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襄垣鬼的来历(三个襄垣鬼斗不过一个),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襄垣鬼的来历(三个襄垣鬼斗不过一个)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襄垣鬼的来历(三个襄垣鬼斗不过一个)

广志山

外地人对襄垣人有一谑称——“襄垣鬼”。外地人和襄垣人开玩笑时便称襄垣人“鬼子”。表示友好的外地人对“襄垣鬼”的解释是“聪明的意思”,表示仇恨的外地人对“襄垣鬼”的解释则演绎为“天上罗猴星,地上襄垣人”。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襄垣人,自认为自己和“鬼”字是怎么也沾不上边的,但既为货真价实的襄垣人,又何必推拒这历史赐予的“雅号”!在欣然接受之余,不妨对这一“雅号”解读戏说一番。真假虚实,全凭读者自己玩味;褒贬毁誉,目的是为扬长避短、扬优抑劣,使襄垣人之品格日臻完美,万古常青。

“襄垣鬼”称号的由来

究竟“襄垣鬼”的称号起于何时,源于何处?版本有多种,但以下几种说法较为流传。

第一种说法。早在晋东南地区未分家时,上党地区就广泛流传着一句话:“三个长治瓜皮斗不过一个襄垣鬼,三个襄垣鬼斗不过一个阳城猴,三个阳城猴斗不过一个壶关疙瘩。”据说,这里“襄垣鬼”的称号来自于晋东南地区行署召开的一次大会,会上,行署某专员因襄垣县少报了粮食产量而批评襄垣县的领导,说襄垣人真“鬼”,“襄垣鬼”的称号由此传开。真假乎,已无从考证,但时任襄垣县县委书记的赵芝悦同志却得到襄垣人民的衷心爱戴,这不仅因为赵书记作风朴实、爱民如子,也不仅因为他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战,修筑了浩大的水利工程——南北干渠,为了本县人民的利益(那时正值困难时期,地区之间常搞平调,少报产量意味着少了把粮食平调出去的可能,本县人民则会受益),甘愿受上级领导的批评,这样的好书记怎能不让襄垣人千古铭记?却换来“襄垣鬼”的美称。

第二种说法是源于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占领襄垣城时,一段时间,襄垣城50 里范围内的村尽皆“维持”,也就有不少人当上了“伪村长”,但这些“伪村长”既给日本人办事(周旋),又给八路军办事(秘密工作),明里给日本人办事,暗里给八路军办事;表面是给日本人办事,实际是为八路军办事。日本人知道后,说襄垣人“狡猾狡猾的”!“襄垣鬼”不胫而走。

第三种说法则可上溯到宋金时期。传说宋金时,金国大将金兀术南下中原,攻至上党潞州,追杀潞州节度使陆登,陆登逃至虒亭向东而去,金兀术赶来不见人影,随即问当地人:“逃往何方?”当地人却向西一指,使陆登逃过一劫。金兀术知道后,叹道:“襄垣人真鬼”!由此,“襄垣鬼”名扬上党。

“襄垣鬼”亦“鬼”?

《说文解字》上说:“鬼者,敏慧也。”襄垣人的聪慧机敏是世人公认的。有一则小故事,说:一个武乡人,一个黎城人和一个襄垣人闲侃,武乡人说:“我们武乡最高,武乡有个千佛塔,离天还有一胳膊。”黎城人说:“我们黎城最高,黎城有个广子垴,离天只有一圪脑。”襄垣人说:“你们都没有襄垣高,襄垣有个高庙岺,把天戳了个大窟窿。”襄垣人的聪敏可见一斑。

有一位在襄垣工作过的领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领导想不到的,没有襄垣人办不到的。”对襄垣人的评价何其高也。确实,襄垣人在工作上不含糊是大家公认的,“争一保二不落三”早已是干部群众的共识,而机动灵活、先思巧干、不生搬硬套、不死搬教条是襄垣人的习性,即使再难的事情,也要想尽办法,达到殊途同归、略胜一筹的效果。

襄垣有一道名吃,叫“腥汤素煮饺”,其做法是,用老北瓜丝、豆腐、粉条做馅儿,包成饺子,用猪肉、海带、金针、木耳等炒菜,饺子煮熟后把菜浇在饺子上面,边吃饺边吃菜,可算得上是一道美味佳肴。外地人在大饱口福之后,感叹说:“别人吃饺把肉包在里边,襄垣人吃饺把肉摆在外边,又体面又好吃,襄垣人真聪明!”

有领导讲过一则趣话,说:计生检查团来到襄垣检查,看见一妇女怀中抱一小孩,地上跑一小孩,就指着地上跑的小孩问妇女道:“这个孩子是你家的吗?”妇女说:“不是,不是,不是我家的。”其实这小孩就是她家的。检查团又来到武乡,看见两个妇女怀中各抱一个小孩,地上还跑着一个小孩,就问其中一妇女道:“跑着的小孩是你家的吗?”妇女说:“不但跑着的是俺家的孩儿,连她(指另一妇女)抱着的也是俺家的孩儿,俺村像俺这样多孩的可多着呢!”此是杜撰?也未可知。

20 世纪70 年代,县里号召农村大搞积肥运动。一夜之间,农建大检查浩浩荡荡的队伍所到之处,块块地里堆满了粪堆。县领导惊诧之余,实地察看,原来都是土覆盖着秸秆的假粪堆。襄垣人一个晚上就能摆出一个先进典型的现场,看来并非虚言。这样的“鬼”可谓性质最严重之“鬼”。

