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备用 英文(备用金逾期了怎么办 会造成什么后果),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备用 英文(备用金逾期了怎么办 会造成什么后果)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备用 英文(备用金逾期了怎么办 会造成什么后果)

不邀自来

2018年高考语文142分

在这里谈一谈适用于现阶段高考的学习方法。核心思想:语文只能让你锦上添花,并不能让你起死回生,光想着靠语文拉分是不切实际的!理解我告诉你的这里的每一块可以让你的语文到达130+,但是往后的每一分都需要语感来加持。大前提:字好看!

字好看!

字好看!

哪怕你的字不算丑,只算看的过去,那你铁定得不了高分,所以要想语文拿到高分,首先要有一笔好字!我的字算最低限度了,参考一下,大仙勿喷

经过好多人提醒才发现图没了……

语文高考分为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五大模块。众所周知,语文考试给分真的没有什么规律可言,相同的答案都有可能得到不同的分数,那么怎么在这么残酷的情况(压分)下夺得高分呢?1.不要继续整理纠错本。虽然纠错本是个很重要的东西,但在高三的时候,请你把纠错本扔进垃圾桶里,再也别看它。因为在高三的时候。

合理利用时间最重要合理利用时间最重要合理利用时间最重要你整理一道语文题的时间完全可以让你理解一道物理24题,一个12分,一个撑死4分(别告诉我语言文字应用会出问题…),太不值得,所以在高三的时候,语文是不需要额外再记什么东西的,把记语文的时间交给数学吧。别看今年全国卷这么简单,万一明年全国卷梦回06年→_→

先讲一下怎么把作文提到50分。

给材料的话题作文,强调开放与限制并存

1:立意要符合社会主流意识(最好给自己绑上红领巾再恣意舞蹈)

2:展开联想:由课内到课外,首先打开思路. 为了使文章达到800字的基本要求,做到内容充实. 需要充分而恰当地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由正面写到反面,由自己写到别人,由古代写到现代,由中国写到外国,由动物写到植物,由自然界写到人类社会,由学习写到生活,由社会活动写到思想认识,由文学写到艺术,由体育写到军事,由凡人写到伟人……但无论何种联想,都必须注意回到话题中去,扣住话题以免中途“跑题

发现跑题迹象怎么办?

立刻用点题的句子将作文拉回原题目,顺便可以再论证几句。

素材方面,首先把周树人刘和珍砸冰箱袁隆平屠呦呦忘记。一定要写那些很少人知道的素材,如果你阅卷,一批描写司马迁的考生向你涌来,你愿意给高分吗?

高质量素材的要求是

(1)力求专而广。“专”的意思是以专题形式积累素材,这样,不管高考作文怎样命题,你都可以找到材料和作文题目的联系点. 也就意味着你准备的材料一定能运用上. “广”的意思是积累的材料范围要广,涵盖古今中外,而且要尽可能丰富详实.

(2)学会:定向运用. 在准备素材阶段,可对准备的10则材料尝试从不同角度围绕不同的中心进行叙述,也可从不同的角度围绕不同的中心写一些议论性语段.

4:打草稿, 打腹稿, 写提纲, 写关键词, 也就是谋篇(要出彩). 一片高质量作文(主要是议论性散文), 一般可以用1.3.5.7.8来描述.

“1”:一个出彩的标题, 可以抓住阅卷人的心, 高考中一般只需十二秒就决定一篇作文的分数,那么有一个好的开头是关键!往往使用名句引入法,排比铺文法和诗词切入法的开篇最能引起老师的注意。

“3”:三个优美的事例,(最好是十分新颖的). “5”:五个自然段(除开头结尾的部分).

“7”:七句富有文采的句子(起到增味剂的作用).

“8”八百字左右(略超规定字数,有充分发挥的空间), 内容要限制: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如乱说教育的不是等),少政治术语,不要单纯发牢骚。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

5:注重细节:题目不要忘记写(3分);字数要达到(10字1分)写满作文纸;字迹要工整(3个错别字1分);卷面要整洁(可扣3分),不写出格字,不写连笔字,标点规范。高考作文最好是写议论性散文, 没有很好的文字功底,记叙文很难获得高分. 纯粹写出议论文呢中规中矩的,不会得很低调分,但得高分也难, 一般都回升42——45分. 议论性散文可以包容丰富的内容,便于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显示出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能够充分展示你的个性和文笔,最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一般47+.议论性散文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内容很丰富, 如天马行空,自由无羁,便于学生将平日阅读积累的大量知识,根据实际需要,精心选择那些鲜活生动的材料,恰到好处地用于文中,使文章言之有物,内容充实,显示出知识性、趣味性和怡人的书卷气,厚重耐读,更易于打动读者。

二、语言的形象性, 与一般议论文相比,文学色彩更浓厚. 议论生动、形象,很有感染力

三、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在表达形式上,议论性散文更加自由灵活,无拘无束,可记叙可议论,可描写可抒情,可引经据典,可发表见解。描写使内容形象具体, 使文章更真切感人。写作时可使用多种修辞手法,运用多种句式,使文章语言精辟,文辞华美,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语言的功夫,展示自己的文采。

四、结构的灵活性, 这种文体结构灵活,能散得开,能收得拢,跌宕起伏,绝对不至于陷入呆板的结构形式之中,能体现灵活自由的思维特点.

五、强烈的抒情性, 首先呢,改变我们写话的方式, 一般的学生喜欢平铺直叙, 你的立意并不比别人差,你用的素材和别人的也不分高下,你只是没有用别人得高分的些话方式而已,或者说是演说方式没有人家好

打个比方,这样一句作文:

这叫变“叙”为“述”. 将客观记叙改为主观讲述. 化“意”为“象”(变理性表述为感性描述)可以增强感知力. 化用典故(有叠影效果和补白作用)可以引入文化场,强化情感,把自我的感情倾向强烈的表达出来. 这样一改,文采立刻上扬.

