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处在“秋收冬藏”之后、“春耕夏耘”之前的农闲季节。
在我国,过春节的历史由来已久。在尧舜时代,春节就已经有了,汉武帝时,确定正月岁首为春节。但在两千多年间,人们一直把“立春”当作“春节”。辛亥革命后,我国采用公历纪年。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在南京任临时大总统时,才确定农历正月初一(过去叫元旦)为春节,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确定,公历一月一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过春节的意义与“过年”略有不同。过年重在辞旧,春节重于迎新,即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所以,它的迷信色彩不象过年那么浓厚,礼祭活动亦少一些。即使在旧时也是如此。相反,利用这段时间休息娱乐,探亲访友的内容却很丰富。
在内蒙、陕北一带,为了过好春节,一进腊月,人们就争先恐后地进城赶集、走街串市,置办过节所需用的吃的喝的、穿的戴的、用的摆的、玩的看的,以及庆贺礼品、窗花年画、纸烛香表、灯笼花炮等“年货”有段民谣专说腊月忙:
腊月初,人忙忙。
腊月中,无闲人。
扫尘当第一。
腊月二十一,
推碾又压磨。
腊月二十二,
皂君上了天。
腊月二十三,
裁上红纸写上字。
腊月二十四,
扫墓来祭祖。
腊月二十五,
急忙备酒肉。
腊月二十六,
剃头洗手脚。
腊月二十七,
,糊窗挂年画。
腊月二十八,
腊月二十九,
一切用物都备够。
腊月三十日,
五香要扑鼻。
腊月三十夜,
一轮红火升上天。
旧时的正月初一,人们要搞一系列除旧迎新的活动。起五更后,首先是放开门炮、上香、打醋坛,其次是放花炮、拜年。所谓“打醋坛”,就是把烧红的火炭放进醋液里,用冒起的蒸气熏屋子。据说当年姜子牙封神时存有私心,他把其他神位都封了出来,单把玉皇大帝之位留下准备自己坐。恰在这时,他的外甥张贵人来了,死活要他给封个神位。太公没法,只好把玉帝之位让给外甥,自己另封了个神,叫醋坛神,统管天地三界一切鬼神,比玉帝和阎王还大。所有凶神恶鬼,一闻见醋坛味,就连忙敬而远之。所以,就留下了打醋坛驱妖邪的做法。人们不仅过春节时打,平时有个七灾八病的,也肯打打醋坛。其实,醋坛气确有一定的消毒作用,对预防疾病倒是不无好处的。春节放炮也有讲究。有的人家在阳婆(太阳)露头时放五色花炮,表示五谷丰登。有的把麻雷炮(二踢脚)按东、南、西、北、中五方排列,从东开始,依次燃放,叫“五方吉利炮”。哪方的炮响声最亮,升得最高,说明那方最通顺,最吉利,今年就往那方走。有的还进行接喜神、贵神、福禄财神等活动。这些活动,现在已不多见了。
现时流行的春节活动,主要是三件事:拜年、请客、扭秧歌。
拜年多集中于正月初一、初二两天。初一清早,小辈人首先要向自家长辈敬酒跪拜,祝愿老人健康长寿;长辈要向未婚的晚辈赠送“拜年钱”,祝贺他们又长了一岁。早饭后,年轻人结伴到亲友家去拜年,对长辈行叩拜礼,同辈人互问“过年好”,表示祝贺。相识的人年后首次遇面,也要互问“过年好”,这种礼节一直持续到正月尽。在正月里,家家户户经常备有白酒、米酒、凉拌菜、香烟、糖果、瓜籽、花生、红枣、水果等,随时接待前来拜年和串门的客人,春节期间,新婚夫妇要结伴到所有近亲属家去拜年,各家亲戚要送给他们丰厚的拜年钱,因为此后他们就是成了家的大人了,也就不再享受拜年钱了;在农村,他们要带着礼物,到住在外村的亲戚家去拜年。
春节这天的食品,内蒙和靠近内蒙的地方,早饭多吃奶茶、糖油旋或熟米;其它地方多吃扁食。午饭则普遍吃扁食。不过也有吃其它食品的。这天,多数人家要捏几个包有硬币的扁食。谁吃上这种扁食,今年得到的福气就最大。
过了正月初二,各家各户就开始设宴请客了。由于要请的亲朋好友太多,而且家家都在请客,时间难安排,所以,一般的都要请好几次客,才能把人请完。因此,多数人家到元宵节前后才终止请客,有的则要持续到正月尽,正月请客固然是为了尽人情,但主要是因为平时大家都忙,难得聚到扭秧歌多从正月初三或初五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在一起:正月闲时多,才能有互相走动。
农村,一般以村为单位,由民歌手和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人数可多可少。由一人打伞领头,其余列单行随后,敲锣打献,边扭边唱轮门子(即挨门逐户地过),唤作唱秧歌,又叫闹红火。在城镇、厂矿、学校等单位,组织数支秧歌队。形式有狮子、龙灯、竹马、水(旱)船、花蓝、腰鼓、高跷、十二生肖、老王八嫁闺女、大秧歌等,均由仪仗队开道,鼓乐队伴奏,载歌载舞, *** 街头,表演各种节目。看秧歌的人熙熙攘攘,一片欢腾。有的人家还请秧歌队(主要是龙灯、狮子)到自家院内舞蹈,说这样可以祛邪。
(此风俗在陕北、伊盟和晋西北均很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