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还是先来说一下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首先就是我在知乎上还有其他的交流平台上”怎么学国画“这个问题很多,
再次就是我看很多的回答也是只言片语,又或者不太全面,有的呢广告嫌疑有点大,真正的内容输出比较的少,不能够为大家比较深入的去了解国画,去选择国画,
最后就是很多一上来就瞎说一气,将国画这个庞大的艺术体系,说的挺简单的,不能够从开始对于国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反正这三个是主要原因吧,希望大家对于最初学习国画有一个整体的看法,进而做出比较合理的选择。
前面主要说一下你学国画的原因以及对应的学习标准
中间大概说的是学习国画的临摹选择
最后就是一些非常实用的问题回答
一、你为啥想学国画
其实国画从诞生的那天起(没有具体的日子啊,就是一个非常久远的说法)到我们现在大概有4000多年了吧,这其中的绘画形式、技法、分类非常多,在加上现代人总是爱搞个什么分类研究啥的,将很多画家对于绘画自然的感情流露非要在派别上搞个分类,好像这样就显的自己不得了了。
然后在告诉初学者的时候,要从这个学起,那个学起的,并从美术史,社会影响等等高大上的所谓的研究上面,告诉你这么学的道理。
其实我觉得对于初学者来说,根本没这个必要,也不用听这些好像云里雾里的牛X。
对于为什么学国画这里要分两个类别,一个是你想将国画当作自己非常重要的生活,甚至生存的一部分,还有一个就是你就是因为简单的喜欢,就是想在工作之余找个爱好。那这两种的初衷完全不一样,那么你要开始的学习经历也会有所区别。
1、第一种
就是将国画当作生活或者生存的一部分,那你不用想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认认真真从历史中学习,无论你是科班出身还是半路出家,都只有这一条路。
千万别信什么短期培训啥的,那都是胡扯,在内在上要从美术史学起,在表达上要从自己的经历上学起,至于艺术技法上,我觉得从宋代的工笔,宋代的山水,唐代的人物,魏晋的壁画,哪个开始都行,唯独不能从写意学起。
这里大致说一下原因,写意其实也是有分类的,我们熟悉的写意,或者说现在看到最多的那种写意,都是所谓的大写意,就是下面这样的(这个分类个人感觉不科学,就先这么说吧)。
郑板桥 齐白石 郭熙不是说写意本身不好,是你从写意入手的话,很容易画的很匠气,因为你没有系统的造型支撑,没有对于国画深入了解的支撑,没有对于国画中严谨一面的学习,你画的时间长了,非常容易导致你画出来的东西全是技法的堆叠,看上去不错,但是什么不错呢?你根本回答不上来。
而且写意本身的样子总是让你感觉很简单,寥寥几笔就能画的很传神,我只能说,那是你觉得,并不代表你上手就能画出来。写意的背后是对造型的准确的把握,是对于客观事物的深入观察,并且是个人技法的熟练表达,是至简至难的一种表现,学的不好时候很容易误入歧途的。
再说说其他的形式,宋代的工笔,唐代的人物,魏晋的壁画这些绘画形式,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他们本身都是有绘画的底稿的,作为初学,你可以用这些成熟的底稿练习你对于毛笔的把握,对于色彩的认知,还有就是对于国画工具的熟知,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这背后的国画审美的哲学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你的眼界在时间轴上的话就不仅仅只是一个短期视角了,会稍微的广阔一些。
在一个国画本身相对于其他绘画来说是属于沉淀的艺术,说白了就是你得静下来,而工笔花鸟、壁画本身就有这样的特点,它需要你慢下来,当你沉淀到一定程度再去画写意,就不会因为写意看上去的随意而随意了,这个非常重要。
