起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对于越南、韩国某些人企图篡改历史、进行所谓“申遗”的举动不能置之不理。具体办法是,由国家权威机构或 *** 直接进行释义,把英文译名标准化并予以公布。英语是国际性语言,影响巨大,因此对春节等译名混乱的问题要充分重视起来。一些人总想让中国与外国“对标”,不是天真,就是想模糊中国文化特色,居心不良。
阴历THE LUNAR CALENDAR
阳历THE SOLAR CALENDAR
农历THE CHINESE FARMING CALENDAR,或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ALENDAR
春节THE CHINESE NEW YEAR,或THE SPRING FESTIVAL
以前,中国传统上是个农耕社会,沿用农历,因为要按照农历的节气来进行生产活动,于是农历元月一日成了"春节",与其它农历节气日一起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本来是常识。
西方普通人并非是到了今天才"意识"到中国有个农历新年,而是百多年前自从有了唐人街就知道了,因为大多数华人不管到了哪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文化传统,其中的春节是最重要的,也是必过必庆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