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前言
2002年春节,一位江苏老人以106岁的高龄在法国拉罗舍尔去世,消息传出后,当地报纸评论说:“他的辞世,标志着一段历史的结束。”
老人叫朱桂生,他的一生经历了三个世纪,也经历了那一百多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
图|朱桂生
一战爆发,大量华工被送往欧洲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爆发,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结成一方,英国、法国、俄国结成另一方,他们在欧洲战场上打得你死我活,为了增强战力,几乎所有年轻力壮的青壮年男子都被征调到前线,参与作战。
如此一来,各国的后方经济产业与后勤方面的劳动力缺口越来越大,尤其是在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后,协约国兵力损失惨重,他们的后勤补给线几乎已经到了无力维持的地步,英法等国亟需大量的劳动力。
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最后将目光投向东方的中国,那时的中国,清 *** 在刚刚过去的辛亥革命中被推翻,北洋 *** 成为国家的对外发言人。
1915年12月,法国专门派出一个军事代表团,来到中国,与当时的北洋 *** 进行谈判,在我国招募劳工去英法战地服务,他们在墙上专门贴了招聘华工的广告:
“带着至少5年的合同去法兰西吧!你的年收入将达到2000法郎,回来时你将成为大富翁!”
图|一战中的法军
华工,顾名思义,就是华人劳工,早在晚清时,很多来自穷苦地区的贫民们就会被介绍到异国他乡,做工赚钱,以此来改善家人的生活。
朱桂生是江苏丹阳的一个农民,1896年,他出生在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祖国,战争不断,风雨飘摇,百姓们的日子十分艰难,朱桂生的家庭亦是如此,看到法国招工的告示,朱桂生动了心,想出国做工,接济家中生活。
而像朱桂生这样的人,大有人在,所以法国的招工告示一贴出来,报名者无数。
1916年,20岁的朱桂生通过招工录取,从上海登上邮船出发,准备赶往战区,结果出发后,邮船遇上大风,包括朱桂生在内的许多华工在海上漂泊了5个多月,船上只有米,一顿饭就就吃一点点米,就这样将就着过了几个月,历尽千辛万苦。
5个多月后,朱桂生乘坐邮船到了法国南部马赛港,然后被分配到拉罗舍尔市兰斯区战地服务。
图|华工们
据悉,很多华工抵达欧洲后先是要接受短期军训,然后再配属到英法联军作战部队,从事战地作业和后方战勤等工作,那时被带到欧洲大陆的14多万名华工,有9.6万人被分配给英军,3.7万人被分配给法军,还有1万人则被“借给”美国赴欧远征军。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赴欧的14多万华工中,有10万左右的华工是来自山东的,当时的山东正逢干旱,农民种植的庄稼大多颗粒无收,生活是贫困交加,日子艰难,但人总得生存下去。
法国给华工的待遇是国内每月给10元大洋,国外再补贴10元,要知道,10元的大洋在当时是能够买到1000多斤高粱的,这无疑给穷苦家庭带来莫大希望,所以很多山东人都选报名前往欧洲
每个被录取的华工都需要先剪掉辫子,洗澡,换衣服,进行体检,法国人会给他们制定一个编号,从此,编号就是他们的名字,朱桂生的工作编号是二七七四六。
图|一战时期的华工
鲜为人知的“华工军团”
来到法国后,朱桂生随即被带到拉罗舍尔附近的面粉厂工作,因为前线后勤人员吃紧,朱桂生又被安排向前线运送粮食弹药,事实上,在法国,像朱桂生这样的华工已经算不错的了。
一些被分配到英国的华工,直接被送到前线去,从事挖掘战壕,修筑工事,掘埋尸体,清扫地雷,修路架桥这些最繁重也最危险的工作,要知道,战场上的子弹、炮弹不长眼,在战场上工作,动辄就是丢了性命。
据史料记载,有一批华工刚刚抵达英国的战场,刚好碰上德国的轰炸机前来轰炸,大家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朴实农民,又如何经历过这些惨烈的战争,以及这些高科技的作战武器,华工们没有见过飞机,好奇地望向天空,结果被轰炸机炸得血肉模糊,永远地沉睡在陌生的国度。