举个例子,比如魏晋的壁画吧(壁画也是中国绘画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你要想画一幅完整的壁画,你需要底稿(一般都有)、需要勾线的能力、需要色彩的能力、需要对于乳钵、矿物颜料、排刷、明胶啊等等的材料认知,在画的时候呢,你需要足够的耐心,去了解画本身背后的意义,做壁画可能需要一遍一遍的刷土,上色也要一遍一遍的上,而如果你先学的写意,一方面你造型不好,抓不住绘画对象的特点,就会沦为技法的叠加,意境不像是因为你的认知本身就是从半截学起的。
那除了写意我初学到底选啥呢?对于这个我觉得看你个人的喜欢,主流的话是宋代的工笔,比较经典,画幅也小,好学易懂,不过我倒是比较推崇魏晋或者唐代的壁画,原因是宋代的工笔在整个的绘画脉络中比较小心,容易在你的绘画路途中打上小心谨慎的基调和气质,以后想画其他可能多多少少会有点放不开。
如果你觉得还是有点难,那就是从线描学起(这里说明一下,线描不是白描别整个瓜果蔬菜的描,而是从经典的壁画入手),最直接的就是壁画,只勾线不上色,有的比如《朝元仙仗》等等吧,直接底稿勾线临摹,而且尺幅不要小,这应该是比较基础了(如果你在描线的时候,描不下去了,或者有不明白的,留言就可以了。)
(至于具体的从哪幅开始学习,怎么临摹,这个不作为今天讨论的事情,实在想了解的可以留言。)
2、第二种
你就是单纯的喜欢,或者就是想增加点生活的调味品,那我觉得你从哪个方面入手都可以,你在网上找个你喜欢的国画,给你身边或者在网上问一下,我就要画这样的,该怎么学习,多半都会有人回答的。这里绝对不是瞎说,现在百分之九十的成人社会机构,都是按这套做的,而且据我所知很多地方的系统课程都非常的完善,比如你就想画工笔,那都不用想直接就是宋代花鸟,不过这种学习更加注重技巧的掌握了,只是垂直的磨练技法,不会横向的去大面积的学习国画的内在机理,特点就是短平快。
你不需要对于国画有特别深的了解,像个老学究一样,你所做的就是在这个社会中找一个获得安静的技能,那你说你非要像专业的那样,把美术史,艺术概论都看完,那你不得烦死,而且对于书籍、材料的要求都没有那么的高(这里说一下,很多人觉得国画的材料听普通的,其实很复杂,而且有的特别贵,无论在现代还是古代国画对于材料的依靠事非常大的)。
很多会通过一些比较固定的技法,模式,来进行学习和绘画,好学易懂,比如宋代花鸟,你一般画个几幅对于工笔的基本知识,笔法,操作步骤就有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认知了,基本上可以应付一些基本的工笔题材了。当然如果你觉得,非常想系统的学习一下,用第一种那样的方式也是很好的,只不过在自学的同时还是需要找一个相对科班出身的人来教你(别找脑门上顶一大推头衔的),这样可以大大缩短你的学习时间。
二、学什么样的画
关于这个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其实就是一句话,“从历史中学习”,这个历史主要指的是历代的绘画作品,时间跨度的话魏晋南北朝到清朝是比较好的,别一听历史,就头大,国画这东西还真得从里面学。
这个非常重要,一定要学精髓。
就是下面这样的。
郭熙《早春图》还是说一下原因,中国绘画相对于西方绘画来说,比较注重“意”的表达,而要达到这个“意”就需要“沉淀”,这个沉淀包括自己的经历,对事物的理解,对技法的理解等等吧,是你综合观念的阐述。恕我直言,在初级阶段,你不可能达到,
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你能做的就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理解,去感受,去学习。
古代的很多绘画作品,尤其在对于“意”的表达上,现代人是很难超越的,这背后是环境的变化所造成的,我们现在已经没有了可以静下来去体会“意”的基础了(关于这一点,以后有机会展开和大家聊一聊)。