襄垣人注重礼仪,讲究穿着打扮,但也不乏外衣新,内衣破,个人干净,家里邋遢,门里干净,门外邋遢,只注重自己卫生,不注重公共卫生之人,所谓“驴粪蛋外面光”者。

襄垣人待客热情,吃饭讲究。即使一碗煮面条,也要配之以香菜、韭花、豆瓣酱、芝麻、香油、腌豆角等小菜,却不给你盛太满碗,让你三两碗下肚后,还想吃却不好意思再吃。多少年后我才明白,其实,盛得太满真的是不好吃。但在那未解决温饱的年代,人们都以吃“多”为福,吃“味”也就放在其次了,所以外地人说,襄垣人不实在。

襄垣人说话爱抖大,买件衣服,明明花了两百元,却说花了两千元,这是襄垣人的虚荣。襄垣人爱玩笑,明明从东边来,偏要告你从西边来,这是襄垣人的幽默。

襄垣人在领导身上下功夫可谓到家。还未到任之时,就有人找上门拉关系了,此事有之。明知某事不可取,为了一己的利益,千方百计撺掇领导去犯错,此事亦有之。你不是喜欢奉承吗?我就把你捧到天上去,让你晕晕乎不知所以,然后重重摔下,所谓“抬人的竿”,此人亦有之。跟得紧, *** ,往往过头,使好事变成坏事,此亦常见。

综上所述,“襄垣鬼”确实“鬼”,机敏灵活,思想解放,观念超前,敢为人先,“鬼”中有聪明、有睿智、有虚荣、有幽默,也有狡黠,为“鬼”之集大成者。

“襄垣鬼”亦不鬼

“襄垣人其实并不鬼”,这是襄垣人自己经常说的一句话。下面要说的这两个人就是襄垣人诚、信、义的典型代表。

豫让,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大臣智伯的家臣,因智伯与赵襄子结仇被赵襄子所杀,赵襄子将智伯的头颅砍下做了饮具。豫让决心为智伯报仇,他漆身为癞,吞炭为哑,行乞于市,其妻不识,寻找机会刺杀襄子。

有人对他说:“以你的才干,如果投靠襄子,一定会成为亲信,那时见机行刺,不是更容易吗?”豫让答:“我若与襄子为臣,再去刺杀他,就是怀二心,我现在这样做虽然困难,但可使天下后世做臣子而怀贰心的人感到羞愧。”

赵襄子筑襄垣城后,一天,豫让得知赵襄子要外出,豫让就预先埋伏于襄子必经的桥下,待襄子至,豫让忽然跃起,要杀襄子,被赵襄子拿下。豫让对襄子说:“智伯有恩于我,我若不为他报仇,是我不义,今既被擒,无话可说,只求把你的衣服拿来,让我剑击三下,了却我愿,死而无憾。”襄子叹其信义忠勇可嘉,于是脱下衣服让豫让击衣三剑后,豫让拔剑自杀。襄垣人为纪念这位圣贤侠士,把这座桥称为“国士桥”,在今襄垣北关石河,至今古迹犹存。

侠士豫让

连楹,字子聪,襄垣阳泽河人,明洪武时,官拜监察御史。明太祖朱元章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连楹根据藩王拥兵权重、危及朝廷之弊,提出“削藩策”,以巩固中央政权。燕王朱棣(允炆叔父)公然提出“清君侧”,与朝廷对抗,并起精兵于燕京,直指南京,图谋篡位。

建文四年(1402)六月,朱棣率兵渡江,金川门守将李景隆开门迎降。皇宫侍从杨荣放火焚宫。在朝百官个个惧畏,慌恐万状。

连楹忠于朝廷,誓死报国,欲行刺朱棣未遂,后叩马直谏,责问朱棣:“以臣篡位可谓忠乎?以叔戮侄可谓仁乎?背先帝分封之制可谓孝乎?”朱棣恼羞成怒,将其问斩,连楹慷慨引颈,面不改色。

后万历皇帝为连楹 *** ,并为连楹建祠堂,告慰忠魂。至今襄垣有连楹衣冠冢,连氏祠堂有连楹碑记述此事。

忠士连楹

历史上这两位名人的忠诚信义为世人所传颂,也为襄垣人的品格做了最好的诠释。现在的襄垣人更是把诚信作为做人的准则、经商的底线、为政的根本。

记得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我拿着一元钱去供销社买东西,售货员把我要买的东西和找我的零钱一齐塞给我,回家一看,才知道售货员钱找多了,父母马上责令我将多找的钱送了回去,这件事情曾深深印入我幼小的心灵。然在后来的岁月中,听到的关于襄垣人拾金不昧、诚实守信的故事太多太多。襄垣顺达出租车公司女司机万贵青,将乘客送至目的地后,在返回途中,忽然发现乘客将一公文包遗留在自己车座上,她随手一看,里面装着7 万元现金。万贵青一惊,心想,此时乘客该有多着急!于是,她立即掉转车头去找失主,及时将巨额现金交还了失主。

由于篇幅所限,这样的例子不能一一枚举。最后,我们不妨用一则笑话为本文结尾。

日军入侵中国时,一次,日本人强迫襄垣人为其拉马带路,至悬崖边,襄垣人猛戳马眼,马惊,把日本人摔死崖下,襄垣人安然逃回。襄垣人可谓“鬼”,但鬼不过武乡人。一次,日军追击一八路军战士,至武乡监漳,失去目标,随问于当地人,当地人告之以“往南跑了”,日军向南追至襄垣西营,不见目标,于是放火把西营烧了。

有人听了此笑话说:“襄垣人鬼不过武乡人。”

原标题:解读“襄垣鬼”

作者:桑爱平

更多襄垣鬼的来历(三个襄垣鬼斗不过一个)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