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管弦乐《春节序曲》赏析
也许您一时说不出这首乐曲的名字,但只要一听到它那熟悉的旋律,您的眼前就会立即浮现出人们欢天喜地过大年的热闹场面。
不错,它就是《春节序曲》!
提到《春节序曲》,我们一定不要忘了它的作者——李焕之先生。
李焕之(1919年1月12日——2000年3月19日),福建晋江人,生于香港,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1938年8月到延安,11月加入中国 *** ,在鲁迅艺术学院师从冼星海学习作曲指挥。毕业后留校任教员。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团团长、中央歌舞团艺术指导、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自1954年起,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音协创作委员会主任,《音乐创作》主编等职务。1985年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序曲部分,创作于1955年—1956年,取材于作者早年在延安过春节时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展现了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动人图景。它以陕北民间秧歌音调和节奏为素材,主题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组成,中间部分是一首悠扬的陕北民歌,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乐曲加入了民族打击乐器,将音乐逐步推向 *** ,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庆心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春节序曲》是按照"秧歌"的结构写成的管弦乐曲。 "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舞者通常扮成各种人物,手里拿着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起舞。表演形式分过街、大场和小场三部分。过街是秧歌队在街上行进时,按音乐节奏表演的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大场是热烈火红的大型集体舞,常常走出各种复杂的队形来。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小型舞蹈或歌舞小戏。"秧歌"的开始和结束是大场,中间穿插着小场。《春节序曲》的引子相当于过街部分。第一部分是热烈的快板,描写大场的歌舞场面。中间部分是抒情的中板,描写小场的舞蹈表演。接着回到第一部分的音乐,描写秧歌以大场结束。最后的尾声重复了引子的后半部分。
如同《拉德斯基进行曲》每年的元旦都会如约响彻维也纳金色大厅一样,《春节序曲》早已成为我国每年新年音乐会上的必演曲目,是一部民族交响乐中的经典之作。人们对《春节序曲》的喜爱程度绝对是中国交响作品历史上空前的。1989年,《春节序曲》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1993年6月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足见其魅力所在。
愿我们的生活天天都沉浸在 《春节序曲》那浓浓的年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