最后呢,高中生必须改除“软”“散”“慢”的学生腔, 应该大量使用凝练的熟语,大力营造对称的语句,广泛化实用用典故, 也应该有自己的《文笔精华》为了应付考试,平时需要加强练笔,模仿(打造)好一些得意的语段以备应考。平时练笔(主张锤炼片断的小作文)是必须的,考场上的闪光语句都不是临场能“发挥”出来的。哪有什么灵光一闪,不过是积少成多罢了。

↓开始进攻130分2.研读考纲。《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大家复习备考的依据。解读考试大纲时,除要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外,更应该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它们不但让我们对高考试卷的长度、题型的大致比例有所了解,更能告诉我们本年高考题目的命题走向。真的,命题组的专家再皮再跳也不敢出超纲的题。3.名篇名句。这五分(18年6分)是一定要拿的,在你绿色语文给分的玄学之前,这一块是可以拉开分数地方4.做真题。最后阶段,大家应该选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5.卡!标!准!答!案!(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除外)记住一句话:任凭阅卷老师使劲压分,只要你的答案和标准答案几乎一样,不给满分心理都会过意不去,所以,卡答案很重要!哪怕是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写得接近答案的人的得分肯定比别人高。6.看/听《新闻联播》,看《南方周末》,鉴于今年出了改信件类问题,改语病变得尤为重要,这一块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听我的,有条件听新闻联播(主要是听他们的新闻稿件是怎么组句的!哪两个地方撕逼了哪个地方割据了跟咱没关系!),再不济看文字版,《南方周末》每一期都要抽时间看完,最好读出来。不到一个月,你就会发现

“欸?我语言文字应用拿了20分耶”这个时候的你,语文至少可以拿到130分了(选择题不允许失误!)你距离140的神坛只剩作文和主观题了。

开始冲击140

1.作文拿到最高分(57分以上)

①解决阅卷老师问题

全国卷的作文分为三部分评分,内容,表达,发展。都是扯,真正阅卷的时候老师都是心里给个总分,拆成三个部分依次赋分,很残酷的现实。高考前,我询问过有阅作文经验的老师,根据他们描述,最常用的方法就是

“看开头结尾,中间段落随缘看”

所以如何用你的开头以及标题吸引住老师的目光尤为重要。一定不要草草应对开头结尾,最好是标题就抓住眼球,这句话大家听了两三年了吧?可真的听进去过吗,放一张对比图

一图流解释为什么自己这么“看中的”标题无法吸引眼球了,要知道,永远有人标题比你更吸引人。如果知识储备丰盛的话,建议使用成语作为标题,当然别用太难的,以免老师不认识(可能有不少人会认为“傲雪凌霜”是欺压的意思2333)

③了解阅卷模式

山东是有十二个专家参与阅卷(文学系教授一类),第一天,他们会先看出一部分作文,划定三六九等作文立意,这几十个人的作文的分数也随之定稿。老师们用一上午了解,一下午试批。第二天开始正式阅卷,语文作文研究生是看不了的,放心就好(实名diss今年四川文综阅卷),先是两个人看同一篇作文,各得出分数,在容忍值之内,取平均分,之外,送给第三个人。还没完!作文会“返厂维修”,阅卷老师可能看到自己曾经看过的作文。

不过话说回来,能让自己作文拿到高分的人,只有专家组和阅卷组长。

他们会抽查试卷,分数以他们改的为准。就算三个老师都给了57分,专家组觉得该给49分,那么就是49分。反之也是这个道理。

2.解决自己作文的问题

一篇好的高考作文有四大标准:

切题准,结构清,立意深,描写细

先说切题

记得作文评分细则里有一句话“这若立意为XXX,这种切合题意的高超立意,得分应就高不低”不过不建议大家冒险。

就用全国一卷为例

好了好了,咱们来好好评一评

解析1题型:2018年全国1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2材料特点:材料取材于现实生活。呼应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主题,巧妙地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特别是“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试题以学生为本,材料内容学生熟悉,比较接地气,材料理解上没有难度,有话可说,畅所欲言。可叙说、可思辨。引导学生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与时代、国家一起成长。展现综合素养。

3试题特点:写作任务、交际语境都非常明确。给事实材料的目的是帮助考生理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这句话的意义。或说是这句话的图解,引发对这句话的理解。事实材料与导语互补,一事一理,相互映衬。运用所给的材料,也可补充材料,叙说其中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智慧,落实到“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成长”、“追梦、圆梦”上。强调个人与时代、国家的关系。

4材料分析:(1)材料内容:以新世纪2000年以来大事记的方式,围绕“世纪宝宝”出生到今年2018年,呈现“世纪宝宝”所经历的的重大事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两个时间点是代表中国梦的内容。

引导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它规定了作文的内容及含意范围。要求考生结合“世纪宝宝”的成长,就新世纪中国,中国新时代的追梦、圆梦展开联想与思考,在“时光瓶”中留存,留待2035年的18岁的一代人阅读。

②材料含意:材料的含意在引导语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 使命和挑战一一我们这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是什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和挑战是什么,2035年18岁那一代,一定会有他们的际遇、机缘、使命、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一一新时代的中国梦是什么,我们青年人“世纪宝宝”们的梦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追梦、圆梦。2035年18岁那一代,该怎么样去追自己的梦,圆自己的梦。

③材料关键词:“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追梦、圆梦。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写作任务: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一一以上材料:写作范围;你:作者;联想和思考:思维表达。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一一根据以上材料和你的联想、思考作文。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一一读者:那时18岁的一代人。目的: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参考立意:(1)走进新时代:肩负使命,敢于挑战。(2)和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3)际遇难得,使命追梦。(4)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代。(5)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写作重点重点写我们这一代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写我们这一代的追梦、圆梦,写个人与时代、国家息息相连的关系。也要照顾到2035年18岁的一代人,让他们看到我们今天的奋斗经历、伟大的时代精神,并提出殷切的希望。

现在的作文一定要突出你自己的想法,所思所悟都在其中。现在的阅卷一类文标准中有这么一句话“体现出考生的思想”。说的直白点,让阅卷者知道你是人,而不是材料复制机。

再谈描写

描写一定要细腻,同时要学会缩与扩

每天不用花太多时间练习,找一找近期考卷的材料,尝试一下用最简短的语言描述出来,同时原文的意思要完全继承。举一个典型的例子,2015湖南高考作文题干。

通读一遍,发现可以把这个材料分成四部分

1.大树要去旅行,找动物帮忙→树求禽兽以携

2.动物们没有理他,一言不合装起了X(无用)→遭拒

3.大树自己结果子→结实以静候

4.动物们都过来吃果实,被迫传播了树的种子→则咸相食,其籽得传

↓完整版

树求禽兽以携,遭拒;结实以静候,则咸相食,其籽得传。

阅读部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1.快速浏览文章把握大意,不需要句句读透,把每段大意的句子划出,转折词一定要看好,方便在看选项时迅速找到文章出处。2.看题目,圈出题目要求,比如“正确的”“符合文意的”“符合作者观点的”“不符合文意的”等。3.看选项,马上回归原文划出原句,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类词:

①逻辑关联词——因此、由于、不仅……还、只有……才、只要……就、从而

②修饰限制程度或范围的词——大概、基本、重要、最、非常、部分、凡、全、仅仅、几乎、之一等

③年代时间、数据

④分清必然和或然、已然和未然。4.将选项与原文比对结束,对于选项与原文的差异须心中有数,二者是信息吻合完全相同,还是表达不同实质相同。5.无法百分之百判断选项正误时,把疑惑点圈出,比较两个选项哪个问题更明显。6.对答案的重点是明白自己的误区或者题目的漏洞,而不是纠结哎呦我这个题不该错啊7.每次做题前,都要温习论述类命题陷阱: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无中生有、逻辑混乱、混淆时间、主次颠倒、过于绝对。8.为了拿高分,这篇阅读一定要是全对。而且每次练习一定一定一定要限时,我一般用时9分钟,当然越快越准确越好。把方法熟练就能越做越顺。9.这道题是语文为数不多的可以刷题刷上去的,但最多一天一篇了,我通常是隔天一篇,因为还有其他工作要做,所以一定要分好轻重。还是那句话,高三阶段,最应该放弃的就是语文。10.对每道题的命题陷阱都要心中有数,且做题要有条理有分析过程,清楚自己做题的最优途径,就像我在上文列出来的那样,做题做到一定量多多思考,这些就都水到渠成啦"

以下是散文阅读部分

散文一般玄之又玄……看多了容易睡过去,不过记住一句话“描写之外的话语都是很有用的” 另外由于涉及的知识点太多了,分条无限分……会显得很乱,阅读的时候请稳住心神!实在不行可以拿笔划分一下 1. ①找出文中的议论性语句,它们有助于理解主旨。散文的主旨一般写在全文的后三分之一 ②答题前先看分值,确定分条数,一般一点一分,最好多写一条(不过也是保险起见,如果你觉得答得没问题,就不要多答一条)③一切分条一定要遵循由浅入深、由实到虚、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原则!

④注意:以下所列一切答题方法切勿拘泥于格式!一定要结合题目问法精准回答,切勿见题型想格式!答案未必涉及格式中的每一条。因此,最重要的是读懂文章,而非套用格式。套用格式之前,要先从关键词之外分析,有些题貌似问A,实则问B,别被骗了!2. 选择题/理解文章题,无论它在哪儿,先做这道题。结合正确的选项理解文意。得分会很稳3. 概括题① 关键词:哪些、概括。常见问法:有哪些特点/原因?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的原因是什么?说说作者为什么……概括……的原因。用一句话简要表述……②答题步骤i. 审题,标出题干要求的答题角度与对象(不要答任何无关的人或物!),针对问题来回答;ii. 找答题区间:找题干中的词句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就近寻找答题点,可能全文都是!iii. 根据关联词划分目标段落层次,确定如何分条

(1)核心原则:依照原文行文思路来分条!分条的角度就蕴含在作者行文思路中!在你把某一点单独列为一条答案之前,看看原文!作者也把它单独列出了吗?(2) 由浅入深(3) 不同角度,比如从个人/社会/环境角度分出三条。分条前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是不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来说的?(4) 结合分值确定分条数,一般一点一分,最好多写一条iv逐句搜索信息点,注意隐晦信息。找出各层次中的关键词、句;注意概括题的关键词必来自文本!v. 重组、精炼概括为答案,注意切忌全篇摘抄原文!应用自己的话概括,用上位概念整合多个关键词。③分类:要概括的类型:i. 事件:主+谓+宾,不用叙述前因后果;\n\n\n\n  ii. 特点:人、物、景、境等的特点,答题区间一般较大,答案一般为adj或adj短语。找原文描写的段落,圈出其中的adj, adv作为答案;原文非adj的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不要漏掉答题区间中的任何一句话,要句句有落实。iii. 作用:v+了+宾,如“启发了作者如何如何”、“凸显了……主题”;iv. 原因:分条后由果溯因,用“因为……所以……”把你的原因和结论连起来读一读,避免语言生硬;  v. 感情:【赏析感情句式:某段通过写……表达出……】问“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分点,每点中应用一次句式。vi. 方面:“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答案应为名词性短语,而非一句话!同上,用代入法,把你的答案填入“本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写……的。”看是否通顺。④注意事项:i. 尽量保持句式基本一致,答案应属同类但不同角度,不要有某一条明显与其他条格格不入!至少看起来要像是同一道题的答案!!ii. 先写最有把握正确的点;iii. 不要混点,尤其是拿不准的点,不要混合写在前面的点里iv. 答案一定要正面直接回答题干问题!比如问你“文人爱茶的原因”就不要只答茶有什么特点,而要说明这些特点与文人有什么联系!每条答案中都要同时出现“茶”和“文人”!v. 再次强调,切忌只知抄录,不知整合概括!4含义题①关键词:含义、内涵、理解。常见问法: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的含义?某词包含了哪几层内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貌似开放题,但若无法发表议论,仅要求理解作者意图,则为含义题)。②答题公式:表层义+深层义+表现手法+还原手法+表情达意+作用。③答题步骤:i. 若为句子,则先找出所给句子中需要解释的部分(可能题干已有要求),即剔除那些大白话,标出有深意的词句ii. 先解释字句,从最简单的翻译开始!用大白话翻译!例如:“读”字义为“阅读/看”。iii. 答出表层含义/字面义(若有)和稍微深入的含义。若为动词,一定要答出动作的对象!(1) 理解义:用于v和adj。体会作者本意,由此解释/翻译原句,用直白的、词性相同的词语代替原词,且与原句保持格式一致;(2) 指代义:用于n和pron。思考该词本义及本体特点,答案为“修饰成分+本体特点+本体”;iv. 结合上下文,抓住表明作者情感态度的关键词,揣摩作者用意,体会作者感情,结合文章主旨;v. 答出深层含义,往往为作者的感悟,由作者个人推广到所有人,点出普遍意义;vi. 若有表现手法,要点出并分析;一定不要忘了还原!vii. 表情达意,通过写……表达出作者……之情,或表明作者……态度及观点;viii. 作用:与作用题(见下)相同,内容/主旨上+结构上。(结合分值、答题区域面积决定是否答作用)④ 注意事项:分条一定要遵循由浅入深、由实到虚、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原则5. 赏析题①关键词:赏析、好处、妙处、特点。 常见问法:写某事妙在何处?某句好在哪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赏析某句话。说明本文的语言/写作特点。②赏析句子步骤:i. 先解释有深意的字/句,概括内容,如“某某指…”ii. 妙处分析(1)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然后还原手法,如“把谁比作谁”;(2) 若无手法则炼字,点出具体字词,并分析用法和效果,如双关、活用,生动凝炼;(3) 赏析语言特点,点出语言现象,如骈散结合、凝炼、质朴、清新明丽、口语化;i. 作用效果,包括修辞效果,写出了事物/意境的什么特点,如“生动形象地...”ii. 表情达意,结合主旨,表达/抒发了什么感情,体现了文章怎样的主旨。③赏析段落/事件/全文谋篇步骤:i. 划分目标段落/全文层次ii. 分别概括每层内容,理清作者思路、行文脉络,点出表现手法,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iii. 概括意境特点及其表达效果/作用;iv.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v. 体现了文章怎样的主旨。④ 注意事项:赏析题和作用题(见下)区别不大,得分点有交叉,当然啦为求保险,一切赏析后应加上作用6. 作用题①关键词:作用、用意常见问法:以某句作结有何作用?写某事有何用意?作者为什么要写……?分析标题的作用。以某某为题有什么好处?(貌似赏析题,但也要答作用!)  ②答题公式:写了什么(语言上)+内容上+结构上③思路:内容上往前推一步,先答这句话写的是什么!再写内容(感情、主旨)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④答题步骤i. 写了什么/语言上:先答这句话写的是怎样的什么,比如描写了怎样的景色,体现了它什么特征。若运用修辞等表现手法,此处也要分析。

