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春节是东莞市民择日“开灯”的好日子。“开灯”亦称“点灯”“添灯”,是流行于东莞市各镇区的民间习俗。它主要是在春节期间,各村为本族在上一年出生的男孩子进行的一项宗族活动的仪式,也是东莞地区常见的一种人生礼俗。
石碣镇是岭南水乡特色小镇,“开灯”习俗在这里传承,氛围浓郁,另外还有手工艺人坚持制作制作传统花灯,让传统精神得以传承。笔者了解到,石碣附近乡村“开灯酒”上所点的花灯,很多都出自当地一位老人之手,他就是石碣下一村71岁老人袁锦尧。
延承传统手工艺
“开灯”风俗分布在东莞各镇街,在东莞市有着二百多年的历史,在东莞文史(风俗专辑)第三十一期、东莞风俗(叙述与研究)这两本书上都有记载。“开灯习俗”是指挑选一个好日子煮“屋堆”派送给亲戚朋友,准备好两盏“添丁”大花灯,为新生儿“点灯”的传统风俗,东莞当地人称为“开灯”。 开灯的时间是在每年春节期间进行,东莞地区开灯习俗的时间不尽相同,有的是在大年初一,有的初六,甚至初七、八、九都有,但结灯时间均在元宵节。
在石碣,哪家人喜得贵子,就会在来年的春节择吉日“开灯”,在家族宗祠或自家设宴,名为“开灯酒”,邀请亲朋戚友一同庆贺添丁喜事,宴席上张灯结彩,十分喜庆。
袁锦尧的祖父、父亲都会制作花灯,袁锦尧延承了这个百年传统手艺,制作花灯已有三十几年。他做的花灯棱角分明,式样特别,颇受父老乡亲的喜爱。
袁锦尧说,平时利用空余时间“开竹”、“开篾”,这是做花灯最基本的工序,一年四季都在干这活儿,整理好的竹篾都会储存起来,放在自家仓库做储备。
制作需要很多道工序
袁锦尧的家里,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十多个花灯,看上去红彤彤一片。笔者看到,花灯上很多幅画,有“灯花报喜”、“天姬送子”、“连生贵子”等,跟添丁添福有关,一幅幅画面栩栩如生,犹如在诉说一段段古老的故事。
二三十年前,新年花灯点的是蜡烛,现在为了安全起见,用电灯取代了蜡烛,弄一个小灯泡固定在花灯内的支架上,拉上电灯线就可以用了。
袁锦尧说,大的新年花灯,是由很多个小框架组成的,其中长方形框架12个,大正方形框架8个,三角形框架8个。制作每一个小框架也很费功夫,因为小框架也包含了许多细小的支架。
“整个制作需要很多道工序,也很费时。”袁锦尧说,制作一个花灯,大约5到6天才能全部完成。袁锦尧制作的花灯很受欢迎。因为花灯式样特别,除了石碣本地的,还有东莞其他镇街的人前来购买,今年已制作了三十多个。
制作花灯不仅是一项体力活,而且也是技术活。其工序繁复,十分讲究。袁锦尧用巧手延续了百年花灯的工艺,用实际行动诠释家族的“花灯史”,其精神值得敬佩。
■“开灯”习俗
“开灯”是以一个宗族为核心的集体活动,这个活动按顺序有请灯、挂灯、开灯、贺灯、结灯等完整的过程。
一、请灯。请灯包括订做花灯及相关物品和接灯两方面。每年春节来临之际,本族出生孩子的长辈们就开始谋划春节开灯的事宜。当年本族里第一个出生的男孩叫做“灯哥”。开灯用的灯是花灯,多为本地制作,花灯要预先订做,并说好来请灯的时间。请灯是一个隆重的仪式。在开灯的前一天,村里当年“添丁”的长辈们,一起来到花灯制作坊,封红包,讲吉言,放鞭炮,有的还敲锣打鼓舞狮助兴,然后按照出生先后顺序排列,依次请灯。返回到村口时,所有当年出生的男丁及全村的男女老少在祠堂门口迎灯。
二、挂灯。挂灯就是把灯挂在祠堂和家里,由当年“添丁”家的长辈们进行。挂灯的数量一般是在祠堂大门口和祠堂中央各挂上一盏大灯。当年每个“添丁”人家,分别在自家门口挂一盏小花灯。
三、开灯又叫点灯,即在花灯里面点上灯或蜡烛,开灯是主要的部分。点灯要在每盏灯笼里面点上油灯,且每天晚上都添油,一直持续到结灯。
四、贺灯。开灯的当天,“添丁”的开灯人要宴请乡亲,众乡亲过来参加宴席叫“贺灯”,共同庆祝家族添丁。晚上,有钱人家还要进行舞狮舞龙、唱大戏等娱乐活动。
五、结灯,一般都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进行,祠堂里的大花灯,家里的中花灯,土地爷的四角小花灯,都在这天把花灯落下来烧毁,当然要拜谢祖先神灵,阖府家人杀鸡杀鸭大吃一顿,庆祝结灯。
【采写】何建文
【通讯员】胡素雯 袁健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