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盼望着、盼望着,十一长假就要来了。对于离家在外的朋友来说,这是一家人难得的团聚时刻。
丁香家庭健康祝您国庆快乐!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家人欢聚一堂,没什么比一起忙活出一桌菜更让人高兴的了。
如何做出更好吃、更健康的饭菜?我们整理了一系列容易被忽略的做饭小知识,囊括了油、盐、酱、醋各个方面。
这么吃,错不了!
1. 不同的菜,用不同的油
炒菜用菜籽油、花生油;
煎炸首选棕榈油、椰子油、橄榄油;
做凉拌菜、沙拉用大豆油、亚麻籽油、小麦胚芽油、特级初榨橄榄油。
2. 不用迷信橄榄油
橄榄油的确比其他油更健康,但比较贵。双低菜籽油(低芥酸、低硫苷)和橄榄油的成分很像,却比橄榄油便宜不少,更划算。
买油的时候,是不是双低菜籽油,包装上会标明。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3. 煎炸过的油应该倒掉
用过的油里含有上次煎炸时残留的有害物质,持续加热会产生致癌物。
为了一点油,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4. 少吃猪油
猪油特别香,因为含有 40% 的饱和脂肪,是橄榄油的 3 倍。
猪油吃多了会长胖,胖是「万病之源」,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都会跟着来,还是少吃为妙。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5. 少吃盐
盐多必失。吃得太咸,会缺钙、伤胃、伤肾、伤心、引发高血压、骨质疏松,可能增加胃癌的患病风险。
建议每天吃盐不超过 6 克,如果把握不好量,可以用限盐勺,商店里有卖。
6. 警惕「隐形盐」
酱油、咸菜、火腿肠、薯片等食物很咸,含盐量很高,不知不觉就吃了很多盐。
盐的主要成分是钠。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会标出其中的钠含量,尽量选择低钠食物。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7. 巧用低钠盐
吃盐伤身,本质上是盐中的钠在作怪。低钠盐中的一部分钠被钾代替了,对身体更好。
低钠盐口味较淡,不要为了口感放起来没完。适当加入芥末、姜、胡椒、咖喱味调味,效果更好。
8. 起锅时再放盐
起锅时再放盐,盐散在食物表面,吃的时候可以感到明显的咸味,同时有效控制了用盐量。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9. 少吃糖
这里说的糖不是一颗一颗的那种零食,而是饭菜、甜食、饮料里面添加的糖。
糖吃多了会变成脂肪堆在身上,除了长肉,还会引起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少吃糖,更长寿。
10. 试试木糖醇
做菜想放糖,试试木糖醇。它不会产生大量热量,也不会给人造成负担,口感还不错。
商店里就有卖。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11. 红糖、冰糖要少吃
红糖和白糖一样,都是蔗糖,本质上没区别。经过提炼、脱色,红糖就成了白糖,白糖摇身一变,就能成为白砂糖、绵白糖和冰糖。
说红糖补血、红糖水治痛经,都是无稽之谈。
12. 少吃酱油
酱油的绯闻很多,比如吃多了会致癌,皮肤会变黑等,这些都是毫无根据的谣言。
只有一点需要注意:少吃。一大勺(约 10 毫升)酱油中大概有 2 g 盐。多放两勺,这天的盐就超标了。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13. 让醋走下神坛
醋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喝醋不能软化血管、降血脂,也不抗癌;醋没有软化鱼刺的本事,鱼刺卡喉,喝醋没用。醋泡黑豆、醋泡花生不会降压。
保健醋的营养成分很少,每天喝的那几口「营养」,可以忽略不计。
14. 吃鸡精、味精要适量
鸡精其实是鸡肉味的味精,并不比味精更有营养、更天然、更健康。
鸡精、味精对人无害,不会产生毒素,做饭时加点没关系,但是要注意别放太多,以免吃得太咸,摄入的钠太多。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15. 吃不完的菜,趁热放冰箱
一次做了太多菜吃不完,最好将多出来的部分单独盛出来,趁热放冰箱。
因为高温烹饪过的菜,相当于杀菌过一遍,如果等凉了再放,不仅可能滋生细菌,而且空气中的细菌也会「着陆」。
及时放冰箱,会让食物快速冷却,处于低温状态,抑制细菌滋生。
16. 少吃红肉,多吃鱼肉、鸡肉
红肉指的是生的状态是红色的,做熟后颜色变暗的肉类,比如猪牛羊肉等。吃太多红肉会增加直肠癌、乳腺癌、胃癌等的患病风险。
一周吃红肉不要超过 350 克,多吃鱼肉、鸡肉。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17. 少吃熏肉、腌肉
烟熏、腌渍等方法处理过的肉制品,会增加患癌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将火腿、培根和中式咸鱼列为 1 类致癌物,即明确会致癌的物质。
不用过度恐慌,偶尔吃一点解馋,没什么大事,但不要经常吃。致癌是日积月累的过程。这就像「吸烟会致癌,但没有一支烟认为是自己造成癌症」一样。
18. 多吃新鲜水果,少喝鲜榨果汁
水果和果汁看似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状态,吃进肚里却是两种结果。
榨成汁后,水果的膳食纤维和抗氧化成分都被破坏了,取而代之的是扎扎实实的糖。果汁很容易被肠道吸收,导致快速升血糖,而且没有饱腹感,一不留神就喝多了……老是喝鲜榨果汁,会增加糖尿病和高血脂的患病风险。
厨房小知识,就介绍到这里,科学饮食,就从今天午饭开始吧。
别忘了分享给爱的人。
题图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商业及广告合作请联系:doctor@dx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