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11年前,感动中国的“春节妈妈”终于找到了
这是11年的搜索。
2010年1月30日,全国春节第一天。新华社记者周克在南昌火车站广场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
一位年轻的母
亲背着一个巨大的背包,弯下身子。她手里的背包在扫地,但右臂的婴儿干净暖和。他的目光坚定地看着前方,年轻的母亲有一张红润的脸和强壮的大眼睛。
2010年1月30日,巴木玉布木抱着一个大包和一个孩子赶往南昌火车站。
这张名为“宝贝,妈妈带你回家”的照片就是在这一天,由新华社摄影部编辑含泪编辑发行的。在当晚春运的大量照片中,它打动了人们的心,并被数百家网站和报纸选中。
2011年,这张照片荣获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奖和第21届中国新闻奖。
“一幅触目惊心却发人深省的画面!
“生命在你肩上,希望在你臂弯。”
11年来,这张照片在网络和社交平台上流传,被各大媒体引用转发,成为“春节表达”。每逢春节,人们总会想起这位中国母亲;每逢母亲节,网友都会发表这张照片来庆祝母爱。
在过去的11年里,许多询问和反馈都让记者感到遗憾,他们“没有留下母亲的联系方式”。在众多网友和追随者不断发来的相关信息中,周克也开始了长时间的搜索
随着信息的拼凑和照片的逐一比对,不久前,母亲的轮廓越来越清晰:32岁的巴木尤布木,彝族人。
2021年春节前夕,坐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岳西县瓦彦乡桃园村的火塘旁,周克终于结束了寻找,在11年前的镜头里见到了这位年轻的母亲。
巴木不高。她乍一看有点害羞。经过我的介绍,她非常高兴。她的瘦脸看起来比11年前年轻。
当她从家里拿出肩上的黄色毯子时,我觉得好久没见到她
大女儿吴奇拉穿着母亲的黄毯子。周可摄
11年前,因为一次偶然的邂逅,我和这位年轻的母亲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也为我留下了11年的牵挂。
2010年1月30日上午,我背着相机来到南昌火车站接受采访。今年是我第二年报道春节。一般来说,在电视台开播仪式上拍完一些活动后,我打算回单位出版,但我不想。
春节第一天,全国每个火车站都有同样的仪式,场面也几乎一样。当它被送到新华社的手稿库时,很容易被淹没。于是我戴上70-200毫米的长焦镜头,计划从另一个角度捕捉游客回家看春节的各种表情。
背着相机,我走在南昌火车站的广场上。不久,一位年轻的母亲出现在远处,向门口走去。她肩上扛着一个大包,左手拿着一个旧背包,右手拿着一个婴儿,十分显眼。
那一刻,我被这张照片深深震撼了。当她离我十多米远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拿起相机,蹲下推了起来。巧合的是,母亲一直低着头走路。当我按下快门时,她突然抬起头,用坚定的目光向前看。我按了几下快门,捕捉到了年轻母亲的瞬间影像和坚定的眼神。
然后我回去工作,选了一张照片发给新华社。当日,新华社摄影部将这张照片命名为“孩子们,妈妈带你回家”。播出后,被上百家网站和报纸选中,在当年春节人的照片中独树一帜。
10天后,2010年第6期《人民摄影》以巨幅照片的形式在头版刊登了这张照片,进一步确立了其在春节报道中的地位。”照片评论家王永武评论说:“很难达到正常状态。这项工作将成为一个里程碑,类似的主题很长一段时间。不是天气,不是星星和月亮,不是追赶的力量。这是一个从实践到实践的转变。”
2011年,《孩子,妈妈带你回家》荣获中国新闻摄影日常生活类年度金奖和第21届中国新闻奖。
在过去的11年里,这张照片一直在互联网和社交平台上流传。年轻母亲的形象也进入了画家的笔下,被博士生写进了论文。
多年来,每当想起这对母女,我总是有遗憾。虽然我离开了江西,但多年来我一直在通过各种渠道寻找他们。
2020年是扶贫年。我更渴望找到这位母亲。根据网友最近提供的线索,我们终于在四川大凉山深处相遇了。
1月20日拍摄的通往巴木尤布木家的村道。
“在嘈杂的车站里的一次陌生邂逅,千里之外的一次重逢,一个寻找了11年却一言不发的陌生人”,周克感叹,这些年来,他用相机走过了更多陌生的城市,但曾经出现在相机里的陌生人,却成了11年来的关注对象
她脸上的笑容总是灿烂的
在遇到巴木尤布木之前,我紧张得像个孩子。
在过去的11年里,我在脑海中创造了无数的画面。现在我真的很想见她,我还是很担心。
1月21日,我拿出一张名为“宝贝,妈妈带你回家”的照片,问她:“你还记得这个时候是什么样子吗?”