而且你肯定不是单纯的因为一张国画而想要学习国画,这或多或少是对于国画背后的历史文化和哲学道理的向往,这才是根本原因。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现在市面上对于古代绘画的研究,临摹技法等都理解的很透彻了,这样你学的好处就是可以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哪一步怎么画,非常高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反观很多现代绘画,要目用水彩冒充国画,要么就是很对技法和材料你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很多人觉得,古代的绘画太老了,又黄又黑的颜色又不好看,有的看上去画的还不漂亮,那我只能说“你还太年轻”
对于很多现代国画来说,尤其是最新全国美展之后啊,确实有很多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但是那都是结果,在其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古代的学习是一直没有停止的。
这里多说一句,有很多人都说从芥子园学起,这里坚决反对啊,芥子园是各种绘画内容的形式在书面上的表现,只能告诉你非常流程画的东西,比如树枝可以这样出枝,石头有这种样子,它不能解决你对于毛笔的运用,不能解决对于画面的安排,当你学到中期的时候,可以拿来作为参考,但绝不能一上来就学,不然你的画会脱离整体感,而变的匠气,说白了芥子园就是绘画中的十万个为什么,前期只能参考不能学习。
古代的绘画那么多,你到底让我从哪里开始呢,下面给大家找了一些绘画的参考,可供大家选择。
三、重要过程
一定要临摹,一定要临摹、一定要临摹,别自己看所谓的自学书自学,那都是瞎掰,保准学歪。
一定找人指导,一定找人指导,一定找人指导,找个靠谱的,所谓靠谱的人就是一定是正路出身,或者科班出身,别找自学成才的。
理论基础,理论基础,理论基础,国画的背后是文化的沉淀,是风格的沉淀,不光要学怎么画,还有学为什么这么画,不然你学半天都不知道为啥。
古代的绘画那么多,你到底让我从哪里开始呢,下面给大家找了一些绘画的参考,可供大家选择。
四、临摹选择
1、宋代工笔,这个不用多说,是很多学习国画的必须经历的过程,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既有白描稿又有绘画步骤的书籍,可以参考,这里多说一句,所以的临摹类书籍,买的话,就买印刷质量好的,这不是省钱的时候。
宋代工笔花鸟如果你觉得直接画这个难,那就白描人物,这里特别说明不要买市面上的荷花啦,水果类的白描,那都水平一般而且练不出来。
2、壁画白描稿,或者类似《朝元仙仗》的局部或全幅。市面上这样的便于临摹的书籍还是很多的,如果你要网购,那么可以搜索《永乐壁画》、《敦煌线描》等等。
朝元仙仗3、如果还觉得难,那么你可以选择敦煌手部特写,这个相对就比较简单了。这个有一个小问题就是我目前找到的市面上的书籍线描的水平都没有下面这幅高,你可以参考书籍手部结构,但是在描绘水平上,要自我提高。
敦煌手部特写(这是我在中国美术馆拍的,忘了画家是谁了,哎,抱歉)4、除了你直接从线描入手外,还可以从书法入手,或者书法辅助练习也是很好的选择,鉴于初学,所以建议书写《峄山碑》。
《峄山碑》这里只是举例一些,真正小白入手的选择,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绘画科目的初学选择,在这里就不说了啊,太多,你看的也累,在以后再给大家写啊。
最后就是,一定要多画,一定要多画,一定要多画。
五、问答环节
问:学国画从什么地方入手?
答:选择很多,个人建议线描(不是白描)。
问:国画学多久就小有所成了?
答:没有尽头。
问:国画难吗?
答:很可能到死也不懂,但过程绝对无与伦比的舒服。
问:网课靠谱吗?
答:基本不靠谱。
问:学国画买什么书?
答:这个真心不好回答,谁知道你啥水平。
问:学国画有啥用?
答:能挣钱,能获得可以让自己安静且不看手机的技能。
问:学国画准备啥材料?
答:最基础的笔、墨、纸、白瓷盘、镇纸、毛毡、国画颜料、笔洗,还有很多不基础的,这里不写了,有机会我写一篇文章。
问:画局部好,还是整幅好?
答:你出门穿衣服,是只穿上身好,还是都穿好?
……
就这样吧,想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