ii内容上:一定要具体!(1) 结合文本,尤其要注意目标句子前后的句子!可能有多层内涵。写法:表层义+深层义,即“实写+虚写”。实写千万不要忘!!不要一上来就答感情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2) 对文章主题/主旨的作用(3) 寄托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所有情感都在此处写出;iii. 结构上:分析要具体,万万不可只贴标签!(1) 若问某个句子,则根据句子在文中所处位置,分析作用,如总领下文、承上启下、点明主旨;(2) 若问某个景物,则往往为文章线索和情感触发点/抒情载体。(3) 注意文章标题,文中句子很可能还有照应题目的作用,别只在文中找!⑤ 注意事项:有些题目在题干中只问你“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此时只答结构方面即可。7. 开放题/阅读延伸题①. 关键词:观点、看法\。常见问法:你认为…?你同意谁?说说理由。结合生活经历,谈谈你的看法(可发表议论。与上文含义题区别)。②.答题公式:原文+原文分析+我的思考(怎么做)。③注意i. 严谨审题,与微写作相同。层次要清晰,观点要鲜明,立场要坚定,要点要突出,且必须结合/来源于文本。ii. 不能用作者的观点代替自己的思考!观点严禁照抄原文!要围绕原文说出自己的东西。iii. 勿用形象化修辞,如比喻、拟人。要直白简练。④ 技巧:i. 运用对比表达观点。“首先……其次……再者……”列出几个分论点,层次清晰,每个点中正反对比ii. 开门见山,先出观点,整段文字中心明确,紧扣第一句中心论点。

文学类文本方法部分(耐心)

一、词语理解

考 点 解 读

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所谓“重要词语”,从命题者的角度而言,一是这个词语在文中有重要作用,二是通过这个词语可以检测出考生的理解水平。从考点来看,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语境义(多义词在语境中的确切义;词语的隐含义、引申义;词语在语境中的特定义、临时义);二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指代的内容、对象或范围);三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修辞义(修辞型、指代型、筛选概括型)。

方 法 技 巧

1.浏览全篇,把握主旨。

为了把握文章的主旨,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宏观上把握全局,理清文章的层次,领会文章的要义。其次是注意作者、写作时间以及相关的注释等,对于题目、题干,也应予以重视,要利用题目、题干来弄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测命题者的目的。

2.借助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

3.解释词语的基本原则是“词不离句”。我们必须凭借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给它一个准确的解释,依据词语的前后搭配,分析句子结构,解释词义。

4.利用上下文辨析词语的指代意义。一般来说,在这类词语的上下文里,都会有阐释这些词语的句子,找到这些阐释性语句,答案也就出来了。

5.结合文体特点来理解词语。

不同的文体,在使用词语时,有各自不同的要求。比如,散文常常要求形象生动,感情真挚,事实具体感人,细节描写逼真,因此,解释散文中的某个词语的含义,就得顾及散文的文体特点。

6.结合修辞手法来理解词语。

7.借助一定的解释词语的技巧。

(1)同义互解。同样的意思,在同一篇文章中常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语句形式反复表达,即形成“同义互解”。

(2)连义互解。语义上下连贯,相承相递,也可以构成“互解”关系。

二、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考 点 解 读

所谓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层意思:

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

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产生的意义。

所选的句子,一定是文章中重要的、有特殊意义的、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的句子。

文学作品阅读,对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这一知识点,在复习的时候主要抓住句子的以下特点:

①总领句。在下文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关键要判定总领到哪个或哪些自然段。

②总结句。在上文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关键要判定总结了哪个或哪些自然段。

③过渡句。前句总结上文,在上文筛选信息;后句开启下文,在下文筛选信息;整合信息。

④主旨句。在文章后三分之一处或全文议论句的位置。

⑤修辞句。分析修辞句(比喻句、比拟句、象征句、双关句等)特点,结合附近上下文议论句,整合信息。

⑥特殊含意句。分析句中关键词,结合上下文议论句,整合信息。考生在做重要句子的理解这类题时,在答题技巧方面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方 法 技 巧

(1)依据文章中心、段落中心来解释重要句子,即“句不离段”。答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意文旨的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

(2)根据句式特点来解释句子。比如,单句中,前置或后置的部分常常是语意重点之所在;复句中,强调的重点往往落在其中的一个分句上。

(3)根据句子位置来分析句子的含意。首括句常常概括段意或总起全文,理解它就必须从它所领起的那些内容中去看、去找;尾括句往往作总结,理解它就必须从它的上文中去找;过渡句往往总结上段、概括揭示下段内容,理解它就必须从它的上下文中去找。不管是哪一种,关键是要找准它的“管辖范围”,从句子的管辖区去搜取相关内容,或概括,或摘录,或整合。

(4)抓住相邻句,把握句子的语言背景材料,重点看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因为其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

(5)根据修饰限制成分辨析句意。修饰成分常常是揭示句子内涵和外延的窗口,从中能挖掘出句子的深层含意。

(6)根据修辞特点把握句子。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绿色作者写作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

(7)从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如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的目的、意义及文章主旨的作用;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作为例证出现,证明论点;说明文中的描写,有着点燃作品,使之生动形象的作用。

解释句子的方法如下:

①摘录法:顾名思义,就是选摘文中原句来作答。

②浓缩法: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按照题目规定的字数,将其“浓缩”为合乎规范的句子作为答案。

③改写法:依据题目,将原文中的某个或几个句子,做点改动,使其符合答题的要求。

④拼接法:将分散在文章各处的一些句子,有机地拼接融合在一起,使之满足答案的要求。

⑤仿写法:依照文章中的某个句子的形式,再造一个形式上与其相似而内容上又合乎提问要求的句子,使之成为答案。

⑥活译法:指回答那些含有比喻的句子含意的简答题,可以采取翻译(活译)的方法来诠释它,说出这个比喻的本体,等于找到了答案。

⑦分析法:对于分析句子层次、分析某个句子的作用和分析文章层次、分析某种写法的意义的试题,这种方法最管用。回答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拟答案。

⑧综合法:也就是综合运用以上所述方法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

三、有效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考 点 解 读

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整合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要求之间是交叉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提取信息是为了整合信息。所谓整合信息,就是把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把零碎的信息加以条理化、系统化,这样方可对阅读材料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获得更有价值的东西。在高考中,许多阅读题的正确解答,都需要作这样的整合。

