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十大补气穴位,十大补血穴位,收藏!,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十大补气穴位,十大补血穴位,收藏!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十大补气穴位,十大补血穴位,收藏!

《黄帝内经》中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才是生命的根本,其他的东西都是围绕着气血而运行的。

气是什么从中医学上讲,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既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具体物质,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这里的“气”都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有的人受了重伤,旁人会探一探他的鼻息,如果“没气了”,就表明这个人没有生命了。常言道:“人活一口气”,也常形容人活着为了“争一口气”,这些都是我们要讲的“气”。气的来源很多,有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来自饮食物中的水谷之精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肾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而生成。气在人体内是不断运动的,不断出入、升降于各个脏腑、孔窍之间。人体所需的精微物质需要通过气的运动传输到身体各个部位;人体新陈代谢之后形成的废物、水液等变成汗、尿、便等排出体外,这一过程也依赖于气的作用。气的不足称为气虚,由先天稟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或久病耗损所致。气不足则其推动、营养、防御等功能减弱。血是什么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管中的富含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主于心,藏于肝,统于脾,布于肺,根于肾,有规律地循行脉管之中,营运不息,充分发挥灌溉一身的生理效应。我们摄入的营养物质都依赖于血液运输到身体各个部位,所以脂肪、肌肉等的形成都依赖于血的灌溉与濡养作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长得白白胖胖的,就证明这类人的饮食质量很好,血液中的营养物质非常丰富。血虚又称血液不足。造成血虚的原因有生化乏源、失血过多、久病耗损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和血是人体内的两大类基本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两者都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气和血一阴一阳,气无形而动,属阳;血有形而静,属阴。气有温煦推动的作用,血有营养滋润的作用。气是人体的动力,血是这个动力的源泉,二者关系密切,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自然之理。中医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之说,气与血一向是焦不离孟的关系。血若无气的统率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气若无血作为基础,气就变成了身体里的邪火。气虚,人就会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血虚,人就会心悸失眠、形体消瘦、皮肤干燥、面色萎黄。气血两虚是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气血两虚多因久病消耗、气血两伤所致。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化生障碍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成气血两虚。中医治病需“求之根本”,就是要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其根本原因进行治疗,这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气虚补气、血虚补血,即是气血亏虚时的主要治疗原则。如何 “补”呢?补法又称为补益法,是运用具有补养作用的方药,以益气强筋、补精益血,消除虚弱症候的治疗方法。补气适用于脾肺气虚、倦怠乏力、少气不足以息、自汗、脉虚大等症;补血适用于血虚或失血。和西医比起来,中医对生命有其独特的认识,那就是经络和穴位。经络内连五脏六腑,外连四肢百骸;穴位(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也是邪气所克之处。当脏腑有疾病或邪气侵犯人体引起气血功能失调时,也会在相应的腧穴上出现病理反应。穴位不仅可以治疗所在部位及其邻近器官的病症,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距离脏腑、器官的病症。运用针刺、艾灸、刮痧、拔罐、 *** 等方法 *** 作用于腧穴,可以达到疏通气血、调和阴阳、通畅真元、邪去正安的治疗目的。人体上的穴位有很多,功效各不相同。我简单总结了 10个常用于补气的穴位和10个常用于补血的穴位,需要时进行 *** 、艾灸、刮痧、拔罐,病时可治疗,无病能保健。掌握了这些穴位,胜过医生开药方。

人体十大补气穴位

1脾俞穴归经:足太阳膀胱经位置:人体的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作用:外散脾脏湿热之气2足三里归经:足阳明胃经位置:在小腿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开一横指(中指)作用: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健脾和胃、祛病延年3膻中归经:任脉位置: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 *** 连线的中点作用:集心包经气血,可以缓解气滞、气逆之心肺胃病、乳病4关元归经:任脉位置:在下腹部,肚脐直下3寸作用:补摄下焦元气,扶助机体元阴元阳5气海归经:任脉位置: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作用:温阳益气、化湿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6涌泉归经:足少明肾经位置: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笫2、 第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作用:益精补肾、滋养五脏六腑7太溪归经:足少阴肾经位置: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作用: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8百会归经:督脉位置: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作用:醒脑开窍、安神定志、升阳举陷、通督定痫9肺俞归经:足太阳膀胱经位置:在背部,笫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调补肺气、补虚清热10悬钟归经:足少阳胆经位置:位于小腿外侧,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作用:泄胆火、淸髓热、舒筋脉,平肝息风,舒肝益肾人体十大补血穴位1血海归经:足太阴脾经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作用:运化脾血,引血归经2天枢归经:足阳明胃经位置:在肚脐左右2寸的地方作用: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3三阴交归经:足太阴脾经位置:在小腿内侧,足踝骨的最高点上3寸处作用:调和气血,补肾养肝4隐白归经:足太阴脾经位置:在足大趾的内侧,趾甲旁边0.1寸的位置作用:调经统血、健脾回阳5髀关归经:足阳明胃经

位置: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髋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作用:理气和胃、健脾除湿、固化脾土6下关归经:足阳明胃经位置:在面部,在颧骨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作用:通经利窍、舒经活血、促进新陈代谢7期门归经:足厥阴肝经

位置:该穴位于胸部,当 *** 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作用:健脾疏肝、理气活血8章门归经:足太阴脾经位置:该穴位于人体的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作用:协调五脏,调节肝脏和胃部的气血说明:足三里、关元两穴补气、补血功效兼有,此处不再重复列出9足三里穴归经:足阳明胃经之穴位置: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作用:补益气血,培补元气,滋养脑髓。是保证肝血充足的首选10关元穴归经:任脉腧穴,为手太阳小肠经募穴、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脐中下3寸作用:在中医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常 *** 或艾灸关元穴, 可起到补肾壮阳、理气和血、治痛经妇科病等的祛病养生功效。

扫码关注

了解更多中医艾灸健康养生知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供交流学习使用(非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点个在看,为健康加油~ 」

更多十大补气穴位,十大补血穴位,收藏!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