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游来游去飞来飞去照样子写词语(游来游去飞来飞去造句),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游来游去飞来飞去照样子写词语(游来游去飞来飞去造句)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游来游去飞来飞去照样子写词语(游来游去飞来飞去造句)

一直以来都比较不喜欢去非常知名的景点担心人多➕觉得打卡大于内容➕心疼门票创收,但是灵隐寺对我而言是个例外,来杭州半年有余,终于在飘着毛毛细雨的一月中踏上了灵隐之旅。

一 造访登飞来峰

灵隐寺位于登飞来峰景区内,登飞来峰景区和灵隐寺都需要分别买门票并提前一天预约(划重点),交通非常方便可以在湖滨银泰附近的一站胜利剧院做公交车7⃣️路终点站就是了。当天因为是工作日并且是下午三点了,而且有蒙蒙细雨,所以人非常少,空气湿度很大气压低,却给人很空灵的感觉。

我是不信佛的,在家的时候我母亲很信佛,所以耳濡目染的也不得不背过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因为背过给五十块钱),在济南千佛山看到我妈妈非常恭敬的敬香拜佛吃斋饭的样子,我心里总有一些唯物主义的清高在作怪:怪力乱神、敬而远之是我的常用语。其实是一种自卑而产生的自大罢了,如今我觉得人心里还是应该有所敬畏。佛教可以走过百年,惠及众生,给以慰藉,无论如何,都应该心存敬畏。

一进景区首先是一线天,里面很黑没有人我也不害怕径直走进去,洞内有石壁上有雕像,再往里进抬头可以看到一线天,洞口被一些树枝盖住。

出口也有一些不知是什么年代雕刻的石碑。

出来后就准备去灵隐寺,一路被对面的石像吸引了,移不开目光。早年我父亲带着我去过龙洞景区,用我爷爷的留下的老式自行车带着我起了几十公里,我就在后座睡,醒来仿佛置身于仙境,如同穿越了一般,那里也是有这样的小溪石壁,只不过没有佛像,旧年昔时,往事悠悠,如梦如幻,不可捉摸。我一直不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虽然我成年了我工作了,可是不知道是不是九五后的通病还是说同龄的同学还在读研还在象牙塔,总觉得我是一个出来闯荡的侠客,但是在游戏里的那种,只要有了什么危险,我还可以回家里去回到父母家人身边去,哭一场,总结一下再重新开始。可是怎么可能,我知道不是的,所以每一步每一个选择我都进甚至谨慎,斟酌之斟酌,我渴望走对自己的人生路,可是恍惚间,世界之大,何为对错?何为利益?何为得失?聪明的成年人啊,一切哪有什么定论呢。

其实很好奇整个景区的构造,不知道这条小溪会不会也有山水泄洪的作用,不过估计杭州的气候降水量大的时间不多。

二 探寻灵隐寺

灵隐寺门票30/位,老人和儿童会有半价,扫码购票或者现场现金购票都可以,买完票往前走直接闸机进入,现代科技和古色古香的完美融合。

每人会送三柱清香,进门的桌子上领取即可。

深冬时节却有温和而柔软的草坪映入眼帘,倏忽间,一直小松鼠扒着古树的树皮向上攀爬,如此清净的地方却焕发着别样的灵动,恍如梦境。

如前文所说,我不会拜佛,所以我不清楚流程,扭扭捏捏的我先拍了几张照片心里一边盘算着我该怎样表现的既不迷信又比较虔诚,然后开始笑话自己的想法。除了自己在自观,谁会在乎呢?

然后我打了一个电话问了我的妈妈,按她说的先在旁边的火炉点着了,然后四个方向拜了下,然后请进了香炉里。

我想如果我有心,可以杜撰一些诡谲的故事,以吸引闻者看客,比如我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可是确实没有,在一尊尊塑像面前,我只觉得宏大,如同牌匾上题写的仰之弥高。我深知宗教的意义在于给人以慰藉,但流传至今,说明宗教确实有效的指导了一部分人的生活,他们受用,然后慰藉自己的潦潦此生,从这种层面来说,宗教确实是神奇的。

五百罗汉像也是高高的,并且走完发现路是“卍”排列的。从五百罗汉管出来邂逅的庙宇一角。仰起头可以看到稀疏的雨点一点点地徐徐落下。

另一座寺庙里的弥勒佛像

药师殿 主要是求身体康健的

殿外五百年之寿的古树,我觉得抱径要有三个我的臂展了(身高165cm)