方 法 技 巧

(一)关于筛选信息

1.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获取信息

文章的基本概念的含意就是文章的重要信息所在。以考查筛选、提取信息为主要目的阅读文章,几乎没有不考查对文章基本概念的理解的,而且一般是放在第一题。因此,在阅读中要十分重视对文章基本概念的理解。

2.从重要的句子中获取信息

给概念下定义的句子当然是重要的句子。不过,这里说的重要句子主要是指集中表述作者观点态度、介绍某种情况,或集中反映文章主旨的句子;也指那些结构复杂、信息量大的句子。

3.从运用的材料中获取信息

材料总是明示着或隐含着一定的信息,把它提取出来,是阅读应该完成的任务之一,自然也是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二)关于整合信息

1.提取信息要准确

所谓准确,主要是指两点:一是分清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二是满足试题需要,包括提取和整合的角度,归纳的要点,都要恰如其分。

2.要准确理解文章语言

这是从筛选整合信息的角度说的。信息靠语言文字符号传递。不能准确理解语言,就不能准确地筛选和整合信息。因此,要特别注重准确理解阐释基本概念、介绍事物属性的语句,准确理解表述作者见解、观点或传递新知识的语句。

(1)根据语言标志获取相关信息。如标题、序词、注释、表示总提或对照的词语。

(2)根据反复、照应确认重要信息。反复、照应一般是为了强调某个内容。

(3)采用抽出关键词句的方法获取信息。找到关键性词语或句子,就得到了相关信息。

(4)根据命题要求或者题目暗示来筛选或获取信息。

(5)抓住能反映概念本质特征的词句来获取信息。

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考 点 解 读

文章的结构,实际上是文章段落之间或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

分析文章结构,实际上是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层次)。

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也是密不可分的,往往是两者相提并论。对文章思路的考查,一般有下面两种形式:

①把握文章整体思路。题目多从文章的整体出发,要求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梳理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各部分在整体结构上的作用等。

②分析段落的结构形式。段落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横向式结构,如平行并列式;纵向式结构,如总—分—总,分—总。

方 法 技 巧

要想把握住文章的总体思路,就应该从分析文章结构入手,从归纳各段段意入手。给文章划分层次,理清段与段以及一段之内句群或句子之间的层次关系,是把握文章思路脉络的手段,也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态度的手段。具体操作如下:

(1)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是解答阅读题必经的第一步。在做题时,应该在整体把握住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逐段逐层弄清文章段意、层次,只有如此,才有可能理清文章的思路。

(2)把握不同文体的结构特点。

记叙文的结构: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感情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文章内容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进展……

议论文:内容有三部分(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结构形式有四种(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

说明文:抓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理(逻辑)顺序等特点。

(3)注意语言的标志。比如,结构上有“第一”“第二”“第三”之类序数;层次上有“首先……其次……最后……”“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同时”等。另外还可以看标点。标点符号的作用之一就是区分层次,特别是分号、句号(区分层次的明显标志)。

(4)注意中心句,一篇文章,找到中心句,就意味着大致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把握了文章的主旨。一个段落,抓住了中心句,就意味着大致可以弄清这个段落的层次结构。文章中还有一些过渡句、总结句和提挈下文的句子,也是我们解答问题、分析段内层次之间相并、相承、相属关系时的重要依据,要充分利用。五、归纳要点,概括中心考 点 解 读所谓归纳、概括,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具体内容加以概括、对抽象内容加以阐发、对含蓄内容加以解说等。归纳、概括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就是把一件事、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间的关系,也就是对文章内容进行分解,看看文章到底写了哪些内容;归纳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事情、现象、概念进行总结或概括成一般原理;概括是指把事物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方 法 技 巧(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揭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4)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5)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六、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考 点 解 读所谓“鉴赏”,是指鉴别、欣赏文章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对文章的思想感情、主题的社会意义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出的欣赏。在复习时应重在鉴赏能力的培养,其次在平时阅读中也应加强训练。方 法 技 巧(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小说(戏剧)中的形象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1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来理解人物性格;2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来认识人物性格;3从描写手法来认识人物的性格特征;4从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认识人物的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及人物的典型意义;⑤从作者在人物身上寄托的感情入手,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散文中的形象分析:①要把握作品的意境情调,散文往往蕴涵着作者独特的情思和意绪,并追求意境;②明确手法,如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2)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表现为考查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及对文章的词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鉴赏。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结构上的作用,包括渲染、铺垫、衬托、对比、过渡、呼应、点题、深化等;二是内容上的作用,这样的语言特点对表达文章内容有何意义。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形象生动、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文学作品的语言多形象生动、富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具有准确精练的特点。说明语言具有准确周密、简洁清楚、通俗易懂的特点。叙述语言具有概括性、具体性、蕴涵感 *** 彩等特点。议论性语言具有简明、概括、准确、翔实、符合逻辑、具体生动、富有形象性的特点。抒情性语言富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富有感染力,简明精练,有真实感。语言的风格。语言的风格体现在语言、语意以及修辞手法的使用上。一般有绚丽、平实、明快、含蓄、简洁、细腻、豪放、柔婉、幽默、深刻等形式。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角度考虑。(3)鉴赏表达技巧①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②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③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④行文结构:领起、总结、过渡、铺垫、照应。⑤修辞方法:比喻、排比、反问、拟人、夸张、设问等。七、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 点 解 读文章的思想内容,归纳起来说,主要是指两点:一是文章所运用的全部材料,二是作者运用这些材料所表达的观点、见解、主张、感受和思想倾向。材料是文章思想内容的主体。没有材料,就没有文章可言。一般来说,在议论性文章中,作者所用的全部论据,包括事实论据、事理论据以及引证的各种文献资料,都是材料。在说明性的文章中,作者所介绍的事物和引用来说明事理的文字,也是材料。在叙述性的文章中,作者所叙之事件、所写之景物等,也是材料。作者凭借材料所表达的观点、见解、主张、态度等,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灵魂。材料与观点的和谐统一,构成了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意旨。“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能力点,是在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进一步要求。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憎恶,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其表述因文体、风格、表达需要等的不同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有的直接说出,有的间接表现;有的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有的则分散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在具体分析概括时,首先,要抓住文体特点,如抓住一些议论性语句。其次,要抓住一些标志性词句,如“认为”“觉得”和一些主旨句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整体把握全篇文章的大意是最基本的要求。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具体包括四层含意:1.对作者明确表现出了自己的观点态度的文章,要能准确地从中找出这种观点态度(或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或喜爱什么,或厌恶什么,或提倡什么,或否定什么);2.对蕴藏着包括作者观点态度在内的多种不同观点态度的文章,要能够通过辨别筛选,提取作者的观点态度;3.对于没有明显表现出作者观点态度的较复杂较含蓄的文章,要能够通过分析归纳,较准确地概括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4.准确地叙述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般来说,论说性的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是明朗的、直说的;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则比较含蓄。论说性的文章中,中心论点、分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观点。叙述性的文学作品,一般以写人、叙事、写景见长,观点态度等不直接说出,但是,也是可以捕捉到的。如孙犁的散文《黄鹂》,由实而虚,经过几番推导,而不断飞跃,呈现出一种“哲理升华”的情致美。读完全文,经过一番揣摩,就可以领悟到溶化在艺术画面里的生活感受和得到的人生见解,感受到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破坏人生和文艺“极致”的义愤。出题的形式,或者辨析从文中得出的判断的正误,或者辨别与原文意思是否相符,或概括简答等,因而要将文中的信息进行辨别、比较、筛选,抓住重要信息材料,联系文章,根据题干要求,仔细推敲、揣摩、分辨正误,并能表述出来。方 法 技 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基本的方法是根据文体特点对文章内容作具体分析。议论文要分析其论点和分论点,一般来说,这就是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还要分析其论证材料,特别是正反的事实材料,其中往往蕴涵着作者的感情。对记叙文,要着重分析作者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赞扬了什么精神,讽刺了什么现象,鞭挞了什么性格,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抒情类文章,一般是通过写景状物抒情言志,应分析它描写了什么景物,流露了什么情感,阐发了什么哲理,从中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除了对文章内容作具体分析外,还要注意以下三点:(1)要善于通过把握关键词语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阐释类文章,作者的观点态度常常在开头和结尾用明确的语言旗帜鲜明地阐述;而记叙性的文章中抒情议论的语句往往是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点睛之笔。(2)从目的、启示等方面开窍。具体说来,就是在速读文章之后,考虑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什么道理,给了我什么有益的启示。对于目的需进行客观分析,对于启示要寻找自我感觉,两者的结合点即作者的观点和态度。(3)从隐含信息处开窍。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有时分散在多处说,这时我们就得把散布在文中的表现作者观点态度的必要信息筛选出来,而后加以联缀组合。捕捉隐含信息的方法有四条:①联系上下文,体会隐含信息;②抓关键词语,联系时代背景,捕捉隐含信息;③透过明示信息,挖掘隐含信息;④从全文的主要修辞手法和表达方法中体会隐含信息。评价一篇文章要注意几点:(1)整体把握,避免片面。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对作品有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再以正确的立场、观点评价文章。这样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的以偏赅全、主观片面的问题。(2)深刻理解,避免浮浅。评价要具体、充分、有深度,不可含糊笼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扩大视野,评价目标要集中,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在申明自己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和自己的认识,使评价充实具体。(3)客观评价,避免臆断。评价文章要有理有据,观点的提出、道理的阐发,必须符合生活的常理、符合文章固有内涵、符合逻辑判断、符合读者的认识水平和能力。不要空洞地说教,任何无根据的观点、任何违背作品意图的评价都是没有意义的。