“住在防雨的房子里
这是我儿时的梦想。
当她看到巴木玉布木时,她笑得很灿烂,看不到岁月的沧桑。和11年前的照片一样,她卷起头发,背着孩子面对面。她除了有点瘦,还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1月22日,巴木尤布木接受采访。
她身后是新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房,坚固的钢板门窗。”小时候,我就梦想着住在这座大雨漏不进来、寒风吹不进来的房子里,“在土坯房里住了30年的巴木尤布木,小时候在山中央有一个家。她结婚后,全家都在山脚下。改变的是海拔,不变的是土坯房。
住在新房子里时,巴木尤布木偶尔会做噩梦:他怕孩子们从寒冷中醒来,更担心房子会倒塌。曾几何时,每逢雨季,屋外都会下雨,八木的土坯房里都是小雨。雨落在地上不要紧,但常常滴在床上打湿被子,全家都睡不着。把洗脸盆放在床上以防雨。如果一个不够,再加一个。如果不够,就用木桶
巴木·尤布木回忆说,当时家里没有电。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这对夫妇会在房子周围摸一摸,然后找到一个漏雨处来接雨水。整夜,我抱着熟睡的孩子,期待着黎明。
1月20日,上图为大女儿吴奇拉布木介绍自己曾经住过的房间;下图为她在新房整理衣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屋顶的瓦片翻了多少遍,不知在雨中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在尚未拆除的老房子前,记者推开了几块木板做成的门,简易的木床,还有已经补了又补的被褥。从柜子里,发现了几件彝族的黑色布帘。巴木玉布木说:“这些衣服白天用来做衣服,晚上用来做被子。”她说,她偶尔去集镇找衣服,花了2元和5元,但家里很少买更多的时候,人们会在他们筋疲力尽的时候捡起来。”
1月22日,身着彝族服饰的巴木·尤布木被拍到。
十年前,地处中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桃园村,还不是巴木尤布木一家。
从她家门口,你可以看到村庄周围的小山和梯田,还有枯草和黄叶。远处,大石山耸立在云端,看不见外面的世界。
1月22日,上图为巴木玉不木童年生活的村庄;下图为她现在生活的桃园村。
桃园村第一书记刘健说:“如果不出去打工,靠几亩地吃饱饭就好了,村里的土地很贫瘠,很多还挂在山坡上。万一发生水旱灾害,一年的收成就没有了。”
巴木尤布木家有6亩旱地,他们的祖先主要种植玉米、荞麦和土豆,每年的收成勉强养活一家人。如果你想吃米饭,你必须在集镇上买,但是家里没有钱。2007年大女儿出生时,巴木玉布木偶尔会用省下来的零钱买几斤大米,和玉米粉混在一起,给女儿添点粗粮。
2009年,当她的第二个女儿出生,总是在哭哭啼啼中度过,巴木尤布木觉得,她看到了她重复的童年。她担心孩子们永远不会像她一样走出这座山。就这样,巴木尤布木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出去打工!
“打工一个月能挣五六百元
“总比在家种地好”
2010年1月30日,本报记者在南昌火车站拍到年轻母亲提着一个大包和一个婴儿冲上火车。是巴木尤布木。她说,这就是她在南昌结束5个月工作生涯,赶回大凉山老家时的情景
她记得很清楚,一大早,背着大大小小的袋子,把女儿从住处送到南昌火车站,然后坐两天一夜的火车到达成都。在成都,她花了15元钱在一家小旅馆休息了一晚,然后坐了14个小时的火车到岳西县。她从县城回到大凉山的家,已经是深夜了。巴木-尤布木花了三天两夜的时间完成了这次旅行。
如今,从南昌坐高铁到成都只需8个多小时,而从成都坐火车到岳西则需要6个多小时。
1月22日,巴木尤布木和孩子们在家。
当记者打开“春运妈妈”照片时,巴木尤布木惊讶地叹了口气。她告诉记者,那些年,她的背包里装满了被子和衣服。在她的背包里,她需要方便面、面包和尿布。她说,当时她背的东西太多,吸引了很多好心人帮忙。
10年来,从旅客行李袋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的巨大进步。如今,在车站和码头很难拍到像巴木尤布木满河大包小包这样的“经典镜头”。
在巴木玉卜木的记忆中,这是她第一次走出大凉山。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南昌一家砖厂搬砖头。
“在砖厂打工一个月能挣五六百元,虽然不多,但总比在家种地好,”巴木玉布木说,白天上班,她背着女儿扛着石砖。当女儿靠着她的肩膀睡着时,她把她放在一边看着她工作。
