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春节”诞生仅仅109年,鲜为人知,春节的由来?过年、岁首(新年)、的历史演变。
#涨知识##在头条看世界##传统文化#
现在过的农历正月初一“春节”这一节日名称,古代是没有的(古时一般称为过年、年节),是1914年民国 *** 创造的。估计60%以上的人都不知道,下面一一讲解详情。
今天是除夕,明天就是春节,在欢度春节之余,希望大家能了解一下春节有关的知识。
“春节”这一概念是在民国时期逐渐被提起的。民国时期,公历被引进,而农历成为了进行农事的标准。
#中国历史上的“春节”(过年)并不指岁首,而是立春之节,特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农历岁首和四时节序基本同步,立春与岁首前后相差不了几天,人们在庆贺新年的同时喜迎新春。
一、“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的活动,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回寅”为岁首。“斗柄回寅”大地回春,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新的轮回由此开启。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虽然使用历法不同而岁首节庆日期不同,但是其节庆框架以及许多民俗沿承了下来。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二、岁首(新年)的历史发展之“时间演变”
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岁首(新年)在日期上亦不同。中国历代的新年,设定的日期并不一致:
上古时代:岁纪摄提,即干支纪元法。北斗七星的斗柄从正东偏北(后天八卦艮位)为起点,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摄提)。斗指寅为春正(正月),“建正”之月为寅月,立春为岁首。
相传帝舜继承天子时,带领人们祭拜天地,于是人们便把帝舜继位的那天定为新年的第一天,叫作岁首,这就是夏历的新年。不过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夏历的新年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
夏商周:夏历正月在孟春,商历正月在冬十二月,周历正月在冬十一月。(阴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用秦历(颛顼历),正月在冬十月。(阴历)
汉朝初期沿用秦历(颛顼历)。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并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将冬季十月一日为岁首改为以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
汉朝以后,曾有几名皇帝进行过改历改岁首。
王莽篡汉后,规定十二月朔日为岁首,是为殷正。
魏明帝曹叡也一度改为殷正。
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采用周正。
此后历代又改用夏正,以一月朔日为岁首。
经历代发展,后人在早期历法基础上逐渐完善为当今使用的夏历。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直至今。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阴阳合历)。
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公历纪年(属阳历的一种,又称格里高利历)。后来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鉴于夏历一月一日恰在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廿四个特定节令之一的“立春”节气前后,因此便把夏历(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
1913年7月(民国二年),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就由以往的“过年”改成了“春节” 。
三、岁首(新年)的历史发展之“名称变革”
1、现在农历的“正月一日”,历史上称为元朔、元日、新元、元旦、正日、元辰、新正等。
2、 “春节”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名称。
(1)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
(2)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
(3)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
(4)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
(5)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现在过的农历正月初一“春节”这一节日名称,古代一般称为过年、年节,没有“春节”这个名词,是民国 *** 创造的。
“春节”这一概念是在民国时期逐渐被提起的。民国时期,公历被引进,而农历成为了进行农事的标准。
1914年民国 *** 在内务部呈文中提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故而,春节这一说法才逐渐流传开来。
辛亥革命后,1912年中华民国北洋 *** 时期采用公历,但用“民国”纪年,1月1日为公历岁首;
1914年起把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作“春节”,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夏历正月初一仍称“春节”。
四、岁首(新年)的历史发展之“内容发展”
1、在秦汉以前,南北各地风俗时历不同,一些地方岁首礼俗所重的不是阴历正月朔日,而是干支历廿四节气的立春。作为传统的农耕社会,古人相当重视春回大地、万物更生的立春岁首,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2、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传承着在立春岁首拜神祭祖、祈岁纳福、驱邪攘灾、除旧布新等为主题的节庆活动,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雏型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
3、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这对节日习俗的传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此后在文献上渐出现了岁首祭祀的记载。如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提到,“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过年的习俗活动在全国民间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丰富了。
4、魏晋时,出现了除夕守岁习俗的文字记载。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记载: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5、“习俗”在唐朝发生了裂变。唐朝是思想文化繁荣的时期,那时内外文化交流很频繁,于是新年习俗从过去的祈祷、迷信的神秘气氛,开始向娱乐、礼仪方向转变
唐代时,人们除登门拜年,还发明一种“拜年帖”。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这一形式迅速在民间普及,改用梅花笺纸。当时这种“拜年帖”被称为“飞帖”。
6、宋代时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到了宋代,人们在过年时开始吃饺子,宋朝称饺子为“角子。宋代已经开始用纸包火药做成爆竹,除夕、春节放爆竹之俗便逐渐盛行。《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
7、明代,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十五赏灯会已经盛行。《万历嘉兴府志》中记载:“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锣鼓彻夜,谓之守岁。”8、清代非常重视过年,宫廷过年十分奢华,皇帝有写福字下赐群臣的习俗。过年要一直延续至元宵佳节才算结束,猜灯谜是甚为流行的取乐方式。
9、辛亥革命带来了全新的时代, *** 提倡新历史。礼仪上,把以前跪拜或者作揖等礼节全部废除,改成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逐渐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文明仪式。
看完之后,大家应该明白一些关于“春节”的常识,觉得不错,可以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