实用类文本阅读基本都是新闻,就说一下新闻的解题方法

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文体特点新闻(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多行——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消息(1)真——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说话。(2)新——内容要新,新人新事,从新角度说话。(3)活——生动活泼,鲜明生动,用形象说话。(4)短——篇幅短小,中心一个,用重点说话。解读新闻文本的几点方法\n\n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因此,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第一步 “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揣摩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迅。第二步“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第三步“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第四步“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迅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了。第五步“挖中心主旨”,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F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第六步“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D层级的鉴赏评价“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和 F层级的探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这些考点。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

文言文阅读

其实大家做这个的时候是不是很纠结?感觉自己至少十六分,结果只有八九分。在这里我就讲一下翻译和断句怎么做。文化常识需要积累,无能为力。文章概括要是错了……才是真水平

一、文言文断句四法

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检查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

正确断句总的原则是:首先要反复通读全文,弄清全篇的文意。其次在断句过程中要做到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对不易断开的字、句,要仔细推敲原文前后的含义、分析难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再定出每一句中的标点符号。

方法:

1

从各类虚词在句中的作用、用法找出断句的规律

(一)发语词和句首语气词等后面大多可断句。如:夫、今夫、盖、唯、且夫、哉、者等等。

(二)感叹词等后面大多可断句。如:呜呼、嗟夫、噫、噫嘻、悲夫等等。

(三)语气词后面大多可以断句。如:也、矣、乎、哉、与(欤)耳(尔),邪(耶),焉等等。

(四)关联词除“以、而、且、与”等外,其余如苟、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于是、至若、若、故、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五)表对话的字眼,如“曰”,“云”,“言”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且大多用冒号顿开。

(六)“之”字出现在句中较多,有时也出现在句尾,要仔细琢磨文意,不能轻率处理。

(七)“于”、“以”作为介词时,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能与后面的词或词组组成介词结构后才能充当句子成分,因此“于”、“以”后不能断句。

2

用语法知识来断句

语句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语法就是组词造句的规则。不通语法,自然也容易弄错句断。文言文的语法有其独特的体系,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断句时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等现象,还要留心文言文的句式规则,这些句式一般都有明显标志,掌握它们可帮助我们断句。这种断句的方法称之为“语法定夺法”。

一般说来,多数句子是以动作为谓语的,活用作名词的动词是极少数,而谓语往往是构成句子的核心。

在动词前面跟动词发生意义、结构关系的名词、名词性词组、代词可能是主语;在动词后面跟动词发生意义、结构关系的词、词组不是宾语就是补语。例如:

张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汜上有一父老衣褐至良所(《留侯世家》)。先抓住动词“游”往上找谁“游”?显然是“张良”(主语);下找,在何处游?是“邳汜上”(宾语),所以“上”后可断。“有”往下找是“一父老”,可断。“衣”是名词动用,“衣褐”,自然点断。“至”往上看是“父老”,下是“良所”,“良所”是“至”的宾语,自然要断开。

就成为:“张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汜上。有一父老,衣褐,至良所。”可见抓住句子的动词,在前后追问,推断,是有效的断句方法之一。

3

利用排比句、对偶句和对称句断句

古人写文章常常运用一些修辞技巧来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因此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对偶、排比、互文、顶真、层递、反复等常用文言文辞格,并以此作为断句的依据,这种方法我们姑且称为“修辞辐射法”。

例如:“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为学》)这是典型的对偶句,断开一处,其余的就全解决了。

4

注意特殊的词汇现象

许多词语的意义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等,断句时,须注意这些特殊的词汇现象。例如:“洪于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败将妻子出。”这段文字写臧洪守东郡,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叫部下将士和百姓弃城逃命,断句时应注意这段话中的复音词“无事”,它是“没有必要”,“犯不上”的意思,如果误解成现代汉语的“无事生非”就很可能把句子断错。

此外,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也有助于我们正确断句,如例“少小”指“少年时代”,这是古人常用词语,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就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之句,懂得这点就不能将标点在“少小”之后,否则就不象话了。

