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潮汕女儿返厝(潮汕老式厝),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潮汕女儿返厝(潮汕老式厝)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潮汕女儿返厝(潮汕老式厝)

我对世界的想象与瞭望,都与潮汕有关。

潮汕人惯把老房子叫做“老厝”,我就是一个生于、长于、融于老厝的潮汕孩子。

被我冠之以家之名的老厝,其所有权非在我父母手上,而是在我外婆手上。潮汕的孩子,大多都是被“嫲”带大的。

印象中,老厝不够大,三室一厅一天井,房间内摆上一张木床,剩余的空间仅容一个人的起居走动。那间天井,是我的心中所爱,晴朗的日子里,同我的嫲一起,支棱起一张小桌,饮茶谈话。

天井正对着大门,每每有人路过这间藏于深巷中的老厝,嫲必会招呼这位大哥那位小妹进来坐坐,潮汕人民是热情的,他们对客人最大的那份情,都影射在手上的来回交递的那杯茶以及常挂于嘴边的那句“进来坐坐”。

天井

即使是落雨天,也阻碍不了潮汕人烹茶,廊下竹凳,我在此度过了许多个欣赏着天井左面墙上棒叶不死鸟的日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花草一定也如此。那几株棒叶不死鸟,最初一定是被风吹到此的,籽落入墙缝,经过光和雨的洗礼,默默的在的扎根生长,然后开出一串串铃铛状的橙红色花朵。

如果你见过它们,你一定会为其所叹,它们生长在老厝高且直的墙上,每逢雨天,总是显得格外机灵,抖着身子,展着腰肩,大口大口喝着水,它们的叶肉是谦虚沉静的墨绿,它们的花又是灿烂的同火一般的橙。它们就像潮汕人,从一间间老厝长大,但一定不会安分于此,而是会走向各地,抓住一切生机和养分,在那处,用一个个脚印踏出,一个个肩膀担出自己的家。

在那个网络不发达的年代,我一度以为潮汕是什么样的,世界便是什么样。打破我的这份幻想,带我认识世界的,是离了老厝,出了巷子再拐过一条青石小路的村口小学。

潮汕人重视小孩读书,若你不好好学习,不按时完成作业,长辈出门从门外的树上折下树枝,让你伸出不用写作业的左手,先用树技抽你几下再让你写反省书。

“不好好学习就吃竹鱼”,用这句话来吓唬潮汕小孩是很有效的。潮汕长辈希望小孩子学好,他们对家中小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总是融于那句句恐吓,打在你身,痛在我心。他们的教育方法未必科学,却是一代代上一辈人对一代代下一辈人的情之所向。但他们也一定不会知道,有很多做人的道理,例如待人的友好热情,为人的吃苦耐劳,踏实上进等都不是从学堂里学到的,而是从这些潮汕长辈身上学到的,从日常点滴,从言行举止……

我生于、长于、融于老厝,即是生于,长于、融于潮汕。老厝是潮汕的代表,它是一个潮汕人奋斗一生建成的 ,是一株为祖辈遮荫的大树,我的根在此,我吸吮着这株大树身上的汁液长大。所以无论我现在走到哪,未来走向哪,我必定得回到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不能没有根啊!

我终将反哺这株大树,我的老厝,我的潮汕……

更多潮汕女儿返厝(潮汕老式厝)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