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醒醒吧,现在还在梦想抖音创业的人们,抖音内卷,红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相比于已经形成超级头部带货达人的淘宝(李佳琪、薇娅)、快手(辛巴),以及越来越有这个迹象的抖音(罗永浩),微信视频号,可能更愿意重复
而抖音这个平台,对内容型创作者并不友好,原因在于变现渠道单一。
抖音已经一门心思要做电商,搞闭环。而内容创作者,绝大部分并不具备极强的流量变现转化能力。
极度开放的生态,平台的手并不会伸得那么远,各种流量运营、变现模式层出不穷。
而在抖音里,内容型流量和电商型流量是切割开的。
以粉丝数统计为标准,绝大部分头部账号并不具备中等水平以上的变现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1000万粉丝非垂直内容的偏头部账号,一个月的星图广告数量可能仅为三条,报价一般在8万左右。
这意味着,这样一个账号一个月靠广告的收入,可能仅仅能够维持成本。但是更关键的是,广告这种业务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今年上半年尤其明显,在疫情的影响下,品宣类广告急速萎缩。
抖音生态里,非内容型而是以直播电商为主要变现手段的,反而做得热火朝天。上文说的1000万粉丝偏头部账号,一个月的收入可能只有十几万;而在直播电商里,一个偏头部的主播,一个月的带货销售额很有可能超过1000万。
这意味着,这样一个账号一个月靠广告的收入,可能仅仅能够维持成本。但是更关键的是,广告这种业务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今年上半年尤其明显,在疫情的影响下,品宣类广告急速萎缩。
而以纯流量来买进行直播转化的带货主播们,似乎也在越来越接近瓶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依赖非内容型流量,导致他们已经丧失了制作优质垂类带货短视频内容的能力。
因此可以预见的一个趋势是:
直播带货团队在现金流充沛的情况下,将会不断的吸收内容型MCN的编导人才。
但即使这样,抖音依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优秀的内容创作者」活不下去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在于:
抖音的粉丝没有粘性。
1. 抖音的中心化流量推送方式,导致账号与粉丝之间的连接相当之弱,甚至可以出现你关注了某个账号,却接收不到他的新内容推送的情况;
2. 而具备足够内容深度的创作者,因为视频制作成本、文案能力等种种原因,很难做到内容质量持续满足抖音算法推荐的要求。因此经常会出现一个账号只有极少数视频的数据足够好,而其他视频的数据惨不忍睹的情况;
3. 作为短视频平台,内容本身很难具备足够的深度,没有深度,粉丝很可能无法在短时间里对创作者产生“信任感”,更多的情况是,抖音用户在刷视频的时候,只是“看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