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长篇诙谐美食散文(吃出文化散文),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长篇诙谐美食散文(吃出文化散文)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长篇诙谐美食散文(吃出文化散文)

吃事回味

文|滕建泽

“吃”是生存需求、口腹享受,也承载着乡土情怀。

我今生最早的记忆就是关于“吃”的。是父母亲带我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在田间地头吃午饭的画面。几十年过去了,常常我闭上眼睛,回望记忆之初的那一幕。金色的秋阳洒向林子边一栋美丽的红房子,记不清是父亲还是母亲,将我托到红房子的窗台上喂饭的情景。饭是大米饭,菜是就地取材的长豆角。红房子、大米饭、长豆角,童话般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这充满诗意的回忆令人难忘,但这并不是说我童年的生活就充满诗意。那年代由于粮食短缺,许多人家常常要挖野菜掺和着吃。譬如麦田里的荠菜、菜畦埂上的灰灰菜、盐碱地上的碱蓬菜等等,都是野菜中的佳品,年年岁岁随着时序的转换次第走向农家餐桌。

生活越是贫困,人们的食欲越是出奇的旺盛。由于饭菜油水少,孩子们往往等不到饭时肚子便会“咕咕”作响。于是,春季田埂上的“扎音”(茅针)、夏季香蒲秀出的蒲黄、冬季汪塘里的蒲蛋,便成为孩子们果腹的佳品;秋收后零星落在田里的黄豆、花生、地瓜,用野火烤熟,香味扑鼻,令人馋涎欲滴。

在粮食短缺的年代,打野食是人们的生存本能,也是补充营养的重要途径。

那年月,一年四季的主食就是地瓜和地瓜干。地瓜“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秋冬季节,一些人家的早餐多是加了地瓜块的“咸饭”。这饭是用玉米面、地瓜块和碾碎的花生米等原料做成的糊状稀粥,类似于加了地瓜块的济南甜沫。在寒冷的冬季,食之又暖和又香甜,小孩子常常吃得肚儿溜圆。经过地瓜一个秋冬的濡养,一些孩子的脸膛会逐渐红润起来,家乡人将由此而长出的膘称为“地瓜膘”。地瓜,虽然廉价,却能恩惠万家,是那个年代人们的救命粮。

少时生活条件艰苦自不待言,后来入伍到了部队也要勒紧裤腰带。1990年我军校毕业,去了驻大连的海军部队,营区背靠莽莽群山,门前即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那时,部队伙食费低,饭菜油水少,每周吃一顿包子,大家高兴得就像过年。连队有一块菜地,种了诸如萝卜、白菜、 *** 等蔬菜,但因山地贫瘠,虽用心侍弄,收获却少得可怜,每年秋末,便组织战士上山挖掘野生的鬼子姜,将其腌制成咸菜,丰富官兵餐桌。

偶尔也有打牙祭的时候。炊事班长小宋是钓鱼、做鱼的能手,新鲜的“黑头”熬出的鱼汤那真叫一绝。他将“黑头”收拾干净,入锅加水,辅以葱、姜、花椒等调料,旺火烧开后加入料酒小火慢炖,其间续添几次热水。火候到了加入白醋,便会有卤水点豆腐般的奇观出现,鱼汤瞬间变得像牛奶一样洁白、浓郁。

在这寒冷的冬季、人迹罕至的山坳里,时有朔风呼号、时有大雪飘飘、时有惊涛拍岸,我青春的旋律也随着山势起伏、和着风雪飞舞、拥着海浪激荡。那是一段 *** 燃烧的岁月。令人难忘的是雪夜上山查哨,迎着飘飘洒洒的漫天白雪,脚踏积雪发出嗄支嗄支的声响,伴着密林深处传出野鸡清脆悦耳的鸣叫声,愈见山谷的寂静与幽深。查哨归来,拍一拍军大衣上的积雪、跺一跺有些麻木的双脚,胸中蓦然升起“纷纷暮雪下辕门”的豪迈。近炉而坐,烤一烤有些潮湿的棉鞋,一股水汽氤氲开来,屋子里立马有了“家”的气息和滋味。此时此刻,喝上一碗热气腾腾、鲜香醉人的黑鱼汤,再抿上一口“老龙口”,顿感胃暖、身暖、心也暖,浑身血脉通畅、暖洋洋的充满活力。

1994年年除夕的前一天,寒流来袭,大连下了一场大雪。除夕下午,我正在单位安排节日战备事宜,一回头瞥见院墙外的海滩上,有推车的、挑担的、提篮的、端盆的,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原来,那天正赶上当地六十年不遇的大潮,多年不见天日的海滩露出了水面,村民们收获了难得一见的大海蚌。那海蚌个个大过手掌,肉质细嫩鲜美,做饺子馅、煲汤皆可口怡人。

大连海域还出产一种虾怪,为其他地方所罕见。那虾怪真是个稀奇古怪的好东西,肥嘟嘟的嫩肉鸠占雀巢藏在一个海螺壳里,煞是诱人。春暖花开的时候,虾怪肉肥黄满膏厚,也正是上市的旺季。虾怪集斑马虾和梭子蟹美味于一身,是上苍赐下的一道人间至味。离开大连多年,每当回味起来,我还是不由得羡慕大连人的口福。