事实上,死在战场上的华工大有人在,英法等参战国总是将华工安排到最前线的位置,表面上,他们是在挖战壕,实际上他们工作的战壕与敌人的战壕距离很近,华工们站在战壕前工作,等战壕挖好之后,外国士兵才站进来,所以他们实际上就是在最前线最危险的地方。
有时候德军突然冲过来了,那些外国士兵手中有武器,只管护好自己,修建战壕的华工们为保护自己,就只能拿着手中的工具与德军搏斗,等援军赶到了,大部分华工也都已经战死了。
许多年后,有一位来自山东威海的华工回忆:
“我们对现代战争一无所知,当德国飞机铺天盖地飞过来时,许多人都不知道要躲避,敌机投弹轰炸、俯冲扫射,许多华工被炸得血肉横飞。有时华工还直接参战。”
图|华工
还有一位叫严振盛的华工回忆在一战时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时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在战事吃紧和阴雨连绵时,甚至有一个阶段我们竟然有七天七夜,粒米未进,全靠挖野菜、吃萝卜度日。”
可以肯定的是,在异国他乡的日子,这些华工们过着无比艰苦的日子,意志脆弱的人,甚至有可能失去求生的想法,当然,更多的是还是自强不息的中华男儿,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遥远的国度顽强生存。
为了生存,一些华工组织各种 *** *** 活动,追求自己的权益,有条件的还搞起了识字班、补习班,为了在异国更好地生活,他们学会很多技能。
图|离乡背井的华工
一开始,华工们做的都是最底层的最艰苦的体力工作,但凭着古老东方的勤奋、吃苦的优良品质,他们很快成为各个欧洲工厂里的“第一流工人”,欧洲的各个港口、车站等人来人往的地方,几乎都能看见华工的身影。
在给法国总理的信里,法国军队总司令写道:
“华工是非常好的劳工,他们可以成为最好的士兵,在炮弹的疯狂扫射之下,他们始终都能保持很好的姿态,毫不退缩。”
1918年11月,这场给无数人带来深重灾难的世界大战结束,但劳工们的工作却远远没有停止。
被战争席卷过的地方是一片狼藉,劳工们就被安排去掩埋尸体、清理战场,看上去这是“打扫”的工作,实际上同样危险重重,战场上多的是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一旦劳工刚好在那里清理,那丢掉的就是性命。
图|华工在搬运炮弹
而在一战结束后,除了上万余名长眠于欧洲大陆的华工外,剩下幸存的华工们各自迎来完全不同的归宿......
一战后,赴法华工各有归宿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宣告结束,英国殖民大臣专电英属威海卫租借地行政长官骆克哈特,向其表示感谢:
“值此停战大喜之日,我向威海卫人民,祝贺战争胜利,并感谢你们的帮助,从威海卫招募的华工军团对战争发挥了巨大作用,非常感谢华人社团对 *** 的衷心支持。”
战斗力非凡的“华工军团”,是一站战场上难以忽略的一支力量,这些参观国也知道他们的重要性,当然,这句感谢也肯定了华工们的付出,然后,在战后的协约会议巴黎和会上,日本竟然借助美国、俄国的支持,漠视我国劳动人民的付出。
1919年1月18日,一战27个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召开会议,会议上,日本以中国没有派一兵一卒参战为由,企图抢夺德国在山东省的一切权益,以顾维钧为首的我国 *** 代表,愤怒异常,严词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顾维钧在会议上厉声怒斥那些声称我国没有参战的代表们:“我们国家14万劳工在欧洲战场浴血奋战,到底有谁敢否认他们的贡献?”
图|巴黎和会的报道
当日本的无理要求,以及巴黎和会上的坏消息传回国内,当时正在长沙修业小学做教员的毛主席的爱国热情一下子被激起,面对学生们,他慷慨激昂地说:
这次的欧战,我们国家是战胜国,我们派出了14万的华工,远赴重洋,驰援欧洲,华工们用他们的鲜血、汗水、生命为战争的胜利贡献出了中国人的一份力量,也在巴黎和会上为中国赢得了战胜国的席位。
即便我们站在了胜利者一方,但在那些列强眼里,14万华工浴血奋斗就这样被抹杀了,更可悲的是,这14万华工里,有10万恰恰就是山东人,他们保卫了别人的家,却捍卫不了自己的故乡,这公平吗?
