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语文里的思想感情,和我们通常说的思想感情,没有本质区别啊!
难道我们平时“高兴”是“高兴”,“难过”是“难过”,到了语文里它们都要换个名字吗?
显然不是啊。
那么我理解的,这位同学所说的“思想感情”,应该是指语文考试中一首诗的思想感情、一篇散文或一篇小说的思想感情。
或者更直白一点说,你是想要一个类似于答题套路、答题模板的东西。
其实这些思想感情,同样和我们平时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那种思想感情没有本质区别。
那为什么很多同学总是把握不到一首诗、一篇小说的思想感情,做题答不到点子上呢?
我认为有两种原因,一种是文本没有看懂,一种是答题思路和答题规范没有经过训练。
先说第一个问题,文本没有看懂。
看不懂文学作品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阅读量少,不熟悉文学作品中一些特有的艺术手法。
比如说古诗词,2010年辽宁高考曾经出过一首宋代陈与义的诗:
有这么两句“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怎么翻译?
“经年”就是“一年”,但是你总不能翻译成“燕子做了一年的梦”吧?
这句诗的大意是,“燕子飞走又是一年恍如一梦”。
发现了吗?诗句不像散文句子那样的逻辑,经常是几个独立的意象放在一起,你要拼合出整体的意思。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有什么套路?21 赞同 · 0 评论回答再比如说小说中的“象征”,08年高考广东卷出过一道小说阅读题,叫《河的第三条岸》,这篇小说的情节很简单:
“我”的父亲有一天划着一个独木舟到河上面不断地漂流,要去寻找河的第三条岸。当然了一直也没有找到,一直在河里漂流。在这个过程中,父亲的家人,包括“我”的母亲,“我”的兄弟姐妹,还有村里人,对父亲的种种看法。完了,小说的情节就这么简单。
但是这个情节当年很多同学是不理解的,为什么不理解?
因为他忽略了文学作品中一个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叫“象征”。
这个世界上当然没有“河的第三条岸”,这实际上在象征着一个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达到的一个理想的状态,一种理想的境界。
通俗一点说,就是这些同学非把所有小说里的情节都等同于我们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那么读不懂文本怎么办呢?
只能多看多读,没有别的捷径可走。高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没有时间了啊”,你现在每做一道诗词鉴赏题、每做一道小说阅读题,不就是读了一首诗、读了一篇文章吗?不放过这些机会就可以了。
阅读理解怎么拿满分语文怎么提高?107 赞同 · 5 评论回答第二个问题,答题思路和答题规范没有经过训练。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多做几道题,多看一看高考真题的规范答案,它就是很好的例文,对你答题思路和答题规范的训练是很有帮助的。
解决方法执行起来是很简单的,但是有一些同学,他总是纠结一个问题:
“这些出题的就是过度解读、胡说八道,原作者真的是这么想的吗?我不信。”
这里我想科普一下,文学中有一个专业术语叫“接受美学”。
什么叫接受美学呢?
就是一篇文章,它不仅仅是作者的创造,也是作者和读者的理解合在一起共同完成的一个作品。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那句话,“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呢,我们非去抬杠这篇文章的原作者主观上是怎么想的,其实是一种没有文学常识知识的一种提法。
我举一个例子啊,一个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用了一种艺术手法或象征手法。
可能作者在写的时候,没有刻意去想“我要在这里用一个什么什么手法”,但它在这篇文章中就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作者在写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想法,也是几乎无法验证的事情,所以这并不影响阅读试题的出题。
同样的道理,作者在无意识中使用了一种手法,也可能在无意识中表达了某些情感。
这种情感在作品中是明确存在的,但你要是问原作者“你在写这个作品的时候,你想表达什么”,原作者也未必能够非常清晰地把它1、2、3分条列项地说出来。
所以说,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
但是如果作为考试的阅读题,我们又不能说什么“100个观众有100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样的话我们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采分就无法进行了。
所以我们会发现整个阅读题,实际上有一套基本的思维规律,或者说有一种通行的认识标准。
不是说原作者就掌握着最终的决定权,或者说出题人和原作者的想法不一致,就一定证明他是错误的。
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在做阅读理解类的题的时候呢,不要总纠结一个问题,就是作者当年创作的时候,他是不是这么想的?
还真就不一定,有的时候文学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是创作过程中一个很微妙的过程,作者本人在创作的时候未必能察觉到。
但是如果变成一道考题的话,它就需要需要我们客观地、理性地分析、总结和概括,这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