总之,要点好文言文的标点,必须从上述四方面进行通盘考虑,推敲。此外,还要多读文言文,以增强语感,提高点断能力,否则难免挂万漏一。

翻译部分,一个大家都觉得不该扣分但得不到分的地方。

一,怎样识别通假字

通假,即汉字的通用和假借,这是古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课文注解中的“×同×”都是说前一个字是后一个字的通假字,也就是说前一个字应该按后一个字的读音来读,并且要按后一个字的词义来理解意思。

从通假字使用的基本规律来看,通假字的运用非常广泛,它给我们阅读古代文学带来障碍。那么怎样识别通假字呢?不妨采用三“看”加一“证”的方法。

1.看字义。

如果一个字所带有的各个义项在句子中都讲不通的时候,就要考虑这里是否用的是通假字。王引之说:“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读之,则以文害辞。”主要讲的就是这层意思。所谓“怡然理顺”的“理”就是“情理”。句子的解释与翻译都必须合乎情理。情理存在于上下文之中,同时也不能违背社会生活的一般常识。

2.看字音。

通假字既然是“声近而通”,因此,通假字与被通假字具有音通音近的联系应算是极必要的条件。这里必须注意两点:第一是不能由于今音的相同就判断两字是通假字;第二是不能由于今音的不同而不论两字是通假字。也就是说“声近而通”的“声”指的是上古音而不是今音,甚至也不能是古音。所谓“音通音近”还必须包括声母和韵母两个方面。仅用“双声”(声母相同)或仅用“迭韵”(韵母相同)来确定字的通假,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

3.看字形。

通假是侧重在音通音近,与字形关系不大,但对于形声字来说,字音往往可以通过字的声符体现出来,所以分析字形结构也有助于识别通假现象,尤其是对后起的本字(即所谓“今”字)产生后仍然使用古字的通假现象的判别,更为直捷。不过,对于字形的分析,归根结底还得回到字音分析上。

4.例证。

判断通假,如果没有例证而仅仅根据音通音近还是缺乏说服力的,是不可靠的。这是由于语言文字具有社会性,古书中的通假也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一对通假字一般不可能仅仅由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使用。反过来也就是说,通假字的使用既然不可能只在一处,那么只有根据两三处以上相同相似的情况,才能得以归纳。

解决了文言文中的一大杀器,通假字,剩下的“三宝”便是实词,虚词,句式。实词虚词请在早自习跟着辅导书背。这个没有任何窍门攻略秘籍。关于句式

本次更新课文部分来自港大中文系一个学姐的笔记本,方法部分是本人想的,后半段为了方便阅读,加大了行间距,不然看着太累眼orz

第一课时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句末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3.用“者”表判断“(他的真名)者,中国之人。”(XXX是中国人)

4.用“为”表判断“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5.用“乃”表判断“是乃狼也。”(这是狼)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第二课时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用“为”表被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2.用“被”表被动“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表被动“……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4.用“于”表被动“受制于人”(被人控制)“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被动句总结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⑴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⑵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⑶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⑷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2.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三课时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例如:(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承前省主语]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淆之战》)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谓语的省略

例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3.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如:

(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

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

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屠惧,投(之)以骨。(《狼》)

4.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如: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5.分句的省略。如: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这不同又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也可省。

省略句总结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第四课时

四、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

惟马首是瞻《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第五课时

(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张溥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鸿门宴》〈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韩愈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史记〉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诗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苏轼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柳毅传》李朝威

命坐于灵虚之下。《柳毅传》李朝威

第六课时

(四)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列子〉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袁宏道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美哉,我少年中国。

五、固定句式

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比怎么样《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劝学》〈荀子〉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逍遥游》〈庄子〉

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表示被动关系《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后题)

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见…于…,表被动的固定格式《柳毅传》李朝威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

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

与其……宁……相当于“与其……宁可……”

⑴"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

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⑵"……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

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

⑶"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⑷"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

⑸"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

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⑹"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得毋有病乎?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

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

固定句式总结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诗歌鉴赏,又是一大拉分项

一、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

试卷中的题干表述形式往往是“阅读下面这首(朝代)诗(可能很多人没注意过!),完成XXX题。”

开拓诗歌的题材领域,创建清新刚健的风格成为诗人的追求。盛唐时期,唐帝国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一方面小康人家,一方开疆拓土,清秀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豪迈的边塞诗派应运而生。中唐时期,直面现实,兴利除弊,诗人仍然向往盛唐的强大。晚唐时期,兴国无望,诗人哀伤的情绪笼罩诗坛。

试题中诗歌的作者,大多出自唐朝,知名度也比较高,学生一般不会陌生,所以对唐朝的历史一定要了解清楚,其他朝代的国家势力、民族矛盾等也应有所了解。了解朝代乃至某一时期的特点,就对诗歌的总体风格有了一个宏观上的了解,解答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二、关注诗歌的题目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看到一首诗歌后,马上就其诗句进行分析,根本不去关注诗歌的题目,结果往往答非所问。

如:《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后问题是: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我们关注了题目中的“闻笛”,再加上第三句中的“闻”字,肯定会明白“闻”的对象——“折柳”是一种曲子名。再联想到“柳”与“留”的谐音关系,“折柳”的“惜别怀远”之意就会十分明了,如此,本诗所抒发的思乡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后的问题是: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如果我们不关注诗歌的题目,只是关注闺中琐事,那回答恐怕就差之千里了吧!同时本诗运用“比喻现意”的表现技巧也就无从谈起!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后的问题是: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理趣”?

如果只看诗句,无视题目,就无法正确回答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理趣”更是无从谈起。

三、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作者

对于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作者,在试卷中不会给予解释。而对于比较陌生的诗人,在诗句之后、问题之前会给予注解。注解有的简单,有的较为详细。较为详细的除了诗人的经历外,一般都附带出该诗的写作背景。这对把握整首诗的内涵以及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如《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对于作者李纲,学生较为陌生。在诗句之后,做如 *** 释:李纲,官至宰相,由于反对媾和,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终为投降派谗臣所排挤,为相七十天即“谪居武昌”。这些注释使得我们对诗歌的鉴赏变得容易的多了:运用比兴和拟人的手法,抒发先忧后乐的襟怀抱负以及乐观、高旷的胸怀。

四、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

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就是首先要读懂诗句本身的意思,然后再进行想象与联想等精神上的再创造,使之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形象。

1.注意词类活用、语序颠倒等语法现象

由于诗歌高度概括的特点,诗人在选择字词时力求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在加上音节平仄的要求,词类活用、次序颠倒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语法现象往往影响对诗句本身意义的理解。

词类活用: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朝常建《题破山后禅院》)二句中的“悦”“空”字,都是使动用法。“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朝晏殊《蝶恋花》)中的“凋”字,也是使动用法。“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屈原《离骚》)中的“哀”字,是为动用法。