巴黎和会的失败,激起了无数有志青年的爱国 *** ,历史上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由此爆发,在巴黎和会之后,无数人的爱国心觉醒,而在这场会议之后,身在欧洲的劳工们也迎来自己命运的转折点。
一部分人选择重返祖国,他们大多在1919年、1920年回国,重新开始生活。
以来自山东青州偏僻乡村的农民刘继孟为例,他是14万华工中普普通通的一个,1919年夏天,刘继孟与同乡的华工们一起回到家乡,受到全村人的欢迎,父母因为牵挂远方的儿子白了头,刘继孟跪倒在双亲面前,泪流满面,诉说满腔的思念。
图|华工寄给家乡的书信
华工们返回村子的那一天,整个村庄里几乎传遍了哭声,刘继孟离开前已有两个儿子,他在欧洲战场辛辛苦苦攒钱,返回家乡后,刘继孟用冒着生命危险赚来的钱,让两个儿子上了小学。
辛苦如劳工,带回来的钱并不多,等两个孩子毕业后,家中余下的钱只够让一人读书了,刘继孟思量后决定,让大儿子刘人山到益都县城一家药房当学徒,小儿子刘兆吉继续求学,父亲教导两个孩子,要爱国,为祖国做贡献。
后来,刘继孟的大儿子刘人山参加新四军,还凭借自己在药房学来的医术,当上野战医院的院长,为抗战付出心血;小儿子刘兆吉考上天津南开大学,留在高校任教,在学术道路上深耕多年。
也可以说,刘继孟在欧洲战场上赚来的那笔钱,改变了一家人的人生走向,而像刘继孟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图|刘继孟的儿子刘人山
当然,劳工里还有一部分人选择留在欧洲,当时法国 *** 公开宣布:
“凡参加战争的华工,每人发给奖金,并由法国 *** 安全护送犯国,如果愿意留在法国, *** 将无条件协助就学就业。”
所以,也有很多人选择留在法国找工作、安家,3000多名华工选择留在法国定居,朱桂生就是其中一个。
朱桂生在法国拉罗舍尔市兰斯区安顿了下来,兰斯区是个海港码头,凭着自己的优秀技艺,朱桂生找到一个吊车司机的工作,日子不算多好,也不算多难,至少可以解决生计问题。
来法国之前,朱桂生年纪尚小,还没有成家,在法国,朱桂生遇见了一位法国姑娘,姑娘名唤巴蒂斯特,她欣赏朱桂生的踏实勤奋,二人彼此相爱,1921年,朱桂生与巴蒂斯特步入婚姻殿堂,创建了自己在法国的小家庭,婚后,巴蒂斯特为朱桂生生下了三个孩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二战再起,德国法西斯攻占朱桂生所在的兰斯区,以前,朱桂生深受战争之苦,如今,烽烟又起,朱桂生毫不犹豫,与儿子一起报名参军,再次踏上战场,朱桂生年纪有些大了,就在部队负责后勤工作,主要任务是调度部队马匹。
图|二战
幸运的是,朱桂生再次在残酷的战争岁月中生存了下来;不幸的是,朱桂生年轻的儿子在作战的舰船上去世,留给家人无尽的伤痛。
二战结束后,朱桂生一家还是生活在拉罗舍尔市,他还是在码头做着不同的工作,包括电工、司机等,直到退休。
要说不想念故乡,那自然是不可能的,有时候朱桂生在码头工作,看见从香港过来的货轮,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他还热情邀请船员去家里做客,与他们合影,并将照片一直挂在家里,对身在异国他乡的朱桂生来说,这些素未谋面的人也是“家人”。
1996年,巴蒂斯特去世,朱桂生伤心不已,好在他的两个女儿都十分孝顺,经常关心他,这让他的晚年生活更温暖了许多,除此之外,作为在法国生活多年的老劳工,朱桂生也深受拉罗舍尔市市长的关注。
每每到朱桂生的生日时,拉罗舍尔市的报纸上都会就他的生平做一些专题报道,拉罗舍尔市市长的市长也会去家中道贺。
2002年,这位生在江苏的老人朱桂生在法国去世,而且,他是最后一个去世的劳工,法国当地报纸评论:“他的辞世,标志着一段历史的结束。”
确实,朱桂生的一生,贯穿了三个世纪,从一战、二战、到和平年代,他所经历的,正是那段波澜壮阔的真实历史。
图|华工雕像
当然,这段伟大的历史,这些经历了磨难的华工们都不应该被忘记。1998年,法国 *** 在巴黎13区华人城博德古尔公园内,竖立起一座花岗岩石碑,这座石碑,是用来纪念一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与战士。
20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华工群雕像在比利时波普林格市布思本村落成,波普林格市市长致词:
“历史过去了一百年,许多西方人并不知道在一战历史上曾经有过“中国劳工”这一特殊的团体。他们不畏艰辛与牺牲,为协约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他们,西方国家也不应该忘却这段历史,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而吾后辈,更加不会忘记那些用生命与鲜血奠基而来的伟大历史!