最让人魂牵梦萦的还是家乡的风味小吃。日照的沿海滩涂出产一种蛤,名曰西施舌。西施舌因其稀少、形象好、味道佳,愈显其珍贵。郁达夫将其誉为“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梁实秋也不惜笔墨对其赞美有加。我出生于日照沿海渔村,对西施舌并不陌生。窃以为,家乡有两种风味小吃,其味道比起西施舌来更胜一筹。一是蟹籽豆腐。顾名思义,是以梭子蟹蟹籽为原料做出的豆腐状的美味。蟹籽豆腐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汁多味鲜、凉滑爽口。另一种是炭烤油浸乌鱼干。就是将乌鱼干刷上花生油,放在木炭火上微火慢烤,待花生油渗入乌鱼干后再刷花生油再烤,如此反复几遍,烤出的乌鱼干金黄油亮、香味浓郁扑鼻,是上好的佐酒佳肴。虽然,其食材并非多么的珍贵,但这种吃法与那个艰苦朴素的时代风尚不符,它更多地存在于一些老年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味中。

其实,美味多在民间。就像风味地道的川菜不是在星级饭店里,而是散布在成都大街小巷的苍蝇馆子里。最能代表家乡风味的,往往不是那些声名远扬的菜系名品,而是掩映于乡野民间的风味小吃。

旧时,日照的夹仓口出产一种小海鲜海沙子,海沙子面条鲜润香滑、风味独特,是游子们无法割舍的梦里乡愁。做法是将海沙子洗净、入锅、加水,烧开后将其碾碎,淘除渣子,用其汤汁下的面条便是海沙子面条。至于吾家古镇上精工细作的京东菜,虽然味香宜人,价格却也不菲,解放前大多销往京沪等大城市,上了有钱人家的餐桌。因而,它只能是小众的。高邮吃货汪曾祺,曾忆及其生母爱吃京东菜,装在陶制的罐子里,且是托做京官的亲戚带回来的。

同样的食材,由不同的手艺烹调,风味会大不相同。发小章叔是烹饪里手,家常菜做得那真叫一绝。什么鱼虾蟹贝、山笋野菜,一些看似平常的东西,经他妙手烹制,往往会成为色香味形俱佳的美味佳肴。有一次,他做了一道鸟贝鸡蛋汤,真是鲜嫩得不可方物。当年,胶南小口子渔家饭店的清炖鲅鱼也是一绝。新鲜的食材,渔家人祖祖辈辈摸索出的烹调技艺,炖出的鲅鱼“鲜、香、嫩”特色鲜明,最大程度地保持了鲅鱼的本色滋味和营养。那些长年与大海打交道的渔家汉子,改行做起海鲜来也是不同凡响。他们将鲅鱼这种很平常的海鲜做得脍炙人口,且价格实惠,引来了为数众多的“回头客”,从而将自己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小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泥螺是一种常见小海鲜,因其吸入的泥沙难以除净,在故乡并不大受人待见。但在浙江的宁波、舟山等地,当地人巧手将其腌制成醉泥螺。醉泥螺香甜脆嫩、咸中藏鲜,既生津、又开胃,成为人人喜爱的佐餐佳肴。

我年少即离开家乡,不管走到哪里,最喜欢吃的还是煎饼。也曾听闻有的同乡说,少时在家吃够了煎饼。我诧异,煎饼怎么能吃够呢?在我看来,海参、鲍鱼等山珍海味可以吃腻歪,煎饼怎么会呢?煎饼,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故乡人,是父老乡亲们肌肤上一块永远抹不去的胎记。日照人无论走向哪里、走得有多远,祖辈遗传下的基因密码中始终铭刻着煎饼的信息、躯体里生生不息流淌着的血液中始终有着煎饼的因子、胸腔中呼出的气息里也始终散发着煎饼的味道。早些年,我无论回乡探亲,还是外出求学、工作,旅途漫漫,坐绿皮火车或者轮船被颠簸、困顿得毫无精神,嘴里能淡出个鸟来,但只要有煎饼在,食欲便会大开。

小时候,每年春节前,母亲都会将从生产队分到的猪肉挑出肥的,熬出猪油,将凝结的猪油和豆瓣酱抹进煎饼,放上脂渣、夹上大葱。尔后,缓缓蹲下身来,将卷好的煎饼塞到我的手中,摸摸我的脑袋。看我吃得香甜,母亲便慈爱地笑起来。

冬日的朝阳穿过旧式花格木窗棂斜斜地照进屋里,映在母亲慈祥的脸上。我也从母亲的笑容里,感受到母爱的光辉和温暖。我相信,世界上再也不会有比母亲亲手卷的煎饼更好吃的东西了。

作者简介:滕建泽,出生成长于山东日照,现工作在青岛,业余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全国及省市报刊和部分网络平台。

投稿邮箱:huanghaisanwen@163.com

壹点号胶东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更多长篇诙谐美食散文(吃出文化散文)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