语序颠倒: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二句的语序应为“泉(遇)危石(而)声咽,日(透)青松(而)色冷。”;“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正确语序是“应笑我多情”;“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正确语序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朝王维《山居秋暝》)的正确语序是“浣女归喧(于)竹,渔舟下(而)莲动。”等等。

2.关注诗歌中意象的文化积淀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 *** 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月亮”是思念家乡、亲人的寄托物。“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等诗句都是表现月圆之夜人们共有的怀人思乡的心绪。“菊花”成为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的象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等表达了诗人们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梧桐”成为凄凉悲伤的象征。“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寒蝉”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朝柳永《雨霖铃》)。“鸿雁”成了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的参照物。“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朝薛道衡《人日思归》)、“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禾黍”也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见姜夔《扬州慢》注释)。还有平平常常的“橘树”,因屈原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吟咏而成为矢志不渝、砥砺志节的榜样;普普通通的“柳树”,因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的咏叹而使人想起古代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从而成为丰容盛鬋年华的美人的化身;就连人们餐桌上的“莲藕”,也因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成为高洁人格的象征。还有高山、大海、兰草、木叶;还有流水、落日、飞雨、鸣蝉等等。

这种万物因古诗文的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感情。如“梅”这一意象,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赞美了“梅花”除了具有“雪”一般的高洁外,还赞美在严寒中播送出暗香的美德。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花”虽遭摧残人痴心不改的精神。这正是诗人矢志不移、坚持理想的高尚品质的写照。而“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葬”(宋朝陈亮《梅花》)则赞美“梅花”香在百花之先,不与百花争艳的高洁品德。

3.注意引用或化用典故

诗歌引用或活用典故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也是诗歌高度概括、精练的特点所决定的。

A.正面用典

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朱雀桥边”“乌衣巷口”“王谢堂”都运用了典故:朱雀桥、乌衣巷、都是金陵城中秦淮河一带的地名,东晋豪门世族居住此地。王、谢指东晋宰相王导、谢安。了解了这些典故,再加上斜阳野草、燕子归来的烘托,就能较为准确的把握住诗中寄托的兴亡之叹。唐朝李商隐的《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语文第三册)句句用典。

B.反面用典

试题中对所用的较为陌生的典故一般都会作一解释。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正面使用典故的情况较多,但也有反面使用典故的现象。

如:《商歌》(宋·罗与之)“东风漫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商”是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一个调值,象征萧瑟的秋天,所以“商歌”属秋。可是罗与之的《商歌》讲的却是春天里的事情。作者的用意很明白:春,对于贫苦人家来说,无异于秋天的萧瑟凄凉。“反用典故”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要特别小心。

4.注意调动必要的生活常识积累

宋朝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如果我们没有“黄梅时节”雨水多达一个月的常识,怎会体会到约客下棋来打发时光的无奈,更怎会想象出作者只好一个人伴着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的寂寞心情。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果我们没有燕子在同一个巢穴居住的生活常识,恐怕就会怪罪燕子的朝三暮四了吧,如此,兴亡之叹将从何谈起!

五、合理地补充、想象

解读诗歌语句的同时,还有调动联想、想象等一些思维活动,完成由纸上的汉字到脑海中的画面的过渡,以便揣度在这种情境之中,会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通过“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诗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诗人“听春雨”,“闲作草”“戏分茶”等一些动作,还可以想象到诗人愁容满面,思绪烦乱,独坐窗前,思国家前程之渺茫,想个人仕途之不畅,进而来体会作者不安的心情和绵绵的羁旅之愁,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六、总结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经过以上步骤的鉴赏,无论诗歌后面的问题中有没有要求回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之类的内容,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这一步骤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牵涉到鉴赏诗歌有关写作技巧的问题,还因为它是诗歌的“根”与”本”。七、关注所设问题的具体指向

由于命题者考虑到学生对某一作者比较陌生,又不可能在注释中进行解释,因为那样试题的难度就没有了,所以,命题者在设置鉴赏试题时往往带有一定的暗示性、指向性,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是依据诗句本身来解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有可能失之偏颇。

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淮上渔者

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问题:透过诗中渔家欢乐的表象,你能体会到些什么?

分析:该问题中的”表象”二字就极具暗示性,它确定了答案的指向是”欢乐的表象”的相反面(也就是”不欢乐”)。试想:白头老人,以船为家,风波浪中,打鱼为生,除此之外,家产尽无,虽钓得新鱼,煮鱼为食,然被生活所逼的无奈,也跃然纸上。诗人以此入诗,表现的是渔者生活的艰辛,表达的是对渔者深深的同情、哀伤。

答案:体会到了渔家生活的艰辛,作者对渔者的深切同情。

再如: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问题:①李清照是一位婉约女词人。《渔家傲》整首词都是写,显示出风格。

②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分析:问题①中已明确指出”李清照是一位婉约女词人”,后面要求回答”显示出何种风格”,那答案肯定不是”婉约”风格,因为,如果答案是”婉约风格”的话,那这个设置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意义!故命题者在暗示你,答案应该是”婉约”的相反面——豪放。

答案:①梦境;豪放。

②对光明、自由生活的渴望之情。

八、既要”会于心”,又要”达于言”

通过以上鉴赏过程的实施,可以说诗歌鉴赏的两个方面——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的内容已经成竹在胸了。然而,如何将头脑中的东西变成文字书写在试卷之上,还要斟酌一番。

1.紧扣问题做答,忌讳答非所问

解答”问答类”的试题,总体要求是”紧扣问题做答”,怎么问,就怎么答;问什么,就答什么。不拐弯摸角,不罗罗嗦嗦,要一步到位。

送元二使安西

唐朝王维

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题: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写的是。从抒情手法上看,这首诗用的是

答案:送别;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秋词

唐朝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题:

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技巧表现的?

答案:乐观豁达的心境。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

2.明确陈述的顺序

解答”综述类”的试题,要注意采用合理的陈述的顺序。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先概括,后具体;先具体,后概括。概括就是用一个肯定判断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具体就是围绕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把对诗句的感悟表达出来,它是较为详细的阐述。

春兴

唐朝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问题:”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两句诗想象新奇,意境美妙。你认为诗句中哪两个字富有表现力?试作具体分析。

答案:”吹”和”逐”都很富有表现力。(概括)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善解人意,竟吹发了诗人一夜悠悠思乡之梦,而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至魂牵梦绕的故乡。(具体)春雨

宋朝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的一二两句写耕人在雨中话土地的墒情,话”好雨知时节”,写鸥鸟的因雨来在水上嬉戏的欢跃(具体),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春雨来临的喜悦之情(概括)。

3.明确高考答案的特点

多分析、研究近几年来的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的答案的表述方式,领会把握其中的语言特点(包括风格、句式)。

更多备用 英文(备用金逾期了怎么办 会造成什么后果)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