陈设非常新的济公庙

穿过游客休息中心直奔华严寺,里面有文殊菩萨,主要是求事业的。上去的路径有石板路也有比较像爬野山的石头路,我走的“野路”难得的没有因为怕虫子出没而退缩。

所有参拜的 *** 都被撤掉了,我鞠了三个躬,发了愿。扭扭捏捏的不好意思的去找志愿者“话事人”捐了一点钱,希望自己的事业得到护佑。

从华严殿出来有一个池塘,据说往里投硬币第几次投入中间的圆孔代表第几年发财,由于没找到硬币想要投戒指,但是几率太低了,本着不做不错的心态没有投。

在山下逛寺院的后院的时候一座角塔吸引了我的注意,我本能的觉得这是不是圆寂的那种藏经文啊或者舍利的圆寂塔。于是走进了看了一下

感觉有些年岁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文物那种,也说不清用途。但是也许第一眼的印象就是内心想法的投射吧。我是一个比较容易陷入虚无主义的人,但我并不“出世”,如果一生平平淡淡几十年有什么意思呢,既然什么都没意义,那我就硬造出一些意义,哪怕退场的时候很落寞,至少轰轰烈烈的体验过。为了基因本性也好,为了幼时后天教育形成的的社会性的执念也好。对于我而言,人生要么点叉关闭,要么认真尽力走好每一步。对于我个人而言,面对死亡的时候没有遗憾,也不需要墓志铭,除了物质带领意识所通过肉体感受到的当下,什么都不应该留下。

三 卯时登山

登飞来峰的门票45,如果出了灵隐寺就回去岂不是太亏,对于我不管天气是不是阴沉,也不管上山的路还有至少两公里,小手一挥,上山。

往前走有两个寺庙,一个就在比较近的位置,另一个印象深刻叫做韬光寺,我就是为了这个韬光寺决定继续上山的,因为指路牌上清晰的刻着:“吕氏真人修仙实景地”我对修仙什么的不感兴趣,但是我父亲自小就喜欢道家文化,比较喜欢修仙类的书籍,中学时还得了个“老道”的绰号。我想去看看然后讲给他听。

当时天气真的很黑了,且越上山路灯越少,回头才可以找见最近的路灯。

大约拾级而上一公里,下山的一对好心情侣悠悠得说:上面好像关门了。

然后只能照了个牌匾...

再往前走就离开登飞来峰景区了回头需要重新买票,不过没有人收票,因为工作人员下班了。往上是北高峰,下午五点钱可以坐缆车下去下行20,上行30每人。显然上去不是一个明智之选因为已经傍晚六点多了,周围没有人,加上起雾的天气,骤降的中雨,稀疏的路灯让周围格外昏沉。可是我总觉得来都来了,下次不一定会爬这么久了。我还是想往上走。

然后就是开始狭窄逼仄的山路,虽然建的台阶比较规整但“原始森林”的气息还是让整个气氛像“真人鬼屋”一样,但是我不害怕,我本来就不信鬼神,更何况佛教清净之地乱七八糟的事情也会少。只要没有坏人,我都不怕。周围寂静无比,除了雨滴急促敲击树叶的声音什么都没有,甚至没有鸟叫。浓雾掩去了前路,好像走一步道路才延伸一节一般。走了大概一公里的山路,到了一个亭子,出现了分叉一条是再往上才是北高峰的路,然后会有除了缆车的另一条下山的路。但是因为确实很晚了,而且不知道通向何处,就选择了另一条下山的路(没有折返)

山路崎岖,道路湿滑,天更黑了,雨更大了。雨把每一块石头都洗的发亮,很难不滑倒。前后依然没有行人,静静地不知道走了多远,远到我打通奶奶的电话跟她聊天,听到她担心无比,然后来到了山下一大片龙井茶田。

那个场景要么就是梦到要么就是听灵异故事像想到的样子。茶田和我猜想的古代或者农村的田地差不多,在雨天的雾气里只有黑灰色,像打翻墨盘泼墨而成的水墨画,画布中间是山的余脉,依旧黑得沉默,然后山尖挂了一轮氤氲的缺月。

雨越下越大,周围没有灯,靠着远处的灯光走到了游客公交站踏上了归程。快出去的时候我频频回头看那山那田地,我期望发生点不同寻常的故事,可是都没有。山上星星点点的路灯像初学国画的小孩子在大师的画作上用笔尖认真描上点上的钛白色点缀,淡出了我的视野。

送走旅客,一切平常,路还在继续,山如此,人亦然。

更多游来游去飞来飞去照样子写词语(游来游去飞来飞去造句)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