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白玫瑰(红玫瑰与白玫瑰出自哪里的歌),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白玫瑰(红玫瑰与白玫瑰出自哪里的歌)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白玫瑰(红玫瑰与白玫瑰出自哪里的歌)

经常有女性来咨询说,因为管不住丈夫或者恋人的心而黯然神伤。

在这些哭诉的女人中,她们通常面临一个问题:

自己的丈夫或者恋人花心,有的出轨,有的即便不出轨,也整天心猿意马。

而作为另一半的她们,对此怨念丛生,但又无可奈何,即便有的人有所作为,也是整天跟小三斗志斗勇,疲惫不堪。

美满的婚姻生活或者感情生活已成为一地鸡毛,有的人就此歇斯底里,上吊喝药,有的人出家为尼,看破红尘,一刀剪断尘世烦恼,有的人从此认为男人都是负心汉,化身女魔头李莫愁,从此专门祸害人间.

…….

为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肠断心摧。

中国女人在感情里的创伤不乏经典语录,最厉害的便是写情感的祖师奶奶,著名天才女作家张爱玲的《白玫瑰与红玫瑰》:

“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 张爱玲《白玫瑰与红玫瑰》

这段幽怨的话一定会博得广大已婚或未婚妇女的剧烈共鸣,因为它是那么的贴切,那么的准确的描述出了她们的枕边人、意中人的内心状态,同时也刻画出了她们幽怨的境地:是身边这个人的玫瑰,是他的心爱之物,但是似乎总不是唯一的一个。

在这个关系的游离之外,总有一个或者存于现实或者存于想象中的第三者,而那个第三者,似乎是自己的对立面,即她拥有自己不具备的一切女性特点。

比如你是个平胸女,那个潜在的或者想象中的第三者就是一个波涛汹涌的丰乳肥臀式女子。

比如你知性干练,那个潜在的或者想象中的第三者就是一个风情万种、媚眼乱飞女性魅力爆表的魅力达人。

假如你是家庭里的贤妻良母、在家相夫教子,那个潜伏的敌人就是个事业发达、做事精明干练的女强人。

…….

在小说《白玫瑰与红玫瑰》里,男主人公佟振宝大约道出了所有男人的心声:他想要一个圣洁的妻,同时又想要一个热烈的情妇。她们俩的如此的不同,如此的互补,构成了他需要的两级,以至于任何一个到手,他都会心有惘然,觉得得不到的那个会更好。

所以振宝的生活陷入了灵肉分离的状态:

“得到了白玫瑰,久而久之,玫瑰就由白月光变成了饭渣子;得到了红玫瑰,久而久之,朱砂痣就变成了蚊子血。”

而处于跟他感情关系里的女人,无一例外都不会遭遇美满的结局。

情歌大王陈奕迅对此有个极好的歌词归纳:“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持无恐。”

2

今天要论述的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式的男女关系里,经常会有这样的意象:

一个男人,俩女人。美其名曰,白玫瑰与红玫瑰。

很多男人来倾诉,说自己做不了决断,因为自己有俩“玫瑰”,离开任何一个似乎都不可以,但又不能共同生活。从而烦恼不已。

看上去这个男人对这俩女人都爱的厉害,但是却总是发生“爱的越深,伤的也越深”的惨剧,

“我爱你,但我不能给你全部。”是这类男人的共性。

“他爱我,但我总不是他的唯一”是这类女人最大的怨念。

于是男人振振有词的过着振宝的生活,女人在“玫瑰”的角色里幽怨辗转。

通常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把男人看的过重的女人身上。

这也符合小说里的另一句话:

“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张爱玲《白玫瑰与红玫瑰》

这样的女人容易成为“怨女”。

3

“怨女”的形成,更多的是社会文化家庭教育的产物。

古老的文明的中国,一直有一个悠久的在今天看来似乎拿不上台面的传统—-男尊女卑,虽然五四运动后,男女平等的口号叫的特别响,但是在国民的社会潜意识里,依然会在男女角色上会不自觉地有严重区分。

比如很多家庭从小就教育女儿,要学会打扮,要漂亮,要乖巧,长大了嫁个好男人。

比如很多社会潜规则会流传“学的好不如嫁的好”这样的语录,让很多可能原来是学霸的女学生由此更改了人生志向,变得困惑,最终影响了学业。

很多的偶像剧、言情剧都在编织一个女孩子因为如何如何,而得到了一个王子(往往有钱又帅)的青睐从此过上了美好生活的谎言。

所以作为一个女性,活在这个世界上,从生下来开始,就经受着各种各样来自社会、家庭、媒体及影视的催眠:

女孩子的命运,是靠一个男人的解救的。

女孩子的幸福,是靠一个男人成全的。

所以当一批批的女孩成为女人,从青春期开始喜欢男孩,就会把一个个的美梦放置在她喜欢的男人身上,指望这个男人成全自己,满足自己,带她自由带她飞。

但是她们往往会失望的发现,面前的这个男人承受不起这样的期待或者说幻想,男人似乎有更广阔的天空,并且他们在感情里往往更容易不专一,一而再再二三的毁灭姑娘们的美梦。

女人在感情里一再受伤,然而止不住她们飞蛾扑火,为占领男人那块巴掌大的心而前仆后继。

这时,男女的角色已正式形成。因此会有那句古老的看似正确的格言:

“男人征服天下,女人征服男人。”

可是,女人,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你们的战场只剩下了巴掌大的地盘。在这个巴掌大的地盘上,就会不是沦为白玫瑰就是红玫瑰。

而不论是白玫瑰还是红玫瑰,也不过是男人的一只玫瑰而已。

男人说的“我爱你,但不能给你全部”时,更多的是因为他有更多选择的权利,他的世界不仅仅是由感情支持,他有更强的自我,这个自我的需求超过了对关系重视的需求。所以很多女人解读这句话的时候会说:

“他其实谁都不爱,他只爱他自己。”

这话大概没错。而女人在感情里的被动,所谓的专一似乎更多的跟社会教化有关,即她们一开始就被灌输进去了要靠一个男人得到幸福的谎言灌输。

所以似乎一开始她们就在渴望一个主人,而做不成自己的主人。

所以她们要把自己当成玫瑰,渴望着一个男人一生的眷顾。

但是怎么可能呢?

男人跟女人是同样的人类,他们也有缺点,什么时候起,他们的作用就被如此神话了,以至于成为拯救自己的神?

“他只爱他自己”,这句话怨念的更多的是对主人不称职的抱怨。

但是却没有看到,人只有先爱自己,先平等,才能得到平等的爱。

就是女人,你必须先是一个独立的人,其次才是爱情、感情的重要性。

任何把这个次序颠倒的人,都容易沦为爱情里的白玫瑰或红玫瑰的处境。

也就会得到“他爱你,但他更爱自己的”的结局。

因为主人虽然爱玫瑰,欣赏玫瑰,但是这种爱更多的是欲望的物化之爱,并不是平等的灵魂之爱。

4

无一例外,很多来我咨询室哭诉的女人很多都是过早放弃了自己事业或把自己的事业看的不难么重要的女人。

她们正是社会潜意识的实践者,坚信女人的幸福需要由男人来成全的信念。并且觉得这一点在她们的人生中含有重要的位置。

所以她们自觉不自觉的让自己退出社会的舞台,而把获取男人的心作为了唯一的战场,在这块巴掌大的地方,征战怨念了一辈子。

更好玩的是,她们选择的男人也往往更容易是佟振宝那样的男人,一个不能给她们完整内心的男人。这并不奇怪,因为这样的男人往往拥有着跟她们内心同样的信念和假设。

“女人不需要有事业,事业是男人的事,女人只要伺候好男人就好了。”

“女人应该围着男人转。”

“女人要乖巧,要听男人的话。”

“女人应该依赖男人。”

…….

法国女哲学家西格蒙特 波伏娃有句著名的论断: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

“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女人,她是变成女人的。”

在严重受社会潜意识影响而购置的男女角色里,一个女人就会自觉不自觉的给自己打上女性角色的标签,从而为自己设置一个个“白玫瑰”“红玫瑰”的牢笼。

而男人一辈子为自己的欲望所累,从没有真正看清过身边的女人,他们看到的只是他们欲望的投射物,当这个欲望消失了,就会对身边的女人弃如敝履。

我们会说这是“人性”,但是这样的“人性”未尝没有人为生成塑造的部分。

女人不是生来就是专一的,更不是生来是为当一个白玫瑰或者红玫瑰而准备的。当女人不再把自己置入这样的境地时,男人的“人性”就没有发挥的空间了。

所以波伏娃说:

“男人要求女人奉献一切。当女人照此贡献一切并一生时,男人又会为不堪重荷而痛苦。”

“想想也真可悲,”米什莱写道,“女人,这个相对的人,只能作为夫妻中的一员来生活,她往往比男人孤独。他广交朋友,不断有新的接触。她若无家庭则什么也不是。而家庭是一种摧残人的负担;它的全部重量都压在她的肩上。”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又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

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每一种事物都在诱使她走容易走的道路;

她不是被要求奋发向上,走自己的路,而是听说只要滑下去,就可以到达极乐的天堂。

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男人早就懂得,想要快活,就要靠自己。

而女人,上天赐予她们的美好礼物其实早就标好了价格。”

所以女人,当你在关系模式里怨念自己不过是白玫瑰或者红玫瑰的角色时,是否可以通过这个关系看看自己的内心:

是不是一开始就有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的天真信念。

假如你有这样的信念,那么无论你怎么做,可能无论怎么样都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情。

因为一开始你就理解错了爱情的定义。

爱情是俩人的平等,却不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基于欲望的投射而生发的垂怜。

它绝不会是主人对玫瑰的赏识,而是一个灵魂对一个灵魂的碰撞。

而所谓的白玫瑰与红玫瑰,仅仅是自设牢笼而已。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和作者介绍。

喜欢请转发至朋友圈。

本文作者:达芙妮,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婚恋咨询师,《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壹心理等多家媒体及心理咨询机构专栏作家,豆瓣热门专栏《与人相处那些事》作者。青年诗人及小说家。

更多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白玫瑰(红玫瑰与白玫瑰出自哪里的歌)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