巴木她不会说普通话。连火车票都是同村人买的。霓虹灯、路标等等,周围的一切都对她视而不见。在砖厂,她的活动范围很小。除了上班、照顾孩子、睡觉,砖厂就是她的全部。
巴木尤布木告诉记者,他的童年是在山里度过的。山脚下虽有一所学校,但山又高又陡。走下山要两个小时。就像当地女孩不上学的习俗一样,巴木尤布木没过上学。
童年大多放牛,照顾兄弟姐妹,日出日落,天天不变。对于巴木尤布木来说,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等父母下班回来。当她长大后,她也学会了种田。
刚到南昌时,巴木玉布木边搬砖头边练普通话,试图融入这个陌生的社会。
她以前从未见过奶粉或尿布。外面的世界对巴木尤布木来说总是陌生的。
在砖厂工作期间,巴木尤布木最头疼的是二女儿经常生病。在家乡这种情况下,她会把孩子送到镇医院。但她不知道怎么去医院。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回家。
“那张照片是我带二女儿回家时拍的。”巴木说。
不幸的是,二女儿回家不到半年就因病去世。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在外面工作过。2011年,她的第三个孩子也在出生10天后去世。
“当时桃园村只有一条通往外界的泥路,交通要靠马车。医疗条件很落后。许多孕妇在家分娩,孩子生病时很难得到及时治疗。
通往巴木尤布木家的村道。
“不管生活多么艰难
我们都必须勇敢地前进”
就在巴木尤布木和丈夫打算再次外出打工的时候,村干部反复提到的“定向扶贫”让这对夫妻看到了希望。
一开始,巴木尤布木不知道什么是定向扶贫。但她看到桃园村的土地上种了很多烟草大棚,很多村民都很忙。
桃园村从几亩地试种改为大规模推广,开始种植烟草、果树等经济作物
巴木玉布木打听,他每亩烟叶能挣几千元,不比在外打工差多少。结果,她和丈夫把6亩地都变成了烟草。
第一年,由于技术差、经验不足,夫妻俩只赚了五六千元,但看到了增加收入的希望。第二年,扶贫干部前来了解,并向贫困户发放了联系卡,巴木尤布木一家被列为扶贫对象。
巴木尤布木在家整理扶贫资料。
然后,我们为巴木玉布木搭建了一个扶贫平台,从县级联系领导到农村农技人员,再到具体的帮扶负责人。对口帮扶干部刘勇每隔三五次就到巴木尤布木家里送烟苗到田间,并协调技术人员手牵手指导
经技术改革,夫妻俩种植的烟叶产量翻了一番,年收入从几千元增加到几万元,种植面积从6亩增加到15亩。
同时,巴木玉布木还到山坡上寻找荒地,并在石头间开辟实验田。她很高兴看到半山腰的岩石上长出了烟叶。
到2020年,巴木县尤布木县家庭年收入将达到10万元,其中工资性收入3万元,家庭生产经营收入7万元,成功脱贫。
巴木尤布木和孩子们走在村里修建的水泥路上。
作为扶贫对象,巴木尤布木2018年获得国家住房补贴4万元。她筹了7万元,在宅基地旁盖了一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房。这所房子有三间卧室和一间客厅,是新粉刷的,干净明亮。他们还贴地砖。电饭锅、冰箱、洗衣机等家电齐全。按照彝族的习俗,新房建成后,会邀请亲朋好友入户。巴木尤布木和他老公杀了两头牛。
根据国家政策,巴木尤布木还享有医疗和教育支持。从2013年开始,她又生了3个孩子,都在县医院免费。目前,大女儿吴琦拉布在读初中一年级,儿女雪怡在读小学一年级,儿子吴琦不济在读幼儿园。
大女儿吴奇拉布(左)、二女儿薛毅(中)和儿子吴奇布吉在上学。
几个孩子都很懂事,尤其是二女儿,成绩优异,也成了班长。当村民们称赞他们的女儿时,巴木尤布木总是咧嘴笑。
记者了解到,作为岳西县城北的一所初中,新民中学的在校生从2015年的873人增加到现在的2425人,女生比例从15%提高到51%。在国家的帮助下,学校不仅新建了几栋教学楼,还开始建设一个标准的运动场。
吴奇葆就读的岳西县新民中学
2018年,桃园村将建成一条通电、通讯、自来水的农村公路。村口那座经常被水冲毁的小桥也被修好了。学校、医疗、通讯等问题基本解决。
走在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桃园村孩子们上学的路缩短到十几分钟。
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巴木尤布木夫妇也在淡季外出打工。现在,每顿饭都有米饭、蔬菜和肉。看着孩子们可爱的脸庞,巴木尤布木说:“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平安。无论是贫穷还是不幸,我们都必须勇敢地前进!”
看着巴木尤布木甜美的笑容,记者在11年前的镜头中看到了这位年轻母亲坚定的眼神。
新华社记者周克(左)与巴木尤布木合影。
喜欢我可以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