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
虽然已经立秋,但此时仍处于三伏天的中伏,“秋老虎”肆虐,天气暑热难消,白日热,夜间有逐渐变凉的趋势,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因此,在这秋夏相交之际,养生显得尤为重要。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中医讲究天人相应,人体阳气会随着季节变换而出现升降出入的变化,所以秋季养生以养“收”为大原则。
立秋后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阴气微生,燥气当令,肺脏所主。肺为娇脏,不耐寒热。燥性干涩,易伤津液,最易伤肺,因此入秋后人体容易出现口燥咽干、干咳少痰、皮肤干、大便干等不适。加上暑热、暑湿邪气仍未退,时常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消化道不适的症状。
故而立秋养生原则为滋阴润肺,兼祛暑湿。饮食宜少辛增酸,多食酸甘、质润之品,以养津液、防秋燥,如百合、葡萄、梨、玉竹、沙参、木耳、芝麻、莲藕、蜂蜜等。
今天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苏慧副主任中医师为大家介绍一些秋季养生要点。
01
养阴为上
秋季虽然气候变得凉爽,但是空气中的水分散发速度也变快,因此人们通常会不同程度地感觉到口、鼻、皮肤等部位有干燥感,甚至出现口干舌燥、干咳少痰等症状,也就是我们说的“秋燥”。饮食应以“少辛多酸”为原则,选择口味清淡、润肺养血的食物,以养护阴气。少食葱、姜、辣椒等辛味之品,多食酸味水果、芝麻、枇杷、菠萝、乳制品、蜂蜜等润肺食物。
02
宁心养神
进入秋天,气候干燥,容易导致人们情绪焦躁,应宁心养神、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心烦。可以通过 *** 、闭目养神等方式来调节气息、消除焦躁、养护心气,让身体更好地适应干燥的秋季。
03
早睡早起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我们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因为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预防疾病的发生。
04
适度运动
适合立秋后的运动有太极拳、瑜伽、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养生操。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锻炼时自觉身体发热,微微汗出即可。
不适合选择运动量大的运动,尤其是心肺等疾病的老人、体质虚弱者需要特别注意运动要适度。也可到医院进行运动量的评估,运动方式的选择也可以咨询医生。
05
防补错
民间有句俗语: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说的是天凉以后,人们应该多吃些肉食,补充一下因伏天食欲差、加上流汗而带来的亏虚,提高免疫力。然而,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尤其是南方地区,盛夏余热未消,此时进补为时尚早。
因为立秋后还在伏天里,人体湿气仍较重,脾胃消化功能还比较弱,要先养护脾胃,排出体内湿气再进补,方能起到效果。所以南方的小伙伴切莫急着贴秋膘,此时防暑除湿,养护脾胃才是关键,养好脾胃再进补事半功倍。
此外,进补时也要注意不可乱补,不要无病进补和不分虚实滥补。中医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证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
06
秋季养生要穴
按揉手太阴肺经
沿肺经循行之处,从中府穴至拇指指端的少商穴方向顺经 *** 。取补养肺经经气之意,对调节肺经气血有较好作用,同时能预防肺部疾病的发生。
在顺经 *** 时可着重按揉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等肺经五腧穴。
按揉迎香
操作: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腹,顺逆各揉搓20~30次, 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功效:秋燥容易影响肺脏。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 祛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
按揉关元穴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关元穴3~5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
功效:关元穴归属任脉,为补益要穴,更偏于温育阳气,经常 *** 此穴,可调整全身的呼吸功能,升提气机。
按揉天突穴
定位:在颈前区,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
手法:用食指指腹按压天突穴2~3分钟,以感觉舒适为宜。
功效:天突穴属任脉,与肺部联系密切,外通气窍,是气息出入的要塞。 *** 此穴,对祛除肺邪、润肺益气有重要作用。
07
食疗药膳
南北杏梨肉猪肺汤
食材:雪梨1个,南杏仁12克,北杏仁9克,北沙参10克,蜜枣1枚,猪肺约200克,瘦肉50克,食盐适量。
烹调:雪梨去芯切块,南杏去皮,北杏去皮、尖。猪肺冲洗干净切块,在锅中炒透,再漂洗滤干水。瘦肉切块,先飞水。上料同放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煲1.5小时左右,以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润肺,止咳化痰。适用于初秋温燥所致干咳、痰少、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者,有一定预防咽喉炎作用。
青榄萝卜排骨汤
食材:青橄榄5粒,白萝卜1个,山楂6克,陈皮3克,排骨300克,蜜枣1枚,食盐适量。
烹调:青橄榄洗净拍裂,白萝卜去皮切块,排骨斩块、先飞水,上料同放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煮1小时左右,以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润燥,利咽,消滞开胃,可用于预防初秋燥热所致咽喉炎、扁桃体炎。
莲藕绿豆脊骨汤
食材:莲藕400克,绿豆20克,蜜枣2枚,猪脊骨300克,章鱼30克。
烹调:莲藕洗净去皮切块,章鱼洗净,猪脊骨斩件,飞水,上料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煲2小时,以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益脾胃,清热润燥,开胃。老幼咸宜。
参斛陈皮炖瘦肉
食材:太子参5克,石斛6克(鲜石斛10克),陈皮3克,瘦肉30-50克,生姜1片,食盐适量。
烹调:瘦肉洗净去皮切块、飞水,上料同放入炖盅内加适量开水,隔水炖1.5-2小时左右,以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生津。尤其适合偏阴虚体质或长期熬夜、易上火、易发口腔溃疡、地图舌人群。
健脾祛湿粥
食材:白术10克,云苓15克,生薏米15克,赤小豆20克,炒白扁豆15克,山药15克,布渣叶8克,大米30-50克。
烹调:将白术、云苓、布渣叶洗净同放入纱袋中,扁豆、薏米、赤小豆、山药、大米洗净,浸泡30分钟。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沸后上料同放锅内煮至粥成,将纱布袋取出,然后以盐或糖调味即可。(加少量瘦肉煮粥亦可)
功效:健脾祛湿止泻。适用于三伏天内暑湿困阻脾胃所致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
来源:广东中医药综合整理自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养生中国
编辑:陈佳
责编:陈广泰
猜你喜欢
【天气】8月首个台风预警!强度或达热带风暴级!登陆时间、地点预计在……
【关注】广东多地通报!这些人员请立即报备
【驰援】广东援琼医疗队员506人赶赴海南三亚支援抗疫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专栏!
喜欢本期靓汤,点个赞再走吧~
本文来自【广东卫生信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